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物查考证据
动物世界所要面对的难题与植物世界所遭遇的颇为不同。在大多数例子上,植物是不能移动的。植物的固定在一处使它们必须具有适应性去忍耐环境的变化和种种有害因素。它们也要从无机物质制造出食物来。
动物通常有很大的行动自由。动物不能自制食物,它们要收集或猎取食物。因此它们要用种种不同的方法猎食以及繁殖和延绵种族。方法随动物种类不同,但成功则一。
动物所利用的身体结构和方法可以和人类为了狩猎、保护而作的发明和设计相比。事实上,人正以研究动物的结构和活动状态来改善发明品的设计,例如飞机、光学设备、船和其他“进步的”装备等。这一切的计划智力并不归于动物,它们无法组成或改变自己的身体去发展这些事情。那末,智力是从何而来的呢?
生育后代与绝种危险的关系
在卵生a动物中的证据是,个别亲代产卵的数目视乎卵子或新生后代暴露在危险中的程度而定。例如,普通的蚝一次产卵约五千万。这些卵子其实是海中动物的美食。它们伺机吞吃数以百万计的蚝卵,因为卵子要浮在水里多日才能永久地附着在一处而发育成熟。虽然几百万的卵子被吃去,但存活的卵子却足以使蚝的数目保存下来。可是蚝显然无法知道卵子有什么遭遇。同样,其他海中物若没有其他方法保护卵子,它们虽不像蚝一般多产,但所产的卵子数目却也不少。
另一方面,金鹰每次产卵仅为一至四枚,白头鹰一至三枚。这些雀鸟筑巢在极高和难于到达的地方,它们的飞翔能力和坚强的利爪能够保护它们的巢。因此大量产卵便会过多。
论到各种动物的不同产卵量对全体的影响,《大英百科全书》b声称:
“在平均方面,大多数动物数目都没有显著的增加或减少,在整体数目上……出生率或繁殖率与卵子、幼小和成长动物的死亡率总和相等。”
有些进化论信徒认为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是阻遏数目过多的进化机械作用。也有人以自然选择为论据。但是一个人想到一切有当关因素——气候、生殖、食物供应及其他——时,真的能够有任何合理根据去相信没有理知的力量能估计和引导这种极端复杂的事态而获致卓越的成功吗?
保持生态平衡的复杂例证之一是龟,龟一年产卵100枚左右。雌龟在黑夜爬上岸在沙中挖穴,藏好卵子之后把穴盖上。它于是留下卵子而去,当孵化季节来临时,小龟感到冲动要脱壳而出,为了脱出的缘故,它头上有个特别坚硬的尖端,可以用来戳破卵壳。它出来之后即毫不犹豫地突破沙堆,奔向大海而去。它在途中时刻有被掠夺者,尤其是鸟类,攫去的危险。它虽然对此一无所知,但却急忙冲越一切障害前进,倘若偶然翻转了身,便立即翻过来奔向天然保护场所,大海。但在海里也是危险的,不少幼龟被鱼所吃,鸟类和鱼类都分享龟所供应的食物,但龟的生存数目也足以延续种族。
盲目的机遇能指示每只龟这样无误地和决心地向海而去吗?他怎样知道必须戳破卵壳和孵化地方的沙?他具有特别的装备去戳破卵壳仅偶然的吗?从母龟在黑夜上岸埋藏卵子使卵子不被掠食者所攫至幼龟返回大海,每种设计都是不可少的。倘若链中的一环失败,龟的种族很快便会绝迹了。
保护的方法
中美洲的酋长鸟有一种保护幼雏的方法是最聪慧的人也要大伤脑筋才想得出的。酋长鸟的巢虽然建在树的高枝上,但山猫、大蜥蜴和浣熊类动物都很易侵入。但酋长鸟却用不须结盟的盟友去击退仇敌。它们在大树的一条树枝上建筑50个或以上的殖民巢。所拣选的树枝之上是有个很大的热带黄蜂巢的,黄蜂似乎不会讨厌酋长鸟所筑的巢及其活动,但侵入鸟巢的仇敌却使黄蜂发怒!
