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Mercy)
對困苦的人表示同情和關懷,採取行動為對方解困;親切憐恤的心;也指從輕判決、網開一面。
常譯做「慈悲」的希伯來語名詞是ra·chamimʹ拉漢因,希臘語名詞是eʹle·os埃萊奧斯(動詞e·le·eʹo埃萊埃奧)。仔細分析這幾個詞和相關的用法,有助於讀者充分理解其中的含義和特點。希伯來語動詞ra·chamʹ(拉漢)的意思是「因懷着温情而火熱,顯出熱烈的情感;……憐恤。」(《希伯來語及迦勒底語詞典》,B.戴維斯編,1957,590頁)根據詞典編者格澤紐斯指出:「這個動詞看來主要指愛護、撫慰,指温柔的情感。」(《舊約希伯來語英語詞典》,譯自E.魯濱遜的英譯本,1836,939頁)這個詞跟譯做「母腹」的詞密切相關,也指「腸子」;一個人動了惻隱之心,滿懷憐恤之情,身體也往往會有反應。(參看賽63:15,16;耶31:20)
聖經裏,只有一節經文曾用「拉漢」來描述人對上帝的感情。詩篇執筆者説:「耶和華我的力量啊,我深愛[『拉漢』的一個詞形]你。」(詩18:1)用於指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例子之一是約瑟看見弟弟便雅憫時,因為「愛[『拉漢因』的一個詞形]弟情切,一時激動」,禁不住哭了一場。(創43:29,30;另見王上3:25,26)另外,一些人被俘擄(王上8:50;耶42:10-12)或受制於當權者時(創43:14;尼1:11;但1:9),因擔心受到殘暴無情的對待而禱告,希望能在這些人面前蒙慈悲,受到善待和憐恤。(對照賽13:17,18)
耶和華的慈悲 聖經裏,「拉漢」最常用來描述耶和華怎樣對待跟他立了約的子民。上帝向以色列人發慈悲(「拉漢」),就像婦人憐愛親兒和父親以慈悲待兒子一樣。(賽49:15;詩103:13)以色列人屢屢偏離正道,一再陷入困境,很需要上帝大發慈悲幫助他們。儘管上帝曾向他們發怒,但只要他們改正心態,回頭歸向耶和華,上帝就憐恤他們,施恩給他們。(申13:17;30:3;詩102:13;賽54:7-10;60:10)上帝讓愛子降生於以色列國,好比「曙光」初露,表明上帝向以色列人大發慈悲的日子到了。(路1:50-58,72-78)
希臘語名詞「埃萊奧斯」的意思跟希伯來語名詞「拉漢因」有點相近。《瓦因新舊約詞語詮釋詞典》説:「埃萊奧斯(ἔλεος)指的是把憐憫之心化作行動;接受的一方需要同情憐憫,而施與的一方則有條件滿足這種需要。」希臘語動詞「埃萊埃奧」一般指「同情别人的苦況,尤指以行動把同情心體現出來」。(1981,第3卷,60-61頁)因此,盲眼的、受邪靈操縱的、患痲瘋的、有兒女生病的,往往會激發人心裏的「埃萊奧斯」(把慈悲和憐憫化作行動)。(太9:27;15:22;17:15;可5:18,19;路17:12,13)有一次,兩個盲人求耶穌「發慈悲」,他就行奇跡治好了他們。耶穌這樣做並不是公事公辦,或只是敷衍他們,而是因為「動了憐憫的心」。(太20:31,34)在這段經文裏,執筆者用了動詞splag·khniʹzo·mai(斯普拉克尼佐邁)的一個詞形,相關的名詞splagʹkhna(斯普拉克納)字面意思是「腸子」。(徒1:18)這個動詞要表達的是憐憫之情,「埃萊奧斯」則指把這種情感化做行動,即慈悲之舉。
不限於判案 「慈悲」有時指一個人出於憐恤或同情而不做某件事,或盡量克制自己,比如不施行懲罰或判罰時從寬處理。因此,這個詞可用於司法案件上,指法官對犯人從輕發落。無可否認,上帝向人發慈悲時,往往涉及恕罪或從輕判決(詩51:1,2;103:3,4;但9:9;彌7:18,19),這是因為上帝除了慈悲為懷,也公正信實,必恪守正義的標準(詩40:11;何2:19);而且人人生來就有罪,本該以死抵罪(羅5:12;另見詩130:3,4;但9:18;多3:5)。可是,上文的資料顯示,希伯來語名詞「拉漢因」和希臘語名詞「埃萊奧斯」不單單指赦罪,也不單單指執行刑罰時從輕發落。在原文,這些詞語主要不是指赦罪的行動本身,而是指赦罪所打開的發慈悲的機會。當然,上帝不會只顧發慈悲,而罔顧他為公正所定的完美標準。正因為這個緣故,他安排愛子耶穌基督犧牲生命,獻出贖價,以求在不違反公正的前提下赦免人的罪過。(羅3:25,26)
