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千百万饥民——能获得饱足吗?
《儆醒!》杂志驻菲律宾通讯员报导
亚洲和非洲耕农的饥饿难题使那些在1977年六月参加菲律宾集体会议的人深感关注。数百万饥民必然已听到若干演讲所表示的乐观看法。
这个会议是世界粮食会议的第三届开会,这个会议被人称为“联合国粮食事务的最高政治机构”。它的目标是什么呢?“在十年之内没有孩子会饿着肚子上床,所有家庭均不会为明天粮食担忧,人类的前途和能力再不会受营养不良的打击。”
什么促使我们以旁观者身份参观这个会议呢?首先,饥饿正打击着全世界八分之一的人口,每个富于同情心的人都会对此关怀。其次,现时讨论的这项难题与圣经的预言有关。耶稣预言这个世代的特色之一是“饥荒”。(马可福音13:8)这个会议的迫切需要表明他的预言应验了。
最后,我们发觉有许多人把联合国视为人类前途最佳希望。他们认为只有以超越国家的方法处理,世界难题才能加以克服。因此我们想看看这个组织怎样应付这项难题,而这项难题是如此严重以致美国代表感慨地说:“除非我们许多国家和人民一起合作,使所有人吃得饱,否则其他经济和政治目标就变成毫无意义。……‘倘若三分之一的人富足,三分之二的人饥饿,和平的世界便无法久存。’”
各国代表云集
1977年六月二十日星期一早上,我们与来自36个国家的代表,访问中的显要人物、旁观者和其他的人,一起在设备豪华、空气调节的马尼拉会议中心举行开会仪式。会堂坐满了来自富裕国家、贫穷国家、东方和西方的代表。各国的确努力谋求解决粮食难题。
当然,会议无权通过法律以强制各国会员国。反之,我们所目击的是这个政治机构订立该机构认为有效的计划。然后再利用联合国政治力量,试图影响各会员国依计而行。
乐观的理由
当选为会议首长的菲律宾代表提出乐观的言论:“在这个绝望成为风气的世界中,我们已有了希望。我们正在收获丰盛、仓库满盈的时候聚集一起。我们为了农业部设立了十亿美元的基金而欢欣鼓舞。愈来愈多的世界领袖承认一件冷酷的事实,那便是贫穷与饥饿乃是我们这世代的主要隐忧。”
不错,尽管有些地方受旱灾蹂躏,目前的丰收仍有五千万吨谷物盈余以应急需。事实上,虽然人口大大增加,但比起1950年来,今日每个人的平均粮食却多出了五分之一。
重大的难题
可是,有人提出严厉的警告。在平均方面,情势似乎很好。但数以百万计的饥民或营养不足的人却分享不到存粮。这使人联想到好比一个人的头在烘炉里,脚在冰箱里。他的平均体温是完全正常的!
