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歷史悠久的組織崩潰時,生存有望嗎?
當世人的精神受到影響時,政府、教育機構、宗教和根深蒂固的風俗習慣都會隨之被波及。無論他們的歷史多麼悠久和多麼受人尊重,他們都會發生重大改變或甚至瓦解。
前幾期的《守望台》雜誌把這個世界的精神解釋為控制著人類世界的態度、思想傾向和趨向。它使這世界表現某種行為特徵,那便是說,在言論、思想、觀點、態度、所作的決定和行為方面皆跟從一個固定的模式。
聖經說這種精神的來源,魔鬼,乃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並且指出空中掌權者的首領正在推使人行忤逆上帝的事。(以弗所書2:2)它把這首領描述為「這世界的神,」支配全世界的惡者和迷惑整個大地的魔鬼撒但。——哥林多後書4:4;約翰一書5:19;啟示錄12:5。
這世界的精神的產品
無疑這世界的精神在近年來激起了一些全球性的大變動。它從普世動盪不安的精神,不信和反叛的精神,只求滿足一己的慾望而毫不顧及他人的權利的自私精神表現出來。《國家天主教報》的出版人當奴德·科爾文論及今日羅馬天主教徒的態度說,他們任意否認和忽視教義,然而卻自視為教會的好教友;a他說這是一個「終於開始臨到美國教會的不信時代。」哲學家米高·諾威克認為羅馬天主教會正面臨「一個最重大的文化危機。」大學及學院的學生,教授及教師均表現出同樣的態度;犯罪率的增加超過人口的增加。政府常常在一夜之間垮台或更易。世人把久已樹立的道德標準棄若敝屣。而放浪形骸不合憲法的政變大約每個月都發生一次。
上帝當然不喜歡這個世界的精神。聖經的啟示錄指出在上帝的天使所傾倒的七災或七碗中,其中有一個是傾在這種精神之上以表示上帝對它的不悅。這必然會刺激撒但和這世界的精神,使它變成更活躍,更猛烈,更殘暴和更明目張膽地反對上帝。這個災殃透露上帝對那些受這個世界的精神影響的人懷著怎樣的看法,同時描繪上帝向他們發怒所帶來的實際結果。
我們在啟示錄16:17-21讀到說:「第七位天使把碗倒在空中,就有大聲音從殿中的寶座上出來,說:『成了!』又有閃電、聲音、雷轟、大地震,自從地上有人以來,沒有這樣大這樣厲害的地震。那大地裂為三段,列國的城也都倒塌了;上帝也想起[大巴比倫]來,要把那盛自己烈怒的酒杯遞給她。各島都要逃避了,眾山也不見了。又有大雹子從天落在人身上,每一個約重一他連得[合一百磅],為這雹子的災極大,人就褻瀆上帝。」
上帝顯明他的憤怒
當耶和華見證人受任命去宣布或傳揚這些災殃時,他們並不參與向這些人施行懲罰或執行上帝對他們所做的判決,因為這件事會由上帝自己執行。1928年八月,上帝的子民在美國底特律城舉行的大會發出了有如災殃一般打擊這世界的精神的宣告。b關於第七個災殃,啟示錄說:「有閃電、聲音、雷轟。」這些當然不是實際的閃電、雷轟和天上的聲音,反之他們都是象徵性的。在該年的八月一日,守望台社的社長在底特律舉行的大會中作了一個題名為「上帝的閃電」的聖經演講。從那時起,其他像閃電一般的屬靈啟迪、上帝審判的雷轟和宣揚聖經真理的聲音接著陸續發出。
