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不要哭!”
一位青年母親這樣叫着,但無法使啼哭的孩子安靜下來。她給孩子餵乳,把孩子輕搖、摟抱安慰、拍打和噢咻都沒有效果。孩子反而哭得更加大聲。
嬰兒初試啼聲在母親聽起來有如音樂,可是嬰兒大聲啼哭不止則曾驅使有些人狂性大發。正如一位醫生所説,“嬰兒的啼哭……能使最能幹的成年人陷於瘋狂的無助程度。”由於分娩、午夜餵奶和不斷的更換尿布弄到筋疲力盡,有些母親發覺很難對嬰兒的啼哭寄予同情。
可是多個世紀以來,母親們一直成功地應付嬰兒的啼哭。當然你也能够!我們雖非提供“神奇的”解決方法,但你肯定可以從父母、醫學界和聖經的忠告得益。
嬰兒也是人!
首先,讓我們除去一個普遍的謬見:認為嬰兒是沒有個性、細小、可塑的泥塊、是個物體、是個玩具。可是,他卻是個活的、有呼吸的、有真正需要的人。嬰兒通常是靈敏的,他有反應和獨特的性格,雖然在性格上也有瑕疵。一般人很難認為軟弱無能的嬰兒是有罪的,但聖經卻現實地指出,“人從小時心裏懷着惡念。”(創世記8:21)這幫助我們體會到,嬰兒雖然伶俐可愛,也能够欺騙、憤怒、嫉妒——不完美的人的標誌!
也許,嬰兒在估計週遭世界以及對他自己感情的反應時腦中已留下印象。嬰兒希望挺身而出,實際上説:“我在這裏!請注意我!”他以甚麽方法去行呢?冷靜的討論嗎?不,嬰兒只會啼哭,許多時儘量大聲哭號。
培養連繫
“當我第一眼看見我的嬰兒時,我就愛上了他。他的神情看來與我有同感。他是多麽可愛!”一位三子之母描述醫生們時常提及的所謂“連繫”,即母嬰之間的相互感情。母嬰彼此“相愛”是重要的事嗎?是的,因為這種連繫幫助母親敏於知道嬰兒的需要。“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她所生的兒子?”以賽亞先知問道。——以賽亞書49:15。
看來這種連繫甚至在懷孕時期也能開始培養,因為懷孕的母親感到腹中的生命逐漸茁長。分娩之後,當母嬰可以聚在一起時,這種連繫看來更大大增強。現時許多醫院已准許母嬰接觸,因為多項研究顯示這樣行可獲長久的良好結果,如“嬰兒較少啼哭,長大得較快,增進彼此的感情,以及母親會有較大的自信等。”這僅是其中幾項益處而已。
使徒保羅曾論及“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時的温柔。(帖撒羅尼迦前書2:7)乳養的温柔舉動不僅是為嬰兒準備營養豐富的食物而已。五子之母巴巴拉斷言:“以母乳育兒使你感到與嬰兒更加親近。我用奶瓶育兒雖然也感到親近,可是用母乳哺兒時卻有不同的感覺。”許多母親對此熱烈表示同意!
這種連繫也許看來自然,但卻不是自動的:它可以增強或受到壓抑。不論嬰兒是用母乳或奶瓶哺育,以“自然”法分娩或用麻醉劑作無痛分娩,使嬰兒對母親的努力作出反應是必須付出時間和努力的。可是,以長遠來看,努力是值得付出的。
他想説些甚麽?
聖經斥責人塞耳不聽無助的人的哀求,但嬰兒通常不肯讓自己被人忽視!(箴言21:13)他會繼續啼哭,直至獲得安慰或聲嘶力竭為止。一位母親承認説:“聽到小兒哭聲使你像心如刀割。”本能地渴望對啼哭發出反應和加以安慰乃是母嬰真正溝通心意的基礎。《紅書》雜誌聲稱:“經常獲得母親以某種方式作出反應的嬰兒會慣於以這種方式為彼此了解的訊號。這使嬰兒希望多點溝通。”最後嬰兒會學習講話。但目前嬰兒啼哭必須獲得滿足。要留心聽!他想説些甚麽?研究顯示善解人意的母親能以驚人的準確猜到嬰兒的不安原因!
