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以弗所城的生活
稱心滿意。可能這是不少人對古代小亞細亞以弗所城的生活的意見。事實上,該城的希臘名字的含義也許正是這樣——稱心滿意。
現代的遊客可能感到難以想像以弗所曾經是個令人稱心滿意的城市。他們在該處所見的只是一片頹垣敗瓦。因此,遊客們很可能問道,「在古代以弗所城有任何人會生活愉快嗎?」
一個繁盛的大都市
以弗所曾經一度估計最少有225,000居民。該城從商業及宗教觀點看來均甚重要。這城相當富裕繁榮,即使並非每個市民都入息豐厚。
以弗所的地理形勢造成它的重要性。位於接近小亞細亞西岸的卡斯特河口,它幾乎對正薩摩斯島。或者你可以留意以弗所的廢墟位於土耳其的伊士麥東南約三十五哩(56公里)之外,這會使你較容易記得它的位置。
以弗所有個人工港口,藉著疏浚而保持其流通。然而,經過長時期的荒廢之後,顯然它被淤泥堆積所充塞,以致該港口的位置現今在陸地之內好幾哩。不過,在該城的全盛時期則可見到最大的船隻在其海港出入。此外,以弗所位於羅馬與東方的商業幹道之上。它憑海路與羅馬相連,藉陸路則與亞細亞大部份貫通。因此,人們可以從該城的商店和市場買到許多種貨品。
以弗所城的建立有不少傳奇的故事。不過,最後由愛奧尼亞的希臘人在該處定居下來。里底亞人在公元前560年佔據該城,但僅三年之後即被波斯人所控制。到了亞歷山大大帝的日子,它成為馬其頓的屬土。經過多年之後,別迦毛斯(別迦摩)的君主亞達流士三世將以弗所連同他王國的全部領土一併遺贈與羅馬。在公元前190年亞細亞被立為羅馬行省,以別迦摩為首府,以弗所則最後成為其中的主要城市。
城內一遊
現在讓我們觀光一下古代以弗所城的一些景物,好嗎?城內的市場是個長方形而四周排列著柱廊的區域,有好幾個通道入口。它四周為各式廳廊所環繞。附近有西勞塞斯的圖書館,可能建自公元第二世紀。這座建築物以圓柱築成,並有內牆和外牆。兩道牆保護圖書館的紙草文獻免受濕氣所損壞。
市中心是運動場,於羅馬尼羅皇帝在位期間(公元54-68年)重建。很可能在此有運動節目演出,也許是公開格鬥表演之類。
另一個值得一看的地點是劇院,遺跡位於派安山的一道山坡之上。劇院的直徑約495呎(150公尺),正面飾以柱石,壁龕和優美的雕像。從舞台起一排排的大理石座位向上展開,共六十六行。這裡可容25,000人之多,而且傳音性能極佳。即使在今日,劇院已殘缺不全,你若在舞台的位置低聲說話,從最頂的一行座位也可聽聞。
劇院之前便是「亞格底安尼」,一條三十六呎闊(十一公尺闊),鋪以大理石,直通海港的街道。這條大道兩旁夾以柱廊,其後是有儲藏室和商店。街道兩端各築有一道巨大門樓,工程極為宏偉。但更為華美的是它的神廟。
亞底米神廟
這間著名的建築物是所謂的『世界七大奇觀』之一亞底米(或稱狄安娜)神廟是按照一座據說於公元前356年遭希羅士特拉德斯焚毀的愛奧尼亞式神廟的圖則重建的。神廟座落在一個約239呎(72公尺)闊,418呎(127公尺)長的高台之上,廟本身約有164呎(49公尺)闊及343呎(104公尺)長。它是一座由杉,柏及大理石築成,屋頂蓋以白色大理石板,顏色鮮豔奪目的建築物。據說,建築者不是以灰泥,而是用黃金把各大理石塊接合起來。神殿內院約70呎(21公尺)闊及105呎(32公尺)長,有人認為一度是露天的。很可能有個亞底米的雕像站立在大祭壇之後。
以弗所人的亞底米,正如她的肖像所示,是個長著很多乳房的生殖女神。聖經及一塊古代銘刻均將以弗所稱為「看守大亞底米的廟」的城市。(使徒行傳19:35)她的廟宇如此神聖,以致被人視為放置財寶於其中也可以放心不怕盜竊。甚至外邦君主及人民也存放金錢於廟中,並將這些存款借貸與人。因此,這間建築物有銀行業務往來。此外,罪犯也能在神廟以外周圍約600呎(180公尺)內的地區尋得庇護,雖然這個地區的大小在不同時期中曾有所變易。結果成群的盜賊,殺人者及其他違法者遂在這個『世界奇觀』的四圍聚居。
不過,朝聖者群集到亞底米神廟,一如今日人們前往羅馬和麥加朝聖一般。在亞底米節(三月至四月)期間,盈千累萬來自小亞細亞各地的遊客蜂擁入城!這慶典的一個特色是一項喜氣洋洋的宗教遊行節目,信徒扛著亞底米的像四處遊行。你可以想像當日善男信女捧著女神的雕像高呼「大哉以弗所人的亞底米阿!」那種情景。(可參閱使徒行傳19:34)可順帶一提的是,考古學家已發掘出鑄有亞底米神廟的模型及她在其中的肖像的錢幣。
對一般居民來說,古以弗所城的生活相當忙碌。除了日常事務之外,市民可能忙於參加宗教遊行事宜。他們也許會在運動場內觀看盛大演出。或者男子會與整家人在劇院消磨不少時光。他們也可能涉足於玄祕術,因為以弗所是以法術聞名四方的。事實上,希臘及羅馬的作家們將含有法術規則儀文的書本或卷籍稱為「以弗所人的寫作」。
