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不僅是談話而已
試想像一群遊客在觀賞一處美麗的景色。雖然全團人都在看同一的風景,每個人的感覺卻不盡相同。為甚麽?因為每個人都站在不同的位置觀看。沒有兩個人是恰好站在同一位置的。此外,不是人人都會注視同一的景物。每個人都對不同的景象表現特别的興趣。
在婚姻中情形也是這樣。即使夫婦是天作之合,兩人也不會對事物懷有完全一樣的看法。夫妻彼此在感情氣質、童年經歷、家庭影響等事上都不是一樣的。觀點上的差異往往能造成激烈的爭辯。難怪使徒保羅坦白承認説:“結婚的人會……有苦痛哀傷。”——哥林多前書7:28,《新英文聖經》。
溝通包括作出努力,把這些差異與夫妻一體的關係融合起來。這需要夫婦雙方撥出時間彼此交談。(可參閲第7頁的附框。)可是問題還涉及許多事情。
表現洞察力
一句聖經箴言説:“智慧人的心使他的口表現洞察力,又使他的嘴增加説服力。”(箴言16:23,《新世》)譯作‘把洞察力表現出來’一詞的希伯來文字詞的基本意思是:審慎,在腦中仔細衡量各事。因此,成功溝通的焦點在於心而非在於口。一個善於溝通的人不僅是個喜歡説話的人,同時也必須是個富於體恤的聽者。(雅各書1:19)他必須看出配偶藏在心裏的感覺,辨識對方的弦外之音。——箴言20:5。
怎樣辨識呢?有時,憑着留意環繞爭論的各種情況便可以看出端倪來。例如,你的配偶是否在感情上或身體上受到重大壓力?他的情緒是否受到病痛所影響?聖經説:“話合其時,何等美好。”(箴言15:23)因此,考慮一下引起爭端的各種情況能够幫助你作出適當的回應。——箴言25:11。
許多時,爭論是由一些目前情況以外的事情所引起的。
了解對方的過去
童年的經歷對我們長大成人後的思想態度有很大的影響。既然配偶來自不同的家庭,大家對事物有不同看法是在所難免的。
聖經所載的一宗事例足以説明這點。當時上帝的約櫃運抵耶路撒冷,大衛公開表露自己的興奮之情。但他的妻子米甲又如何?聖經説:“掃羅的女兒米甲從窗户裏觀看,見大衛王在耶和華面前踴躍跳舞,心裏就輕視他。”——撒母耳記下6:14-16。
米甲反映出她那不義的父親掃羅所表現的不信態度。聖經注釋家C.F.凱爾和F.德利奇認為,由於這個緣故,經文第16節把米甲稱為“掃羅的女兒”而非大衛的妻子。無論如何,接着在他們中間發生的爭議表明,大衛和米甲對這宗喜樂的事件各有不同的看法。——撒母耳記下6:20-23。
這個例子表明,教養的微妙影響足以使丈夫和妻子對事物各抱各的看法。即使夫妻兩人都事奉耶和華,情形也是一樣。例如,妻子需要在感情上獲得足够的支持,即如孩子異常渴望獲得父母的嘉許一樣。這也許會使作丈夫的感到莫名其妙。他可能慨歎説:“我就是對她説上一百次我愛她,她看來還是 覺得不足够似的!”
