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世人之福——造物主讓人類認識他
雷聲隆隆,電光閃爍,三百多萬人站在西奈半島一個高山前。西奈山密雲籠罩,大地震動。在這個令人難忘的情況下,摩西帶領古代的以色列人跟創造天地萬物的造物主正式締結關係。——出埃及記第19章;以賽亞書45:18。
可是,為什麼宇宙的造物主要特別讓一個民族認識他呢?況且,這個國族根本人數不多。摩西回答這個問題說:「只因耶和華愛你們,又因要守他向你們列祖所起的誓。」——申命記7:6-8。
這句話透露,聖經的內容不是僅僅論及宇宙和地球生物的起源罷了。對於造物主在以往、現今和未來跟人類的交往,聖經也有很多論述。聖經是世上最多人鑽研,銷流也最廣的書。因此,凡是重視教育的人,都應該了解一下聖經的內容。現在我們且概覽一下聖經的內容,首先看看所謂《舊約》的部分。我們看聖經,還可以有難得的機會深入觀察宇宙造物主的品格,了解聖經偉大作者的特質。
第六章「歷史悠久的創世記仍然可信嗎?」指出,只有聖經的創世記才追述人類的起源,透露有關人類始祖的事實。可是,聖經頭一卷書的內容不限於人類的起源。還有什麼內容呢?
根據希臘和其他國家的神話,有一個時候,種種神靈隨意跟世人來往。此外,人類學家指出,世界各地都有洪水傳說,相傳古代有一場大洪水把大部分人類淹沒。你也許把這些神話一笑置之。這也難怪。可是,這些神話傳說背後所反映的歷史事實,只有聖經的創世記才交代清楚。這一點你想過嗎?——創世記第6,7章。a
創世記還敘述一些人物的事跡。這些人的思想感情跟常人一樣,是我們可以理解的。他們知道的確有造物主,而且在生活上處處留意造物主的旨意。摩西所記述的「列祖」,例如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確值得我們認識一下。造物主深知亞伯拉罕的為人,把他稱為自己的「朋友」。(以賽亞書41:8;創世記18:18,19)為什麼呢?因為耶和華觀察亞伯拉罕,確知他是個有信心的人。(希伯來書11:8-10,17-19;雅各書2:23)亞伯拉罕的經歷表明,上帝樂於與人親近。他的大能的確令人生畏,可是,他並非僅是沒有個性的力量或本原。他有具體的品格特徵,我們凡人可以懷著敬意跟他建立關係,令自己的一生得益無窮。
耶和華應許亞伯拉罕說:「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創世記22:18)上帝在亞當的時代已經應許會有一個「後裔」來臨,他對亞伯拉罕所作的應許增補了原先的應許。(創世記3:15)耶和華對亞伯拉罕所說的話確認了一件事,就是人類可以盼望一個後裔來臨,使萬族得福。你不難看出,這個中心主題貫串整本聖經,由此可見聖經並非只是人間的一部著作而已。你明瞭聖經的主題,就可以看出,上帝任用古代一個國族,目的是要祝福萬國萬族。——詩篇147:19,20。
既然耶和華跟以色列人打交道是為了叫萬族得福,可見他是「不偏心」的。(使徒行傳10:34;加拉太書3:14)再者,即使上帝主要跟亞伯拉罕的後代交往,其他國族的人也可以歸附事奉他。(列王紀上8:41-43)另外,由於上帝大公無私,今天我們所有人,不論哪國哪族,都能夠認識他和取悅他。
有十幾個世紀的時間,造物主一直跟以色列國交往;我們可以從這個國家的歷史獲知不少事。我們可以把以色列國的歷史分為三部分。回顧這三段歷史的時候,請留意耶和華怎樣實現了他名字的含義——「成事者」。請也留意他跟實有其人的人物往還的時候,怎樣把自己的品格顯示出來。
第一部分——國家受造物主統治
亞伯拉罕的後代在埃及淪為奴隸。後來,上帝興起了摩西,在公元前1513年帶領他們獲得自由。以色列立國之後,上帝是國家的統治者。但在公元前1117年,他們要求立一個人做王。
以色列人跟著摩西在西奈山下立國,前後的經過怎樣?聖經的創世記記述了這件事的背景。較早時候,雅各(又名以色列)住在位於埃及東北的一個地方;後來,當時世界那一帶發生了大饑荒。由於埃及儲存了大量糧食,於是雅各設法往埃及購糧,好維持家人的生活。他發覺埃及的糧政官竟然是他的兒子約瑟,他以為這個兒子早已不在人世了。雅各和家人於是遷到埃及去,並且應邀在埃及定居。(創世記45:25-46:5;47:5-12)可是約瑟死後,新一代法老登位,強迫雅各的後代做勞役,要他們「和泥」、「做磚」,「使他們因做苦工覺得命苦」。(出埃及記1:8-14)你可以在聖經的第二卷書出埃及記裡,讀到這段生動的歷史和其他許多事跡。
