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養我的小羊」
數千年來羊一直對於游牧民族佔一個重要的地位。在聖經時代牠們是常見的動物,當時的牧人對於牠們的性情和牧養的職責都十分熟悉。因此我們可以明瞭為甚麽聖經中提及這些純良的動物達七百次之多,並且常以牠們作比喻。耶穌曾對彼得説:「牧養我的小羊。」(約翰福音21:16)這裏他所指的其實是基督徒,他把他們交在像彼得一般的監督照料之下。
不像别的家畜,羊是非常怯弱的,因此完全不能保衛自己。它們全靠牧人保護他們脱離凶暴的野獸。同樣地基督徒需要完全信靠好牧人耶穌基督和偉大的牧者耶和華。在聖經時代,牧羊人會在天晚的時候將羊群帶回羊欄去,因此牠們不用懼怕野獸埋伏在山谷的暗裏襲擊牠們。牠們有牧者與牠們同在而隨時準備用他的帳或其他武器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去保衛牠們。
大衛因為曾是個牧人,所以對羊群十分熟悉。在詩篇二十三章他曾適當地表達這種對牧者的信賴説:「我雖然行過幽暗的山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像一隻信賴牧者的羊一樣,大衛仰望耶和華上帝作他的牧人保護引領他和供給他的需要。「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詩篇23:4,1。
雖然羊比其他的家畜能在乾旱的環境下生存較久,牠們通常仍留在靠近水的地方。隨着天氣的冷熱,牠們每天要喝一至四夸脱的水。在聖經時代,牧人會在中午太陽非常酷熱時將羊群帶到水邊。在水傍的樹蔭下,羊可以盡量喝水,然後在青草地上歇息和慢慢咀嚼。大衛曾提及這件事説:「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安歇的水邊。他使我的[生命]甦醒。」(詩篇23:2,3)同樣地基督徒屬靈的牧者留意使他們手下的羊經常獲得真理之水的振奮和鼓勵。
飼養的習慣
羊群習慣在清晨進食,到中午便躺在陰涼的地方反芻細嚼所吃進的食物。相似地,認識自己在靈性上的需要的基督徒於每天開始時便吸收聖經的真理。然後在當天之内再三思索所讀的資料。
羊有一個有趣的特徵,那便是有一個分為四室的胃。第一二室用來儲藏它們吃進的食物,食物經過反芻細嚼之後再吞入第三室而在那裏消化,然後進入真胃,最後則入到腸裏。羊的腸通常有一百呎,食物經過三天至五天才能通過它。像羊一樣,基督徒需要時間來消化上帝的道裏比較深奧的真理。
當春天來到而大地鋪滿綠草時,巴勒斯坦的牧人便不再需要把羊群帶到遙遠的草場去了。反之他們把羊帶到附近的田野中。當拾取麥穗的人在收割完的麥田上工作完畢之後,牧人便把羊群帶到那裏讓它們吃乾了的麥葉或在田間長起來的嫩草,或拾取麥穗的人遺下的麥子。吃光了這些豐富的飼料之後,羊群於是被帶到較遠的草場去,那時春生的野草已成了乾草而正好作夏秋的儲糧。正如牧人設法為其手下的羊群經常準備飼料,基督徒的小組中的副牧人亦留意經常將靈糧供應給屬下的信徒。由此他們服從了耶穌的命令:「你餵養我的小羊。」——約翰福音21:15。
因為巴勒斯坦在冬季頗受風雨的侵襲,牧人在這個季節中絶不會把羊群帶到遙遠的草場任由風吹雨打。羊雖然能忍受寒冷的天氣,牠們卻經不起雨的侵打。因此牧人會把牠們留在村落的附近直到無雨的夏季來臨。由這種風俗看來,當耶穌誕生之夜天使在曠野向牧人報信的日期不可能是一般教徒所信的十二月二十五日。聖經的證據表明天使向牧人報信的時候是在秋天當牧人在遙遠的草場上把羊群聚在一起共同看守的時候。
聖經時代的羊圈通常有石牆圍着,一面是一道門,另一端是個有覆蓋的地方。一個羊欄内有時不祇容納一群羊。當黃昏的時候牧人將羊領回來時,他會站在狹窄的入口處將羊點數一下以防有其他的走獸,例如狗之類,潛入羊圈裏。然後他便會把羊群的門關牢。野獸或盜賊除非爬過石牆,不然便絶不能入内。
耶穌曾用羊圈作比喻説明一個重要的真理。論到他手下許多象徵性的羊,他説:「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人進羊圈不從門進去,倒從别處爬進去,那人就是賊,就是强盜。從門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凡在我以先來的,都是賊,是强盜。」(約翰福音10:1,2,8)假冒的救主們對上帝的百姓的福利從不關心。反之他們好像强盜一樣企圖毁滅上帝的羊群。
當一個盜賊爬過石牆而偷進羊圈中時,他會儘快把羊的咽喉割斷,然後將死了的羊舉過牆頂遞給他的黨羽。「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毁壞。」——約翰福音10:10。
