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注意預言
1. (甲)關於預言耶穌給我們什麼忠告?(乙)列國怎樣做以求得到指引?結果怎樣?
耶穌在教訓他的門徒對他所作的末世預言應持有什麼態度時說:「你們要留心注意自己。」(路加福音21:34,譯自《新世》)這樣一個有力的警告特別適用於我們這個時代,因為世事的發展已使得許多人,甚至一些政府都欲預知將來怎樣。他們有許多的「先知」——歷史研究者、政治家、新聞分析專家,甚至從古巴比倫轉下來的占卜星相家。但是他們已失敗了,正如他們在以往未能預知古巴比倫的結局一樣,他們在將來亦不能夠準確可靠地預言未來的事。——以賽亞書47:12-15;44:25,26。
今日在普世傳揚的預言
2. (甲)為什麼聖經的預言是卓越不凡的?每個人可以怎樣從這些預言得益?(乙)今日耶和華利用什麼工具作為他的「先知」?這群人對預言的態度怎樣?
2 與人的預言或預測截然不同的,耶和華底預言乃是出自創造宇宙那一位的心意;這一位具有足夠能力指揮操縱事情的發展以應驗他的話,而人的預言充其量亦不過是憑學識的猜測而已。耶和華的預言都記載在他的道聖經內,是每個人可以讀到的。如果他們願意的話都有機會聽從它並誠懇地追求對它的理解。不識字的人也可以聆聽,因為今日上帝在地上有一個先知般的組織,正如昔日早期的基督徒教會一樣。(使徒行傳16:4,5)他任命這些基督徒作為他「忠心有見識的僕人。」(馬太福音24:45-47)他嚴格地命令這群「僕人」:「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帖撒羅尼迦前書5:20)耶和華在地上受膏的見證人證明了他們的確遵守這項訓示。他們以最尊敬的態度留意預言。當預言指出了他們的缺點時,他們立即糾正自己。當預言對甚至基督教國內所行的事加以指責時,他們並沒有躊躇不敢傳揚其信息。(以賽亞書58:1)不錯,他們傳揚記載在上帝的道中的預言,雖然這已引起了世人對他們的憎恨。——馬太福音24:9。
耶和華的預言實現了
3. 猶大的瑪拿西王怎樣蔑視上帝的律法及預言?因此什麼預言應驗在他身上?藉著什麼工具?
3 為了找出一個出色的例子來證明我們需要留意預言的事實,讓我們簡略地回顧一下猶太王國將近末期的一段歷史;這王國由大衛家系的國王所統治。我們且從大衛之後第十四任國王瑪拿西的時代開始。當時他繼承其父親(賢明的希西家王)登位,統治了五十五年。他有充分的機會去明白他本國的歷史及耶和華曾對他的先祖所作預言的應驗。上帝曾對坐在大衛寶座上的任何君王作了如下的預言說:「他若犯罪,我必用人的杖責打他,用人的鞭責罰他。」正好與上帝的道與預言背道而馳,瑪拿西轉向巴比倫的宗教,諸如占星學、魔術、觀兆、巫術、占卜者和職業性的預言家等求救。他甚至用人來作獻祭,把自己皇家的兒女獻給迦南人的神巴力。他在耶路撒冷耶和華的聖殿兩院中設立邱壇來敬奉日、月、星辰,又在這間聖殿裡「立雕刻的偶像。」於是耶和華通過世界第二個霸權亞述之手,以之為使其預言得應驗的工具,將預言實現在他身上。——撒母耳記下7:14;歷代志下33:1-7。
4. 瑪拿西對上帝的話語和預言的蔑視產生什麼影響?
4 但是瑪拿西王對上帝通過摩西及其他先知的話所表示的蔑視不僅只為瑪拿西自己帶來責罰而已。他的叛逆引領了猶太人行惡比在當地的異教居民更甚。耶和華遣發出一個本該將其耳朵打開的凜厲預言說:「我必降禍與耶路撒冷和猶大,叫一切聽見的人無不耳鳴,……我必擦淨耶路撒冷如人擦盤將盤倒扣。我必棄掉所剩餘的子民,把他們交在仇敵手中。」——列王紀下21:10-15。
5. 以賽亞如何預言耶和華對當地及其居民的判決?
