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所載的地理資料準確嗎?
時維公元1799年。巴勒斯坦正值日落時分。法國軍隊在酷熱的天氣下走了一天,這時已架起營帳。總司令拿破崙就在自己的帳幕内休息。在搖曳的燭光底下,他手下一個僕人正在朗聲誦讀法文聖經。
在拿破崙征討巴勒斯坦期間,這乃是很平常的事。拿破崙在自傳中回憶説:“我在這些古城廢墟中安營時,每晚他們都朗聲誦讀聖經。……這些描述的準確和相似之處實在叫人驚訝不已:經過了這麽多個世紀和經歷了這麽多的轉變,聖經的論述與這個國家仍非常配合。”
不錯,那些到中東旅遊的人會發覺,他們不難把聖經事件與現代地點配合起來。法國軍隊征服埃及之前,外國人對這塊古老地方所知甚少。後來,隨拿破崙到埃及去的科學家和學者開始將埃及昔日的輝煌事迹向外界揭露,這樣人便較容易想像到一度在埃及為奴的以色列人所做的“苦工”了。——出埃及記1:13,14。
以色列人獲釋出埃及的那個晚上,他們齊集在蘭塞,然後起行到“曠野邊界”。(出埃及記12:37;13:20,《新譯》)在那裏,上帝命令他們“轉回”,並“靠近海邊的地方安營”。敵人以為這次不尋常的移動是由於以色列人“走迷了路”的緣故,於是埃及王率領手下大軍和600輛戰車,誓要捉回這些昔日的奴隸。——出埃及記14:1-9,《新譯》。
離開埃及
根據第一世紀歷史家約瑟夫斯所説,埃及軍隊把以色列人趕“進一塊狹地”,將他們困在一處位於“懸崖與大海之間的地方”。至於以色列人過紅海的準確位置,今日已無從考證。然而,我們只要居高臨下,從紅海北端的山嶺往下望,便可以很容易想像到當時的情景。饒有趣味的是,這座山稱為杰貝·阿塔蓋,意思是“拯救之山”。在這個山嶺與紅海之間是一塊細小的平原,這塊地漸漸收窄,在盡頭處山腳差不多伸進海裏。紅海對岸是個有許多泉源的綠洲,稱為歐雲·穆薩(意思是“摩西的井”)。在這兩處地方之間的海床漸漸往下傾斜,但在别處它卻突然下陷到9至18米之深。
缺乏信心的基督教國神學家試圖使人懷疑上帝曾施行過這個奇迹——將紅海分開,讓以色列人在乾地上逃生。他們重新擬定事件發生的地點,認為是紅海以北一處低窪的沼澤地區。可是這個地方卻未能符合聖經的記載。因為聖經屢次表明,上帝在以色列人過紅海的地方把法老和他全部軍隊完全淹沒在海中。——出埃及記14:26-31;詩篇136:13-15;希伯來書11:29。
西奈曠野
在有關以色列人流浪的記載裏,聖經栩栩如生地描繪出西奈半島貧瘠荒蕪的情況。(申命記8:15)那麽,整個國家能够聚集在西奈山麓,接受上帝頒布的律法,然後撤離,“遠遠地站立”嗎?(出埃及記19:1,2;20:18)有這樣大的地方讓這群為數約三百萬的群衆移動嗎?
阿瑟·斯坦利是19世紀的旅行家和聖經學者。他訪遊西奈山一帶,並描述他們一隊人攀上塞夫薩夫山峰後所看見的景象:“這景象對我們所生的影響就跟每個看見的人所描述的一樣——那是即時的。……這裏是一片廣闊無垠的黃色平原,一直伸展到懸崖的底部。……既然平原和山嶺的地理組合在這一帶幾乎絶迹,考慮到這點,這的確有力地證實了聖經記載的真實性,因為這樣的組合是可以找到的,而且就在傳統的西奈山附近。”
應許之地
以色列人在曠野流浪第40年,摩西這樣描述他們行將進入的應許之地的特色:“耶和華你的上帝快要領你進入那美地;那地有河流,有泉,有源,水從谷中和山上流出來。”——申命記8:7,《新譯》。
不久,以色列人便體驗到這個應許的準確性了。他們舉國上下——男、女、孩童和寄居的——都齊集在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之間水源充足的示劍平原上。六個支派站在基利心山山麓,另外六個支派聚集在山谷對面,以巴路山的山麓。他們在這裏聽到宣布,他們若服從耶和華的律法會享有甚麽祝福,以及他們若拒絶遵守上帝的律法便會帶來甚麽禍害。(約書亞記8:33-35)但這個峽谷有足够地方容納整個國家的人民嗎?在沒有現代的擴聲設備下,他們所有人都能够聽到嗎?
