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任的世界裡養育孩子
你有沒有見過孩子想要一個玩具,而父母不買,孩子就死纏著父母不放呢?或者父母已經說了「別走開」,而孩子還是想要奔跑玩耍呢?在這些情況下,我們看得出父母都是為了孩子的最大益處著想。然而,父母往往都會讓步。孩子又哭又叫、不肯罷休,本來不行的,後來也變成行了。
許多父母似乎覺得,要好好養育兒女,就要盡量順應孩子的心意。以美國為例,一項調查收集了750個從12歲至17歲的孩子的意見。當中大約百分之60的孩子說,如果父母說不,他們就會繼續纏著父母。大約百分之55的孩子發覺這個方法通常很管用。他們的父母也許覺得,這樣寬容孩子就是愛孩子,但這是實情嗎?
請考慮一句古代的至理名言:「人把僕人從小嬌縱慣了,僕人長大後必忘恩負義。」(箴言29:21)當然,孩子並非僕人。但你豈不同意,這條原則也同樣適用於養育孩子嗎?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父母這樣溺愛孩子,可能會讓孩子變得「忘恩負義」,日後成為驕縱任性、缺乏感恩之心的人。
聖經勸勉做父母的「要教孩子走合宜的路」。(箴言22:6)明智的父母會聽從這個建議,制定清晰合理、首尾一貫的規則,並且貫徹執行。他們不會把關愛和溺愛混為一談;即使孩子糾纏不休或亂發脾氣,也決不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贊同耶穌的智慧之言:「你們的話,是就該說『是』,不是就該說『不是』。」(馬太福音5:37)那麼父母應該怎樣養育子女呢?請考慮一個有力的比喻。
「好像勇士手中的箭」
聖經描述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時,強調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導。詩篇127:4,5說:「年輕時所生的兒子,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裝滿箭的壯士多麼有福!」子女好比箭,而父母則好比壯士。弓箭手知道,箭要射中目標不能憑運氣。同樣,仁愛的父母也明白,養育子女必須考慮周詳、努力不懈。他們希望子女射中「目標」,即長大成為快樂、有責任心的人,生活美滿幸福。他們希望子女做正確的決定、行事明智、避開不必要的麻煩,並達成有意義的目標。但光有這樣的心願是不夠的。
箭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射中目標呢?必須精心製造、悉心保護,還要奮力張弓把箭射向目標。同樣,父母也需要裝備、保護和引導子女,子女才會成材。現在讓我們逐一考慮養育子女的三個方面。
製造精良的箭
在聖經時代,弓箭手所用的箭都是經過精心製造的。箭桿也許由較輕的木材製成,需要靠手工切削,而且要盡可能的直;頂端要尖;箭尾要黏上羽毛,好讓射出去的箭能保持穩定,直射向目標。
父母希望兒女能像筆直的箭一樣,行得正走得直。因此,明智的父母不會對孩子嚴重的缺點視而不見,倒會仁愛地幫助他們正視缺點、努力改正。每個孩子都有很多方面需要調整,因為「愚昧纏住孩子的心」。(箴言22:15)因此,聖經勸勉父母要管教子女。(以弗所書6:4)的確,要塑造孩子的品格、糾正孩子的思想,管教是必不可少的。
難怪箴言13:24這樣說:「不忍杖打兒子的,就是恨他;留意管教兒子的,才是愛他。」在這節經文中,管教的杖代表糾正過錯的方法,包括各種形式的管教。父母會藉著仁愛的管教,努力幫助孩子改正缺點,因為缺點一旦變得根深蒂固,孩子長大後就要為之而付出慘重的代價。的確,對孩子不管不教就等於恨孩子,施行管教才是愛的表現。
仁愛的父母也會幫助孩子看出規則背後的原因。因此,管教不僅僅是發號施令和施加懲罰,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遵守規則。聖經說:「遵守律法的人,是有悟性 之子。」(箴言28:7)
弓箭手把羽毛黏在箭上,好讓箭離弦後能直射向目標。同樣,甚至在孩子離家之後,來自家庭創始者的聖經教誨仍能留在孩子心上,讓他們終生受益。(以弗所書3:14,15)那麼,父母可以怎樣確保這些教誨真的「黏在」孩子心上呢?
