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秘解開了!
大多數人假設人死並不是生命的終結,軀體死後還會有點東西繼續活下去。這件東西通常被人描述為魂(soul)。
對於“我們怎麽知道魂會離開墳墓裏的屍體”這個問題,《正路》雜誌回答説:“死亡不過是魂離軀殼而已。魂一旦脱離身體,就被轉送到巴爾薩克(Barzakh,死後時期)去。……在墳墓裏的只是軀體而不是魂。”這是回教的主張,但與基督教國的道理差不了多少。
例如,英國羅馬天主教學校所採用的《要理問答》含有兩個問題:
問:“你的魂怎樣與上主相似?”
答:“我的魂與上主相似,因為它是個靈,而且是不死的。”
問:“你説你的魂不死是甚麽意思?”
答:“我説我的魂不死,意思是我的魂永遠不會死。”
雖然學校教導兒童去相信這樣的主張,書中卻沒有提出任何證據去證實這種見解。
不過,有一個知識來源卻清楚告訴我們魂究竟是甚麽。這個資料來源便是聖經——人類所知的最古老的書。你也許會對聖經的主張感覺驚異。
魂——聖經的定義
創世記——聖經的第一本書——把人和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受造經過告訴我們。它以希伯來文寫成,在開頭兩章,從希伯來文尼發希(neʹphesh)翻譯過來的“魂”(英文soul)字出現過四次;可是,其中只有一次是指人而言。a其他幾次所指的是甚麽呢?讓我們看看。
“上帝就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各樣有生命的動物(“活的魂[尼發希]”,《新世》),各從其類,又造出各樣飛鳥,各從其類。”——創世記1:21。
“至於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並各樣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魂[尼發希]”,《新世》),我將青草賜給他們作食物。”——創世記1:30。
“耶和華上帝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樣走獸,和空中各樣飛鳥,都帶到那人面前看他叫甚麽。那人怎樣叫各樣的活物(“活的魂[尼發希]”,《新世》),那就是它的名字。”——創世記2:19。
把這三節經文稍作比較,你可以看出聖經將“尼發希”一詞用來指所有形式的動物。
現在請將這項結論和第一個人——亞當——的創造記載比較一下:
“耶和華上帝着手以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命的氣息吹進他的鼻孔裏,人便成為一個活的魂[尼發希]。”——創世記2:7,《新世》。
美國猶太出版社在翻譯希伯來文聖經首五卷(摩西五經)時評論這點説:“聖經並沒有説我們有個魂,‘魂’[尼發希]就是人本身,包括人對食物的需要,血管裏的血,他的生命。”(楷書本刊自排。)按理説來,其他所有被描述為“魂”的生物也是一樣。牠們並非擁有魂。牠們就是魂。
柏拉圖與魂
那麽,人死時魂離開軀殼之説是從何而來的呢?我們在較早時候提及過的《猶太百科全書》説:“猶太人由於與波斯人和希臘人的思想發生接觸,魂能够脱離肉體而獨立生存之説才得以在猶太教中生根。”
甚至在人類歷史的更早時期,埃及人已相信人有個不死的魂可以回去探視自己的屍體。為了這緣故,埃及人不憚煩地為屍體塗敷香料,製成木乃伊以保全屍體不腐。
饒有趣味地,新版的德國路德會《成人福音要理問答》公開承認人類靈魂不死之説並非出自聖經而是出自“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公元前427-347年]。[他]堅稱軀體與魂是不同的。”該書繼續説:“現代福音派的神學家向希臘人思想與聖經觀念的這種混合提出挑戰。……他們拒絶承認人的身體與魂是可以分開的。”
那麽,人的魂在人死時有甚麽遭遇呢?在這件事上,上帝所感示的話語聖經乃是最高的權威。它清楚地説:“活着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傳道書9:5)耶穌論到“復活”説:“凡在[紀念]墓裏的,都要聽見他[耶穌]的聲音,就出來。”——約翰福音5:28,29。
那麽,死者在哪裏?在墳墓或“紀念墓”裏,意即在上帝的記憶中等候復活。b復活?復活是甚麽意思?這個希望有多真實?這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論及最近在英國發生的一宗慘劇,由此表明這個希望可以真實到甚麽程度。
[腳注]
b 路德會的《要理問答》表示同意聖經的見解,説:“以整體而言,人既然是罪人,死時身體與魂便都完全死去。……死亡和復活之間有個鴻溝存在;人充其量只是繼續活在上帝的記憶中。”
[第23頁的附欄]
你知道嗎?
我們在聖經裏從沒有見過“不死的魂”一詞。這兩個字從未連接地出現過。“不死”和“不死性”在聖經中只出現過六次,全都載於使徒保羅的書信裏。不死性應用在人類身上時,所指的是14萬4000個分子所獲的獎賞;他們乃是從地上得蒙救贖,與基督耶穌一同在天上作王統治的人。——哥林多前書15:50-54;啟示錄5:9,10;14:1-4;20:6。
[第24頁的附欄]
聽從哪一個權威?
《牛津簡明詞典》為“魂”一詞所下的定義是:“人的屬靈或非物質的部分,據稱在人死後能繼續生存。”這個定義清楚表明,“魂”在人死後繼續生存的觀念仍然僅是一項宗教主張。沒有任何權威能加以證實。在另一方面,最高的權威——聖經——則説:“犯罪的魂——它本身必定死。”——以西結書18:4,《新世》。
[第24頁的圖片]
埃及一個文士的“魂”被繪成人頭鷹身,據稱它正“回去探視自己在墳墓中的軀殼”
[鳴謝]
Courtesy of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