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班課文9
耶和華會讓你安心
每當我被憂慮壓倒,你都安慰我,使我安心。——詩篇94:19及腳注
唱詩第44首 淒苦人的禱告
課文摘要a
1.(甲)我們可能會因為甚麽事而憂慮?(乙)憂慮可能會讓我們産生甚麽想法?
你曾經為某些事感到非常憂慮b嗎?也許别人説的話或做的事傷害到你,讓你很難過。又或者你為自己説的話或做的事而感到不安,也許你擔心耶和華永遠不會原諒你。更糟的是,你可能認為自己會被憂慮壓倒,是因為自己缺乏信心,是個很糟糕的基督徒。不過,真的是這樣嗎?
2.從哪些聖經人物的事例可以看出,感到憂慮並不代表缺乏信心?
2 讓我們來看看幾個聖經人物的例子。哈拿是撒母耳的媽媽,她的信心非常堅定。即使如此,她也曾因為被家人欺負而非常傷心。(撒母耳記上1:7)使徒保羅對上帝很有信心,但他也曾「為各群會衆憂慮」,感到壓力很大。(哥林多後書11:28)大衛也是很有信心的人,所以耶和華特别喜歡他。(使徒行傳13:22)不過,大衛也曾犯錯,承受很大的壓力。(詩篇38:4)耶和華安慰了這三位忠僕,讓他們感到安心。接着會談談,我們可以從他們的經歷學到甚麽。
我們可以從哈拿的經歷學到甚麽?
3.别人説怎樣的話可能會讓我們憂慮難過呢?
3 假如别人説話尖酸刻薄或欺負我們,我們可能會憂慮難過。如果這麽做的人是我們的親朋好友,就更令人難受了。我們可能會很擔心再也無法跟對方和好如初。有時,别人沒有仔細考慮就把一些話説出口,讓我們覺得好像被刀刺傷一樣。(箴言12:18)有時,别人也可能會故意説出傷人的話。一位年輕姊妹就曾面對這樣的情況,她説:「幾年前,有個要好的朋友在網上亂説我的壞話,讓我很難過。我真不明白為甚麽她要這樣在背後中傷我。」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經歷,你能從哈拿身上學到甚麽呢?
4.哈拿曾面對哪些考驗?
4 哈拿曾面對一些不容易應付的考驗。她有好多年都不能生育。(撒母耳記上1:2)古代以色列人認為,婦女不育是因為沒有得到上帝賜福。哈拿因此覺得很丢臉。(創世記30:1,2)更糟的是,哈拿的丈夫還有另一個妻子比妮拿,她生了好幾個孩子。為了跟哈拿爭寵,比妮拿不斷嘲笑她,想讓她難過。(撒母耳記上1:6)起初,哈拿很難面對這些考驗。她「心裏痛苦」,一直哭也不想吃東西。(撒母耳記上1:7,10)後來,哈拿怎樣得到安慰呢?
5.哈拿禱告後有甚麽感覺?
5 哈拿向耶和華禱告,將心裏的感受都説出來。然後,她也將自己的情況告訴大祭司以利。以利對她説:「你回去吧,願你平安,願以色列的上帝成全你所求的。」結果,哈拿就「回去吃東西,臉上再也沒有愁容了」。(撒母耳記上1:17,18)禱告讓哈拿的内心恢復安寧。
6.關於禱告,(甲)我們從哈拿身上學到甚麽?(乙)我們從腓立比書4:6,7學到甚麽?
6 我們堅持不懈地禱告,内心就會恢復安寧。哈拿用很長的時間跟天父禱告。(撒母耳記上1:12)我們也可以多花點時間,將自己的憂慮、弱點、恐懼的事都詳細地告訴耶和華。我們的禱告不一定要非常有條理,或者像優美的詩詞。我們有時也可能非常難過,甚至哭着向上帝禱告。即使如此,耶和華也不會感到不耐煩。我們除了要把難題告訴上帝之外,也要記得腓立比書4:6,7(請讀)的勸告。經文説我們也該在禱告中表達感謝。我們的確有很多理由要感謝耶和華,例如他賜給我們寶貴的生命,創造了奇妙的萬物,忠貞地愛我們,也給了我們美好的希望。
7.儘管面對很多考驗,哈拿還是會跟丈夫一起做甚麽?
