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函
● 由於彼得後書2:4-6和路加福音17:26-30將洪水所毀滅的人與在所多瑪和蛾摩拉的毀滅中死去的人一同提及,這可能表示那些在洪水中喪生的人會得到復活嗎?——英國J.B.君問。
為了決定它是否這種意思,我們最好仔細地讀讀彼得後書2:4-6和路加福音17:26-30,並且考慮其上下文的意思。
我們在讀過彼得後書第二章之後知道使徒彼得在那裡警告在基督徒的小組裡會有虛偽的基督徒出現。(彼得後書2:1-3)這些「假師傅」會引誘若干基督徒離棄真正的信仰,但他們的毀滅是必然會來臨的。為了證實上帝會懲罰他們,使徒彼得舉出某些古代的例子。他指出「天使犯了罪,上帝也沒有寬容,」「上帝也沒有寬容上古的世代」——挪亞日子的世代。同時上帝毀滅了所多瑪和蛾摩拉以此「作為後世不敬虔人的鑑戒。」(彼得後書2:4-6)使徒彼得舉出這些例子表明上帝會懲罰行惡的不敬虔的人。當時他所討論的並不是復活的希望。
同樣地,路加福音17:26-30亦表明耶穌使用那些在洪水中喪生,在所多瑪的毀滅中死去的人作為例子。作為什麼的例子呢?他舉出的例子表明大多數的人都不會察覺他的第二次臨在,因為他們完全沉迷於日常生活的事務中:吃喝,嫁娶,買賣,耕種和蓋造。這正好像「挪亞的日子」和「羅得的日子」一般。耶穌總結說:「人子顯現的日子也要這樣。」耶穌在馬太福音24:37-39也使用同樣的比喻,雖然他在那裡只提及挪亞的日子。他在這兩段經文都不是討論復活的問題。
可是,使徒彼得在彼得後書第三章將注意力集中在基督於第二次臨在時所執行的毀滅之上。他說:「當時的世界(挪亞方舟以外的人類社會)被水淹沒就消滅了。但現在的天地還是憑著那命存留,直到不敬虔之人受審判遭沉淪的日子,用火焚燒。」(彼得後書3:6,7)請留意他說洪水以前的世界被「消滅」了。這是什麼意思呢?聖經有沒有在另一個地方說在洪水中死去的人會得到一次復活呢?它有說他們會在審判日出現嗎?絕沒有!反之彼得在這裡將洪水所毀滅的人與那些「不敬虔的人」——耶穌象徵性地稱之為「山羊」而會遭受「永遠的剪除」的人——在現今事物制度終結時所遭受毀滅的人比較。所以,在挪亞的日子被毀滅的人顯然已遭受永遠的剪除了。——馬太福音25:31-46。
● 在使徒行傳23:6使徒保羅怎可以忠實地說自己是一個法利賽人呢?——美國R.M.君問。
當保羅被人控訴而站在猶太法庭的公會面前時,他說,「我是法利賽人,也是法利賽人的子孫,我現在受審問是為盼望死人復活。」
使徒保羅在未說這些話的前一天曾因為公開傳揚被復活的耶穌基督而引起猶太人的鼓噪。(使徒行傳22:6-24)所以當時聚集起來的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都知道保羅不是法利賽人而是一個基督徒。可是我們記得保羅曾被教養成為一個法利賽人,並且清楚知道雖然法利賽人相信有復活,有天使和鬼靈,撒都該人卻反對這些道理。(使徒行傳23:8;26:5;腓立比書3:5)以這些道理而論,保羅的信仰與法利賽人相似而與撒都該人相反。
使徒行傳23:2所載大祭司亞拿尼亞的行動很清楚表明當時聚集起來的人在聽到保羅的供詞之後不會作公平和合理的判決。可能保羅鑑於這種情形便試圖用復活的道理引起群眾的爭論以便使他們分成兩黨。雖然嚴格地來說他不是法利賽人,他卻是「法利賽人的子孫。」而且他表明在復活這件事上他贊成法利賽人的主張。他相信耶穌被復活為一個靈,而這點更增加了當時兩黨的衝突。——使徒行傳23:9,10。
使徒保羅在這裡並沒有為了「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而接受錯誤的信仰。(哥林多前書9:22)他所說的是真話;他並沒有妥協,反之他利用當時的情形作了一個有力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