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具有基督的心意嗎?
“願那賜人忍耐和安慰的上帝使你們在彼此之間具有基督耶穌的思想態度。”——羅馬書15:5,《新世》。
1.人若自稱為基督徒,就需要回答一些甚麽問題?
今日環球各地據稱有超過10億人是基督徒。這暗示甚麽呢?這意味到,至少在名義上,他們相信耶穌基督而聲稱是他的跟從者或門徒。(馬太福音10:24,25)但是人需要怎樣行才能跟從基督的榜樣或生活模式呢?顯然,你必須認識他。你真正認識拿撒勒的耶穌嗎?你對於他在地上時是個怎樣的人懷有清楚的概念嗎?你知道他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之下對人有甚麽反應嗎?你具有“基督的心意”嗎?——哥林多前書2:16,《新譯》;以弗所書4:13。
2,3.我們怎樣才能認識基督的心意?
2 我們怎能認識一個生活在差不多兩千年前,在社會上公開活動只有三年半的人呢?以耶穌而言,我們有四份可靠的傳記幫助我們在心目中對他的為人有個清楚的概念。藉着仔細閲讀四福音的記載,我們也可以看出耶穌的行動受到怎樣的思想模式所推動。因此,我們若要作真正的基督徒而非僅是名義上的基督徒,就必須怎樣行呢?耶穌提出答案説:“他們吸收關於你,獨一的真神,和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的知識,就是永生。”——約翰福音17:3,《新世》;彼得後書3:18。
3 因此,每個基督徒都應當對天父耶和華和他的愛子基督耶穌的生活和教訓具有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僅是自稱為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是不够的。為了具有基督的心意,我們必須經常使頭腦充滿對耶穌的一生和榜樣的了解。這意味到我們需要經常認真研讀聖經,並且研讀一些有助於澄清經文的意思和上下文的聖經輔助讀物。這也需要我們具有正確的心態,使我們能够了解和接受基督在上帝旨意中所擔任的角色。——約翰福音5:39-47;馬太福音24:45-47。
一個感情豐富的人
4.耶穌是個怎樣的人?
4 耶穌是個健康、活躍的男子,在他三十歲之後的幾年從事傳道工作。(路加福音3:23)但他是個怎樣的人呢?他為人不苟言笑,冷漠無情嗎?剛相反,既是中東的猶太人,他十分富於表情。他絶不拘謹内向。反之他公開表現多種屬人的感情,從憂傷、憐憫至義憤和憤怒不等。——馬可福音6:34;馬太福音23:13-36。
5.耶穌聽見拉撒路去世的消息時有甚麽反應?
5 例如,耶穌見到馬大和馬利亞為了她們兄弟拉撒路去世而哀哭時,他有甚麽反應呢?約翰的記載告訴我們:“[耶穌]心裏非常悲傷,深深地激動,”接着他“哭了”。(約翰福音11:33-36,《現譯》)他表明自己與密友有同感。他並不以與他們同哭為恥。他雖然是“上帝的兒子”,卻表露深具人性的感情。(約翰福音1:34)這必然使馬大和馬利亞深受感動!——可參閲路加福音19:41-44。
6.為甚麽耶穌雖然曾經哭泣,卻絶非缺乏男子氣概?
6 可是,今日有些人可能以為耶穌是個弱者,因為他公開與那些女子同哭。事實上,天主教作家貝洛克(Hilaire Belloc)將耶穌稱為“脂粉氣的男人”。這是真的嗎?耶穌真的像基督教國的藝術品所時常描繪一般,是個柔弱的男子嗎?絶不然,眼淚並不一定是軟弱的迹象。正如一份醫藥報刊表示:“制止人適當地表達温柔的感情是不合理而有害的。……將温柔的感情表達出來,特别是哭泣,乃是一種唯獨人才具有的特性。”——可參閲撒母耳記下13:36-38;約翰福音11:35。
7.耶穌所立的仁慈榜樣可以在甚麽方面幫助我們?
7 耶穌對痛苦的反應的確合乎人性和人道。這可以幫助我們與他和他的心意認同。我們並非跟從某個冷漠無情的神話人物,反之我們所跟從的是上帝所差來的完美、屬人的榜樣,“永生上帝的兒子”。(馬太福音16:16;約翰福音3:16,17;6:68,69)他為今日所有的基督徒立下多麽優良的模範!特别是基督徒長老,由於必須時常在别人遭遇損失和艱難的時候予人安慰及表現體恤之心,更需要跟從耶穌的完美榜樣!不錯,在這些場合,具有基督的心意的確可以造成很大的差别。——帖撒羅尼迦前書2:7,8。
一個敢作敢為的人
8.耶穌怎樣表現勇氣和敢作敢為?