因此在聖經裏,發慈悲大都不是指克制自己不做某件事(例如不施行刑罰),主要是指仁慈體貼地對待困苦的人,憐憫他們,為他們解困。
耶穌所説的一個比喻足以表明慈悲的這一層意思。在比喻裏,一個撒馬利亞人看見一個出遠門的人被强盜打傷了,躺在路邊,就動了憐憫的心,「以慈悲待他」。撒馬利亞人為他包裹傷口,悉心照顧他,顯出了無私的愛心。(路10:29-37)在這個比喻裏,待人慈悲顯然不涉及恕罪或者斷案。
聖經清楚表明,耶和華上帝不但在人犯了罪,彷彿在他面前「受審」時才向人發慈悲。慈悲是上帝顯著的性格特徵,是他對待困苦人的一貫作風,是他表現愛心的一個方式。(林後1:3;約一4:8)「耶和華有恩典有慈悲,不輕易發怒,大有忠貞之愛。耶和華善待衆生,他的慈悲臨到他所造的一切」,跟列國那些冷漠無情的假神相比,實在天差地遠。(詩145:8,9;另見詩25:8;104:14,15,20-28;太5:45-48;徒14:15-17)上帝「富於慈悲」,從上帝而來的智慧也是「充滿慈悲」的。(弗2:4;雅3:17)聖經説耶穌將上帝闡明出來,因為他的品格以及一言一行都充分體現了慈悲。(約1:18)有一次,耶穌看見一大群人來聽他講道,儘管他不知道他們會否信從真理,卻已「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斯普拉克尼佐邁』的一個詞形]」,因為他們「被人剝削,四處流離,好像綿羊沒有牧人一樣」。(可6:34;太9:36;另見太14:14;15:32)
人類需要上帝發慈悲 人最根本、最嚴重的先天缺陷,就是從始祖亞當承受了罪。因此,世人處境堪憐,十分無助。本着慈悲之心,耶和華上帝讓人有機會擺脱罪的奴役,免除罪所帶來的疾病和死亡。(太20:28;多3:4-7;約一2:2)上帝慈悲為懷,對人有耐心,「不願有一個人被毁滅,只願人人最終都悔改」。(彼後3:9)耶和華很想恩待人(參看賽30:18,19),「絶不喜歡惡人死亡」。他「絶沒有存心使世人受苦,也沒有故意叫世人悲痛」。上帝極不忍心看到猶大和耶路撒冷被毁滅。(結33:11;哀3:31-33)可是,人要是頑梗不化,冥頑不靈,對上帝的恩典和慈悲無動於衷,上帝就不得不「閉塞」慈悲之心,不再顧惜他們了。(詩77:9;耶13:10,14;賽13:9;羅2:4-11)
濫用不得 耶和華對誠心親近他的人慈悲為懷,但他絶不會姑息那些不思悔改的惡人,必使他們受到應得的懲罰。(出34:6,7)上帝的慈悲是濫用不得的;犯過的人必承擔惡果,不會完全不用受罰。(加6:7,8;另見民12:1-3,9-15;撒下12:9-14)耶和華也許會向犯過者發慈悲,就是表現耐心和堅忍,讓他們有機會改過自新;儘管不悦,上帝仍可能本着慈悲給他們一些幫助和指引,不棄絶他們。(參看尼9:18,19,27-31)然而,上帝的耐心是有限度的。誰要是執迷不悟,上帝就不會繼續向他發慈悲,必為自己聖名的緣故懲治他。(賽9:17;63:7-10;耶16:5-13,21;另見路13:6-9)