5 瑪拿西愚頑的行徑結果使得「許多」無辜人的血流出來。(列王紀下21:16)根據猶大律法師的記載這也包括了以賽亞的血在內;據他們說瑪拿西王下命將以賽亞鋸死。他鄙視耶和華藉以賽亞所說一個十分類似的預言:「看哪!耶和華使地空虛,變為荒涼。又翻轉大地,將居民分散。……地必全然空虛,盡都荒涼。因為這話是耶和華說的。地上悲哀衰殘……地被其上的居民污穢,因為他們犯了律法,廢了律例,背了永約[根據十誡而立的約]。所以地被咒詛吞滅,住在其上的顯為有罪……罪在其上沉重,必然塌陷,不然復起。」——以賽亞書24:1-20。
6. (甲)由於瑪拿西的敗壞,耶和華對猶大作了什麼不可更改的判決?(乙)瑪拿西怎樣先受到耶和華的懲罰?這對他有什麼影響?
6 瑪拿西邪惡的行為使耶和華決定如今耶路撒冷和猶大之地均變得如此污穢敗壞,它們決不能逃避一次長期空蕩而荒涼的厄運。(列王紀下23:26,27)但是瑪拿西首先要受懲罰,因為他藐視了上帝的道和他的先知。聖經記載說:「耶和華[不斷地]警戒瑪拿西和他的百姓,他們卻是[不留心注意]。所以耶和華使亞述王的將帥來攻擊他們,用鐃鉤鉤住瑪拿西……帶到巴比倫去。[亞述王曾在那裡居住]。」此後在歷代志下33:10-17記載到瑪拿西痛改前非,努力重建純真的崇拜和耶和華慈悲地垂聽了他的懇求。
留意預言帶來保護
7. 約西亞聽從耶和華先知的話怎樣得到獎賞?這證明了耶和華在說預言的能力及宇宙的地位方面怎麼樣?
7 瑪拿西的兒子亞們繼他作王。亞們又再拜奉異教的偶像。他被人謀殺斃命,但人民卻忠心擁護大衛的王族,並將其八歲大的兒子約西亞擁立登基作王。這樣正如上帝所預言大衛的家系仍得保持王位。(歷代志下33:18-25)約西亞王十九歲時開始掃蕩國內一切的偽宗教。他留心聽從耶和華先知的話。(歷代志下34:1-7)因此第二個世界霸權亞述始終未能佔領猶大和耶路撒冷。反之約西亞目睹亞述正如先知那鴻所說關於其首都尼尼微的預言遭受瑪代及其同盟國的傾滅。(那鴻書1:1;3:1,5,7;1:15)這證明了耶和華,能預言的上帝,乃是真實的而且是宇宙至尊的統治者。
8. 在亞述被傾覆時,巴比倫的勢力怎樣?為什麼我們留意到當時巴比倫的軍隊由誰統領?
8 尼尼微被傾覆時,迦勒底軍隊的統帥尼布甲尼撒也在場。他是亞述王亞拾賓尼甫手下的將領尼布波拉撒的兒子。亞拾賓尼甫死時,尼布波拉撒已奪得了巴比倫的王權。他是閃族的迦勒底人(亞述人也是閃族)。他建立的王朝終止於伯沙撒。尼尼微陷落後,尼布甲尼撒與他父親同掌巴比倫的王權。a
9. (甲)尼尼微被傾覆前,約西亞完成了什麼工作?(乙)掃蕩了猶大全地的偽宗教後他們在聖殿找到什麼?從這本書上約西亞知道了什麼重要的判決?
9 約西亞王用了六年的時間才完成他將猶大全地及耶和華在耶路撒冷聖殿中的偽宗教清除的工作。這包括掃蕩一切巴比倫的星宿學及以占卜為業的人。在修理耶和華聖殿的時候大祭司希勒家找到「摩西所傳耶和華的律法書。」這無疑是摩西親手寫下那部原本的律法書,故此會轟動一時。(歷代志下34:8-15)這部律法書在結束時強調地說:「先前耶和華怎樣喜悅善待你們,使你們眾多,也要照樣喜悅毀滅你們。使你們滅亡;並且你們從所要進去得的地上,必被拔除。耶和華必使你們分散在萬民中,從地這邊到地那邊……。」聽到這樣的話之後,忠心盡責的約西亞王感到十分惶恐。申命記28:63-65;歷代志下34:19。
10.約西亞立刻採取什麼誠懇的行動?關於猶大,他從耶和華那裡得到什麼回答?
10 約西亞於是懇請大祭司希勒家和另外幾個人去「為我為以色列和猶大剩下的人,以這書上的話求問耶和華,因我們列祖沒有遵守耶和華的言語……耶和華的烈怒就倒在我們身上。」上帝藉著在耶路撒冷的女先知戶勒大回答他們說:「我必照著在猶大王面前所讀那書上的一切咒詛,降禍與這地和其上的居民。因為他們離棄我,向別神燒香。用他們手所作的惹我發怒,所以我的忿怒如火倒在這地上,總不熄滅。」
11.由於約西亞尊重耶和華的話語和預言,上帝怎樣顧恤他?
