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喜嘅團結與受難紀念
“睇吓!弟兄團結同住,幾咁美善,幾咁可喜!”——詩篇133:1
1,2.喺2018年,邊個場合最能够體現全球弟兄姊妹嘅團結精神?請解釋。(請睇吓課文開頭嘅圖片)
2018年3月31日,上帝嘅子民同好多感興趣人士會喺日落之後聚集埋一齊,參加一年一度主嘅晚餐。世界各地千百萬人會一齊紀念耶穌基督嘅死亡。每年嘅紀念聚會,係最能够體現全球弟兄姊妹團結精神嘅場合!
2 喺受難紀念嗰一日,耶和華同耶穌一定好開心見到地球上每一刻都有人參加呢個特别聚會。聖經預言“有一大群人,多到冇人可以數得晒,係從所有國族、部族、民族、語言嚟嘅”。佢哋會呼喊話:“我哋得救,全靠坐喺寶座上我哋嘅上帝,同埋綿羊羔。”(啟示錄7:9,10)每年嘅受難紀念聚會都可以使耶和華同耶穌得到莫大嘅尊榮。
3.呢篇課文會回答乜嘢問題?
3 呢篇課文會回答以下嘅問題:(1)我哋每個人可以點樣為參加受難紀念聚會做好準備並從中得益?(2)受難紀念聚會點樣影響上帝子民嘅團結?(3)我哋可以點樣促進基督徒嘅團結?(4)將來係咪會有最後一次嘅受難紀念聚會?如果有,係幾時?
做好準備並從中得益
4.點解盡力參加受難紀念聚會咁重要?
4 點解盡力參加受難紀念聚會咁重要?一個原因係,參加會衆聚會係我哋崇拜耶和華嘅一部分,而受難紀念係一年之中最重要嘅聚會。耶和華同耶穌一定會留意每個人為參加呢個聚會所付出嘅努力。除非身體或者情況真係唔允許,我哋都會盡力參加受難紀念聚會。如果我哋通過行動表明自己重視聚會嘅安排,耶和華就有更多理由將我哋嘅名“記錄喺佢面前嘅册上”,即係“生命册”。呢本“生命册”記錄住所有將會得永生嘅人嘅名字。(瑪拉基書3:16;啟示錄20:15)
5.喺受難紀念聚會之前,我哋可以點樣“察驗自己係咪持守住信仰”?
5 喺受難紀念聚會之前,我哋要撥出時間禱告、仔細察驗自己同耶和華之間嘅關係。(請讀哥林多後書13:5)噉我哋具體可以點樣做呢?要“察驗自己係咪持守住信仰”。我哋可以問吓自己:“我係咪真係相信,自己屬於唯一一個受耶和華任用嚟成就佢旨意嘅組織?我係咪竭盡全力傳講同教導人王國嘅好消息?我嘅行動有冇表明我真係相信而家就係最後嘅日子,同埋撒但嘅統治好快就會結束?而家我對耶和華同耶穌嘅信心係咪同獻身受浸嗰時一樣?”(馬太福音24:14;提摩太後書3:1;希伯來書3:14)沉思呢啲問題嘅答案,可以幫助我哋不斷驗明自己到底係點樣嘅人。
6.(甲)通往永生嘅唯一道路係乜嘢?(乙)一位長老點樣為紀念聚會做好準備?你可以點樣做類似嘅準備?
6 為受難紀念聚會做好準備嘅一個方法係,研讀同沉思解釋呢個聚會點解咁重要嘅文章。(請讀約翰福音3:16;17:3)通往永生嘅唯一道路就係“認識”耶和華同“信從”佢嘅獨生子耶穌。我哋可以選擇一啲能够幫助自己親近耶和華同耶穌嘅資料嚟做個人研讀。我哋嚟睇吓一位長老點樣做。多年來,佢一直收集一啲耶和華同耶穌點樣向我哋表現愛心,以及同受難紀念有關嘅《守望台》文章。喺紀念聚會之前嘅幾個星期,佢會重讀收集到嘅文章同沉思呢個聚會嘅重要性。佢時不時會收集多一兩篇新文章。呢位長老發覺,重讀呢啲文章、研讀同沉思有關耶穌受難嘅經文,每年都會有新嘅體會。最重要嘅係,佢覺得自己對耶和華同耶穌嘅愛每年都不斷增加。噉樣嘅個人研讀可以幫助你加深對耶和華同耶穌嘅愛同感激,亦都可以幫助你從受難紀念聚會充分得益。
受難紀念聚會使我哋團結
7.(甲)喺第一個主嘅晚餐,耶穌向天父祈求乜嘢?(乙)乜嘢表明耶和華回應咗耶穌嘅禱告?
