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
耶和華上帝期待所有愛戴事奉他的人不與偽宗教發生任何關係。聖經論及上帝的兒子說:「你喜愛公義,恨惡罪惡。」由於這緣故,他的天父特別祝福他而將他立為上帝的王國的君王。(希伯來書1:9)你若愛好真理和公義,你也會恨惡和避免一切謬誤及使上帝不悅的東西。這樣你便可以在現今和將來上帝對一切蔑視他的旨意的人執行判決時獲得庇護。
很久以前上帝即已預言他將有一群「特別歸於他」的人,屆時旁觀者必定可以「將善人和惡人、事奉上帝的和不事奉上帝的分別出來。」(瑪拉基書3:17,18)你若看出這種分別,你就應該採取適當的行動。不然你就可能失去得永生的希望了。你應該採取什麼途徑呢?上帝的道很明確地說:「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麼相干呢?」因為秉公行義的人和作惡犯罪的人根本沒有任何交情可言,上帝下令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哥林多後書6:14-17。
從「大巴比倫」出來
耶和華上帝曾對他古代的選民(當時在巴比倫流亡)說過一段類似的話:「我是耶和華你的上帝,教訓你使你得益處,引導你所當行的路。甚願你素來聽從我的命令!你的平安就如河水,你的公義就如海浪。……他的名在我面前慘烈剪除,也不滅絕。你們要傳巴比倫出來!」(以賽亞書48:17-20)當時耶和華所做的事純粹是為了愛他的人的益處而做的,他並沒有使他們遭受任何損失。藉著在公元前539年將巴比倫推翻,他使他們恢復自由而離開巴比倫。
古代的巴比倫已不再存在了。可是上帝卻談及另一個巴比倫——「大巴比倫」。他再次下令說:「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免得與他一同有罪受他所受的災殃。」(啟示錄18:4)啟示錄的前一章用象徵性的文字將大巴比倫描述為一個控制「許多民、許多群眾、許多國、許多種語言的人」的淫婦;她「有國度管轄地上列王」,並與這些君王「行淫」。——啟示錄17:1,2,15,18,《新修》。
這意味到大巴比倫是一個帝國。怎樣的帝國呢?既然聖經說「地上列王」——政治的勢力——與大巴比倫「行淫」大巴比倫本身並不是一個政治帝國。啟示錄表明當大巴比倫被毀滅時,地上的「客商」會遠遠站在一旁哀哭;因此它也不是一個商業帝國。(啟示錄18:15)那麼,它可能是一個宗教帝國嗎?宗教無疑曾對政治性的列國操有強大的勢力,它的控制亦遠及地上的萬民。但是聖經為什麼要將這個帝國比作一個與人行淫的妓女呢?因為它將宗教和政治混合起來。關於基督教國,聖經表明一切自稱事奉上帝,但卻變節不忠而與政治勢力勾結的人均被上帝視為屬靈的妓女或淫婦。——以西結書16:1,2,28;雅各書4:4。
巴比倫偽宗教的傳播
在挪亞日子的普世洪水之後不久,偽宗教在巴比倫興起;當時寧錄在巴比倫妄自尊大地「與耶和華作對」。可是耶和華卻混亂了人們的語言而「使他們從那裡分散在全地上」。當他們散佈四方時,他們將巴比倫的宗教信仰和習俗也帶到各地去。(創世記10:8-10,《新世》;11:4-9)與此一致地,《巴比倫與亞述的宗教》(The Religion of Babylonia and Assyria, Morris Jastrow教授著,第701頁)一書指出「巴比倫的宗教思想的傑出表現以及在該地區流行的宗教活動對古代的世界具有重大的影響。」
因此,雖然許多人不察覺,今日世界各地有許多宗教信仰和習俗均起源於巴比倫的偽宗教。它們包括些什麼呢?
在古代巴比倫非常顯著的宗教信仰包括:崇拜一個三位一體的神,相信人的「靈魂」不死,以及相信人死後會在一個地下世界或「無返之地」受苦。偶像也在巴比倫人的崇拜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正如本書在以上各章表明,這些道理都不是上帝的道聖經所支持的。可是,我們在今日的各宗教組織裡見到類似的道理或習俗嗎?