以色列國族受人虐待了百多年,「他們的哀聲達於上帝」。他們向耶和華求助,這樣做很明智。他很關心亞伯拉罕的後代,並且決心要實現他的旨意,使萬族得福。耶和華「聽見他們的哀聲」,「看顧以色列人」,可見造物主同情飽受壓迫痛苦的人。(出埃及記2:23-25)他揀選了摩西去帶領以色列人脫離埃及的奴役。摩西和兄長亞倫請求埃及的法老讓這群受奴役的人民離去,法老卻悍然回應說:「耶和華是誰,使我聽他的話,容以色列人去呢?」——出埃及記5:2。
全宇宙的造物主哪會不敢接受挑戰?哪怕是當時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領袖提出挑戰,這能嚇倒造物主嗎?絕對不能。上帝於是降下一連串的災殃,打擊法老和埃及人。最後,上帝要降下第十場災殃,法老才肯把以色列人釋放。(出埃及記12:29-32)這樣,亞伯拉罕的後代實實在在地認識到耶和華的品格,看出他會在既定的時候帶來自由。耶和華果然名實相副,能夠以令人驚嘆的方式實現了自己的應許。(出埃及記6:3)後來法老和以色列人還要進一步認識耶和華的名字。
原來,法老不久就改變了心意。眼見奴隸離境,他就率領軍隊窮追不捨,最後在紅海附近趕上了他們。以色列人夾在大海和埃及追兵中間,進退不得。耶和華插手干預,在紅海打開一條通道。法老本該看出,上帝顯然有無敵的力量。可是他不顧一切,率領軍隊繼續追趕以色列人。於是上帝使海水復合,把法老和他的大軍一舉淹沒。出埃及記並沒有具體說明上帝怎樣施行這些偉舉。我們大可以把這些事稱為奇跡,因為事跡本身和發生的時間,都不是人所能控制的。但是,造物主既然創造了宇宙,又制定了宇宙的一切法則,自然有能力施行這樣的偉舉。——出埃及記14:1-31。
這次事件表明,耶和華是名副其實的救主。這一點,以色列人固然親身體驗,但我們也該心有同感。不過,我們可以從這段歷史進一步看出上帝的行事方式。例如,他懲罰了暴虐的國家,伸張公正,對於他日後產生「後裔」的子民卻大顯慈愛。論到他的慈愛,出埃及記的內容顯然不只是交代了古代歷史,同時還涉及上帝造福萬民的旨意。
向應許之地進發
摩西帶人民離開埃及,穿越曠野,來到西奈山。在那裡發生的事,決定了後來許多世紀上帝與這個國家的關係。上帝頒布了律法。當然,這件事之前很久,造物主已經制定了支配宇宙物質的法則,而這些法則至今仍然生效。但在西奈山,上帝任用摩西頒布了一套全國適用的律法。我們可以在出埃及記和後面的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三卷書,讀到當時上帝所做的事,以及他所賜下的律法。好些學者相信約伯記也是摩西寫的。第十章會介紹約伯記的一些重點。
直到今天,世界各地還是有千百萬人知道十誡,而且盡力遵守。十誡是整套法典的核心道德規條。可是,這套法典還有其他許多深受人讚賞的優良條款。許多規定涉及當時以色列人的生活,例如管制個人衛生、公共衛生、防治疾病等。這是可以理解的。這些律法雖然是為古代民族而設,卻又處處符合現代科學已知的事實,而這些事實是在上一個世紀才被專家發現的。(利未記13:46,52;15:4-13;民數記19:11-20;申命記23:12,13)我們應該問問,古代以色列律法背後的知識和智慧水平,怎麼竟然比當時其他民族高得多呢?一個合理的解釋就是,這些律法是來自造物主的。
律法也有助於保存家系完整,又規定以色列人要執行什麼宗教任務,直到應許的後裔出現為止。既然以色列人同意服從上帝的一切吩咐,他們有責任要按照這套律法而生活。(申命記27:26;30:17-20)誠然,他們遵守律法,始終無法做到絲毫不差。可是,連這一點也不無好處。一位法律專家後來解釋,律法的目的是要「叫犯法的事顯明出來,直到蒙應許的苗裔來到為止」。(加拉太書3:19,24)因此,律法一方面使以色列人與外族分離,一方面叫他們不忘記自己需要應許的後裔(彌賽亞)拯救他們,讓他們做好心理準備去迎接救主。
以色列人聚集在西奈山,一致同意遵守上帝的律法。這樣,他們歸於聖經所說的契約或協定之下。這個契約是上帝跟以色列人立的。他們雖然自願跟上帝立約,卻常常顯得頑梗不化。例如,他們曾造了一隻金牛犢去代表上帝。他們這樣做是犯了罪,因為崇拜偶像是十誡明令禁止的。(出埃及記20:4-6)不但這樣,他們還埋怨上帝供應的糧食不好,反叛上帝所任命的領袖(摩西),又肆意跟拜偶像的外族婦女行淫。但是,摩西去世幾千年了,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要關注這段往事呢?