8 耶穌也表明自己是個具有勇敢的信念而行動果斷的人。例如他曾兩次剛毅地把販賣牲畜和找換銀錢的人逐出聖殿。(馬可福音11:15-17;約翰福音2:13-17)他也不怕公開揭發自以為義的文士和法利賽人的偽善。他在有力的指責中提出警告説:“虛偽的經學家和法利賽人哪,你們有禍了!你們好像粉飾了的墳墓,外面好看,裏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各樣的污穢。”耶穌在這裏無疑絶沒有軟弱的迹象!——馬太福音23:27,28,《新譯》;路加福音13:14-17。
9,10.(甲)為甚麽耶穌發怒卻沒有犯罪?(乙)基督的榜樣應當對基督徒長老有甚麽影響?
9 耶穌的憤怒是否表示他缺乏自制呢?在耶穌從事傳道工作期間隨伴在側的彼得説:“他並沒有犯罪。”(彼得前書2:22)使徒保羅寫道:“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希伯來書4:15)受控制的義憤和不受控制的憤怒是大有差别的。——可參閲箴言14:17;以弗所書4:26。
10 因此,基督徒長老雖然不會“隨便動怒”,卻無疑應當具有道德的力量而能够‘責備反駁的人’,若有必要甚至‘嚴厲地’如此行。他必須具備資格去“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多書1:7-13,《新譯》;提摩太後書4:1,2)某些情形也可能引起他的義憤,特别是他若見到有人明目張膽地威脅到小組的團結、靈性健康或道德上的潔淨。正如保羅説,有時長老‘不得不堵住一些好講空話和欺騙人者的嘴’,這些人“為了可恥的利益,教訓一些不應該教導的事,敗壞人的全家。”在這樣的時候,具有基督的心意可以幫助長老行事果敢而保持平衡。——可參閲哥林多前書5:1-5;啟示錄2:20-23;3:19。
11.甚麽問題與我們應當怎樣效法基督一事有關?
11 耶穌周遊加利利、撒瑪利亞和猶太各地之際曾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男女、兒童、有病的人和將他視為死敵的人。他怎樣對待這些人呢?他不可一世、孤高自賞嗎?抑或和藹可親?他能够體恤别人所遭遇的各種難題和試探嗎?他不肯寬恕人抑或富於憐憫?這些問題的答案對於我們應當怎樣在日常的行動和反應方面效法基督一事有直接的影響。——羅馬書15:5;腓立比書2:5。
耶穌對兒童有甚麽反應?
12.有一次門徒和基督對兒童有甚麽反應?
12 我們在馬可福音10:13-16讀到一項美妙的記載,描述耶穌對兒童有甚麽反應。聖經的記載説:“有人帶着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摸他們,門徒便責備那些人。”記載並沒有説為甚麽門徒這樣行。當時是公元33年,耶穌正從加利利穿過比利亞前往耶路撒冷及其附近的地區結束他最後的公開傳道工作。也許門徒認為耶穌這樣的要人沒有時間接見孩子,或當時他太忙而無法這樣行。可是,耶穌本人有表示他太忙嗎?“耶穌看見就惱怒,對門徒説:‘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上帝國的,正是這樣的人……。’於是抱着小孩子,給他們按手,為他們祝福。”
13.人們對耶穌有甚麽反應?
13 關於基督的心意,我們從這項記載還獲悉甚麽呢?記載表明他對犯錯的門徒十分堅定,並且對卑微的人懷有仁慈的態度。他明白甚麽促使父母帶孩子到他那裏去。他們希望耶穌撫摸和祝福他們的孩子。關於耶穌,我們從這項記載獲悉甚麽呢?我們看出人們並不害怕他或對他敬而遠之。反之,他温良和氣,不擺架子,人們都喜歡親近他。甚至孩子在他面前也感覺自在——他在孩子面前亦感覺自在。人們,包括兒童在内,在你面前感覺自在嗎?——馬可福音1:40-42;馬太福音20:29-34。
14.關於為人和藹可親,誰特别應當跟從耶穌的榜樣?”
14 耶穌表現親切的感情和仁慈。(馬可福音9:36,37)他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身為基督的跟從者,你在這方面具有基督的心意嗎?在各區、環、小組和世界各地守望台分社辦事處服務的基督徒監督們最好問問自己:我專橫武斷,固執己見嗎?抑或我使别人,甚至兒童,在他面前感覺自在?我真的和藹可親嗎?——箴言12:18;傳道書7:8。
耶穌對待婦女的方式
15,16.耶穌對待婦女的方式怎樣與其他的猶太人大異其趣?
15 身為基督徒小組裏的長老、僕人和弟兄,我們在對待基督徒姊妹及一般婦女方面具有基督的心意嗎?耶穌是個獨身的人,他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之下與當日的婦女接觸時有甚麽反應呢?
16 在男人至上的猶太社會中,耶穌是個異乎尋常的導師,因為他願意對婦女,甚至非猶太籍的婦女,説話。(約翰福音4:7-30)例如,有一次耶穌探訪推羅和西頓的外邦人地區的一個家庭,一個希臘婦人求他幫助她那被鬼附身的女兒。通常正統派的猶太人絶不會與這樣的人來往。但是耶穌卻聽婦人説話,並且考驗她的信心,説:“讓[猶太]兒女們先吃飽,不好拿兒女的餅丢給[外邦]狗吃。”耶穌的聲調是否表示事情已無可挽回呢?他武斷地制止對方作進一步的討論嗎?顯然不是,因為婦人機巧地回答説:“主阿,不錯;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們的碎渣兒。”耶穌受到感動,於是醫好了婦人的女兒。——馬可福音7:24-30。
17.我們從耶穌對待一個有罪的女子的方式可以獲悉甚麽?