耶和華上帝可以施行奇迹,將利未人的聲音擴大。可是,看來上帝沒有必要施行這樣的奇迹,因為這個山谷的傳聲效果極佳。十九世紀聖經學者艾爾弗雷德·埃德森寫道:“所有 來這裏旅行的人都同意兩件事:1.無論人在山谷裏説甚麽,在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都能清楚聽見。2.這兩座山有足够地方容納以色列全國的人民。”
另一位十九世紀的聖經學者,威廉·湯姆森,在《應許之地與聖經》一書中描述自己在這個山谷的所見所聞:“我高聲呼叫,並細聽自己的回聲。然後我想像這個壯觀的場面,利未人高聲宣布。……‘有人製造耶和華所憎惡的偶像,……那人必受咒詛。’接着人數衆多的會衆以響亮十倍的聲音答道,阿們!這聲音越來越大,回聲從以巴路山傳至基利心山,又從基利心山傳回以巴路山。”——可參閲申命記27:11-15。
耶斯列谷
在示劍以北是一塊肥沃谷地。這塊土地從水平線以下往上伸展,成為一片遼闊的平原。整個地區稱為耶斯列谷,取名自耶斯列城。山谷以北是加利利諸山,耶穌的家鄉拿撒勒便位於此。喬治·史密斯在他所著的《聖地的歷史地理》一書中解釋説:“拿撒勒坐落在諸山當中的一個盆地上,在你登上這盆地邊緣的剎那,……眼前是個多麽令人神往的景象![耶斯列谷]就在你前面,還有它的……戰場。……這簡直是一幅舊約歷史的地圖。”
在這塊谷地平原上,考古學家發掘出約書亞日子以色列人征服的若干城市的廢墟。這些城市是他納、米吉多、約念,可能也包括基低斯。(約書亞記12:7,21,22)就在這同一地區,在士師巴拉和士師基甸的日子,耶和華曾施行奇迹,救他的百姓脱離各強大敵國之手。——士師記5:1,19-21;6:33;7:22。
許多世紀之後,耶户王策馬走過山谷來到耶斯列城,執行耶和華對耶洗别及叛道的亞哈家所作的判決。在耶斯列望樓守望的人向東眺望,可以很容易看見耶户的隊伍從19公里外漸漸迫近。因此,在耶户抵達耶斯列之前,約蘭王有足够時間派出第一個及第二個騎馬的信差,而以色列王約蘭和猶大王亞哈謝也有充分時間坐上戰車去與耶户相遇。耶户迅速處決了約蘭。亞哈謝逃跑了,但他後來受了傷,最後死在米吉多。(列王紀下9:16-27)關於上述戰爭發生的地點,喬治·史密斯寫道:“令人大感驚訝的是,[聖經的]記載沒有一處……從地理上説來是不可能的。”
無疑,耶穌時常俯瞰耶斯列谷,沉思在這裏打過的各場勝仗。他深知自己是應許的彌賽亞。因此,在洗雪耶和華的至高統治權方面,耶穌所擔任的角色是更大的約書亞、更大的巴拉、更大的基甸及更大的耶户。不錯,聖經採用米吉多——這山谷平原上最具戰略性的城市——象徵上帝的哈米吉多頓(意思是“米吉多山”)大戰的戰場。這是一場全球性的戰爭。屆時萬王之王耶穌基督會將一切與上帝、與基督徒會衆以及與上帝的真正子民為敵的人徹底毁滅。——啟示錄16:16;17:14。
聖經提及,有一次拿撒勒怒氣填胸的猶太人企圖將耶穌推下山崖。“他們的城是建在山上的。”(路加福音4:29,《呂譯》)饒有趣味的是,在今日拿撒勒城的西南面,有一處高達12米的懸崖。以上的事件也許就在這裏發生。耶穌逃出了敵人的魔掌,聖經補充説:“[他]下到迦百農。”(路加福音4:30,31)的確,位於加利利海邊的迦百農地勢比拿撒勒低得多。
這些以及其他許多細節均引起許多人——包括拿破崙——對聖經準確的地理資料表示驚訝。湯姆森在《應許之地與聖經》一書中寫道:“[聖經]有許多資料論述地勢,這些資料完全令人信服。”斯坦利在《西奈與巴勒斯坦》一書中寫道:“歷史記載與新舊約聖經所論及的自然地理環境不謀而合,令人無法不留下深刻印象。”
聖經在有關地理問題上所顯示的驚人準確性僅是個證據,證明它並不是人的作品。過去三期《守望台》刊載了幾篇有關聖經的文章。我們邀請你設法獲得,並閲讀這系列文章的其他三部分。
[第7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耶斯列谷
耶斯列
拿撒勒
他納
米吉多
約念
基低斯
北
加利利海
大海
哩
公里
5
10
10
20
[鳴謝]
Based on a map copyrighted by Pictorial Archive (Near Eastern History)Est. and Survey of Israel
[第5頁的圖片]
以色列人在西奈山接獲律法
[鳴謝]
Pictorial Archive (Near Eastern History)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