11 然而上帝顧恤約西亞王,向他顯慈愛說:「我必使你……到你列祖那裡,我要降與這地和其上居民的一切災禍,你也不至親眼看見。」
12.約西亞怎樣誠懇地遵從耶和華的話?這帶來什麼良好的結果?
12 約西亞王召集了所有的人民,一同到耶和華的殿裡,把「殿裡所得的約書」念給他們聽。然後他又引領人民與耶和華締訂對他效忠的約。約西亞對耶和華的話和預言所表示的尊重帶來了良好的結果:「約西亞在世的日子,他們就跟從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總不離開。」——歷代志下34:21-33。
13.列國之間有什麼事情發生,因而引致約西亞採取不智的行動?
13 統治了三十一年後到公元前628年,約西亞因不聽從忠告行事而導致自己的死亡。事情的經過如下:曾一度為世界第一霸權的埃及當時已為亞述王以沙哈頓所傾覆。埃及人曾一度反叛,亦為亞述王之子亞拾賓尼甫所敉平。但後來尼尼微被毀,亞述南部以及亞述對埃及,巴勒斯坦和敘利亞之統轄權也喪失給哥比倫的尼布波拉撒王。如今埃及的法老王尼哥要反抗這繼亞述而起的新興世界霸權巴比倫。他帶領他的軍隊北上進至幼發拉底河的迦基米施,大約離哈蘭五十哩的地方。
14.約西亞在何事上沒有留意預言?結果怎樣?
14 約西亞王率領他的軍兵出去,顯然是要擋住尼哥軍隊的路。法老王尼哥試圖勸阻他說:「你不要干預上帝的事免得他毀滅你,因為上帝是與我同在。」然而「約西亞卻不肯轉去離開他,改裝要與他打仗,不聽從上帝藉尼哥之口所說的話,便來到米吉多平原爭戰。」約西亞的出師不利是因為他不但忽視了上帝的警告,而且還幫助了耶路撒冷的敵人巴比倫。他的改裝易服並沒有能保護他,結果他為埃及人的一名箭手射中而身亡。——歷代志下35:20-25。
15.繼約西亞登位的兩個國王是誰?他們的統治怎樣?
15 約西亞的幼子約哈斯昏庸地統治了三個月。埃及王尼哥廢了他,立他的哥哥以利雅敬作王改名叫約雅敬。約雅敬統治了十一年,行一切不義的事。——歷代志下36:1-5;列王紀下23:30-37。
耶路撒冷因忽視預言而遭殃
16.(甲)耶利米對耶和華的聖殿作了什麼預言?人民的反應如何?(乙)耶利米在誰面前為自己辯護?有什麼結果?
16 約雅敬王登基的時候上帝藉先知耶利米對他說他必使他的殿如示羅的殿,永沒有上帝神聖的約櫃放在其中。當時的猶大國離棄了純真的宗教如此之遠以致祭司,先知和民眾都認為這位真先知背叛自己的國家,而捉住他說:「你必要死。」但當耶利米在猶大首領之前為自己辯護之後,他們找不到將他處死的根據遂暫時把他釋放了。——耶利米書26:1-24;7:1-34。
17.在公元前625年有什麼重要的世界大事發生?同年耶利米作了什麼有關尼布甲尼撒的預言?
17 公元前625年尼布甲尼撒成為第三個世界霸權巴比倫的國王。同年他在幼發拉底河岸的迦基米施擊敗了埃及的法老王尼哥。(耶利米書46:1,2)在這一年內耶利米在感示下預言耶路撒冷和猶大全地由於藐視耶和華的話和他的先知將要遭受七十年的荒涼。耶利米警告他們說:「所以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因為你們沒有聽從我的話,我必召北方的眾族和我僕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來攻擊這地和這地的居民,並四圍一切的國民。……這全地必然荒涼,令人驚駭,這些國民要服侍巴比倫王七十年。』」(耶利米書25:1-11)這兩個城市之間的舊仇宿怨,正發展到不可避免的武力衝突;這項衝突我們在下一期這文章的連載會討論到。
18.在耶利米的預言中,尼布甲尼撒被比擬作什麼?
