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王國的疆界
1.在馬太福音5:3,19,耶穌提及與上帝的王國有關的兩個什麼條件?
在著名的《登山寶訓》中,耶穌強調尋求上帝的王國的重要,並且指出這件事與王國的疆界的直接關係,意即怎樣的人才會成為這王國的成員。耶穌首先指出承受王國的人必須具有謙卑順服的態度,然後說:「認識自己的靈性需要的人快樂了,因為屬天的王國是屬於他們的。」為了對人提出警告和鼓勵,他也強調承受王國的人必須留在上帝的誡命的範圍內,說:「所以,無論誰破壞[摩西律法]這些最小的誡命中的一條,並教人同樣行的,他在與屬天王國的關係上就會稱為『最小的』[因此不配承受天國]。凡是遵行及倡導它們[上帝的誡命]的,這人就會在與屬天王國的關係上稱為『大』。」——馬太福音5:3,19,《新世》。
2.我們可以和應該怎樣將主禱文的第一項祈求應用在自己身上?
2 然後請想想這個演講所含的模範禱告的最先幾句話:「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馬太福音6:9,10)這些並不是空泛的懇求。反之這些祈求在實際上構成若干疆界;這些乃是我們必須應用在自己身上的規範。我們必須在心裡、腦中和一切行為上尊耶和華的名為聖。正如使徒保羅論及我們的行為說:「上帝的旨意就是要你們成為聖潔,遠避淫行;要你們各人曉得怎樣用聖潔尊貴守著自己的身體。……上帝召我們本不是要我們沾染污穢,乃是要我們成為聖潔。願賜平安的上帝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我們必須不但渴望見到上帝的旨意普遍行於地上,同時也衷誠地努力在現今就認識他的旨意,並在自己的生活上切實遵行上帝的旨意以證明我們對他的愛心。這意味到我們必須獻身給他。使徒約翰寫道:「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唯獨遵行上帝旨意的是永遠常存。」——帖撒羅尼迦前書4:3-7;5:23;約翰一書2:15-17。
3.除了尋求上帝的王國之外,耶穌還提及什麼事?許多人怎樣在這件事上跌倒?
3 後來耶穌在演講中警告人提防物質主義的危險,不要貪戀「外邦人所求的」東西;然後他說:「你們要先求[上帝]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32,33)看來也許令人奇怪,耶穌在這裡論及妨礙猶太人和一般人尋求上帝的主要障礙之一。大部分人都喜歡為自己辯護;他們想在別人眼中,至少在自己的親朋同事眼中,看來是對的。他們以自己的標準去決定這件事,但他們的標準卻各自不同,莫衷一是,特別以在現今這個放任的社會中為然。一般猶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遵守上帝通過摩西賜下的律法,藉此證明自己是公義的。正如保羅說:「他們向上帝有熱心,但不是按著[正確的]知識;因為不知道上帝的義,想要立自己的義,就不服上帝的義了。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著義。」——羅馬書10:2-4;可參看加拉太書3:10-14。
4.難題的癥結是什麼?這怎樣產生影響?我們可以怎樣克服這難題?
4 難題的癥結是驕傲。驕傲是謙卑的反面。最先表現這種不良品質的是「世界的神」魔鬼;這成為他所用的詭計之一,藉此「弄瞎了不信之人的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驕傲可以阻礙我們尋求真正的上帝,使我們的心轉而尊崇自己。結果使我們的心思遲鈍,不肯相信,彷彿被帕子蒙住一般。「但他們的心幾時[謙卑誠懇地]歸向主[耶和華],帕子就幾時除去了。」驕傲可能是我們天生性格的一部分,但是正如保羅說,我們必須「脫去舊人」而「存謙卑的心」。——哥林多後書4:4;3:13-16;歌羅西書3:9,12。
5.(甲)耶穌怎樣描述得永生的條件?為什麼會如此?(乙)世人所行的途徑會帶來真正自由嗎?
5 在耶穌於加利利山上所作的演講的最後部分,耶穌為尋求永生的人訂下明確的界限,說:「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馬太福音7:13,14)不要因此感覺灰心,耶穌不是說上帝定意只讓很少人找著永生之路。只要你肯接受作基督門徒所需符合的條件,你便可以廁身於行走永生窄路的人之列。(路加福音9:23,24)可以附帶一提的是,一般世人所行的放浪形骸、獨立自主的途徑雖然看來沒有疆界而十分寬闊,其實卻是一條受罪和自私所縛束的奴役之途,最終只會將人帶到受挫和滅亡的境地。——羅馬書6:16,21。
6.耶穌最後提出什麼警告?他以什麼有力的比喻支持他的論點?