因此,即使存粮丰富,人们仍因国际间和某个特别地区内的分配难题而挨饥抵饿。例如,在会议之前,世界卫生组织的拜尔博士观察到若干具有营养不足的难题的国家其实是粮食输出国。即使国内存粮丰富,但当地的穷人却没有钱购买粮食。
关于被视为乐观因素的粮食盈余,加拿大代表却提出警告。他解释耕农的种植粮食不会超过市场的吸收量。例如,小麦若供应过多,价格便会下降。耕农因失望而减少种植,以致造成粮食短缺。于是需要作出安排去保护耕农,使丰收时粮食价格不致下降以及使粮食输入国在歉收时不致供不应求。
鉴于自那时以来所发生的情形,加拿大代表的警告确是适当的。例如,美国的小麦丰收已导致一项提案,耕农在1978年把耕作中的小麦种植地减少百分之20。
1972年的危机
萦回于大多数代表脑海中的是1972年的阴影——这年的危机终于促成了粮食会议的创立。在该年之前,世界粮食产量逐渐增加。其间虽有不少片面的难题,但一国的歉收可能以别国的丰收来补救。可是,在1972年,恶劣的天气使中国大陆、苏联、亚洲南部和非洲撒哈拉地区大歉收。突然之间,世界粮食供应比所需的数量缺少三千三百万吨。小麦价格涨至接近三倍。轮船的运费激增。许多国家的人民实际上要挨饥抵饿,所有人均需受物价高涨之苦。世界粮食情况被人首次清楚看出它已变成危险到什么程度。
这项危机终于导致世界粮食会议,1974年十一月在联合国主办之下,会议在罗马举行。其中通过了若干决议,世界粮食会议也在这时建立以执行决议的各项目和努力缓和全球粮食难题。
可是,自那时以来,各事进步得相当缓慢。几项基本改良虽已成功,但以粮食协助贫穷国家的目标却未曾达到。向贫穷国家推荐的粮食增产也未成功。解决营养不良的难题也未有寸进。国际贸易政策似乎仍在与贫穷国家作对。
趋势令人担忧
代表们面临另一项冷酷的现实。有四十三处地方显明具有特殊难题。它们曾有“粮食优先国”之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其中不少国家产粮丰足以致有余可以输出。甚至在1950年它们也能自给自足。但后来形势改变了,为什么呢?部分原因是人口激增。同时,这些地方的投资由农业转趋工业,许多农人迁往城市谋生。
因此,这些粮食输出国开始输入粮食。这在起初没有多大困难。富裕国家的谷物产量丰足。他们许多时以低价售卖余粮给贫穷国家或以赠送方式使贫穷国家有粮。直至1960年代末期,贫穷国家已输入了二千五百万至三千万吨谷物。在1975年,数字已超过五千万吨,至1985年可能增至八千五百万或一亿吨以上。这便会造成难题,因为贫穷国家无力购买这么多的粮食。此外,即使他们有力购买,是否有足够的轮船运粮也成为疑问。
使难题更加复杂的是大量金钱正用在军备之上,这些基金本可以用在喂饱世上数百万饥民的。值得留意的是,世界粮食会议的最初决议是要减低军备费用的,但这项决议自1974年以来已没有多大作用。
计划行动
经过五日讨论之后,世界粮食会议订出一项详细计划,其中包含22点。有些方法是设计在贫穷国家增产粮食而解决日益增加的输入粮食难题的。其他各点则是在“粮食优先国”中处理紧急的缺粮难题以及使粮食援助更加经常和有效。关于营养和贸易平衡也在处理之列。
另一推荐是国际谷物贮存的设立。这项安排的目的是在促进世界粮食安全,防止1972年灾祸情况的重演。鼓励耕农在丰年也继续生产粮食。因此,在丰收时可以存粮准备歉收时应用。
这一切步骤均被看作十分重要。南斯拉夫代表评论‘会议作出真正的突破是极端重要的。’关于设立粮食贮存的提议,一项电讯说:“在人的控制和世界粮食会议权力影响的范围之内,这四千至五千万吨小麦的处理对世界粮食安全比任何其他单一的事情有更大的影响力。”
饥者得食
会议的结果如何要经过相当时间才能看出。它可能造益无数饥民。但途中也会有许多障碍。例如,有些可能发生的事,如歉收、人口继续增加、有些政府缺乏效率和可耕之地逐渐被侵蚀等。还有其他事情是世界粮食会议所不能控制的。
当我们听到专家们在会议中的言论时,我们意识到代表们所试图帮助的人无疑是不知道这些讨论的。在这里聚集的专家显然既不知道也不考虑会议所讨论的难题的永久解决方法。圣经表明耶和华上帝才是“使菜蔬[发长],供给人用”的一位。应许“赐食物与饥饿的”也是他。(诗篇104:14;146:7)会议所讨论的粮食短缺乃是证据的一部分,这些证据表明不久之后,耶和华上帝会通过他的王国带来一个标明没有粮食短缺等难题存在的新规制。届时上帝会‘张手使有生气的都随愿饱足’。——诗篇145:16;马太福音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