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禱告和謙卑是不可少的
較早時候,耶穌仍在猶太時設了一個比喻去說明恆切禱告的重要性。現今,在他最後一次往耶路撒冷的途中,他再次向門徒強調,他們必須恆常禱告,不可灰心。當時耶穌很可能仍在撒馬利亞或加利利,他對門徒說了這個額外的比喻:
「某城裡有一個[法]官,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世人。那城裡有個寡婦,常到他那裡,說:『我有一個對頭,求你給我伸冤。』他多日不准,後來心裡說:『我雖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世人,只因這寡婦煩擾我,我就給她伸冤吧,免得她常來纏磨我!』」
然後耶穌解釋比喻的意思,說:「你們聽這不義之官所說的話。上帝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嗎?」
耶穌的意思絕非暗示耶和華上帝與這個不義的法官有任何類似之處。相反,既然一個不義的法官尚且對恆切的懇求作出回應,全然公義、良善的上帝自然更會應允手下子民鍥而不舍的祈求。因此耶穌繼續說:「我告訴你們,[上帝]要快快地給他們伸冤。」
卑微、貧窮的人往往得不著公平的待遇,有財有勢的人卻時常受到偏愛。然而,上帝不但會留意使惡人受到應得的懲罰,同時提出保證要以永生賞賜他的僕人,藉此使他們獲得公平的待遇。可是究竟有多少人堅信上帝很快便會伸張正義呢?
特別為了強調對禱告的力量所懷的信心,耶穌問道:「人子來的時候,在世上找得到這種信心麼?」(《新譯》)雖然耶穌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他的言外之意也許表示,當基督帶著王國權柄來臨時,這樣的信心並不會常見。
在耶穌的聽眾當中,有些人對自己的信心頗有把握。他們自以為義而瞧不起其他的人。甚至耶穌的門徒也有些可能屬於這群人之列。因此耶穌對這樣的人說了以下的比喻:
「有兩個人上殿裡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法利賽人站著,自言自語地禱告說:『上帝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
法利賽人喜歡公開炫耀自己的公義而嘩眾取寵,這是人所共知的事。他們通常規定自己每逢星期一和星期四便禁食;甚至田間細小的香料,他們也一絲不苟地獻上十分之一。幾個月前,他們在住棚節期間憤然說:「這些不明白律法[意即法利賽人對律法的解釋]的百姓是被咒詛的!」這番話將他們對平民所懷的蔑視表露無遺。
耶穌接著在比喻中談及這樣一個「被咒詛的」人:「那稅吏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上帝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由於稅吏謙卑自抑,承認自己的短處,耶穌說:「我告訴你們,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這樣,耶穌再次強調他的門徒必須保持謙卑。由於耶穌的門徒自幼生活在一個深受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所影響的社會中,身分和地位經常受到強調,因此甚至他們受到感染也是不足為怪的事。然而,耶穌在謙卑方面向他們提出一些多麼優良的教訓!路加福音18:1-14;約翰福音7:49。
◼ 不義的法官何以應允寡婦的請求?我們從耶穌的比喻學到什麼教訓?
◼ 耶穌來臨時要找尋怎樣的信心?
◼ 耶穌論及法利賽人和稅吏的比喻是針對誰而說的?
◼ 我們必須避免表現法利賽人的什麼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