6 最後,耶穌再次強調我們必須服從,並且警告人不要僅是在口頭上自稱尋求上帝,說:「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唯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他以一個有力的比喻作為結論,指出「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人和「聽見我這話不去行的」人會有什麼不同的結局。——馬太福音7:21-27;15:7-9。
體會導致激勵
7.(甲)我們必須具有什麼品質才能尋求上帝?這會導致什麼好結果?(乙)亞伯,以諾和挪亞怎樣證明這點?
7 鑑於耶穌所說的這些話,我們可以更充分體會到我們若要尋求上帝就必須樂於和敏於符合他的一切條件。信心和虔敬是不可少的。這些並非僅是抽象的品質。若培養得當,這些品質可以推動我們親近上帝,與他保持密切的關係而與他同行。希伯來書第十一章所提及的許多忠心男女便是如此。像亞伯一樣,以諾「得了上帝喜悅他的明證」。挪亞則表現「敬畏的心,預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聖經說這些人都「與上帝同行」。當然,你若已經與一個人同行,你自然不會仍在尋找他。因此對這些人來說,他們所作的尋找已經結束了,雖然他們仍時時刻刻力求保持耶和華的喜悅和嘉許。所有這些生於基督之前的見證人都以他們的行為、忠貞和堅忍證明他們的確具有信心和虔敬的品質。——希伯來書11:5,7;創世記5:22;6:9;雅各書2:17;約翰一書3:18。
8.希伯來書11:6指出什麼真理?今日我們怎樣有充足理由可以懷具信心?
8 要將保羅論及信心問題時所表達的這項基本真理謹記在心:「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因為到上帝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上帝,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希伯來書11:6)其實我們比古代的見證人有更大理由可以懷具信心。我們有整本上帝的道和其中所含的豐富資料與經驗。我們也在每年的《耶和華見證人年鑑》中讀到現代一大群見證人的好經驗。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在今日見到上帝命古代的忠心人士記錄下來的許多預言獲得應驗。正如聖經所預言,一切證據均表明屬天的君王基督耶穌已在1914年登基作王了。今日萬國的人正被分別開來,正如牧人將綿羊與山羊分開一般。不久哈米吉多頓便會來臨,然後千年的審判日會接著開始,當其時上帝會派他所任命和保證的法官「按公義審判天下」。我們正生活在亞伯和以諾所仰望的日子;這也是挪亞的日子所影射的時期。耶穌說:「一有這些事,你們就當挺身昂首,因為你們得贖的日子近了……[因為你們]曉得上帝的國近了。」——使徒行傳17:31;路加福音21:28-31;請也參看創世記3:15;馬太福音24:37-39;猶大書14,15;啟示錄20:1-3。
9.雅各怎樣表明信心與忍耐有密切關係?他進一步提出什麼勸告?
9 為了加深我們的體會和價值感,使我們的心推動我們謹守正確的行徑,要留意雅各所提出的明智忠告:「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你若堅忍不拔,貫徹始終,你就可以贏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耶和華]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雅各也強調尋求上帝的人必須保持謙卑及採取堅決的行動:「『上帝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故此你們要順服上帝;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你們親近上帝,上帝就必親近你們。」我們若想養成如此深刻的體會以激勵我們謹守一條忠貞不二的途徑,我們就必須有耐心才行,正如雅各解釋說:「農夫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你們也當忍耐,堅固你們的心。」——雅各書1:2-4,12;4:6-8;5:7,8。
10.上帝按照什麼「雙邊」的原則而行事?他對誰如此行?
10 對一切想親近上帝的人來說,上帝根據「雙邊」的原則而行事;在這件事上雙方均須盡一分力。雅各並不是首先提及這項原則的人。許多世紀之前,大衛在上帝感示之下對他的兒子提出這項鼓勵和警告:「我兒所羅門哪,你當認識耶和華你父的上帝,誠心樂意的事奉他,因為他鑑察眾人的心。……你若尋求他,他必使你尋見;你若離棄他,他必永遠丟棄你。」類似地,先見哈拿尼對亞撒王說:「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他心存誠實的人。你這事行得愚昧[倚賴亞蘭王而非仰賴耶和華],此後你必有爭戰的事。」——歷代志上28:9;歷代志下16:9。
11.這種「雙邊」的原則如何及為何能以相配的方式產生作用?
11 這種「雙邊」的原則也以相反的方式產生作用。耶和華以他的靈,他的隱形動力,將自己顯露出來及為心地善良的人發揮他的力量。「鑑察人心」的上帝會將他的聖靈賜給一切誠心懇求他的人。但是一個人若變心離棄上帝,上帝就可以,而且也必定會,將他的靈從這人身上收回,正如所羅門的經歷表明。聖經論及所羅門說:「所羅門年老的時候,他的妃嬪誘惑他的心,去隨從別神,不效法他父親大衛誠誠實實的順服耶和華他的上帝。」——使徒行傳15:8;路加福音11:13;列王紀上11:4。
12.(甲)上帝論及所羅門的話強調什麼要點?這有什麼激勵作用?(乙)但是所羅門最後有什麼結局?為什麼?