甚麽困擾你的新生嬰兒呢?嬰兒想喝乳汁,他也許是餓了。母乳、奶瓶,甚至橡皮奶頭,也許能使他靜下來。像以色列族長雅各的孩子們一樣,你的嬰兒也許十分“嬌嫩”,可能僅是疲倦就哭起來。(創世記33:13,14)你的孩子有發燒或其他病徵嗎?抑或尿布濕了使他不安?可能性有許多種。
你的嬰兒也有感情方面的需要。你需要愛和鼓勵,豈不是嗎?嬰兒需要更多的愛和鼓勵。你能怎樣滿足這些需要呢?藉着接觸!——摟抱、噢咻、胳肢。夏美頓(Eleanor Hamilton)博士説:“嬰兒以啼哭要求身體接觸與吵着要求滿足其他需要如餵奶、換尿布和使之打噎等相同。”剝奪這種基本需要的接觸“等於把嬰兒關在隔離病房裏。”
嬰兒需要感覺安全。路加醫生提及耶穌的母親用古老方法撫慰他的新生嬰兒:“她用布把他包起來。”(路加福音2:7)“包裹”嬰兒在你看來也許很奇怪,但這樣行是有智慧的。一本嬰兒護理刊物勸告説:“新生嬰兒若被輕軟的毛氈或布包裹着,他們的緊張就獲得撫慰而較易入睡。這樣行看來使嬰兒不致被‘驚’醒或因自己的手足亂動而醒來。包裹應該緊一點,因為鬆散的氈子似乎使嬰兒煩躁多於安靜。”啼哭無論是索乳或要求温柔的撫愛,嬰兒的哭是有含意的。藉着各種嘗試和錯誤,你會學懂與嬰兒“心意相通”。
應付疝痛
“我的第一個孩子,”戴雲説,“是個‘完美’的嬰兒。但第二個孩子卻不斷啼哭——其實是呼喊——三個月之久!”後果如何?“那嬰兒佔了我所有的注意力。我孤立了自己,與任何人都很少溝通。我並不是神經質的人,可是啼哭嚴重影響我的神經系統,以致我患了結腸炎。”
他是“壞”孩子嗎?不是。他是真正感到疼痛而哭號的。由於新生的消化系統尚未成熟,有些嬰兒感到腸胃之間的劇烈疼痛。那便是一般人所謂的疝痛。有治療方法嗎?史波克(Benjamin Spock)博士承認説:“很不幸地,治療疝痛的有效方法仍未確定。”現時醫生們所知的惟一療法是讓時間過去——通常兩三個月。在這段時候你也許要聽到不斷的悲啼。
你可以怎麽辦呢?醫學博士巴拉素頓(T. Berry Brazelton)請父母們記錄兒啼的實際時間,並且説,“父母聽起來嬰兒好像終日終夜啼哭,但實際啼哭的時間每日不超過兩小時。”既然嬰兒對於父母的緊張似乎很敏感,“母親越是盡力使嬰兒安靜下來,嬰兒就越加哭得大聲。”
因此你必須保持冷靜,採取合理的步驟去安慰嬰兒。輕輕按摩孩子的胃部,搖動,餵母乳,給啜橡皮乳頭,以襁褓包裹,柔聲説話或唱歌也許能使他安靜一點。也許靜不了多久,但你已完成一件重要工作:使嬰兒確信自己受到愛護而不致遭受感情的創傷。
例如,塞特是個爽朗愉快和靜默的六歲孩子。誰都難以相信他出生之後數週不斷悲啼。他的母親,珍妮絲,憶述自己曾“飽受挫折以致筋疲力竭。”她的丈夫補充説:“即使起來不睡,抱着嬰兒,餵奶,不論你做些甚麽,他依然啼哭。渡過這段時期真的使人的神經飽受折磨,我承認有時我真的想把他抛出去!”他們怎樣保持神志清明呢?合作。珍妮絲説:“我的確感到丈夫對我的忠貞和予我支持。”不錯,他也起來和安慰嬰兒。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能力限度:“有時惟一的舒解方法只是首先盡量安慰嬰兒,然後把他放下來讓他哭個够。這樣行也許會感到自咎和自私。但為了自制,我們有時只好‘忍耐下去。’同時,我們不斷提醒自己,這種情形是終會停止的”