17 耶穌對女子保持開明的態度,並不僅憑外貌判斷她們。(馬太福音22:16)另一次,他在一個法利賽人家裏吃飯時容許一個人所共知的罪人,可能是個妓女,為他洗腳,然後用油膏抹他的腳。這個女子的行動表示她對自己的罪過幡然悔改。(路加福音7:36-50)耶穌並沒有因為她的不道德就斷然不給她任何自新的機會。(可參看約翰福音4:7-30。)“因為她的愛多,”耶穌寬恕了她。關於基督的心意,這件事顯示甚麽呢?耶穌對女子富於憐憫和了解。我們在小組裏及在傳道工作上豈不應當同樣行嗎?——路加福音19:1-10;羅馬書14:10-13;哥林多前書6:9-11。
耶穌對待門徒的方式
18.(甲)有些人對下屬有甚麽反應?(乙)耶穌怎樣對待門徒和其他的人?(馬可福音6:54-56)
18 有時掌權的人感覺受下屬所威脅。他們設法制止他們潛意識地認為的競爭。自驕心於是作祟。他們敏於批評下屬,但卻不輕易加以稱讚。他們所表示的輕蔑並沒有對别人的尊嚴予以適當的尊重。但是耶穌又如何呢?他怎樣對待手下的人——他的門徒?他使門徒感覺怯懦、無能或愚蠢嗎?抑或他們與耶穌合作得十分愉快而感覺自在?——可參閲馬太福音11:28-30;25:14-23。
19.關於耶穌,我們從約翰福音13:1-17學到甚麽?
19 關於這點,他們在約翰福音13章讀到耶穌教導門徒的一個傑出教訓。我們提議你讀讀1-17節。在古代的日子路上很多塵,因此人們習慣派僕人為客人洗腳。耶穌竟然屈尊做這件卑微的差事。他為門徒洗腳是要強調甚麽品德呢?他藉此在謙卑方面給門徒一個切合實際的教訓。關於基督的心意,我們在這裏獲悉甚麽呢?耶穌的話向他們提出答案:“僕人不能大於主人;差人也不能大於差他的人。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約翰福音13:16,17。
20.我們可以作甚麽自我分析看看自己是否具有基督的心意?
20 在這方面我們具有基督的心意嗎?我們願意在家裏及小組裏做些卑微的差事嗎?抑或我們只願意做一些看來“相當重要”或使我們看來“高人一等”的事?我們願意參與有時令我們受到屈辱的逐户傳道工作嗎?抑或我們只願意在王國聚會所的講台上擔任演講?的確,具有基督的心意會使我們像耶穌一樣保持謙卑和藹。——羅馬書12:3。
21. 耶穌怎樣對使徒們表現體恤之心?對群衆又如何?
21 有一次,耶穌在結束一項特别傳道運動之後對使徒們表現很大的體貼。耶穌自己雖然是個完美的人,卻不期望别人達到完美的標準。在傳道運動結束時,他並沒有堅持使徒們立即再去傳道,甚至更加努力。反之他體恤到他們需要休息,於是將他們帶到一個僻靜的地方休息一下。但是群衆卻尾隨不捨。耶穌有感覺惱怒不耐嗎?沒有,因為他“動了惻隱的心,”聖經的記載告訴我們。——馬可福音6:30-34,《現譯》。
22.甚麽可以進一步幫助我們明白基督的心意?
22 既然有這麽好的榜樣,大部分使徒都忠心地繼續跟從基督又何足怪呢?彼得追隨耶穌時學到很多事,他無疑深受這些事所感動。馬可所寫的福音記載很可能大部分資料都是彼得提供的。彼得逐漸但卻穩定地不斷調整自己的思想以求符合基督的心意。查考一下彼得所寫的第一封信可以幫助我們更緊密地跟從基督的榜樣。——馬太福音16:15-17,21-23。
你記得嗎?
◻ 我們怎樣才能具有基督的心意?
◻ 耶穌是個怎樣的人?
◻ 耶穌對兒童有甚麽反應?對婦女有甚麽反應?
◻ 我們從耶穌對待門徒的方式可以獲悉甚麽?
[第10頁的圖片]
耶穌為人富於憐憫,從不掩飾自己的感覺
[第12頁的圖片]
耶穌是個敢作敢為的人
[第15頁的圖片]
耶穌在謙卑方面立下傑出的榜樣
“行事不可出於好爭或自大,反之要虛懷若谷;把别人看得比自己強;不要只留意自己的個人利益,也要留意别人的個人利益。你們要懷有基督耶穌所懷的思想態度。他雖然具有上帝的形像,卻絶沒有考慮以僭奪的手段使自己與上帝平等。不,他反而虛己。”——腓立比書2:3-7,《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