7 哈拿儘管面對很多考驗,還是會跟丈夫一起去示羅崇拜上帝。(撒母耳記上1:1-5)哈拿在聖幕時,大祭司以利對她説,希望耶和華回應她的禱告,這讓哈拿得到了鼓勵。(撒母耳記上1:9,17)
8.聚會對我們有甚麽幫助?為甚麽?
8 我們繼續參加聚會,内心就會恢復安寧。在聚會開始的禱告中,弟兄往往會懇求上帝賜下神聖力量,而神聖力量的果實就包括安寧。(加拉太書5:22)我們感到憂慮時還是堅持參加聚會,就會得到耶和華跟弟兄姊妹的鼓勵,内心恢復安寧。因此,禱告和聚會都是耶和華用來安慰我們的方式。(希伯來書10:24,25)
9.(甲)哈拿回家後還需要面對甚麽難題?(乙)甚麽幫助她面對難題?
9 哈拿的難題並沒有立刻消除,她回家後還是要跟比妮拿住在同一個屋簷下。聖經沒有提到比妮拿改變了態度,所以哈拿可能還是要繼續忍受比妮拿的冷嘲熱諷。不過,哈拿的内心已經恢復了安寧。哈拿確信耶和華垂聽了她的禱告,她信賴耶和華,因此不再被憂慮壓倒。一段時間後,耶和華回應哈拿的禱告。哈拿終於有了孩子!(撒母耳記上1:19,20;2:21)
10.我們從哈拿的經歷學到甚麽?
10 就算難題沒有消失,我們的内心還是能恢復安寧。有時,儘管我們懇切禱告也經常聚會,難題卻還是沒有解決。我們從哈拿的經歷看出,沒有任何事能阻止耶和華安慰我們。耶和華不會拋下我們,他一定會獎賞忠心的人。(希伯來書11:6)
我們可以從保羅的經歷學到甚麽?
11.保羅為哪些事憂慮?
11 保羅也有很多憂慮。例如,他愛弟兄姊妹,所以為他們的難題擔心。(哥林多後書2:4;11:28)為了傳道工作,他曾忍受反對者的毆打,並且被囚禁。他也需要應付其他難題,例如「貧困的生活」。(腓立比書4:12)另外,他還曾遭遇船難至少三次,所以他搭船時很可能也會很不安。(哥林多後書11:23-27)保羅怎樣應付種種憂慮呢?
12.為甚麽保羅能減輕憂慮?
12 弟兄姊妹遭遇難題時,保羅雖然為他們擔心,但沒有認為自己能解決他們所有的難題。保羅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所以請其他人協助照顧會衆。例如,他將工作交託給提摩太、提多和其他值得信任的人。這些忠信的弟兄一定減輕了保羅的憂慮。(腓立比書2:19,20;提多書1:1,4,5)
13.長老可以怎樣效法保羅?
13 請求别人的幫助。今天許多仁慈的長老也像保羅一樣,為弟兄姊妹的難題擔心。不過長老個人的能力有限,他們有謙虛的態度就會請其他勝任的弟兄協助,也會訓練年輕的弟兄照顧上帝的羊群。(提摩太後書2:2)
14.(甲)保羅不介意甚麽?(乙)我們從保羅身上學到甚麽?
14 承認自己需要安慰。保羅很謙卑,所以向朋友尋求安慰。就算可能會被看作軟弱的人,他也不介意讓人知道自己需要安慰。保羅在寫給腓利門的信中説:「我聽説你那麽有愛心就非常高興,感到很安慰。」(腓利門書7)保羅也曾提到過其他的基督徒,他們都在保羅面對難題時,給了他很多安慰。(歌羅西書4:7-11)我們謙卑地承認自己需要安慰,弟兄姊妹就會很樂意幫助我們。
15.面對巨大的壓力時,保羅怎樣得到安慰?
