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幫助才能明白聖經嗎?
去年四月,守望台社在巴西的分社辦事處收到以下的來信:
“我是個微不足道的新聞記者、製片家和攝影家,……我想做的事我都均已做盡了。但是我仍然缺乏了主要的東西:對上帝的信心。我閲讀守望台聖經書社的出版物已有兩年,我很喜歡‘耶和華見證人’的道理,因此希望成為一個見證人而為人類做點好事。我對於撰寫電影劇本、報章故事和文章深感厭倦。這些文章甚至鼓勵人賣淫、殺人、吸毒、傷人和從事報紙在首頁刊登而大受老幼歡迎的每一件壞事。我必須改弦易轍。我仍然有時間運用上帝賜給我的想像力去造益我的弟兄。
“為了這緣故,我懇請你們告訴我應當怎樣行才可以認識‘耶和華見證人’的教訓。
“我熱切等待貴社的答覆。”
若僅是告訴這個男子與其他一些想同樣行的人一起閲讀聖經,這會足够嗎?看來他已經讀過一點聖經。但是他看得很清楚他需要進一步的幫助。
他與福音的執筆者路加在使徒行傳第八章所提及的古實男子頗相似。這個古實人在馬車上誦讀以賽亞的預言。在上帝的聖靈指引之下,傳福音者腓利行到馬車前。他聽見男子誦讀今日以賽亞書53章的一部份,便問道:“你所念的,你明白麽?”古實人回答説:“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使徒行傳8:30,31。
以賽亞寫道:“他像羊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古實人永遠無法憑着自己的聰明看出以賽亞所指的是誰。因此腓利向他解釋這個預言已應驗在耶穌身上。古實男子接受了腓利提出的證據,並且請他儘快為他施浸。——使徒行傳8:32-38。
需要適當的解釋
聖經中關於耶穌兩個門徒的記載也足以表明人需要獲得指引才行。這兩個人在耶穌死後第三日前往以馬忤斯。他們熟悉希伯來文聖經,但卻仍然無法了解何以耶穌必須受苦和死亡。後來,復活了的耶穌向他們顯現,但他們卻認不出他來,因為看來當時耶穌披上了一個不同的形體。耶穌怎樣幫助這兩個面帶愁容的門徒呢?
聖經的記載説,“於是從摩西和衆先知起,凡經上所指着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這導致甚麽結果呢?耶穌將自己的身份表明出來,然後從他們眼中消失之後,他們説:“在路上他和我們説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豈不是火熱的麽?”——路加福音24:27,32。
同一天的稍後時間,這兩個門徒與11個使徒在耶路撒冷的一個房間中會合,並且告訴後者他們的經歷。當他們仍然談論着這些事之際,耶穌突然在他們中間出現。耶穌有給他們進一步的啟迪嗎?不錯,因為他解釋説:“這就是我從前與你們同在之時所告訴你們的話,説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着我的話,都必須應驗。”路加補充説:“於是耶穌開他們的心竅,使他們能明白聖經。”——路加福音24:44,45。
‘十分熟悉聖經’的亞波羅的事例也足以説明我們需要從正當的方面獲得指引。亞波羅能言善辯,熱心傳講耶穌是彌賽亞。但他仍然需要一對曾與使徒保羅密切交往的夫婦向他提出聖經的指引。當這對基督徒夫婦聽見亞波羅傳道時,他們可以看出他對於若干道理需要有更清楚的了解。例如,他只知道施洗約翰所行的浸禮。——使徒行傳18:24-26。
一個屬人的交通途徑
從這些經驗我們可以看出,耶和華上帝使人將聖經寫成讀者需要與他所運用的屬人交通途徑取得接觸才能完全和正確地明白其中的教訓。誠然,我們需要上帝聖靈的幫助,但這種幫助卻主要藉着我們與耶和華上帝所運用的交通途徑交往而來。——哥林多前書2:6-10。
聖經表明上帝會有一個組織將他的訓示發佈出來,説:“他賜下有些作使徒,有些作先知,有些作傳福音者,有些作牧人和教師,目的在重新調整聖徒,從事服務以造就基督的身體,直到我們都在信仰上及對上帝兒子的正確認識上獲致統一,長大成人而達到基督的完滿所應有的生長程度;使我們不再作嬰孩。”——以弗所書4:11-14,《新世》。
在第一世紀,基督徒向這項組織安排尋求指引。例如我們留意到,當外邦信徒應否受割禮的問題發生時,情形便是這樣。當時使徒保羅有對其他人這樣説嗎?‘耶穌基督曾親自向我顯現,他使我看見超自然的現象,他賜給我説預言和受上帝感示的恩賜,而且使我能够施行奇迹;因此在受割禮的問題上,我可以告訴你們怎樣行。’絶沒有!