12 請留意聖經極力強調我們必須認識上帝的誡命及留在這些誡命所訂的神治疆界之內。大衛在提出歷代志上28:9所載的忠告之前對所羅門覆述上帝對他所說的一段話:「他[所羅門]若恆久遵行我的誡命典章,如今日一樣,我就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然後大衛加上自己的勸勉。大衛以這項令人振奮的勸告結束他的訓話:「你當謹慎,因耶和華揀選你建造殿宇,作為聖所。你當剛強去行。」所羅門完成了這項任務,但在後來卻未能通過對耶和華保持衷心愛戴的重大考驗。結果如何呢?「耶和華對他說:『你既行了這事[跟從別神],不遵守我所吩咐你守的約和律例,我必將你的國奪回,賜給你的臣子。』」——歷代志上2:7,8,10;列王紀上11:9-11。
13.耶和華通過瑪拉基提出什麼呼籲?這件事怎樣獲得一項小規模和一項大規模的應驗?
13 對所羅門來說,「雙邊」的原則結果產生相反的作用而為他帶來莫大的羞辱。在瑪拉基的日子,雖然以色列人具有一項悠長的惡劣記錄,耶和華卻對他們提出這項懇切、直接的呼籲:「從你們列祖的日子以來,你們常常偏離我的典章而不遵守。現在你們要轉向我,我就轉向你們。」在以色列國所經歷的最後一個審判日中,有一小群餘民「轉向」耶和華而成為彌賽亞耶穌的門徒。同樣地,在目前基督教國(大巴比倫的首要部分)所經歷的審判日中,有一小群真正基督徒已受到「提煉潔淨」而證明自己是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請留意什麼使他們與別不同。「萬軍之耶和華說:『在我所定的日子,他們必屬我,特特歸我。……那時你們必歸回,將善人和惡人,事奉上帝的和不事奉上帝的,分別出來。』」——瑪拉基書3:2-4,7,17,18;請也參看路加福音12:8,9。
14.(甲)在公元33年的五旬節有什麼建築工程開始?(乙)今日有什麼世界性的召集工作在進行中?(丙)正如彼得指出,穩固的建築物必須具備什麼條件?
14 所羅門奉命建築上帝的聖殿,這的確是一項光榮的任務。但今日我們卻享有一項甚至更偉大的權利。所羅門所建的許多建築物只是木石造成的。可是,自從公元33年的五旬節以來,基督的教會乃是「上帝所建造的房屋」。「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全房靠他聯絡得合式,漸漸成為主的聖殿,……成為上帝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一間由上帝以「活石」築成的房屋——這是個多麼崇高的觀念!今日,除了基督教會的餘民之外,耶和華也發起了一項世界性的召集工作,將一「大群人」招聚起來與王國承繼者的餘民一同採取立場擁護上帝和他的王國。這是一件你也可以參加的工作。彼得將基督耶穌稱為主要的「活石」並引證以賽亞的這個預言:「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在錫安放一塊石頭,作為根基,是試驗過的石頭,是穩固根基,寶貴的房角石,……我必以公平為準繩,以公義為線鉈。』」在現今這個審判的日子,我們謹守上帝的「準繩」和「線鉈」所訂的界限是多麼重要的事!——哥林多前書3:9,17;以弗所書2:20-22;彼得前書2:4-6;以賽亞書28:16,17。
公義——主要的疆界
15.公義是什麼意思?這顯揚上帝的兩種什麼屬性?
15 彼得指出上帝的新規制是與目前這個邪惡的事物制度截然不同的,說:「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彼得後書3:13)公義是指正直、公正和公平的事。可是在世人的眼中和事務上,是非的標準因人而異,各有不同,而且時常受權宜之計所影響或支配。當國家因疆界發生猛烈爭執時,雙方均聲稱自己有理,但事情的結果卻是按照「強權即公理」這句老話。但是耶和華卻絕非這樣。誠然,他是「上帝全能者」。他也具有無限的智慧。事實上他的一切品質都達到至高至善的程度及保持完美的平衡。可是他的公義特別由他的愛心和公平表現出來。「他是磐石,他的作為完全,他所行的無不公平,是誠實無偽的上帝,又公義又正直。」他的統治權,特別在與捨命作贖價的基督的王國有關方面,以一種奇妙的方式顯揚上帝的愛心和公平。——啟示錄16:14;申命記32:4;請也參看瑪拉基書3:6。
16.(甲)我們能夠在生活上跟從上帝的標準嗎?我們怎能如此行?(乙)上帝作了什麼良好安排幫助我們留在正當的界限之內?