請留意上帝在摩西時代給以色列父母的勸告:「今天我吩咐你的這些話,你要記在心上,也要反覆教導兒女」。(申命記6:6,7)所以,父母需要做兩件事。首先,他們要心裡喜愛上帝的律法,將上帝的話學以致用。(詩篇119:97)然後他們才能應用經文的後半部分,即「反覆教導」兒女上帝的律法。這意味著父母會以有效的教導和不斷的重複,將律法的含義銘刻在兒女心上。
顯然,教導子女認識聖經的原則,藉著仁愛的管教幫助他們改正嚴重的缺點,絕不是過時或老套的做法。這些方法至關重要,能裝備好這些寶貴的「箭」,讓他們不偏不倚地穩步邁向成年。
悉心保護利箭
讓我們再看看詩篇127:4,5記載的比喻。記得弓箭手將箭裝進箭袋裡。利箭既已精心製造好了,就要悉心保護。所以,弓箭手把箭裝進箭袋裡,這樣箭就不容易損壞或折斷。有意思的是,聖經的預言將彌賽亞比作「擦亮的箭」,被天父「藏在[他]的箭袋中」。(以賽亞書49:2)耶和華上帝是最仁愛的父親,悉心保護愛子耶穌免受任何傷害,直到預言指定的時候,他才讓彌賽亞被處死。甚至在耶穌死後,上帝仍然保護他的愛子,使他免受死亡的永久傷害。上帝把他復活過來,讓他平安地回到天上永享生命。
同樣,稱職的父母悉心保護孩子免遭這個墮落世界所傷害。父母可能禁止孩子參加某些活動,以免孩子不必要地受到不良的影響。比如說,明智的父母謹記這條原則:「不良的交往破壞有益的習慣。」(哥林多前書15:33)父母保護孩子,不讓他們跟不尊重聖經道德標準的人來往,能夠防止孩子鑄成大錯,甚至可以保護孩子的性命。
孩子不一定總是賞識父母的保護。事實上,有時候他們可能對此心懷怨恨,因為父母要保護孩子往往意味著要對孩子說不。一位備受尊重的作家談到養育孩子時說:「儘管當時孩子不一定會賞識父母的保護,也不一定會感謝父母,但他們的確希望得到父母的保護,希望父母讓他們生活安穩、井然有序。要做到這一點,父母需要行使權力,好好管束孩子的行為。」
沒錯,你們愛孩子的最大表現就是保護他們免受傷害,不讓任何事破壞孩子的內心安寧、玷污他們天真無邪的本質、損害他們在上帝面前的清白地位。隨著時間過去,孩子很可能會明白你們用心良苦,也會賞識你們的仁愛保護。
把箭射向目標
請留意詩篇127:4,5把父母比作「壯士」。這是不是說只有父親才能卓有成效地教導孩子呢?不是的。其實,這個比喻的原則適用於父母雙方,對於單親父母也同樣適用。(箴言1:8)「壯士」一詞表明,弓箭手需要具備相當的力氣,才能彎弓射箭。在聖經時代,弓有時候會包上銅,士兵要「彎弓上弦」,也許要用腳踩住弓才能把弦綁上去。(耶利米書50:14,29)顯然,人需要花費相當的氣力才能拉動繃緊的弦,好把箭射中靶心!
類似地,養育兒女也需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孩子不會自動長大成材,正如箭不會自己朝著靶心發射。令人惋惜的是,現今許多父母似乎不願意付出養育孩子所需要的心血。他們捨難取易,任由電視、學校、孩子的同輩塑造孩子的是非觀念、道德觀念、甚至性觀念。總之,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他們什麼。對孩子說「不行」看來讓自己難於脫身時,就索性改說「行」。為了讓自己好過一點,他們辯稱不想傷害兒女的感情。其實,父母嬌縱孩子,就真的會為孩子帶來長久的傷害。
養育孩子絕不輕鬆。遵照上帝話語的指引悉心教導孩子需要付出許多心血,卻會帶來豐厚的酬報。《父母親》(英語)雜誌說:「研究顯示,仁愛地實施管教的父母既全力支持孩子又給孩子定下明確規限。一般來說,比起那些受父母嬌縱或嚴苛管教的孩子,這樣的父母所養育的孩子更善於與人交往、更自信、更快樂,學業也更出色。」
還有比這更好的酬報。之前我們看過箴言22:6的前半部分說,「要教孩子走合宜的路」,現在我們看看後半部分令人寬慰的話:「這樣他到老也不偏離。」這句由上帝啟示的箴言是否保證父母一定會成功呢?不一定。孩子有自由意志,長大後會自行選擇人生道路。但是這節經文給父母一項保證。什麼保證呢?
如果你按照聖經的勸告教導子女,就為成功養育孩子營造了最有利的環境,你的孩子很可能會長大成為快樂、有責任心的人,生活美滿幸福。(箴言23:24)因此,要竭盡所能,精心製造「利箭」,悉心保護,還要奮力張弓把箭射向目標。你一定不會為此後悔。
[第13頁的圖片]
父母事事順應孩子的心意是愛心的表現嗎?
[第15頁的圖片]
仁愛的父母幫助孩子明白家規背後的原因
[第15頁的圖片]
稱職的父母保護孩子免遭這個墮落世界所傷害
[第16頁的圖片]
養育孩子需要付出心血卻會帶來豐厚的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