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函
◼ 有一次掃羅王起誓説,凡不等到打完仗就進食的人必受咒詛,後來約拿單卻吃了點蜜。約拿單這樣行是否招致耶和華的不悦?
掃羅的鹵莽起誓使以色列人有受咒詛之虞,但約拿單看來並沒有因為做了與誓言相反的事就為耶和華所不悦。
撒母耳記上14:24-45(《當代聖經》)報導這件事。以色列人因約拿單戰勝而勇氣大增,與敵軍非利士人爭戰。掃羅説:“如果有人不等到黃昏,在我向[我的]敵人徹底施行報復以前吃了任何東西,他就要受到咒詛!”(第24節)約拿單不知道父親起了誓,於是吃了一點蜜以求恢復體力。其他的以色列戰士也疲乏不堪,於是宰了牛羊,連血也不放就吃了肉,以致犯罪。掃羅為這罪築了一座壇,但對兒子所做的事卻一無所知。
當掃羅為了戰事尋求耶和華的指引時,耶和華沒有答覆他。藉着使用土明(也許藉着聖籤),掃羅獲知兒子違反了他那不智的誓言。但其實約拿單所犯的罪有多嚴重呢?
請想想掃羅起誓時所懷的態度。他並沒有表明他渴望戰勝非利士人是為了榮耀上帝。反之,掃羅鹵莽地起誓説,“在我向[我的]敵人徹底施行報復以前。”不錯,他起誓是由於對王權懷有錯誤的看法或者是出於虛偽的熱心。這誓並未獲得上帝支持。反之它成為促使以色列戰士犯吃血之罪的一個因素。他們若非受誓言所阻礙,也許能找到食物,因而有力量去追趕非利士人,直至完全得勝為止。
上帝的確容許人使用土明去決定約拿單曾經(因無知)違反了掃羅的誓言,但這並非意味到上帝認可掃羅的鹵莽誓言。聖經沒有表示上帝認為約拿單該受譴責。事實上,雖然約拿單願意接受違反父親誓言的後果,但當時的環境卻使約拿單得免一死。以色列的戰士們聲稱約拿單的勝利是“憑上帝”獲致的,結果救了約拿單。在以後的歲月中,約拿單繼續蒙耶和華嘉許,但掃羅卻一再犯錯。
◼ 士師時代究竟有多少個像參孫和基甸一樣的士師?
當你數算士師時,所得的數目視乎你對某些以色列人的看法而定。但我們可以肯定説在約書亞和撒母耳之間一共有12個男子曾經作士師。
在摩西和約書亞的時代,會衆中有些較年長的人在一種意義説來是法官(與士師同義),因為他們擔任聽訟和裁判的工作。(出埃及記18:21,22;約書亞記8:33;23:2)約書亞死後,以色列人偏離了純真的崇拜,以致受其他民族苦待。士師記2:16説:“耶和華興起士師,士師就拯救他們脱離搶奪他們人的手。”耶和華所興起的第一位士師,或“拯救者”,名叫俄陀聶。(士師記3:9)以後興起的是以笏、珊迦、巴拉、基甸、陀拉、睚珥、耶弗他、以比讚、以倫、押頓和參孫。
除了這12個人之外,聖經提及底波拉、以利和撒母耳曾擔任審判的工作。(士師記4:4;撒母耳記上4:16-18;7:15,16)可是,底波拉先被稱為女先知;她與士師巴拉合作,而巴拉則帶頭拯救國人脱離壓迫者之手。同樣地,以利的工作主要是作大祭司,不是以“拯救者”的身分帶領以色列人與敵人作戰以爭取自由。(尼希米記9:27)因此,雖然底波拉和以利曾擔任審判以色列人的角色,我們卻有理由不將他們列入12位士師之中;這12個男子顯然是上帝特别“興起”他們作士師的。使徒行傳13:20説“[上帝]給他們設立士師,……直到先知撒母耳的時候。”這為所謂的“士師時期”定下了規限,並且表明何以人們通常並不把撒母耳和他的兒子們列入士師之中。——撒母耳記上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