不受人的標準支配 對於上帝該何時何地向何人發慈悲,人根本沒有資格按自己的準則去批評。上帝從天上鑑察萬事,既高瞻遠矚,也洞悉人心,他按自己所定的美意,決定「對誰慈悲,就對誰慈悲」。(出33:19;羅9:15-18;另見王下13:23;太20:12-15)使徒保羅在羅馬書11章指出,上帝讓外邦人有機會進天上的王國,如何顯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慈悲。外邦人一向自行其是,不服從上帝,既不是以色列國的子民,也沒有跟上帝立約,本來是不蒙慈悲的。(參看羅9:24-26;何2:23)最先有機會蒙慈悲的本是以色列人,可惜他們大都悖逆不忠。於是,成為「祭司的王國,聖潔的國族」的機會就向外邦人打開了。(出19:5,6)保羅説:「上帝任憑所有人[猶太人和外邦人]悖逆,讓他們不能自拔,正是要向所有人發慈悲。」基督犧牲生命,獻出贖價,讓有信心的人(包括外邦人)得以擺脱亞當傳給全人類的罪。不但這樣,由於耶穌死在苦刑柱上,猶太人也得以脱離摩西律法的咒詛,結果讓所有人 最終都得蒙慈悲。使徒保羅不禁驚嘆,説:「上帝的厚恩、智慧、知識多麽高深!他的判決多難測透!他的道路多難追尋!」(羅11:30-33;約3:16;西2:13,14;加3:13)
懇求上帝發慈悲 誰要得蒙慈悲,誰就該尋求上帝;他們要改正心態、摒除惡念、痛改前非(賽55:6,7);他們要敬畏上帝,喜愛他正義的律法。(詩103:13;119:77,156,157;路1:50)誰要是一時失足,偏離正道,也不該遮掩過錯,倒要坦白認罪,衷誠為自己的過犯傷心難過,顯出痛悔的心。(詩51:1,17;箴28:13)最重要的是,他們也要以慈悲待人。耶穌説:「慈悲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會得蒙慈悲。」(太5:7)
出於慈悲的施與 法利賽派的人冷酷無情,毫無慈悲可言。耶穌譴責他們説:「『我要的是慈悲,不是祭牲。』你們去學習一下這句話的含意吧」。(太9:10-13;12:1-7;比較何6:6)耶穌指出,慈悲是律法上更重大的事。(太23:23)上文提過,慈悲也指從輕發落;因此法利賽派如果是公議會的成員,也大可以在審訊案件時待人慈悲,不過慈悲並不限於對犯過者網開一面。更重要的是,慈悲意味着要以行動表示同情和憐恤,要顯出慈善的行為。(參看申15:7-11)
樂善好施是慈悲待人的一種方式。可是,施與的動機必須正確,既不謀私利,也不是出於私心,才能蒙上帝悦納。(太6:1-4)多加為人「樂善好施[e·le·e·mo·syʹne『埃萊埃莫西内』的一個詞形]」,顯然包括在物質上施與。(徒9:36,39)哥尼流常向上帝祈求,而且「慷慨好施」,因此上帝垂聽他的禱告,顧念他的「施捨」。(徒10:2,4,31)耶穌指出,法利賽派的問題在於他們沒有「把裏面的東西施捨給人」。(路11:41)由此可見,真慈悲必須是發自内心的。
耶穌和門徒特别看重屬靈的施與,包括待人慈悲;這種施與的價值遠遠超過任何財物。(參看約6:35;徒3:1-8)基督徒會衆的所有成員,特别是做牧人的(彼前5:1,2),都必須培養慈悲這種美德。無論是物質還是屬靈方面,他們都該大方施與而待人慈悲,而且是「歡欣樂意」的,不是勉勉强强的。(羅12:8)在會衆裏,一些人也許因為信心軟弱,在靈性上病倒,甚至懷疑不信。眼見這些人在靈性上病重垂危,其他基督徒都該以慈悲相待,施以援手,使他們不致踏上滅亡之路。可是,基督徒以慈悲對待行為不當的人時也得當心,免得落入引誘。不要忘記:除了喜愛正義,也要恨惡罪惡。換言之,待人慈悲跟縱容惡事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猶22,23;另見約一5:16,17;見施捨)