這預言的一次傑出應驗是在1953年當耶和華見證人在美國紐約市楊基運動場舉行國際大會時。七月廿三日星期四,見證人的代表在大會向112,000個聽眾作了一個題名為「新世界社會從北方受到襲擊」的演說。它透露以西結書第38和39章所預言的「瑪各地的歌革」就是魔鬼撒但。正如啟示錄12:5-10所描述,自從他被逐出天庭之後,他的精神便猛烈地影響到全世界的精神;他能夠藉著攻擊上帝的王國在地上的代表而與上帝對抗。聖經預言他會對耶和華見證人和平的新世界社會發動一場最後的總攻擊,這會促使上帝派出他隱形的天軍向撒但地上的組織發動全面反攻而使其全軍覆沒。撒但現在正忙於在列國中培養他的精神以唆使他們加入這場戰爭;但這必定會為他們帶來殺身之禍。
地上最大的震動
聖經繼續描述這場災殃所發生的影響,說:「[有]大地震,自從地上有人以來,沒有這樣大這樣厲害的地震。」在人類所經歷的天災中,地震是毀滅性最大的一種,而在我們的時代,地震卻日益頻繁。1923年九月一日的下午,在日本發生了一次超出平均強度的地震,它使東京及其鄰近的城市淪為一片廢墟。總共有100,000,43,000人失蹤。它的震動是如此強烈以致田裡的馬鈴薯被拋出地面;相模灣有些地方因這次地震而下陷,有些地方卻上升起來,其中最甚的一處加深了690呎,另一處卻上升了820呎。1903年葡萄牙的里斯本摧毀的地震,據說震區的面積竟四倍於歐洲的面積。
如果有一場殃及全球的地震發生,人類的建設會怎樣呢?可是啟示錄所提及的地震是象徵性的,雖然耶和華很可能在最後的震動中使用實際的地震。因此啟示錄的異象象徵一場將臨的大震動。它並非僅是指世上的組織因為這世界的靈的激勵而發生的震撼。反之,它乃是指全能的上帝向世人的精神發怒而造成的震動。
這場震動比現在由於耶和華見證人宣揚上帝業已建立的王國的信息所引致的震動更大。宣揚上帝的王國業已建立的信息並不會毀滅這個世界;但它卻會使人震驚,特別是驚動到大巴比倫裡的各宗教組織,並且將「萬國的珍寶」震動出來。換句話說,它會把那些愛戴上帝,敬畏他和希望事奉他的人從這個世界帶進耶和華的組織裡。上帝是愛惜生命的,在上帝的眼中這些愛好公義的人好像珍寶一樣可貴。(哈該書2:6,7,21,22)這裡所論及的地震會使萬國的城市淪為廢墟,世界各國的政府亦會與它們同遭毀滅,唯獨上帝屬天的王國和他在地上的王國事務會存留下來。這場地震代表這個世界所遭遇的最後災難,意即大患難的最高潮;它是從世界的開始直到如今所未有過的一場災難,而且以後也不會再有。——馬太福音4:21;希伯來書12:20-28。
大巴比倫被徹底粉碎
「那大城裂為三段,列國的城也都倒蹋了;上帝也想起[大巴比倫]來,要把那盛自己烈怒的酒杯遞給她。」這「大城」是指大巴比倫而言,啟示錄17:18說她是「管轄地上眾王的大城。」她是一個宗教性的王國,並且代表偽宗教的世界帝國。三這個數字被聖經採用過許多次,所代表的是強調的意思,而巴比倫裂為三段則象徵她遭遇一場非常嚴重而徹底的崩潰。
由此可知,偽宗教的世界帝國會遭受到一場多麼巨大的震動與及她會怎樣被粉碎而永無復原的希望。雖然正如聖經指出,世上的統治者會動手將偽宗教毀滅,這場毀滅卻其實是來自耶和華上帝的,因為啟示錄說把烈怒之酒遞給她喝的乃是上帝。他的烈怒之杯首先揭穿她的祕密,然後使她遭受毀滅。它會使她在憂患與羞恥之中醉得如此厲害以致無法清醒過來。上帝並沒有忽視她在許多世紀以來的惡行。他看見這一切,並把它記錄下來;她所做的一切惡事『都在上帝眼前,』他會以毀滅報應她。