18 在耶利米的預言中尼布甲尼撒被比擬為耶和華一杯忿怒的酒。耶利米說:「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對我如此說:『你從我手中接這杯忿怒的酒,使我所差遣你去的各國的民喝。他們喝了就要東倒西歪,並要發狂。因我使刀劍[尼布甲尼撒的刀劍]臨到他們中間。』」——耶利米書25:15,16。
列國將喝耶和華忿怒的酒杯
19.耶利米怎樣使「列國喝酒」?什麼國家要喝這杯酒?
19 耶利米藉著預言象徵性地把這酒杯傳給列國喝,使他們在喝預言之應驗以前先喝下這預言的信息:「我就從耶和華的手中接了這杯,給耶和華所差遣我去的各國的民喝,就是耶路撒冷和猶大的城邑,並耶路撒冷的君王與首領,使這城邑荒涼,令人驚駭、嗤笑、咒詛,正如今日一樣。」在將耶路撒冷排在頭一個最先喝上帝忿怒的酒杯之後,耶利米接著依次提到其他的國家如埃及、烏斯、非利士、以東、摩押、亞捫、推羅、西賴、底但、提瑪、布斯、亞拉伯、心利、以攔、瑪代。不錯還包括了「北方遠近的諸王,以及天下地上的萬國。」——耶利米書25:17-26。
20.(甲)哪三個理由足以表明耶利米所指的示沙克實即是巴比倫的意思?(乙)耶利米書25:26的話對巴比倫有什麼意義?
20 最後耶利米提到將從耶和華手中接過來的杯傳給列國喝的高潮說:「以後示沙克王也要喝。」猶太傳統謂示沙克這名乃是希伯來文巴別(或巴比倫)的暗名,所根據的翻譯方法是用希伯來文最後的一個字母(taw)代替第一個字母(aleph),倒數第二個字母(shin)代替第二個字母(beth),倒數第三個字母(resh)則代替第三個字母(gimel)等依此類推下去。此外示沙克這名字亦含有屈辱的意思;這是巴比倫所必要遭受的。亦有一說謂示沙克意即「銅門」,這項描寫對巴比倫亦適合。因此這預言的意思就是說巴比倫王會不再作為耶和華手中象徵性的酒杯,反之他自己也會喝下由另一個王代表的象徵性酒杯。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會驚呼說:「示沙克何竟被攻取,天下所稱讚的,何竟被佔據,巴比倫在列國中何竟變為荒場!」——耶利米書51:41。
21.耶利米怎樣明確地表明耶和華的忿怒要傾倒在巴比倫之上?這在什麼時候?
21 因此上帝會利用巴比倫作為他施懲罰的一項方便的工具,但是對於這個長久的頑敵,這個憎恨代表他聖名的城市耶路撒冷的巴比倫城,耶和華預言了它必會遭受澈底的荒涼:「七十年滿了以後[耶路撒冷和猶大地的荒涼],我必刑罰巴比倫王和那國民,並迦勒底人之地,因他們的罪孽使那地永遠荒涼。……我也必使我向那地所說的話,就是記在這書上的話,是耶利米向這些國民說的預言,都臨到那地。因為有多國和大君王必使他們[耶和華的子民]作奴僕。我也必照他們的行為,按他們手所作的報應他們。」——耶利米書25:12-14。
22.(甲)在哪方面說來這些事情本身都具有預表性。(乙)我們怎樣能夠留心注意預言?目的是什麼?
22 按照基督的使徒保羅的話,甚至我們剛看過的這一切事的本身都是有預表性的,影射到一些更偉大的事。在此我們看到一群負荷著上帝聖名的人民;他們加諸於上帝聖名的羞辱比異教國家更甚。基督教國曾採納了上帝及其愛子耶穌基督的名,然而她加諸於上帝和基督名上的羞辱則比異教國家更甚。另一方面自古一直仇視上帝和其子民的巴比倫亦代表了一向是上帝死對頭的偽宗教世界帝國。耶和華對耶路撒冷及以後對巴比倫的預言都一一應驗了。今日他的話也不會落空。他會毀滅那些蔑視他的道的人。那些藉著勤奮的研讀,迅速地遵從預言所指引的去行而留心注意預言的人則會獲得他的恩眷。耶和華是「從起初指明末後的事」的神。他命令我們說:「你們要留意聽我的話,側耳而聽,就必得活。」因此你若要繼續存活,就必須留心注意預言!——以賽亞書46:10;55:3。
[腳注]
a 請參閱提布爾斯著作尼布甲尼撒,1931年版,第4,5,300頁。不過提布爾斯將尼尼微陷落之年記為公元前612年,與我們所採用之公元前633年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