基督教傳到以弗所城
假設現在我們將注意集中於公元第一世紀的時候。對以弗所城的若干居民說來,情形將有所改變。那時大約是公元52年,基督的使徒保羅攜同亞居拉和百基拉抵達該城,並開始在猶太人的會堂中傳道。保羅逗留不久之後便離去了,但他後來又回到以弗所,很可能在公元52年和53年之間的冬天。這次使徒在會堂裡教訓人達三個月之久。他的傳道引起了反對,他遂帶領那些已成為信徒的人遷往推喇奴的學房,在此使徒每天向人講道共達兩年之久。結果如何呢?聖經告訴我們:「一切住在亞西亞[亞細亞]的,無論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都聽見主的道。」——使徒行傳18:18-21;19:1-10。
保羅的傳道工作包括以奇跡治病及趕鬼。很多以弗所人成為耶和華上帝和耶穌基督的信徒。此外,由於士基瓦的七個兒子試圖念咒趕鬼不遂,這激發起不少人的興趣,許多以前行邪術的人接受了純真崇拜,遂將他們的書簿公開焚去。——使徒行傳19:11-20。
由於有很多以弗所人放棄亞底米的崇拜,銀匠底米丟大受刺激。他與同行的工人從製造『亞底米的銀神龕』賺了不少錢。底米丟告訴同行工人保羅的傳道工作威脅到他們的行業,更危害到女神的崇拜。那些工人無疑不想使徒繼續使人成為基督的門徒以致減少他們的生意。這樣所有的朝聖者都會開始往別處去了!華美的神廟與女神也會受人藐視。那末製造『亞底米銀神龕』的生意會變成怎樣呢?——使徒行傳19:23-27。
終於,底米丟使全城都轟動起來。這導至在劇院裡暴動兩小時的高潮。在使秩序大亂的暴民安靜下來之後,該城的書記問道:「以弗所人哪,誰不知道以弗所人的城,是看守大亞底米的廟,和從[天上]那裡落下來的像呢?」所以,以弗所人認為他們擁有一個來自天上的亞底米肖像。有些人猜測『從天上落下來的』東西是一塊隕石,後來被人製成偶像而受人崇拜。——使徒行傳19:28-41。
即使如此,基督教在以弗所已產生了很大影響。暴動過後,保羅離開該城。但後來在那裡成立了一個基督徒小組。較後,使徒從米利都請以弗所小組的監督們與他會晤。除了其他的事之外,他向他們指出他曾「晝夜不住的流淚,勸戒……各人」達「三年之久」。這顯然是他在以弗所逗留的大致時間。——使徒行傳20:1,17-38;可參閱使徒行傳19:8-10。
頗有趣味的一點是,使徒保羅問哥林多的基督徒說:「我若當日像尋常人,在以弗所同野獸戰鬥,那於我有什麼益處呢?」(哥林多前書15:32)保羅可能是指他與城中反對他傳道的粗蠻之輩發生衝突而言。但若將他的話作實際解釋,則他也許曾在古代以弗所城中的運動場內曾與實際的野獸對抗,並獲耶和華神奇的拯救。——可參閱哥林多前書4:9;哥林多後書1:8-10;11:23-27。
這城的晚景
約在公元60至61年,保羅於羅馬被囚期間,他寫了一封受上帝感示的書信給以弗所的基督徒。使徒在信中強調靈性富足的重要,並給予生活在這個繁華富庶的城市裡的人一些非常有益的勸勉。(以弗所書1:7,15-18;2:6,7;3:8,14-16)以弗所亦以不道德聞名。因此保羅警誡人提防以談論淫行及猥褻的戲謔為樂。(以弗所書5:3-5)由於該城邪術充斥,保羅在抗拒邪靈的問題上提出極佳的訓示。(以弗所書6:10-20)使徒的敬虔勸諫無疑可以造益今日在生活上將其付諸實行的人,尤其是他們若生活在與古代以弗所城類似的環境中的話。
隨著歲月的過去,以弗所的基督徒忠貞地為義忍受不少艱辛。然而到公元第一世紀末了,得了榮耀的耶穌基督卻發現小組中有若干分子離棄了他們一度對耶和華上帝所懷的熱愛。——啟示錄2:1-6。
在安東理尼斯·庇護士統治期間(公元138至161年)以弗所城有很大部份被人重建。可是,大約在公元262年,哥德人蹂躪該城,亞底米的宏偉神廟也遭毀滅。該城的歷史重要性既已消逝,以弗所的晚年也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除了它的統治者時常易手之外。舉例說,土耳其人在1308年佔領它,然後於鄰近的艾亞所洛建了一個城鎮。到十四世紀,兩城均落入耶路撒冷的聖約翰武士之手。逐漸地,這個一度十分繁華的城市——「稱心滿意」的以弗所——遭人遺棄,在它的敗瓦頹垣中僅留下這城昔日榮華的點滴。
[第745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古代以弗所城
亞底米神廟
城門
運動場
派安山
劇院
港口
市場
奧迪安
愛琴海
土耳其
伊士麥
薩摩斯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