『在心裡說話』
有時別人的言行能夠使一個人感到憤怒。當受別人激怒時,你應該怎樣行呢?聖經勸勉我們說:「你們雖動怒,卻不可犯罪;在床上的時候,要[在]心裡[說話],並要肅靜。」——詩篇4:4,《新舊》。
這個勸告具有真正的智慧。一個人可能有理由感到困擾,但是他在這個時候特別需要表現自制。危險在於他可能大發雷霆責罵騷搔他的人,以惡報惡而冒犯了後者。這可能導至劇烈的爭吵。人在極度憤怒之際往往做出一些他們在後來會深深悔恨的事。今日人在暴怒之下嚴重傷害別人或甚至殺死家人親友的事情已變成司空見慣。不錯,勸人夜闌人靜的時刻平息怒氣的確是明智的忠告!
我們需要三思而後行以免行事魯莽。有一次上帝的僕人大衛沒有這樣行而對拿八大動肝火,他差點兒犯了流人血的罪。事情的經過如下:
大衛和他的僕人曾留意保護拿八的羊群和牧者。後來,鑑於大衛如此恩待拿八,大衛派僕人去見他,向他致候及問他是否願意予以若干物質的幫助。拿八卻漠視來自大衛和他僕人的裨益,且破口大罵大衛的僕人,大衛接獲報告後決心將拿八和他家中全部男丁殺死。但是拿八的妻子亞比該迅速預備了一批食物去見大衛,懇求他不要在這件事上輕舉妄動。——撒母耳記上25:5-31。
她的話打動了大衛的心,推使他說:「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是應當稱頌的,因為他今日使你來迎接我。你和你的見識也當稱讚,因為你今日攔阻我親手報仇,流人的血。」——撒母耳記上25:32,33。
正如大衛的例子表明,抑制怒氣並不是輕易的事。但是避免自視過高或過度關懷自己的聲譽會頗有幫助。掃羅王的例子足以說明這點,當掃羅最初被揀選成為以色列王時,他是個虛懷若谷的人。他在受膏成為君王之前向撒母耳先知說:「我不是以色列支派中至小的便雅憫人麼?我家不是便雅憫支派中至小的家麼?」(撒母耳記上9:21)這種謙虛的態度後來幫助他在有些人輕蔑地論及他時避免採取鹵莽的行動。經文記載說:「有些匪徒說,『這人怎能救我們呢?』就藐視他,沒有送他禮物,掃羅卻不理會」。——撒母耳記上10:27。
為了平息怒氣,將自己與造物主的關係謹記在心也很要緊。耶和華上帝並不悅納那些見到仇敵遇害而幸災樂禍的人,因為這種歡欣反映出報復的精神。箴言24:17,18警告我們說:「你仇敵跌倒,你不要歡喜,他傾倒,你心不要快樂,恐怕耶和華看見就不喜悅。」
一個人若容許怒氣發展到懷恨的地步便可能危害他在耶和華之前的地位。他若如此行便等於將上帝保留給自己的東西妄自取為己有。「主[耶和華]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馬書12:19)難怪箴言24:29勸告我們說:「不可說;人怎樣待我,我也怎樣待他,我必照他所行的報復他。」一個人若擅自報復便可能在受審判時失去蒙耶和華憐憫的機會。
不表現自制也可以使人失去個人的尊嚴。聖經的箴言說:「愚妄人的惱怒,立時顯露;通達人忍辱藏羞。」(箴言12:16)一個人若因為受到個人的侮辱就勃然大怒而行事鹵莽,他便會使自己在別人眼中看來愚昧。但是智慧人卻會不理會別人不恭維的評論或行動。藉著言語謹慎和抑制自己的行動,他不會因自己受辱與人吵鬧。他把侮辱置諸腦後而當作從未發生過一般。這人會保持自己的尊嚴和內心的平靜;他不致因為說出粗言惡語而降低自己的人格。
此外,保持自制的人會獲得一場道德上的勝利。耶穌基督便是如此。他可以對門徒說:「鼓起勇氣來!我已經戰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新世》)雖然面對威迫辱罵,耶穌從未採用過這個世界的邪惡行事方式。使徒彼得論及他說:「他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彼得前書2:23)既然世界無法使耶穌以同樣方式相待,耶穌的確戰勝了世界。耶穌結果成為勝利者。我們獲得同樣的勝利的確是值得的。
有時,甚至使我們感到困擾的人也可以因為我們的心平氣靜而得益,箴言25:21,22強調這種仁慈能夠產生的良好效果:「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飯吃。若渴了就給他水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耶和華也必賞賜你。」由於受到別人的仁慈對待,不必要地激怒別人的人可能感到慚愧而開始嚴肅地考慮一下自己的言行。這可能使他幡然悔悟而將他的較好品質顯示出來,就算事情的演變不是這樣,保持自制和不求報復的人也可以充滿信心地期望耶和華賞賜他。
我們『在心裡說話』和保持自制的確是明智之舉。我們最好養成謙卑的態度以求達到這個目標。我們也需要凡事謹慎以免在言行上急躁鹵莽。這樣,我們可以避免影響自己在耶和華面前的地位。同時我們也可以保持自己的尊嚴而獲得一場道德上的勝利,並且甚至可能幫助激怒我們的人在行事為人方面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