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多瑪
(Sodom)
位於迦南地東南邊界的一座城。(創10:19;13:12)所多瑪常常跟蛾摩拉並列,看來是西訂平原上五座城中最顯赫的一座。(創14:2,3)許多學者認為,所多瑪和「約旦河區」的一些城鎮現今都沉在死海海底,但近來有些人聲稱,死海東面及東南面溪谷中的一些地方可能是這些城的遺址。(創13:12;見鹽海)
亞伯拉罕和羅得決定彼此分開,各自遷到相隔較遠的地方去,免得他們的牧人爭吵連連。羅得往東遷到水源充足的約旦河區,在所多瑪附近搭設帳幕。他發現「所多瑪人作惡多端,大大得罪耶和華」,不禁大感痛心。(創13:5-13;彼後2:7,8)過了一段時間,所多瑪和另外四個城的居民事奉埃蘭王基度勞瑪十二年後,在第十三年反叛。次年,基度勞瑪率領他的同盟王打敗所多瑪王貝拉和跟他聯手反叛的王。戰勝的人奪走財物和食物,還把羅得等人也擄走。(創14:1-12)
亞伯拉罕率領手下追上基度勞瑪,奪回俘虜和戰利品,包括羅得和他的家人。所多瑪王貝拉堅持要亞伯拉罕收下奪回的財物,但亞伯拉罕拒絶了,免得日後所多瑪王説:「亞伯蘭全靠我才富裕起來。」(創14:13-24)
永遠的毁滅 然而,所多瑪人繼續藐視耶和華,作惡多端。他們耽於同性戀一類的淫行,醜聲遠播。耶和華説:「指控所多瑪、蛾摩拉的喊聲實在很大,他們的罪實在深重。」因此,上帝差天使去毁滅所多瑪,並向亞伯拉罕保證,如果能在那裏找到十個義人,就不毁滅整座城。(創18:16,20-33)
這座城被毁滅實在罪有應得,因為所多瑪的居民,就是城裏的男人,連老帶少,成群結夥,全都圍住羅得的家,企圖姦污他的兩個客人——化作人形的天使。第二天,羅得帶着妻子和兩個女兒離開所多瑪後,所多瑪和蛾摩拉就被硫磺和火毁滅了。(創19:1-29;路17:28,29)從此以後,所多瑪和蛾摩拉就用來象徵來自全能上帝的徹底毁滅(申29:23;賽1:9;13:19;耶49:18;50:40;哀4:6;摩4:11;番2:9;羅9:29),也用來象徵極度的邪惡(申32:32;賽1:10;3:9;耶23:14;結16:46-56;見蛾摩拉)。
耶穌説,要是猶太人的一座城拒絶接受好消息,那麽「在審判日,所多瑪地和蛾摩拉地所受的比那城還輕呢」!(太10:15;11:23,24)猶大書7節説,所多瑪和蛾摩拉「受永火的刑罰,成了我們的鑑戒」。因此,耶穌顯然是運用誇張法强調,公元1世紀某些猶太城鎮的居民即使在審判日也絶不可能悔改。
「按屬靈的意義」 啟示錄11:3,8説,上帝「兩個見證人」的屍首倒在一座大城的大街上,「按屬靈的意義,這座大城叫所多瑪,又叫埃及」。以賽亞的預言(1:8-10)把錫安或耶路撒冷比作所多瑪,把耶路撒冷的統治者稱為「所多瑪的統治者」。不過在公元96年,約翰接獲預示未來的啟示錄異象時,耶路撒冷城早已在公元70年被毁滅了。因此,他所提到的「大城」必定不是指實際的耶路撒冷城,而是指一個由古代不忠的耶路撒冷所象徵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