這些往事不只是歷史這麼簡單。聖經記載以色列人忘恩負義,又記載上帝的反應,顯示上帝真正關心人。聖經說以色列人「再三」試探耶和華,使他「擔憂」、「憂傷」。(詩篇78:40,41,《新譯》)我們由此知道造物主是有感情的;人做什麼,他是關心的。
從人的觀點看,以色列人屢次作奸犯科,上帝理應廢除他跟以色列人所立的契約,甚至另選一個國族去實現他的應許才對。可是,上帝沒有這樣做,反而一面懲罰明目張膽犯法的人,一面整體恩待以色列這個忤逆的國族。由此可見上帝是忠貞的,他始終沒有背棄對自己的忠實朋友亞伯拉罕許下的諾言。
不久之後,以色列人臨近迦南地。聖經把這個地方稱為應許之地。這一帶住著一些強悍的民族,道德非常墮落。造物主不干預他們的惡行,通融他們有四百年之久。到了這個時候,他決意把土地賜給古代的以色列人。(創世記15:16;另見「上帝忌邪是什麼意思?」,132-133頁。)摩西預先派十二個探子去偵察那地。其中十個對耶和華的拯救能力缺乏信心。他們的報告觸發人民埋怨上帝,鼓噪要回埃及去。結果,上帝罰他們流浪曠野四十年。——民數記14:1-4,26-34。
上帝這個判決達成了什麼目的呢?摩西死前叮囑以色列人,務要記住他們當年怎樣受耶和華懲戒。摩西告訴他們說:「你當心裡思想,耶和華——你上帝管教你,好像人管教兒子一樣。」(申命記8:1-5)以色列人侮慢耶和華,耶和華還是養活他們,從而表明他們必須依賴他。例如,他們能活下去,全憑上帝賜嗎哪給他們吃。這種東西味道像蜂蜜做的餅。以色列人流浪曠野,顯然應該從中學到教訓才對。他們本該看出上帝慈悲為懷,而且明白到服從依賴上帝是至為重要的事。——出埃及記16:13-16,31;34:6,7。
摩西死後,上帝立約書亞做以色列人的領袖。約書亞忠貞無畏,把族人帶進迦南,勇敢地開始征服全境。過了不多久,約書亞就打敗了三十一個王,佔領了應許之地的大部分領域。你可以在約書亞記讀到這段令人振奮的歷史。
不靠人間君王治國
以色列人旅居曠野期間,以及在應許之地定居的早期,有摩西和約書亞做他們的領袖。以色列人不必靠人間君王治國,因為耶和華是他們的統治主。上帝作了安排,委任長老在城門口聽訟斷案。他們負責保障社會安寧,在靈性上扶助人民。(申命記16:18;21:18-20)路得記敘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實例,說明長老怎樣根據申命記25:7-9的律法斷案。
歷史上,以色列人屢次忤逆上帝,崇拜迦南人的神,常常惹怒上帝。即使這樣,每逢他們陷入困境,向耶和華求助,他就顧念他們。他興起一些審判官(又叫士師)帶頭解救以色列人,救他們脫離鄰族的壓迫。士師記載有十二位英勇審判官的生動事跡。——士師記2:11-19;尼希米記9:27。
聖經說:「在那些日子,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都行自己看為對的事。」(士師記21:25,《新譯》)國家有律法所定的道德標準,另外還有長老的扶助和祭司的教導,因此人民有一套是非準則,可以「行自己看為對的事」,不致偏離正途。再者,律法規定要設立一個帳篷(活動的聖殿),人民可以在那裡獻上祭牲。這是純真崇拜的中心地點,有助於在這段時期保持國家團結。
第二部分——三王治下國富民強
撒母耳在以色列做審判官期間,人民要求立一個人作君王,治理國家。頭三個王——掃羅、大衛、所羅門——各自在位40年,從公元前1117年到公元前997年。當時以色列國富民強,國勢達到巔峰。造物主採取了一些重要步驟,為未來後裔的王權鋪路。
