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是軟弱的表現嗎?
關於道歉的問題一般人懷有極不同的見解。有些人認為道歉是軟弱的表現,正如有一位作者說:「沒有任何有理智的人會向人道歉。」但另一位作者卻說:「道歉使整個人的品格成為更加崇高。」基督徒對道歉這件事的看法如何呢?
據《韋氏國際新字典》(Webster’s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指出,道歉是「試圖為某項不當或損人的言論或行動贖罪而作的承認;對別人承認犯了過錯或不敬而同時表示歉意。」
在人與人的關係上承認自己的過錯這件事在上帝的眼中看來究竟對不對呢?凡是上帝所嘉許的便是正當的途徑。
首先我們應該留意當基督徒對上帝禱告祈求寬恕時,他其實正對上帝道歉。在人與人的關係上基督徒會跟從耶穌基督所宣佈的原則:「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馬太福音7:12)當別人得罪了我們時,犯過者的道歉會使我們感覺多麼欣慰!道歉多麼能夠恢復和好的關係!事實上我們時常對於悔改的人比他們得罪我們之前感覺更加友好!
既然我們喜歡別人對我們這樣行,我們豈不該對別人表現同樣的仁慈嗎?問題是我們是否夠仁愛和謙虛。我們若真正愛鄰舍,我們便會以我們想別人待我們的方式對待他們。一個人若犯了錯,他的愛心應該促使他採取耶穌所推薦的正當途徑。這亦牽涉到謙虛。我們需要謙虛才能有向人道歉的勇氣。驕傲是一種障礙;驕傲的人即使知道自己不對亦會覺得難於或無法向人道歉。
在其他的經文中耶穌表明犯過者提出道歉是應當的:「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勸誡他,他若懊悔就饒恕他。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轉回說,『我懊悔了,』你總要饒恕他。」(路加福音17:3,4)當犯過者向他所冒犯的弟兄表示懊悔而提出道歉時,他便應該獲得寬恕。正如被冒犯的人應該本著愛心為了保持基督組織的和平團結起見寬恕犯過者,犯過者亦應該為了同一的原因而道歉。
至高的上帝對於和平與團結是極端重視的。從耶穌在馬太福音5:23,24所說的話我們可以將這件事實看得很清楚:「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應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
耶穌在這裡所指的是當時猶太人的一種習慣;他們將祭物帶到聖殿的院子裡等候祭司前來收取。獻禮的人需要直等到祭司將他們的祭物取去宰掉,然後代他們在祭壇上獻給上帝。在這個嚴肅的時刻,當以色列人行將藉著祭物懇求上帝寬恕之際,他必須首先確定他和弟兄真的和平相處。他若記起自己曾在某一方面得罪了弟兄,他便應當怎樣呢?他是否可以說:「等我一獻完這個祭物就立刻到弟兄那裡向他道歉呢?」不可以,反之在他未採取另一項步驟之前——甚至在把祭物獻上之前——他便應該設法與弟兄和解,即使他需要將祭物留在祭壇前暫不獻上。因此耶穌表明基督徒若不和弟兄和好,則無論他獻上什麼祭物都不能與上帝和好。
基督徒可以從這件事學得什麼教訓呢?教訓便是:若想與上帝和好,我們必須與他的顯形組織中的份子——我們的基督徒弟兄——和好。因此基督徒和其他基督徒弟兄的關係可說是代表他和全能的上帝之間的關係。在我們能夠與上帝和好之前,我們必須與他在地上的組織和好。所以耶穌的訓示非常有力地表明:我們必須與耶和華上帝的組織和其中的份子,即我們的基督徒弟兄,保持和好。為了與弟兄,同時亦與上帝,保持和好,我們有時可能需要設法解決困難,而這可能需要我們向人道歉。
既然如此,我們怎能將道歉視為軟弱的表現呢?我們若具有上帝的聖靈和了解上帝在仁愛,謙虛,和平,團結等方面對我們的要求,我們就不能懷有這樣的見解。
非但不是軟弱,誠懇的道歉其實是能力的表現。上帝的道宣佈說:「弟兄結怨,勸他和好比取堅固城還難,這樣的爭競如同堅寨的門閂。」(箴言18:19)什麼能夠將這些破壞和平團結的龐大障礙排除呢?驕傲和它的各種表現能夠解決這個難題嗎?絕不能!但是有一件東西卻具有足夠的力量將好像堅寨中的鐵閂一樣難克的障礙除去,而這件東西便是道歉!
這件事亦牽涉到公平和公義的問題。誠懇的道歉表示這樣行的人對公義具有真正的關懷。猶之乎人若不能與弟兄和好,他對上帝所獻的祭物就在上帝的眼中毫無價值,同樣地人若不行義他的祭物也變成徒然。上帝所訂的律則是:「行仁義公平比獻祭更蒙耶和華悅納。」(箴言21:3)為自己所犯的過錯道歉的人表現對公義懷有適當的尊重。
和許多世俗人的意見相反,道歉絕不是軟弱的表現。反之它是能夠將破壞團結的障礙排除粉碎的力量。它是行義的一種表現。凡是充滿仁愛和謙虛的心都會從道歉的力量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