從這個事例我們可以看出,溝通包括“不要只着眼於自己事務上的個人利益,也要着眼於别人事務上的個人利益”。(腓立比書2:4,《新世》)為了促進溝通,丈夫必須考慮到妻子以往的經歷,從她的 角度去看事物,而非僅是從自己方面着眼。當然,妻子也應受到感動以同樣方式與丈夫溝通。——哥林多前書10:24。
以往若受過侵犯
配偶一方若曾遭人強姦或在童年受過性侵犯(很遺憾,這正是今日一個與日俱增的難題),另一方表現個人關注就着實非常重要了。例如,每當與丈夫發生性關係時,妻子可能往往弄不清現在和過去,分不開是配偶抑或是侵犯者,是性關係還是性侵犯。如果丈夫在這件敏感的事上沒有從妻子的角度去看事情,這可能格外令人大感挫折。——彼得前書3:8。
雖然你無法擦掉過去,也不能完全治愈往事留下來的創痛,你卻能給傷心的配偶許多安慰。(箴言20:5)以甚麽方法?彼得寫道:“你們作丈夫的,應當設法了解與你同住的妻子。”(彼得前書3:7,《菲利普斯譯本》)清楚了解配偶的過去是溝通不可或缺的部分。但若缺乏富於體恤的同情心,你便會徒費唇舌了。
耶穌看見許多生病的人時,雖然他自己從沒有經歷過他們的疾苦,他卻“憐憫他們”。(馬太福音14:14)類似地,你也許沒有經歷過妻子所受的侵犯,但與其對她的悲痛視若無睹,不如接受她的過去而盡力支持她。(箴言18:13)保羅寫道:“我們堅固的人應該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不求自己的喜悦。”——羅馬書15:1。
被怨恨所乘
婚姻彷彿是一件價值連城的器皿。這件器皿一旦被通姦破壞,便會造成難以逆料的損害。(箴言6:32)不錯,清白的配偶若決定寬恕對方,破碎了的關係便可藉言歸於好而修補過來。但裂縫始終是存在的,一旦爭執再起時,夫婦可以很容易想起這些裂縫,並利用往事作為攻擊對方的武器。
配偶若不忠,憤怒無疑是正常的反應。但如果你已經寬恕對方,就要慎防繼續抱怨懷怒,因為持續的憤怒可以將寬恕之舉所造成的好處完全抵消。不管怒氣是靜靜地在内心沸騰抑或無情地宣泄出來,持續的怒氣對配偶雙方都十分有害。為甚麽呢?一位醫生評論説:“你感到被配偶傷害,是因為你仍然愛他。因此,不論你故意避開抑或想找機會報復,你這樣做不僅傷害配偶,同時也傷害你自己。對於你一直渴望恢復的關係,你只是進一步把它拆毁而已。”
不錯,你若不止息怒氣,便無法排解婚姻中的爭端。因此,要在情緒不怎麽激動的時候,與配偶一起討論彼此的感受。解釋何以你感到受傷害,你需要怎樣才能安心,以及你願意怎樣行以求使婚姻維持下去。千萬不要利用往事作為取得優勢的武器。
癖癮妨礙溝通
配偶一方若濫用酒精或藥物,婚姻便會遭受極大的苦困。沒有癮癖一方的處境也許跟聖經所載的亞比該相若。亞比該的丈夫拿八“喝得爛醉如泥”之際,亞比該急忙設法挽救他的愚昧行徑所導致的惡果。(撒母耳記上25:18-31,36,《新譯》)有些夫婦,一方被癮癖弄得焦頭爛額,另一方則想盡辦法去改變對方的行為。這些家庭與拿八和亞比該的家庭很相似。a
我們可以理解的是,染上癖癮的人一旦開始復原,這會帶給家人莫大的舒解。但這僅是開始而已。試想像一場猛烈風暴在一小鎮上大舉肆虐,結果房屋倒塌,樹木連根拔起,電話線吹倒在地。風暴過後,人人都感到十分高興。可是,現在急需的是進行廣泛的修葺工作。染上癖癮的配偶開始復原時,情形也是這樣。分崩離析的關係必須重新締結。信任和忠誠必須重新建立。溝通的渠道必須重新建造。對正在改過的癮君子説來,這種逐步的自新乃是聖經要求基督徒必須培養的‘新品格’的一部分。這個新品格必須把‘那發動頭腦的力量’也包括在内。——以弗所書4:22-24,《新世》。