撒母耳身兼審判官和先知,克盡厥職,照料以色列人的靈性福利,但他的兒子卻沒有盡忠職守。人民終於向撒母耳提出請求,說:「現在求你為我們立一個王治理我們,像列國一樣。」耶和華向撒母耳解釋他們的要求的真正含意:「百姓向你說的一切話,你只管依從;因為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耶和華預見到這次變革後果可悲。(撒母耳記上8:1-9)可是,他聽允人民的請求,立了一個謙卑的人作以色列的王,這人名叫掃羅。掃羅起初看來是可造之才,作王之後卻顯得剛愎自用,屢次違反上帝的命令。上帝的先知宣告,上帝要把王位賜給一個合耶和華心意的人。這件事向我們有力地表明,造物主十分重視衷心的服從。——撒母耳記上15:22,23。
以色列的下一任君王是大衛,他是猶大部族一個家庭裡的小兒子。論到這個出人意表的人選,上帝告訴撒母耳說:「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16:7)造物主看的是我們的內在為人,而不是我們的外表。這件事不是令人鼓舞嗎?可是,掃羅起了歪念。耶和華一選上大衛作未來的君王,掃羅就嫉妒若狂,決心要把大衛除掉。耶和華卻不讓掃羅得逞。最後,掃羅和他的幾個兒子跟好戰的非利士人打仗時陣亡。
大衛在希伯崙城作王,後來攻下耶路撒冷,立為首都。他擴張以色列的國境,把上帝應許賜給亞伯拉罕後代的領土全都納入版圖。你可以在聖經的六卷歷史書裡,讀到這段時期(以及後來列王時代)的史實。b這六卷書透露,大衛一生絕非一帆風順。例如,他一時放縱情慾,跟美貌的拔示巴通姦,後來為了掩飾罪過,還做了其他錯事。耶和華是公正嚴明的上帝,不能把大衛的過犯視若無睹。不過,由於大衛衷心悔改,上帝並沒有嚴格執行律法規定的處分。可是大衛由於所犯的罪,家裡禍患重重。
大衛一生飽經憂患,體驗到上帝的品格,感受到他的溫情。他說:「凡求告耶和華的,……耶和華便與他們相近……,也必聽他們的呼求。」(詩篇145:18-20)大衛寫了不少感人的詩歌,約佔詩篇的一半。他的詩歌把自己的赤誠和虔敬表露無遺。千千萬萬人看了這些詩歌,都大得安慰鼓勵。例如,請念念詩篇139:1-4,細味一下大衛跟上帝的親密關係:「耶和華啊,你已經鑑察我,認識我。我坐下,我起來,你都曉得;你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耶和華啊,我舌頭上的話,你沒有一句不知道的。」
大衛特別體會上帝的拯救大能。(詩篇20:6;28:9;34:7,9;37:39)他每經歷到上帝拯救,就越發信賴耶和華。你可以在詩篇30:5;62:8;103:9看出這一點。你還可以讀讀詩篇51篇,這篇詩是大衛跟拔示巴通姦、受上帝責備之後寫的。我們也可以向造物主傾心吐意,深知他絕不傲慢,反而謙卑自抑,樂於聽我們傾訴。這叫我們多麼欣慰!(詩篇18:35;69:33;86:1-8)大衛有這麼深刻的體會,並不是單憑經歷。他寫道:「[我]思想你的一切作為,默念你手的工作。」——詩篇63:6;143:5。
耶和華與大衛立了一個特別的契約,要把一個永遠的王國賜給他。大衛很可能並不完全明白這個契約的含意,但我們從後來聖經所載的細節可以看出,上帝表示他所應許的後裔會在大衛的家系中產生。——撒母耳記下7:16。
睿智的所羅門王與人生意義
大衛的兒子所羅門以智慧著稱。他寫了兩卷很有實用價值的書,分別是箴言和傳道書。我們閱讀這兩卷書實在得益不淺。c(列王紀上10:23-25)睿智的所羅門王曾刻意尋找人生的意義,因此,他所寫的傳道書特別能幫助探索人生意義的人。所羅門是第一位在王室出生的以色列國王,有機會享盡榮華富貴。他在一生中大興土木,享盡山珍海錯,極盡視聽之娛。可是他卻寫道:「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傳道書2:3-9,11)他獲得什麼結論呢?