15 信賴上帝的話語。保羅知道上帝的話語能安慰他,也讓他有智慧,能面對任何難題。(羅馬書15:4;提摩太後書3:15,16)當保羅第二次在羅馬被囚禁時,他覺得自己離被處死的日子不遠了,壓力肯定很大,於是請提摩太儘快來見他,也順道把一些書卷帶來。(提摩太後書4:6,7,9,13)這些書卷很可能是《希伯來語經卷》的某些部分,保羅肯定很想用這些書卷來好好研讀。今天,不論我們面對甚麽難題,只要效法保羅的榜樣,經常研讀上帝的話語,耶和華就會通過他的話語讓我們安心。
我們可以從大衛的經歷學到甚麽?
16.大衛曾經為甚麽事憂慮?
16 大衛曾因為犯錯而良心不安。他跟拔示巴通姦,又謀害拔示巴的丈夫,而且還想掩蓋自己的罪行。(撒母耳記下12:9)大衛起初不顧良心發出的警告,結果破壞了自己跟耶和華的關係,身心也備受煎熬。(詩篇32:3,4)大衛怎樣應付這種憂慮呢?如果我們犯了嚴重的罪,怎樣才能得到内心安寧呢?
17.從詩篇51:1-4,我們怎樣看出大衛真心悔改了?
17 禱告懇求上帝的寬恕。後來,大衛向耶和華禱告,他承認自己的罪行,為自己的過錯感到非常懊悔。(請讀詩篇51:1-4)於是他終於恢復了平靜,再次振作起來!(詩篇32:1,2,4,5)如果你犯了嚴重的罪,不要試圖掩飾。你要向耶和華禱告,向他認罪,這樣你的内心就會比較平靜。不過,要修復跟耶和華的友誼,你還需要採取其他行動。
18.大衛對管教有甚麽態度?
18 接受管教。當耶和華派先知拿單去揭發大衛的罪行時,大衛沒有為自己找藉口,也沒有認為自己犯的不過是小錯。他立刻承認自己不但得罪了拔示巴的丈夫,更是得罪了耶和華。大衛接受耶和華的管教,所以耶和華原諒了他。(撒母耳記下12:10-14)假如我們犯了嚴重的罪,就要向耶和華委任的長老尋求幫助。(雅各書5:14,15)我們不應該為自己的過錯找藉口。我們儘快接受管教並且努力改正,内心才會恢復安寧和快樂。
19.假如我們犯錯,就要決心怎麽做?
19 決心不再重蹈覆轍。大衛明白自己需要耶和華的幫助,才能避免再犯同樣的過錯。(詩篇51:7,10,12)大衛得到耶和華的原諒後,決心除掉錯誤的念頭,所以他能恢復内心安寧。
20.我們感激耶和華原諒我們,就會怎麽做?
20 我們向上帝禱告,接受他的管教,也努力避免重蹈覆轍,就表明我們感激耶和華原諒我們。這樣做能讓我們恢復内心安寧。一位弟兄叫詹姆斯,他曾犯下嚴重的罪,他説:「當我向長老承認我的過錯時,壓在肩膀上的重擔就消失了。我的内心漸漸恢復了平靜。」詩篇34:18説:「耶和華親近心碎的人,拯救心靈傷痛的人。」知道這點不是讓我們感到非常安慰嗎?
21.只要我們怎麽做,耶和華就會讓我們感到安心?
21 隨着最後的日子接近尾聲,令人憂慮的事可能會越來越多。當你感到憂慮時,要儘快尋求耶和華的幫助。要更認真地研讀聖經,學習哈拿、保羅、大衛的榜樣,也要請求天父幫助你找出憂慮的原因。(詩篇139:23)要把重擔卸給耶和華,特别是當你感到無能為力的時候。你這麽做就能跟一位詩篇執筆者有相同的感受,他對耶和華説:「每當我被憂慮壓倒,你都安慰我,使我安心。」(詩篇94:19及腳注)
唱詩第4首 耶和華是我的牧人
a 我們在面對難題時難免會感到憂慮。本篇課文會談談三位聖經人物的經歷,也會討論耶和華怎樣安慰他們,讓他們安心。
b 詞語解釋 憂慮是一種緊張或擔心的感覺。我們可能為經濟難題、健康因素、家庭問題或其他難題而憂慮。我們也可能為以往的過錯或將來會面對的挑戰而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