反之,使徒保羅和他的同伴前往耶路撒冷與基督教會的治理機構商議,而這個治理機構是由使徒和若干長老共同構成的。將關於割禮的決定宣佈出來的並非使徒保羅而是耶穌的同母弟雅各,看來當時他是耶路撒冷小組的主持監督。在此之後,保羅、西拉和其他人將治理機構所作的決定通知各地的弟兄。——使徒行傳15:1-35。
保羅所作的海外傳道旅程又如何呢?他是否認為耶和華特别委派他作某群人的使徒而獨立行事呢?不,反之他順服地接受委派,而這項委派後來被耶路撒冷治理機構的‘柱石們’所認可,正如加拉太書2:9説:“[他們]知道所賜給我的恩典,那稱為教會柱石的雅各、磯法、約翰就向我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禮,叫我們往外邦人那裏去,他們往受割禮的人那裏去。”——使徒行傳9:15;13:1-4;22:17-21。
後來,當保羅最後一次上耶路撒冷時,當地的猶太人聽到關於他的若干謠言。因此耶路撒冷的‘長老們’吩咐保羅怎樣行以便平息這些謠言。保羅很樂於接受他們的指導。——使徒行傳21:17-36。
為了幫助我們在世界“末期”中明白上帝的道,耶和華上帝仁愛地興起了一個在基督之下的顯形組織——‘忠心而有見識的僕人’。鑑於耶和華上帝大大興旺在這個組織指揮之下所從事的活動,獻了身的基督徒毫無疑問地深信這個組織是耶和華上帝所嘉許的。——馬太福音24:45-47。
開明的看法
我們對於‘忠心而有見識的僕人’所提供的靈糧應當懷有怎樣的看法呢?我們應當懷着批評的眼光去看——‘資料可能是對的,也可能不對,因此我們必須很小心審查一下’——嗎?有些人看來懷有這樣的看法。為了支持他們的態度,他們引用使徒行傳17:11;這節經文論及比里亞地方新近感興趣的人説:“這裏的人,比帖撒羅尼迦人開明,熱切接受主的道,天天考查聖經,要知道所聽的是否與聖經相符。”(《新譯》)
但這意思是説比里亞人想從他們所聽見的信息找尋錯處,或他們持有懷疑的態度嗎?這是否立下一個先例,表明我們應該懷着批評、挑剔的態度去看‘忠心而有見識的僕人’所發行的書刊呢?絶不然!
首先,我們應當留意到以上稱讚比里亞人開明的話的背景。當時保羅正在西拉伴同之下作第二次的海外傳道旅程。由於他們所引起的逼迫,帖撒羅尼迦的弟兄將他們送到比里亞去。他們在比里亞遇到一些對上帝的道懷有堅強信心的誠懇猶太人。這些人尚未是基督徒。他們只是感興趣的人而已,因此他們必須肯定保羅告訴他們的話的確受希伯來文聖經所支持。
在此之前,比里亞這些虔誠的猶太人可能從未聽聞過耶穌基督。當時保羅告訴他們的話對他們説來是完全新的事。因此比里亞這些開明的猶太人遂每日查考聖經以求確定保羅所引證的真正是上帝的道的一部份。他們懷着甚麽態度作這項研究呢?懷着懷疑的態度,想證明保羅不對嗎?不然,他們的態度與在戰神山上批評保羅的人截然不同,因為聖經告訴我們,他們“熱切接受”保羅的見證。——使徒行傳17:11,32。
這些比里亞人懷着樂於相信,不錯,甚至切望相信,的態度聽保羅講道。他們並非僅是頭腦開明而已,他們也希望證實這個“好消息”。事實上,人若想有信心,就必須有“想相信的願望”才成。人若決定不想相信,則無論有多少證據均不能説服他;因為一個人若想找尋藉口不接受相信真理所帶來的責任,他總會找着的。正如使徒保羅説得不錯:“不是人人都有信心。”(帖撒羅尼迦後書3:2,《新譯》)但是比里亞人卻懷有想相信的願望。他們懷着樂於接受的態度考慮他們所聽見的話。結果“他們中間有很多人信了,也有高貴的希臘婦女,男的也不少。”——使徒行傳17:12,《新譯》。
耶穌的門徒寫了很多書信給基督徒的各小組,這些都是已經認識“真道”的人。(彼得後書2:2)但我們從來沒有在聖經裏讀到這些弟兄起初懷着思疑的態度查閲聖經以求肯定這些書信的確受聖經所支持而非寫信的人信口雌黃。
我們對“僕人”的看法
我們可以從這項討論得益。一旦證實了上帝運用誰作為他的“僕人”將靈糧分發給他的百姓,我們若把靈糧視作彷彿含有有害的東西一般,就無疑會令耶和華不悦了。我們應當對上帝所運用的交通途徑懷有信心。在耶和華見證人的聖經書刊所來自的布洛克林總社,成熟的基督徒長老,包括“餘民”和“另外的羊”階級的成員在内,在數目上多過世上的其他任何地方。
誠然,寫這些書刊的弟兄並不是萬無謬誤的。他們的寫作不像保羅和其他聖經執筆者一樣受上帝所感示。(提摩太後書3:16)因此,隨着我們的了解逐漸變得更清楚,有時需要將若干看法加以糾正才行。(箴言4:18)可是,這只是使耶和華見證人所接受的許多基於聖經的真理不斷成為更純淨而已。在以往多年來,隨着這些真理所經歷的調整,它們成為更奇妙及在這“末世”中對我們的生活更適用。基督教國的聖經評釋家亦沒有受上帝所感示。雖然他們自稱具有廣博的學識,他們卻甚至未能倡導一些基本的聖經真理——例如將臨的地上樂園,上帝的聖名的重要和死者的情況等。
反之,在過去一百多年來‘忠心而有見識的僕人’組織所留下的記錄使我們無法不同意彼得所説的話;當耶穌問衆使徒他們是否也想捨他而去時,彼得回答説,“我們還歸從誰呢?”(約翰福音6:66-69)無可置疑地,我們都需要獲得幫助才能明白聖經,而且我們在‘忠心而有見識的僕人’組織之外就無法尋得與聖經一致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