所羅門寫道:「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上帝都必審問。」(傳道書12:13,14)有鑑於此,所羅門花了七年時間興建一座堂皇華美的聖殿,讓人民在那裡崇拜上帝。——列王紀上第6章。
所羅門治下許多年,國泰民安,四境太平。(列王紀上4:20-25)不過,所羅門不像大衛一樣全心愛戴耶和華。所羅門娶了許多外族妻子,她們誘使他的心歸向她們的神。終於,耶和華說:「我必將你的國奪回,……要因我僕人大衛和我所選擇的耶路撒冷,還留一[部族]給你的兒子。」——列王紀上11:4,11-13。
第三部分——國家南北分裂,耶路撒冷燈光尚存
公元前997年,所羅門死後,北方有十個部族另立門戶,建立了以色列國。後來亞述人在公元前740年征服了以色列國。耶路撒冷的王只統治兩個部族。猶大國存留到公元前607年,當時巴比倫人征服了耶路撒冷,把城內的居民擄走。此後猶大荒涼了七十年。
所羅門死後,他的兒子羅波安繼位,民不聊生。結果人民叛變,十個部族憤然另立以色列國。(列王紀上12:1-4,16-20)在隨後的歲月,這個位於北方的王國不再崇拜真神。人民時常對金牛犢偶像下拜,或者從事其他形式的謬誤崇拜。有些王被人暗殺,王朝被人推翻。在這段動亂時期,耶和華表現了極大的忍耐,再三派先知去警告以色列人,如果他們執迷不悟,就會落得悲慘下場。何西阿書和阿摩司書分別由何西阿和阿摩司寫成,他們的信息是針對北方王國而發出的。最後,上帝先知所預言的大禍果然臨到,國家在公元前740年落入亞述人手中。
在南方,大衛家系的十九個君王相繼統治猶大,直到公元前607年。亞撒、約沙法、希西家和約西亞王效法祖先大衛治國的方式,結果贏得了耶和華的喜悅。(列王紀上15:9-11;列王紀下18:1-7;22:1,2;歷代志下17:1-6)這些賢君在位的時候,耶和華賜福給這個國家。《英國人聖經考證及詮釋百科全書》評論說:「猶大國國風保守,特徵包括上帝所指定的聖殿、祭司制度、成文律法,而且國家承認獨一真神耶和華才是國家真正的神治君王。……國家崇尚謹守律法,……結果產生了一連串賢明的君王。……因此,猶大從立國到亡國,年數比北方人口較多的兄弟國長。」可是,沒有秉承大衛德政的昏君比賢君數目多得多。不過,耶和華仍然操縱大局,結果正如他說,「使我僕人大衛在我所選擇立我名的耶路撒冷城裡,在我面前長有燈光」。——列王紀上11:36。
走向亡國之路
猶大國有不少君王偏離了純真崇拜,瑪拿西是其中之一。瑪拿西「使他的兒子經火,又觀兆,用法術,立交鬼的和行巫術的,多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惹動他的怒氣」。(列王紀下21:6,16)瑪拿西誘使人民行惡,「比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所滅的列國更甚」。造物主再三警告瑪拿西和他的人民,最後宣告說:「我要抹淨耶路撒冷,像人抹淨盤子一樣。」——歷代志下33:9,10;列王紀下21:10-13,《新譯》。
為了預示未來的發展,耶和華讓亞述人把瑪拿西擄去,用銅鏈鎖住他。(歷代志下33:11)瑪拿西淪為階下囚之後,覺悟前非,「在他列祖的上帝面前非常謙卑」。耶和華有什麼反應呢?上帝「垂聽他的祈求,使他歸回耶路撒冷,恢復他的王位。瑪拿西這才知道只有耶和華是上帝」。瑪拿西王和他的孫兒約西亞王都推行必要的改革。不過,國家在道德和宗教上墮落不堪,始終沒有長期歸正。——歷代志下33:1-20,《新譯》;34:1-35:25;列王紀下第22章。