「三位一體」,「靈魂」不死、地獄永刑和其他任何與上帝所感示的道不符的道理或習俗均標明一種宗教是謬誤的。因此是大巴比倫的一部份。一種宗教是可能自稱倡導對聖經的上帝所作的崇拜,也可能使用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的名字,這又有什麼價值呢?(加拉太書5:7-9;馬太福音7:22,23)上帝預言「在一天之內」,「死亡、悲哀、饑荒」的災殃會突然臨到大巴比倫身上。因此為了我們自己的益處起見,我們急需與這個偽宗教帝國的每一部份完全分離。——啟示錄18:8。
採取必需的步驟與之分離
「從他們中間出來」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一個若僅是看出來自巴比倫的道理是錯誤的,但卻仍然與一個墨守這些道理的宗教組織來往,這夠不夠呢?老實說,這豈不是一種偽善的行徑嗎?這豈不是等於支持一件受上帝所譴責的東西嗎?這樣的人怎可能真正認為自己已服從上帝的命令「從他們中間出來,……不要海口不潔淨的物」呢?(哥林多後書6:17)我們若不想成為好像耶戶的日子聚集在巴力的廟中被上帝下令處死的人一樣,我們就必須與大巴比倫的一切組織完全斷絕關係。我們必須不再參加他們的活動。(列王紀下10:20-27)我們須要通知它們我們已脫離他們的組織。藉著這樣行,我們就致以「心持兩意」企圖一方面「吃耶和華的筵席,」同時又「吃鬼魔的筵席」以致「惹起耶和華的憤恨。」——列王紀上18:21;哥林多前書10:21,22。
但是藉著一項宗教聯合運動使各宗教團結起來豈不是一件好事嗎?耶和華上帝對這件事的看法究竟如何呢?聖經的記錄表明他絕不容許以色列人在宗教上與迦南人聯合。(申命記7:3,4)上帝的兒子對宗教聯合的看法如何呢?當他在地上時,他絕沒有從事任何與猶太教各派別聯合的活動。正相反,他嚴詞譴責他當日的偽宗教,並且斷然說:「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14:6;請也多看馬太福音23:13,38。
堅決擁護真理會帶來祝福
與偽宗教完全斷絕關係可能帶來難題。耶穌指出這樣的行動可能引起親屬的反對。可是,即使反對者是親近的家人,耶穌說這應該對我們的決定毫無影響。(馬太福音10:32-37)問題並不是我們對這些親人的愛不及以前,這反映出我們對耶和華及他的真理之道熱愛之深。
其實,一個人若採取立場堅決擁護真理,他的行動反可能為那起初反對他的正確途徑的親屬帶來恆久的裨益。對壓力屈服只會助長他們反對真理而已。在另一方面,你若謹守上帝的道的真理並在生活上與之一致,你的忠心行徑便會為你帶來祝福和快樂;這會使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過了相當時間之後,你的親人可能看出你的行徑是明智的,這同時也可能幫助他看出什麼是真理。聖經鼓勵我們懷有這樣的希望,並且努力使其實現。(哥林多前書7:12-16;彼得前書3:1,2)誠然這樣行需要我們有耐心和堅信上帝的方法總是最好的,而最重要的則是愛心。但上帝自己仁愛地向你提出保證,你若將他在你的生活上置於首位,他便會支持你和強化你。——羅馬書8:38,39。
此外,有些人可能覺得自己年事已高,因此現在才改變一生的途徑已太遲了。可是,被稱為「亙古常在者」的耶和華上帝卻吩咐老年人也一同讚美他。(但以理書7:9;詩篇148:12,13)他的道表明一個人並不能因為年老就借故不脫離上帝所譴責的事物;反之,「白髮是榮耀的冠冕,在公義的道上必能得著。」(箴言16:31;請也參看以西結書9:4-6)一個人若想知道什麼是真理,他就應該採取與之一致的立場以求在導至永生的道路上立穩腳步;他永不能說自己太老而無法這樣行。——箴言10:22。
我們若現在就採取積極的行動從信奉偽宗教的人當中出來,我們便能夠與我們的上帝耶和華建立一種良好、快樂的關係。(哥林多後書6:17,18)事情並非止於從一些所教所行均與上帝的道不符的人中間出來。上帝也下令我們「不可停止聚會」,正如希伯來書10:24,25告訴我們一般。那麼,我們究竟應該與誰聚集呢?與一些以心靈和真理敬拜上帝的人。上帝論及這些人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往來;我要作他們的上帝,他們要作我的子民。」——哥林多後書6:16。
構成耶和華見證人的基督徒組織的人均已和異教國及基督教國的許多宗教分離。他們已逃出了大巴比倫。藉著參加他們在王國聚會所舉行的集會你可以親自看看這樣行所造成的分別。使耶和華見證人與其他宗教不同的並非僅是他們的聚會地點和他們不向人勸捐這件事實,主要的差異乃是聚會的本身和參加聚會的人所表現的態度。這些聚會都是真正的聖經研究班,所強調的是怎樣將聖經原則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上以及怎樣教導別人認識上帝的道。在這些聚會裡你會見到真正「先求王國和上帝的公義」並努力產生上帝聖靈果實的人。——馬太福音6:33;加拉太書5:22,23。
參加一兩次聚會可能滿足了你的好奇心,但是你若想在事奉上帝方面帶真正的進步,你就必須像早期的基督徒一樣。他們的確重視真理,因此他們「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使徒行傳2:42,46)唯有經常參加小組的這些聚會,你才能夠養成贏得上帝嘉許所需的信心、體會和信念。
雖然與現代的大巴比倫分離可能使你失去一些以前的交遊,你卻可以藉著參加耶和華的百姓的聚會獲得更大的報酬。耶穌早期的門徒撇下了很多東西去跟從他;像他們一樣,你也會見到耶穌的應許實現,「在今世得到百倍的」弟兄、姐妹和樂於接待你的住所。你會發現你已成為一個基督徒大家庭的成員,其中的弟兄都對你懷有真摯衷誠的友愛。除了這一切之外,你還有希望「在來世必得永生。」——馬可福音10:28-30;詩篇27:10。
耶和華上帝有一個顯形的組織,今日他正運用這個組織去訓練和裝備我們在他那公義的新制度裡享永生。當現今這個邪惡的制度消逝之後,上帝的結合將在普世執行。他的政府將是剩下來的唯一政府。(但以理書2:44)他所嘉許的人將是地上唯獨剩下的人,因此我們只能和這樣的人交往。唯有上帝的是非標準能夠存在。屆時只會有一種宗教。因此明智之舉便是趁今日就充分利用上帝通過他命人寫下的道聖經給予我們的訓練,使自己與上帝的行事方式完全一致。這樣我們才可以證明當我們說我們想在上帝公義的新制度裡得永生時,我們所說的的確是由衷之言。——詩篇86:10,11;箴言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