耶穌來是要為人類帶來永生而不是要劫掠和毁壞。像牧人關心羊一樣,耶穌對上帝手下的羊群,即他的百姓,亦非常關懷。他證明自己是個好牧人。「我來了是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翰福音10:10,11。
耶穌把自己比作羊圈的門。他説:「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約翰福音10:9)他用這個比喻表明自己是人類與上帝之間的中保。由於他犧牲自己的生命作為贖價救贖人類,所有的人都必須藉着他才能接近上帝。「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翰福音14:6)正如牧人把羊領到庇護牠們的羊欄裏以及飼養牠們的牧場上,耶穌也同樣地照顧一切因信證明自己是上帝底羊的人。
特徵
近東的羊有一個特徵就是有一條十分粗肥的尾巴。這尾巴是儲藏脂肪的地方。當糧食缺乏時,羊可以從此處吸取脂肪。這團脂肪長在羊的臀部近尾根的地方。有時一條羊尾可能重達三十五磅。當它長得太大太重時,它很容易受到損傷。於是牧人會用一輛小木車來支撑它。當羊走動時就拖着木車一起。在近東羊脂被人視為一種珍饈,並且被人用來製糕餅。這種羊脂可以比作能够幫助基督徒對上帝保持忠誠的力量,熱忱和忠心。
這類的羊看來就是聖經提及被用作祭物的羊。「你要取這羊的脂油和肥尾巴。」(出埃及記29:22)「從平安祭中將火祭獻給耶和華,其中的脂油和整肥尾巴。」(利未記3:9)正如這些純良的羊的脂油被獻為祭物,上帝的羔羊,耶穌基督,獻上了他的力量熱忱和忠誠作為取悦上帝的一種馨香之氣。
綿羊的特性是喜歡合群和跟從領導者。由於這種本能,當牧人見到一隻羊離群獨處時就知道牠必定病了或受了傷,若不然就是迷了途,因此他會把牠帶回群裏而盡力醫治它的疾病。對於受傷的羊,巴勒斯坦的牧人會用橄欖油擦其傷處,正如大衛曾説:「你用油膏了我的頭。」——詩篇23:5。
象徵性的羊也一定要合群和順從好牧人通過他任命的監督對他們所作的領導。事實上聖經曾命令他們不可停止聚會。他們若不參加聚會,組内的監督便曉得他們在靈性上有病而需要幫助了。如果他們的感情受了損害,監督可以慈愛地用好像膏油一樣具有止痛作用的上帝的道醫治他們的創傷。
近東的牧人在帶領羊群時常常呼喚羊的名字。因此羊會認識他的聲音而跟隨他。關於這點,耶穌在論到上帝的百姓時説:「看門的就給他開門,羊也聽他的聲音,因為認得他的聲音。羊不跟隨生人,因為不認得他的聲音,必然逃跑。」——約翰福音10:3-5。
牧人的工作是一件吃力而需要極大愛心的工作。他需要使羊保持合一,找尋迷失的羊,醫治生命的羊,料理受傷的羊,使新生的羊保持濕暖乾爽,背負疲乏的羊,為牠們汲水,帶牠們到鮮草場上和保護牠們。在基督徒的小組裏,上帝所任命的監督亦應有同樣的愛心。
當耶穌在世上時,他召集了一群將來會和他一同在天上統治的人,並且把他們比擬為跟隨羔羊的小群。「你們這小群,不要懼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路加福音12:32。
除了這小群之外,另外還有一群數目未定的象徵性的羊。他們將來會在小群的統治下生活在地球上。他們雖然不屬於與耶穌一同承受天國的小群,卻與小群合成一群而一同在上帝的羔羊看顧之下。「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裏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約翰福音10:16)這些謙卑的人會承受地球。——詩篇37:11,29。
在巴勒斯坦有些羊圈的中間有一道隔牆。當牧人的羊群中混有綿羊和山羊時,他在羊返回羊圈時會把牠們分開,將綿羊安放在一邊而山羊在另一邊。耶穌利用這件事實作了一個預言,指出在末世的時期他會以牧人的身份把萬民分開。「萬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分别出來,好像牧羊的分别綿羊山羊一般,把綿羊安置在右邊,山羊在左邊。」——馬太福音25:32,33。
以上只是聖經用馴良的綿羊比喻上帝的子民的一部份例子。今日普世所有表現像綿羊一般的特性的人正被召集到一個由獻了身事奉上帝的僕人所組成的新世界社會裏。在這個團體裏監督們都忠心遵守耶穌給彼得的命令:「你牧養我的羊。」(約翰福音21:16)由於獲得良好的照顧,這些像綿羊一般馴良的人的確可以説:「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詩篇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