值得注意的是,耶和華派熱心的先知宣告上帝對當前局勢的看法。d耶利米傳達耶和華的信息說:「自從你們列祖出埃及地的那日,直到今日,我差遣我的僕人眾先知到你們那裡去,每日從早起來差遣他們。」人民不但不聽從,還肆意行惡,比列祖更甚。(耶利米書7:25,26)上帝「愛惜自己的民」,所以再三警告他們,可惜他們仍然執迷不悟。於是,上帝讓巴比倫人在公元前607年摧毀耶路撒冷,叫土地荒涼,無人居住,共七十年之久。——歷代志下36:15,16;耶利米書25:4-11。
上文簡述過上帝的事跡,我們從中看出,耶和華的確關心他的子民,秉公對待他們。他並不是袖手旁觀,冷眼觀察人民的行動,彷彿漠不關心似的;相反,他積極幫助他們。難怪以賽亞說:「耶和華啊,現在你仍是我們的父!……我們都是你手的工作。」(以賽亞書64:8)今天許多人把造物主稱為「父」,因為他待人像愛護關懷兒女的父親一樣。可是他表明,人必須為自己的行動負責,承擔後果。
以色列人被擄流放巴比倫七十年之後,耶和華上帝實現了他的預言,復興耶路撒冷。猶太人獲得釋放,獲准回國,「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華……的殿」。(以斯拉記1:1-4;以賽亞書44:24-45:7)聖經有幾卷書e論及以色列人復興國家、重建聖殿,以及後來的發展。其中一卷叫但以理書,內容特別有意思,因為這卷書精確地預言到苗裔(彌賽亞)在什麼時候出現,而且預告我們這時代的世局。
聖殿終於重建起來,耶路撒冷卻景象可悲,城牆城門都損壞不堪。於是上帝興起了尼希米等人物去鼓勵猶太人,把他們組織起來。尼希米記第9章所載的禱告,概括地憶述耶和華跟以色列人來往的歷史。禱告指出耶和華是「樂意饒恕人,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有豐盛慈愛的上帝」。禱告也表明耶和華行事公正,謹守他的完美標準。即使他有充分理由施展大能執行判決,他還是既公正又有愛心。他處事平衡合理,教人心悅誠服,這表明他實在大有智慧。造物主跟以色列國之間的歷史,應該感動我們歸附他,激勵我們立志遵行他的旨意。
聖經這部分(《舊約》)寫成後,猶大和耶路撒冷的聖殿已經重建,但卻受異教徒統治。既然上帝與大衛立了約,指定他的一個「後裔」「永遠」作王,這個契約又怎樣實現呢?(詩篇89:3,4;132:11,12)當時猶太人仍然期待「受膏君」出現,為上帝的子民爭取自由,在地上建立神治的王國。(但以理書9:24,25)但這是耶和華的旨意嗎?如果不是,上帝應許的彌賽亞會怎樣帶來拯救呢?這件事對我們今日有什麼影響呢?下一章會交代這些重要問題。
[腳注]
a 為了幫助讀者了解聖經各卷的要旨,本書特用粗體字排印聖經卷名。
b 這六卷書是:撒母耳記上、撒母耳記下、列王紀上、列王紀下、歷代志上、歷代志下。
c 所羅門也寫了雅歌。這是一首愛情詩,刻畫一個少女對一個卑微牧人怎樣忠貞不渝。
d 聖經有好幾卷書記載上帝所靈示的預言信息,其中有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以西結書、約珥書、彌迦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俄巴底亞書、約拿書和那鴻書的內容則針對四周影響上帝子民的國家。
e 這些兼有歷史和預言的書包括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哈該書、撒迦利亞書和瑪拉基書。
[第126,127頁的附欄]
奇跡可信嗎?
「我們不可能一方面使用電燈和無線電,接受現代醫學和外科手術的新發現,而又同時相信《新約》世界,信有靈體和奇跡。」德國神學家魯道夫·布爾特曼的這段話,反映出現今許多人對奇跡的看法。對於聖經所報導的奇跡,例如上帝使紅海分開,你也存疑嗎?
