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的觀點
你可以怎樣應付壓力?
你正飽受壓力嗎?要是這樣的話,世上與你境況相若的大有人在。現在是“艱難的時期”,不論甚麽年紀、甚麽階層,人人都難免經歷緊張和壓力。(提摩太後書3:1,《新譯》)據某些專家聲稱,在登門求醫的病人當中,半數以上的病例都是由緊張所致的。
然而,壓力本身不一定是壞的。正如一位精神科主任説:“事實上,壓力有激勵作用,使我們滿懷熱忱去生活,壓力也是促使我們努力把事情完成的一種動力。我們能够從壓力中自得其樂——只要我們能够善加處理的話。”
但在另一方面,緊張和壓力也可以深具破壞力的。倘若壓力為你帶來煩惱又怎麽辦呢?以下是一些基於聖經智慧的提議,它們能够幫助你減輕由於緊張而産生的破壞性影響。
避免期望過高
聖經説,“所盼望的遲延未得,令人心憂。”(箴言13:12)我們的期望若遲遲未見實現,這可以使我們感到極度沮喪。我們若作出一些不切實際的奢望,大失所望的機會幾乎是在所難免的事。
例如,廣告傳媒時常誤導人相信,人的快樂有賴於擁有更多物質東西。人所追求的東西若遠遠超過自己的能力所能負擔的限度,結果只會為自己帶來緊張和挫折。聖經提出勸告説:“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摩太前書6:8)不錯,即使你無法擁有你想擁有的汽車、住宅和家具,要珍惜你現時所擁有的。要對物質的渴求保持適中。
對人期望過高也會為自己帶來緊張。例如,雇主或監督誠然有權期望員工在工作上有合理程度的表現,但他若期望員工表現得十全十美就極為不智了。巴西一位工廠監督卡洛斯説:“要接受别人的性格特徵。不要期望過於别人所能付出的,否則只會使自己精神緊張,弄得大家都不愉快。”——請參看耶利米書17:5-8。
切勿求勝心切
《拉丁美洲日報》透露另一個導致緊張的原因,該報指出‘求勝心切、事事競爭是導致心臟病的一個重大成因’。一位年輕會計師承認説:“我害怕在公司裏顯出自己能力不足。我於是拼命工作,但别人並沒有對我的表現表示讚賞,這使我大感沮喪。”
關於這種渴求卓然有成之心,所羅門説:“我看見各樣的勞碌和各樣精巧的工作,都是出於人與人彼此的競爭。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傳道書4:4,《新譯》。
人若渴望在工作上獲得晋升或受到賞識,要記得“快跑的未必能贏”,這是事實。(傳道書9:11)瑪麗亞是巴西一位文職人員,她説:“某個人也許具有才幹,但鑑於種種環境因素,甚至也許由於上司的偏私,這也會阻礙他的晋升機會。”——請參看傳道書2:21;10:6。
因此,不要期望過高,並且要有自知之明。與其只是為了獲得晋升而工作,不如從工作中自得其樂。(傳道書2:24)不錯,一心渴求出人頭地的人不但失去了許多生活樂趣,由於把自己弄得精神緊張,做起事來也只會事倍功半。由於這緣故,阿諾德·福克斯醫生提出勸告説:“力圖與衆不同、出類拔萃,這誠然是個值得稱讚的目標,但千萬不要讓這個想法支配你的生活。人若把愛心、歡笑、生活情趣通通忘掉,一心只求成功而把生活樂趣抛諸腦後,到頭來只會使自己大感緊張而已。”
你可以做的事情
在應付從生活壓力而來的緊張方面,方法之一就是培養幽默感。(傳道書3:4)你無需像個詼諧演員才能保持心境開朗。但“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17:22。
你做事有沒有拖延的習慣?長遠來説,一味拖延只會增加而非減少緊張之感。聖經勸勉我們:“殷勤不可懶惰。”(羅馬書12:11)你大可以擬定一個工作表來——不論是記在心裏抑或實際寫下來——列出你需要辦妥的事情。(箴言21:5)接着要為這些事情定下先後次序,然後動手去幹。
倘若你已設盡辦法,仍然紓解不了緊張的情緒、沮喪又如何呢?那麽你也許需要作出努力去調整自己的思想。不要老是回想過去所犯的錯誤。這只會使你百上加斤而已。一位19世紀的哲學家寫道:“人只能從過去汲取教訓,卻要為未來而活。”我們能够從以往的錯誤學到教訓,但現時的行動卻會建造未來。
在消除緊張方面,大衛王道出了最佳的救藥,他向耶和華禱告説:“我心裏的愁苦甚多,求你救我脱離我的禍患。”(詩篇25:17)不錯,大衛仰望上帝幫助他從憂慮中獲得舒解。你若撥出時間研讀和沉思上帝的話語,你也會感到與上帝的關係更親密。你一旦對上帝的旨意深懷體會,你便會受到感動要決心把上帝的權益置於生活的首位,這有助你抛卻許多不必要的憂慮。(馬太福音6:31,33)要學會一天的事情一天當,何必把明天的憂慮都扛在今天的肩上呢?耶穌這樣説:“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够了。”——馬太福音6:34。
[第15頁的精選語句]
“某個人也許具有才幹,但鑑於種種環境因素,甚至也許由於上司的偏私,這也會阻礙他的晋升機會”
[第14頁的圖片鳴謝]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Funds given by the Josephine Bay Paul and C. Michael Paul Foundation, Inc., and the Charles Ulrick and Josephine Bay Foundation, Inc., and the Fletcher Fund, 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