「各島都要逃避了,眾山也不見了。」毀滅一個山或一個海島會比毀滅一個城市更困難,但是上帝行將帶來的那場世界性大地震卻會使海陸均大受其影響。在撒但的組織裡,沒有任何東西,即使會像海島一樣遙遠偏僻或像大山一樣崇高堅固,可以逃過這場毀滅;組織的歷史悠久也不能使其成為例外。雖然世上有些組織能夠渡過許多暴亂的時代和近數百年來急進分子和無政府主義者所掀起的革命風潮,在這場地震中,它們無一能夠倖免,無一能夠抵受上帝的震動;唯有那些支持他的王國的人才可以找到避難之所。——詩篇46:2,3。
最後,一場毀滅性的雹災
傾於這世界的空氣或精神之上的第七災不單只成就這些事,因為它還影響到大氣的本身。因此啟示錄繼續說:「又有大雹子從天落在人身上,每一個約重一他連得,為這雹子的災極大,人就褻瀆上帝。」從大氣層中會有冰雹降在人的身上,雹塊的體積非常大,每塊約重九十六磅,它如雨降下而造成巨大的損失。由於雹是由水凝結成的,故這場雹代表天上會向世人降下如雨一般的猛烈聖經真理。現在耶和華見證人正對一般向永不動搖的上帝王國尋求保護的人傳講一項救恩的信息,但是冰雹所象徵的並不是拯救的信息而是上帝會向撒但的顯形組織報復的猛烈信息。耶和華見證人會在最後宣布這個猛烈的信息,預示到它所打擊的人毀滅近了。
受這場雹災波及的人就是那些不肯求告耶和華的名的人;他們在聽到這個審判和毀滅的信息之後反而褻瀆他。他們在以往拒絕聆聽救恩的信息,現在他們更特別憎恨這個懲罰的宣告。(約珥書2:32;羅馬書10:13)這場災殃之特別巨大預表在最後耶和華見證人會以空前龐大的規模宣揚上帝報仇的信息。
啟示錄的這幅圖畫表明第七場災殃會真正結束上帝向這個世界所發出的烈怒。它表示那些能僥倖渡過象徵性的地震的人必定會在自天而降的雹災中遭受毀滅。毀滅他們的不是真理本身而是上帝所執行的與真理一致的判決。——約伯記38:22,23;詩篇148:7,8;以賽亞書28:2-17。
有任何東西能夠存留嗎?
可是這場災劫之後又怎樣呢?人有可能獲得生還而生活在比現今較美好的環境中嗎?誠然,這場審判對那些憎恨上帝,褻瀆上帝的人會非常嚴厲,它對那些愛戴上帝和渴望公義在地上伸張的人卻大有好處。這些人可以藉著研讀上帝的道而避過這場最後的災殃。現在他們就必須努力培養上帝的靈以結出聖靈的果子;這些果子都是對人類非常有益的。它們包括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等美德。(加拉太書5:22,23)它們與這世界的精神所產生的東西剛相反,後者是對人毫無益處的,它們包括各種屬肉體的行為,例如「姦淫、污穢、邪蕩、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忌妒、醉酒、荒宴等類。」——加拉太書5:19-21。
每個聽到這項宣告和了解其意義的人,都會有一個待決的問題清楚地擺在他眼前,你想要那種果子呢?你想在一個充滿屬肉體的行為的世界裡生存片刻便永遠死去嗎?抑或你想在一個充滿上帝的靈的美好果子的世界裡永遠生活呢?現在正是第七個,亦即是最後一個,災殃傾倒下來的時候,剩下來給人接受拯救,免受地震和大雹所害的時候已快要過去了。你應當立刻採取行動逃避這場最後的災劫。縱使你可能一向仰賴某個歷史悠久的宗教、政府、組織或理念,要立刻捨棄它,因為唯一能夠永存的乃是上帝立基督統治的王國。
[腳注]
a 《時代》雜誌,1966年九月十六日刊。
b 見《守望台》1967年六月十五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