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的話是什麼意思?
與君王比較,你還能作什麼?
所羅門王對世事作過一番仔細的查考。他擁有充分的時間、資產和洞察力去作一項徹底的研究。由於這緣故,我們查考一下所羅門在傳道書中記錄下來的研究結果可以使我們得益不淺。
智者指出別人試圖作一項類似的研究是徒勞的,他寫道:「我轉念觀看智慧、狂妄和愚昧。在王以後而來的人還能作什麼呢?也不過行早先所行的就是了。」(傳道書2:12)不錯,普通人所擁有的便利和資源比君王少得多,他們「還能作什麼呢?」一個普通人若試圖做所羅門所做過的事,他只能做到其中的一部份,「也不過行早先所行的」而已。關於究竟什麼才能使人的一生真正滿足,他並不會獲悉任何新的答案。
那末,所羅門獲得什麼結論呢?他繼續說:「我便看出智慧勝過愚昧,如同光明勝過黑暗。」(傳道書2:13)有智慧的人無疑勝過缺乏智慧的人。智慧使人能夠應付生活的種種難題,以更有意義的方式運用自己的精力和才幹而遠勝過見識有限的人。人在光中比在黑暗裡做事有效得多。
所羅門接著寫道:「智慧人的眼目光明[光明原文作在他頭上],愚昧人在黑暗裡行。」(傳道書2:14)智慧人目光如炬。他的眼目「在他頭上」,意即為他的智力效勞。他能夠洞察事物,因此他不會徒然在暗中摸索以致無法達到目標。可是愚昧人卻在黑暗中;他的眼目有如合起來一般,以致無法幫助他看出什麼是正確的途徑。
可是,雖然智慧勝過愚昧,這卻不是說屬人的智慧能夠帶來真正的快樂和恆久的滿足。所羅門接著承認說:「我卻看明有一件事這兩等人都必遇見。我就心裡說:『愚昧人所遇見的,我也必遇見。』我為何更有智慧呢?我心裡說:『這也是虛空。』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樣,永遠無人記念。因為日後都被忘記;可嘆智慧人死亡,與愚昧人無異。」(傳道書2:14-16)因此以死亡而言,擁有俗世的智慧並無好處。人的一切工作與活動均歸於無有。無論死者生前多麼有智慧,到頭來他終被生者所遺忘。
但是一個人若將自己的資源善為運用而能夠留下一項產業給後代,這豈不是有利之舉嗎?這也是無人可以確知的事。所羅門評論說:「我所以恨惡生命,因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為煩惱,都是虛空,都是捕風。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故此我轉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絕望。因為有人用智慧、知識、靈巧所勞碌得來的,卻要留給未曾勞碌的人為分。這也是虛空,也是大患。」——傳道書2:17-21。
一個人留下的產業究竟會有什麼遭遇,這是無人可以確知的事。獲得產業的人可能由於家財不是由自己勞碌得來而不體會其價值,以致不久便將其花費淨盡。因此,為了積聚財產而付出的一切辛勞有什麼好處呢?更糟的是勞碌的人營營役役,結果卻由於一切憂慮煩惱而連一夜的安眠也無法享有。所羅門說:「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什麼呢!因為他日日憂慮,他的勞苦成為愁煩,連夜間心也不安。這也是虛空。」——傳道書2:22,23。
鑑於這種情勢,你能夠作什麼呢?所羅門回答說:「人莫強如吃喝,且在勞碌中享福。我看這也是出於上帝的手。論到吃用享福,誰能勝過我呢?」(傳道書2:24,25)人應當在一生中享受自己工作的成果。當然,父母為兒女著想是很自然的。基督的使徒保羅寫道:「兒女不該為父母積財,父母該為兒女積財。」(哥林多後書12:14)可是,這並不意味到父母應當殫精竭慮為兒女積聚物質資財,以致他們自己變成食不果腹、茹苦含辛。父母需要記得,不論兒女多麼善良或聰明,物質資財仍然是可以失去,被竊、被人濫用或毀壞的,因此最上策乃是在有機會之際以正當的方式享用各項美物而非一味為兒女積財,以致自己反未能在一生中從這些財物獲得任何真正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