慈悲使人勝過審判 門徒雅各説:「待人不慈悲的,自己受審判的時候就不會蒙慈悲。慈悲總可以使人勝過審判。」(雅2:13)根據上下文,雅各談的是正確的宗教涉及慈悲待人,例如看顧困苦的人,不可偏心,不可重富輕貧等等。(雅1:27;2:1-9)接着,雅各繼續發揮類似的論點,指出假如弟兄姊妹「沒衣服穿,連當天需用的食物也不够」,基督徒應該怎樣做。(雅2:14-17)雅各和耶穌的話是遙相呼應的:只有慈悲的人才得蒙慈悲。(太5:7;另見太6:12;18:32-35)上帝審判天下的日子來到時,素來以慈悲待人的,意即同情和憐恤困苦的人、主動予以援手的,都必蒙上帝以慈悲相待。他們沒有被上帝定罪,是因為待人慈悲;所以説,慈悲可以使他們勝過審判。箴言説:「誰恩待寒微人,就等於借給耶和華;他怎樣厚待人,上帝就怎樣回報他。」(箴19:17)雅各的話跟聖經别的經文是完全一致的。(參看伯31:16-23,32;詩37:21,26;112:5;箴14:21;17:5;21:13;28:27;提後1:16,18;來13:16)
上帝的大祭司慈悲為懷 耶穌是大祭司,而且比亞倫家系的任何祭司都要尊貴。關於耶穌為甚麽必須降生為人、受苦和死去,希伯來書説:「他必須在各方面跟他的『弟兄』相同,好叫他在上帝的事上能做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衆人的罪獻求恩祭。他既然受過考驗吃過苦,現在就能扶助受考驗的人。」(來2:17,18)正因為耶穌的一生以及所言所行都記錄在聖經裏,所以凡是通過耶穌向上帝禱告的人,都可以滿懷信心地祈求幫助。聖經説:「我們這位大祭司不但能體恤我們的軟弱,而且像我們一樣在各方面受過考驗,只是他沒有犯罪。所以我們應該靠近施恩的寶座,坦然傾訴,好叫我們蒙慈悲,獲得分外恩典,作為合時的幫助。」(來4:15,16)
耶穌為人犧牲生命,顯出了非凡的愛心和慈悲。他返回天上後,一再證明自己是慈悲為懷的大祭司,這從他怎樣對待保羅(掃羅)足以見之。耶穌知道保羅犯錯是因為無知,因此以慈悲待他。保羅説:「我這個罪魁所以得蒙慈悲,就是要讓基督耶穌可以藉着我,顯示他極大的堅忍,使我成為將來信靠他而得永生的人的先例。」(提前1:13-16)耶穌的父親耶和華上帝則一次又一次地向以色列人發慈悲,拯救他們脱離仇敵之手,解救他們,使他們昌盛太平。因此,基督徒可以深信,上帝必通過耶穌向他們發慈悲。正如猶大説:「好叫你們常在上帝的愛裏,等待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慈悲,指望得享永生。」(猶21)上帝藉着基督向人大發慈悲,激勵真基督徒無私地執行傳道的使命,決不放棄。(林後4:1,2)
慈悲對待動物 箴言12:10説:「義人關心家畜的性命,惡人的慈悲也是殘忍。」義人留心牲畜的需要,悉心照顧,惡人卻對動物的需要無動於衷。世人大都自私自利,冷酷無情,他們對待牲畜的方式主要視乎能從牲畜身上得到甚麽利益而定。即使惡人覺得自己待牲畜已經不錯,但實際上也許很殘忍。(對照創33:12-14)義人愛護動物是應該的,因為上帝以身作則,關愛受造萬物,包括人和動物在内。(出20:10;申25:4;22:4,6,7;11:15;詩104:14,27;拿4:11)
慈悲與仁慈 在聖經裏,跟「拉漢因」和「埃萊奧斯」密切相關而且常常並列的兩個詞語,是希伯來語cheʹsedh赫塞德(詩25:6;69:16;耶16:5;哀3:22)和希臘語khaʹris卡里斯,分别指「忠貞之愛[慈愛]」和「分外恩典」。(提前1:2;來4:16;約二3)不過,「赫塞德」和「拉漢因」的重點有點不同,「赫塞德」主要指一方本着愛心、以仁慈厚道對待另一方,不離不棄;「拉漢因」主要指内心的憐恤之情。至於「卡里斯」和「埃萊奧斯」這兩個詞,則主要分别在於:「卡里斯」特指白白給人的恩賜,重點在於施恩者慷慨好施的精神,是施恩者的分外事,是蒙恩的人不配得到的;「埃萊奧斯」的重點在於看見淒苦和貧困的人時,本着慈悲作出反應。因此,上帝「惠然賜給[e·kha·riʹsa·to埃卡里薩托]他[耶穌]凌駕其他一切名字的名字」,所顯的是「卡里斯」(意即分外恩典)。(腓2:9)上帝向耶穌施恩,並不是出於同情,而是出於愛心和慷慨的精神。(見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