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寶訓——「要繼續懇求」
在勸勉聽眾要避免惡意論斷自己的同胞之後,耶穌說:「要繼續懇求,就會賜給你們;繼續尋找,你們就會尋見;繼續敲門,就會給你們打開。」——馬太福音7:7,a《新世》。
憑著這番話,上帝的兒子敦促他的門徒在禱告上要恆切。在這方面有迫切的需要。登山寶訓已清楚表明,在上帝眼中的義並非僅是履行宗教責任及行善事而已。(馬太福音5:20;6:1)若要有意義,崇拜的行為必須發自正當的內心動機,包括寬恕、貞潔、真實和愛。(馬太福音5:22,27,28,33-37,43-48)由於這些品質是與人類的罪性背道而馳的,門徒便需要經常向上帝懇求協助以求符合他為純真崇拜所定的條件。
因此,他們要「繼續懇求」所需的力量和智慧以過一種敬虔的生活。(哥林多後書4:7;彼得後書1:3)他們應當在這方面「繼續尋找」,有如尋找隱藏的珍寶那般。(參閱馬太福音13:44)他們必須「繼續敲門」務求得以獲准進入上帝為那些蒙他嘉許的人而預備好的祝福之中。——參看路加福音13:24,25。
那些熱切祈求這等祝福並行事與其禱告一致的人可以從耶穌進一步的話獲得鼓勵:「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們開門。」(馬太福音7:8)這並非意味到人們可以祈求任何他們想要的東西而得答允。正當的禱告必須總是與上帝的旨意一致。(約翰一書5:14)然而,耶穌的門徒可以確信上帝會應允他們在實行純真崇拜上,祈求幫助的禱告。
論到這點,上帝的兒子作出一個比喻說:「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他蛇呢?」——馬太福音7:9,10。
在公元第一世紀的巴勒斯坦地方,麵包被烤成一種薄餅,與某類石頭的樣子頗相似。很多時有些小蛇看來像與餅同吃的那種魚。(請參看約翰福音6:9)倘若一個少年向父親求餅,作父親的絕不會給予一塊石頭來欺騙他及令之苦惱。倘若兒子求取一條魚與餅同吃,他的父親不會給他一條蛇。父子之間的親情會使作父親的不可能如此行。
「[因此]」,耶穌繼續說,「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麼?」——馬太福音7:11。
世上的父親們雖然由於遺傳的罪而「不好」,並不會給兒女一些僅是外表與所求的東西相若的有害物品。反之,屬人的父母會盡量供給兒女「好東西」。上帝的愛既是完全的,他「豈不更」會答允他的忠心敬拜者們的禱告麼。(約翰一書4:8)他會賜予他的僕人「好東西」,特別是那可以強化他們繼續作出符合上帝要求的神聖服務的聖靈。(參閱路加福音11:13)至高者會如此行,可是,他僅會對那些繼續不斷「求他」的人如此行。
接著,耶穌附以一項十分聞名的行為律則說:「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馬太福音7:12。
上帝藉著答允他僕人的禱告而向他們表現慈父的個性。「所以」,他們也自然必須以正當方式對待同胞。唯獨憑這方式他們才能證明自己是上帝的兒子,意即效法他的仁慈品性及禱告會迅速蒙天父應允的那種人。——參閱馬太福音5:44-48;彼得前書3:7。
論到這項「金規」,《生活模式》一書說:
「在猶太人與外邦人的著作中均可發現與這金規相似的律規,似乎證明上帝在基督降世之前並沒有讓人對最高的道德一無所知。在《托比書》[偽經中的一本書]4:15我們讀到:『你所最恨惡的,不要作在任何人身上。』希利爾[一位生活在大約耶穌時代的猶太教法師]說:『你視為可憎的,不要行在任何其他的人身上,斯多亞學派信徒有句座右銘:「你不欲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要作在別人身上。』在儒家的學說中,我們讀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然而,這一切的言論全都是消極的,只是鼓勵人不要給予別人那種他們不想被人回報的對待。
可是,聽從上帝兒子話的人所要行的不是僅限於避免苛待別人而已。他們必須採取主動向同胞行善,不錯,『行一切他們願意人待他們的事』。A.B.布魯斯將這勸勉與非聖經的著作中屬於消極性質的類似說話作一比較,他在《註釋者之希臘文聖經》一書中說:
「消極性的話把我們囿限於公平的範圍之內;積極性的話則把我們帶進慷慨或厚道的境界,並因此都包含在律法和先知的道理裡。我們所想得的遠多過我們有權要求的——在有困難時受人幫助,在奮鬥中受人鼓舞,在被誤傳時有人替自己辯護,走投無路時得蒙幫助。基督要求我們寬大仁厚地作這一切的事;不僅是[公義],還要是[良善]。」——可參看羅馬書5:7。
「律法和先知的道理」是指重要的受上帝感示之希伯來文聖經。當人們以他們想別人待自己的那種方式對待別人時,他們遂行事與上帝律法背後的真正精神一致了。「凡事都不可虧欠人」,使徒保羅寫道,「唯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像那『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貪婪』,或有別的誡命,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愛是不加害與人的,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羅馬書13:8-10;參閱馬太福音22:37-40。
[腳注]
a 耶穌在馬太福音7:7-11的話也載於路加福音11:9-13,當時的場合是在猶大境內,時間是在登山寶訓講出後約一年半。顯然耶穌認為有重覆該項勸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