16 我們愈體會這點,我們的心便會愈充滿感激而促使我們在生活上跟從同一的標準。正如保羅說:「你們要藉著那激勵你們頭腦的力量去革新自己,並穿上那按照上帝的旨意在真正的公義和忠誠中形成的新品格。」特別是表現愛心一事,要記得這是上帝的律法和命令而非僅是一項邀請。(以弗所書4:23,24,《新世》;請也參看馬太福音22:36-40;約翰福音13:34;雅各書2:8;約翰一書4:7-12。)為了在這方面幫助和指引你,耶和華將他百姓召集起來成為一個緊密團結的群體;他們彷彿住在聖經時代的城中,四周有堅固的城牆環繞保護一般。以賽亞書26:1-4,7以美妙的文字描述這種情形說;「我們有堅固的城。耶和華要將救恩定為城牆,為外郭。敞開城門,使守信的義民得以進入。……你們當倚靠耶和華直到永遠,因為耶和華是永久的磐石。義人的道是正直的;你為正直的主,必修公義人的路。」——請也參看啟示錄22:15-21。
17.我們若感覺上帝的標準太高,上帝的道怎樣給我們所需的幫助和鼓勵?
17 也許你感覺有點灰心,因為你覺得對你個人來說,上帝所定的標準實在太高。你可能說你對自己的能力限度知道得很清楚。若是如此,不要忘記耶和華了解你甚至比你了解自己還清楚得多。「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他的人。因為他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有很多困難,甚至有很多罪惡,都是由於人們不認識上帝的旨意和仁慈恩典而促成的。你記得保羅在亞略巴古的法庭怎樣論及這件事嗎?「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上帝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這並不是一句空言。蒙昧無知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現今乃是悔改的時候。聖經屢次表示,在最後的分析中,各人不但負有個別的責任,同時也可以作個別的抉擇。你以往的記錄和性格可能顯露若干天生的弱點或甚至更嚴重的不妥,以致你覺得無法加以克服。可是,既然上帝甚至曾多次向惡人發出呼籲,這無疑表明沒有任何人需要覺得自己沒有希望,除非一個人故意反對上帝和他的標準,也不肯自認無知或表示悔改。上帝對該隱提出的警告和呼籲顯示當時該隱尚可以改過自新,特別是他若懇求上帝幫助的話。——詩篇103:13,14;使徒行傳17:30;創世記4:6,7。
18.以西結的預言一方面強調個別的責任,同時向惡人提出什麼呼籲?
18 上帝在以西結書第十八章的預言自始至終強調個人所負的責任。「犯罪的他必死亡。」他也再三提出呼籲:「惡人若回頭離開所作的一切罪惡,謹守我一切的律例,行正直與[公義]的事,他必定存活,不至死亡。」他也對以色列國提出類似的呼籲:「『你們當回頭離開所犯的一切罪過,……自作一個新心和新靈。』……主耶和華說:『我不喜悅那死人之死,所以你們當回頭而存活。』」——以西結書18:4,20,21,27,30-32;33:11,14-19;請也參看約珥書2:12-14。
19.我們每個人都負有什麼責任及可以作什麼選擇?在這方面,保羅自己的記錄可以怎樣幫助我們?
19 正如上述,同一的原則也能以相反的方式產生作用。(以西結書18:26)無論在哪一方面,我們都須作一選擇和自負責任。你可以另作新的正確選擇,開始「尋求上帝,如果你想揣摩而得」的話。他離你並不遠。你知道保羅曾公開表明他過去在品格和行為方面具有一項極惡劣的記錄嗎?但是正如他說,「然而我還蒙了憐憫,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時候而作的。」——使徒行傳17:27;提摩太前書1:12-16;加拉太書1:13。
20.耶穌怎樣強調同一的責任和選擇?
20 耶穌在約翰福音3:16-19所說的話也提出同一仁慈的論據:「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這絕不是空言。反之還是真正可以實現的。耶穌是「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的真光」。但是正如耶穌說:「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這是他們所作的選擇。他們寧願留在黑暗裡。——約翰福音1:9。
21.詩篇24:3-6怎樣描述尋求耶和華的人?
21 至於你自己,何不加入詩篇24:3-6所描述的人之列呢?「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他必蒙耶和華賜福,又蒙救他的上帝使他成義。這是尋求耶和華的族類,是尋求你面的[世代]。」
22.以賽亞書55:6,7提出什麼感人的呼籲?
22 所以何不響應以賽亞書55:6,7所提出的呼籲呢?「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相近的時候求告他。惡人當離棄自己的道路,不義的人當除掉自己的意念。歸向耶和華,耶和華就必憐恤他。當歸向我們的上帝,因為上帝必廣行赦免。」你也可以獲得這樣的經驗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