利奧納和綺蘭由於研讀聖經而得以停止濫用麻醉劑,但是‘發動他們頭腦的力量’卻未能充分發揮作用。b不久之後,有其他癖好開始浮現。綺蘭説:“有20年之久,我們一直試圖實踐聖經原則而獲致美滿的婚姻,但卻總是事與願違。我們的癖好已根深蒂固,即使我們繼續研讀聖經和不住禱告,也無法將其革除。”
利奧納和綺蘭向弟兄請教,希望能了解他們的癖好的成因。他們發覺,“忠信審慎的奴隸”階級就虐待兒童、醉酒和尊重婦女等問題所提供的適時勸告對他們特别有幫助。c(馬太福音24:45-47,《新世》)綺蘭説:“這些資料幫助我們消除以往所造成的損害,恢復夫婦關係的和諧。”
解決難題
因為兒子以掃娶了赫人女子為妻,利百加感到痛苦不已。她恐怕另外的兒子雅各也會步以掃的後塵,於是向丈夫説出自己的受挫感覺:“我因這赫人的女子連性命都厭煩了;倘若雅各也娶赫人的女子為妻,像這些一樣,我活着還有甚麽益處呢?”——創世記27:46。
值得留意的是,利百加雖然堅定地論及自己的感受,卻沒有抨擊以撒。她沒有説,“都是你不好!”或“你早該好好控制局面才對!”相反,利百加使用“我”這個代名詞去形容難題如何困擾着她。她的説話方式引起了以撒的共鳴,而非促使他設法顧全面子。由於沒有感到受妻子批評,以撒顯然能立時回應利百加的請求。——創世記28:1,2。
丈夫和妻子都可以從利百加的榜樣學得教訓。夫妻發生衝突時,要攻克的是難題而非對方。像利百加一樣,要説出事情如何使你遭受影響。“我感到受挫,因為……”或“我覺得自己被誤解,因為……”一類的説法會比“你使我受不了!”或“你從來都不了解我!”有效得多。
不是僅忍受現狀而已
第一對人類亞當夏娃的婚姻維持了幾百年之久,他們産生了一個有許多兒女的家庭。(創世記5:3-5)可是,這並不表示他們的婚姻堪作模範。從很早開始,獨立自主的精神和對創造者的公義律法表現蔑視的態度已破壞了他們夫妻一體的連繫。
同樣,今日一宗婚姻也許得以維持下去,但卻缺少了良好溝通所需的各種成分。夫婦可能要把根深蒂固的強烈想法及不適當的品格特徵徹底根絶才行。(可參閲哥林多後書10:4,5。)這是一項持續不斷的教育過程。可是我們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作為婚姻的創始者,耶和華上帝對婚姻安排深感興趣。(瑪拉基書2:14-16;希伯來書13:4)因此,我們若盡了自己的本分,我們便可以深信耶和華會賞識我們所作的努力,賜給我們所需的智慧去改善婚姻中的溝通。——可參閲詩篇25:4,5;119:34。
[腳注]
a 《儆醒!》1992年5月22日刊(英文)第3-7頁論及怎樣向酗酒者的家人提出幫助。
b 並非當事人的真名。
c 可參閲《儆醒!》1993年6月8日刊;英文《儆醒!》1992年5月22日刊及1992年7月8日刊。
[第6頁的附欄]
“還比不上拿垃圾 的時間!”
有人問一對婚姻遭遇難題的夫婦,他們每週花多少時間把垃圾拿到屋外去。他們的回答是,每週約35分鐘,或每天5分鐘。然後别人問他們平日會花多少時間一起交談。作丈夫的猛然覺醒,説:“還比不上拿垃圾 的時間!”他補充説:“我們若認為每日花五分鐘便足以維繫一段婚姻,只是自欺欺人而已。要鞏固一宗婚姻就更不用説了。”
[第7頁的附欄]
訂下基本規則
◻ 每次只討論一件事(哥林多前書14:33,40)
◻ 説出自己的感受;不要指責對方(創世記27:46)
◻ 不可動手打人(以弗所書5:28,29)
◻ 不可互相對罵(箴言26:20)
◻ 目標是和解,不是得勝(創世記13:8,9)
[第4頁的圖片]
發生衝突時,要攻克的是難題而非對方
[第8頁的圖片]
説出自己的感受;不要指責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