以上引述的戴雲繼續勸告説:“你要把難題告訴丈夫和朋友們。他們一經知道,許多時會忙不迭的樂於協助。同時,要留意自己感情上的需要。”也許自己暫停照料嬰兒的工作,請個褓姆來幫忙,俾能恢復精神。不忽略靈性上的需要也是重要的事。(馬太福音5:3)珍妮絲説:“我的確感到耶和華對新任母親們非常同情;她們若向他祈求,便會獲得幫助。”——參看詩篇55:22。
縱容和不縱容
愛和關注對嬰兒的感情健康雖然重要,有些嬰兒在疝痛或饑餓獲得舒解之後還會繼續要求關注。大多數醫生認為十分幼小的嬰兒是不易寵壞的。但較大的嬰兒就可能變成暴君而要求獨佔父母的注意。
一個學行的孩子就是這樣的典型,據他的母親卡門説,“他在所求不遂時便會放聲啼哭。”解決方法?“我們要管教他。他知道每次淘氣都會受到責打。”雖然有些人對於懲罰嬰兒的主張表示驚駭,卡門知道聖經鼓勵人訓練和管教兒女。(以弗所書6:4;箴言23:13)這樣行也許意味到有時要把孩子責打一頓。可是卡門説:“你若責打他,過了一會他便會前來擁抱你。”因此雖然孩子在愛和關注中發育健旺,但要不時予以仁愛的管教。
受過訓練的孩子會有較好的裝備在“公衆場合”露面。孩子若沒有受過訓練,在第一次被帶到餐館或購物中心時可能使你感到有如發惡夢一般。基督徒更有進一步的義務要訓練兒女參加崇拜,因為聖經説小組不但有成年人,而且有“孩子”在内。(申命記31:12)不錯,嬰兒也許在公衆場合不時啼哭而造成麻煩。但是人們通常都會表示同情和容忍。一位受窘的母親在有人仁慈地詢問“我可以幫助嗎?”和給她點時間鬆弛一下時表示感激。
“出自嬰孩的口中”
據樂觀的看法,使嬰兒安靜下來的工作現在似乎不是那麽難以克服。當然,嬰兒會不斷表示自己的感覺;此舉是自然的。所以,鬆弛下來欣賞你的嬰兒吧。要認識你的嬰兒。作父母是一項全時間的工作。
雖然啼哭和尖叫可能“出自嬰孩的口中,”但不要忘記藉着仁愛的教導,“讚美”也會出自同一幼小的口中。(馬太福音21:16)嬰兒乃是表現耶和華的仁愛和智慧的奇妙證據,並且是他最大的恩賜之一。嬰兒會使你感覺忍無可忍或捧腹大笑;使你筋疲力竭之後又得意洋洋。因此要繼續養育、慰撫最重要的是,愛你的嬰兒。他也許會決定靜下來一會兒。
[第29頁的精選語句]
母乳育兒使你感到與嬰兒更加親近
[第30頁的精選語句]
“我們不斷提醒自己,這種情形是終會停止的”
[第31頁的精選語句]
孩子在愛和關注中發育健旺
[第30頁的圖片]
“你若責打他,過了一會他便會前來擁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