7 喺第一個主嘅晚餐,耶穌向天父禱告,祈求佢幫助門徒團結一致,就好似佢同父親團結一樣。(請讀約翰福音17:20,21)耶和華的確回應咗愛子嘅禱告。受難紀念聚會比其他聚會更有力證明,耶和華見證人係團結一致嘅。唔同國族、唔同膚色嘅人,喺世界各地嘅聚會場所都聚集一齊參加呢個聚會。喺一啲地區,唔同種族嘅人一齊參加宗教集會係好罕見嘅,甚至因此會俾人嘲笑。不過喺耶和華同耶穌眼中,呢種團結係非常寶貴嘅!
8.關於團結,耶和華俾咗以西結一個乜嘢信息?
8 睇到上帝嘅子民享有團結,我哋唔會感到意外,因為耶和華早就預告咗呢件事。佢吩咐以西結先知喺一條木棍上面寫住“猶大”,另一條就寫住“約瑟”,之後將兩條木棍合埋一齊。(請讀以西結書37:15-17)《守望台》2016年7月刊嘅“讀者來函”解釋:“耶和華俾咗以西結一個充滿希望嘅信息,佢應許以色列人會返到應許之地,再次團結起嚟成為一個國家。呢個信息亦都預告,喺最後嘅日子,上帝嘅子民會團結一致噉事奉佢。”
9.每年嘅耶穌受難紀念聚會點樣表明以西結嘅預言獲得應驗?
9 從1919年以來,耶和華逐步將受膏基督徒再次組織起嚟,使佢哋團結合一。受膏基督徒就係象徵“猶大”嘅木棍。而有希望喺地上享永生嘅人就係象徵“約瑟”嘅木棍,佢哋嘅人數不斷增加,同受膏基督徒一齊並肩工作。呢兩群人合成“一群”。(約翰福音10:16;撒迦利亞書8:23)耶和華承諾佢會將呢兩條木棍合埋一齊,成為一條。(以西結書37:19)而家呢兩群人都受已經得到榮耀嘅耶穌基督統治,團結噉事奉耶和華。耶穌就係以西結預言裏面所提到嘅“[上帝]嘅僕人大衛”。(以西結書37:24,25)剩餘嘅受膏基督徒同“另外嘅綿羊”,都會聚集埋一齊參加一年一度嘅耶穌受難紀念聚會,呢個清楚表明以西結書所描述嘅寶貴團結係真實嘅!我哋每個人可以點樣保持同促進團結呢?
促進團結嘅方式
10.我哋可以點樣喺上帝嘅子民當中促進團結?
10 我哋促進上帝子民團結嘅一個方式係,培養謙卑嘅態度。耶穌喺地上嘅時候,勸勉門徒要保持謙卑。(馬太福音23:12)如果我哋内心謙卑,就唔會表現自高自大嘅世俗精神。謙卑嘅態度可以幫助我哋順從帶頭嘅人,而服從嘅精神喺促進會衆團結方面係必不可少嘅。更重要嘅係,我哋表現謙卑可以令上帝嘅心歡喜,因為佢“同高傲嘅人為敵,但係就賜分外恩典俾謙卑嘅人。”(彼得前書5:5)
11.沉思受難紀念象徵物嘅含意點樣幫助我哋促進團結?
11 我哋促進上帝子民團結嘅第二個方式係,沉思受難紀念象徵物嘅含意。喺受難紀念聚會之前,特别係聚會當晚,要認真諗吓無酵餅同紅酒嘅含意。(哥林多前書11:23-25)無酵餅象徵耶穌為人類犧牲嘅完美身體,而紅酒就象徵佢留出嘅寶血。不過我哋只係知道呢啲象徵物代表乜嘢係唔够嘅。仲要記住,基督獻出嘅贖價包含兩種最偉大嘅愛:一種係耶和華為我哋犧牲愛子嘅愛,另一種係耶穌甘願為我哋犧牲自己生命嘅愛。沉思佢哋嘅愛無疑推使我哋想以愛還愛。我哋同弟兄姊妹對耶和華嘅愛,就好似一條繩噉將我哋緊緊連繫埋一齊,鞏固我哋之間嘅團結。
12.喺國王赦免奴隸債務嘅比喻裏面,耶穌點樣清楚表明耶和華期望我哋寬恕其他人?