英語《簡明牛津詞典》為「奇跡」所下的定義是:「一件異乎尋常的事,是由某種超自然力量促成的。」大自然的秩序要暫時受阻,這種異乎尋常的事才能發生,難怪許多人不肯相信奇跡。可是,一件事雖然看來違反了某種自然法則,卻也許不難按照箇中其他自然法則來解釋。
我們舉個例看看。《新科學家》週刊報導,東京大學兩個物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拿一根管子,注了點水,橫放在極強的磁場下。管子裡的水立刻湧往兩端,中間的一段卻完全沒有水。這個現象是在1994年發現的,成因是水有輕微的抗磁傾向,跟磁體相斥。水從磁場強的地方流到磁場弱的地方去。科學家把這個現象叫做「摩西效應」。《新科學家》週刊指出:「只要磁力夠強,把水推向兩旁實在易如反掌。如果真的有這麼強的磁場,什麼事也可能發生。」
上帝為以色列人把紅海的水分開,當時他到底用了什麼方法,我們當然很難下定論。不過,既然造物主對自然法則的一切細節瞭如指掌,他自然可以輕易用自己定的一個自然法則,去控制另一個法則的某些作用。結果在人看來,景象十分神奇;要是不大理解箇中的法則,就更覺神奇了。
論到聖經裡的奇跡,日本京都大學名譽教授山田晶說:「如果人說,按照有關的科學原理(或目前的科學水平),不能理解[奇跡],這樣說無可厚非。可是,如果單憑現代物理學或現代聖經學的權威,就斷言奇跡從沒有發生過,那就不對了。十年之後,今天的現代科學會成為過去的科學。科學進展得越快,現今的科學家就越可能成為笑柄,被人取笑說:『十年前,科學家竟然認真相信這個那個觀念呢!』」——《科學時代的神》。
耶和華身為造物主,自然能夠協調所有自然法則,運用能力施行奇跡。
[第132,133頁的附欄]
上帝忌邪是什麼意思?
「耶和華是忌邪的上帝,名為忌邪者。」這句話記錄在出埃及記34:14。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譯成「忌邪」的希伯來詞語帶有「要求專一效忠,不容匹敵,熱心」的意思。耶和華為自己的聖名和所受的崇拜而熱心。忌邪的這一層意思對上帝的創造物是正面,是有益的。(以西結書39:25)他熱心實現他名字的含義,因此他一定會履行對人類的旨意。
例如,請想想他對迦南居民的判決。迦南居民的傷風敗俗令人髮指,一位學者描述說:「人民崇拜巴力、亞斯她錄和其他迦南神祇,少不了狂歡宴樂,極其淫蕩。他們的廟宇是色情場所。……迦南人的崇拜儀式是淫蕩的行為,……他們還把首生的兒女殺掉,獻給神做祭物。」考古學家發現了一些瓶子,裝著被獻做祭物的嬰孩的骸骨。雖然上帝在亞伯拉罕的時代已經留意到迦南人罪大惡極,他一直容忍了他們四百年,讓他們有充分時間改弦易轍。——創世記15:16。
迦南人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嗎?請想想,他們也有良知。做過陪審團的人知道,道德和公正普遍以良知為本。(羅馬書2:12-15)迦南人雖然有良知,卻怙惡不悛,繼續把兒童獻做祭物,耽於各種墮落的淫行。
耶和華一秉至公,決定潔淨這塊土地。這絕不是種族屠殺。曾有個別的迦南人,例如喇合,以及整群人,例如基遍人,自願接受上帝的崇高標準,結果蒙上帝開恩。(約書亞記6:25;9:3-15)喇合成了彌賽亞的祖先之一,基遍人的後代也享有殊榮,得以在耶和華的聖殿服務。——約書亞記9:27;以斯拉記8:20;馬太福音1:1,5-16。
因此,如果我們根據事實去看事情的全面,就不難領會到耶和華是一位公平正直、可敬可佩的上帝。上帝忌邪,意義是正面的,而且能造福對他忠心的眾生。
[第123頁的圖片]
造物主解救了一個受奴役的民族,起用他們執行他的旨意
[第129頁的圖片]
古代以色列國在西奈山與造物主立約做他的子民
[第130頁的圖片]
造物主的子民謹守舉世無雙的律法,在應許之地享福
[第136頁的圖片]
人現在還能遊覽耶路撒冷城南的地區,就是大衛王建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