12 我哋促進團結嘅第三個方式係,甘心寬恕人。我哋寬恕得罪自己嘅人,就表明我哋感激基督獻出嘅贖價,使我哋嘅罪得蒙寬恕。請睇吓記載喺馬太福音18:23-34耶穌所講嘅比喻,問吓自己:“我有冇受到推動實踐耶穌所教嘅?我有冇對同工表現忍耐同體恤佢哋嘅感受?我係咪樂意寬恕嗰啲得罪我嘅人?”當然,人犯嘅罪有輕有重。我哋唔完美嘅人有時好難寬恕某啲過犯,但係呢個比喻使我哋知道耶和華希望我哋點樣做。(請讀馬太福音18:35)耶穌講得好清楚,如果我哋有理由寬恕弟兄不過又冇噉做,耶和華就唔會寬恕我哋。真係發人深省!我哋跟從耶穌嘅教導寬恕其他人,就可以保護同維繫基督徒寶貴嘅團結。
13.我哋點樣表明自己促進團結?
13 我哋寬恕其他人,就表明自己促進和睦。使徒保羅曾經提出勸告話,我哋要“用和平維繫團結,竭力持守聖靈所賜嘅合一”。(以弗所書4:3)喺今年受難紀念嘅月份,特别係聚會嗰晚,要認真諗吓自己平時點樣對待其他人。問吓自己:“我有冇表明自己盡力避免心懷怨恨?其他人係咪覺得我盡力追求和睦同團結?”特别喺呢個時候,我哋需要沉思呢啲重要問題。
14.我哋點樣表明自己“用愛心彼此包容”?
14 促進團結嘅第四個方式係,效法耶和華表現愛心。(約翰一書4:8)“我或者要愛佢,但係唔需要鍾意佢!”我哋唔應該對任何弟兄姊妹有噉樣嘅諗法。如果我哋噉諗,就係同保羅嘅勸告背道而馳,佢話我哋應該“用愛心彼此包容”。(以弗所書4:2)請留意,保羅唔係只係話“彼此包容”,而係話我哋要“用愛心”彼此包容。呢個有咩分别?喺會衆裏面,我哋可以睇到各種各樣嘅人,因為耶和華吸引佢哋親近佢。(約翰福音6:44)既然耶和華吸引佢哋,噉佢哋一定值得耶和華去愛。所以我哋點可以認為某個弟兄姊妹唔值得我哋去愛呢?耶和華吩咐我哋要表現愛心,噉我哋就唔應該有所保留!(約翰一書4:20,21)
幾時係最後一次受難紀念聚會?
15.我哋點知會有最後一次受難紀念聚會?
15 終有一日,我哋會舉行最後一次受難紀念聚會。我哋點知呢?保羅受聖靈啟示,喺寫俾哥林多會衆受膏基督徒嘅第一封信裏面,講到佢哋每年紀念耶穌嘅死亡就係“顯揚主嘅死,直到佢嚟”。(哥林多前書11:26)呢度講嘅“嚟”同耶穌喺談及終結時期嘅預言裏面所講嘅“嚟”係指同一件事。關於臨近嘅大患難,耶穌話:“到時人子顯現嘅憑證會喺天上出現,於是地上所有民族都悲慟捶胸,並且睇見人子喺天雲上帶住力量同大榮耀而 嚟。[耶穌]必定差佢嘅天使用號筒嘅大聲將蒙揀選嘅人,從四方,從天呢邊到天嗰邊,都聚集起嚟。”(馬太福音24:29-31)蒙揀選嘅人聚集起嚟,就係所有地上剩餘嘅受膏基督徒到天上得到獎賞嘅時候。呢件事會喺大患難開始之後,哈米吉多頓大戰爆發之前發生。之後14萬4000人會同耶穌一齊戰勝地上嘅君王。(啟示錄17:12-14)喺耶穌“嚟”聚集剩餘嘅受膏基督徒之前,所舉行嘅受難紀念聚會就係最後一次。
16.點解你下定決心出席今年嘅受難紀念聚會?
16 願我哋下定決心參加2018年3月31日嘅受難紀念聚會,並從中得益。我哋可以祈求耶和華幫助我哋繼續喺佢嘅子民當中促進團結!(請讀詩篇133:1)終有一日,我哋會參加最後一次受難紀念聚會。願我哋盡力出席並且珍惜喺受難紀念聚會所享有嘅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