西非洲蛾的幼虫有寄生虫的强敌为患。寄生虫从旁戳穿幼虫的茧,在幼虫体内下卵。当幼虫长大后,寄生虫的蛆把它吃了。后来寄生虫蛆破茧而出,又为本身织一个泡沫状的小茧。因此蛾的幼虫在最初作茧时即生产一些泡沫附着在茧外,看来这茧好像已有侵入者。这种使寄生虫仇敌失望的企图无疑许多时是成功的。机遇又怎能安排本能及使幼虫身体有能力作出巧妙的掩饰呢?
猎食的装备
迦勒比海有一种称为“安那立”的小鱼喜欢吃浮在水面的精美小食物。它必须能够看见水面的食物和水下的仇敌。这是单焦点的眼睛所不能做到的。但“安那立”的眼却有“复焦点”。借着两个瞳孔,它从短焦点的水晶体看见水面,又从长焦点水晶体看见水下。它以此方法去应付光线在空气中和水中进行速度不同这件事实。为了使上端的瞳孔保持湿润,它每隔几分钟便把头没入水中。
另一种鱼具有奇妙的装备可以克服光线在水中的屈折,它便是射水鱼。差不多每个人都曾留意过,物体在水中看来比在水上较实际距离为近,或者水中的竿看上去有点偏斜。若要瞄准一个细小的水中目标,就要有复杂的计算才能命中。射水鱼的难题却与此相反。它在水中看见一只昆虫在伸出的树枝上。它立刻把头或口突出水上以“高射炮”式的水箭击落昆虫。为了这样行,它必须在突出水面时立刻算妥水的屈折特性。射水鱼的天生计算本能是从设计而来,抑或这种由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型式是由其本身印于早期射水鱼的身体机械作用之上,而遗留在它所有的子孙体内吗?
雀鸟的航空力学
雀鸟飞行的航空力学早已为人所努力研究,每一种都按照它在生态学上的岗位而有特别的装备,北极燕鸥在迁移时要飞行10,000哩(16,000公里)。这些候鸟具有高速飞行的装备。有些鸟翼在前进时发生螺旋桨般的作用。有些鸟可以在空中敛翼作数小时的乘风翱翔或滑翔。在向下飞时,翼上羽毛平伸或敛合,以最大力量在空中“推前”。在向上飞时,鸟羽曲折张开,使翼容易翘起。翼的前端有一组羽毛可以阻遏使扬力丧失的空气乱流。人在机翼设计方面正加以仿效。
蜂鸟的翼虽然有些特色与其他的鸟翼相似,但在飞翔时能以“直升机”的原理停在空中。与直升机翼的旋转不同地,蜂鸟的翼向前向后摆动,每秒钟达60至70次之多。每只翼从肩胛关节开始转动,翼的前端在向前鼓动时对着前方,然后以将近180度的转弯把前端对着后方向向后鼓动。实际上,两翼可说是在水平线上作8字形的描绘,每次鼓动所生的是扬力而非推进力。蜂鸟借这方法在吸取花蜜时可以静止不动。
热力调节的惊人能力
澳洲的毛利鸟所做的一项伟举是人类实际上要利用现代复杂装置才做得到的——它自制孵卵器。
毛利鸟的家乡是半沙漠地带,当地的气温从华氏17度(摄氏-8度)至华氏115度(摄氏46度)不等,雄鸟在冬季埋藏还有水份的落叶,使其不致干燥而仍会腐化。在冬季将临的五月,它掘一个直径15尺(4.6公尺),深达3至4尺(1至1.2公尺)的坑,把周围40码(36.5公尺)以内的落叶收集在其中。然后,在寒冷的八月,它把土堆在其上,厚达2尺(.6公尺)。于是雌鸟下蛋在土堆c顶的穴。
关于这事的研究家斐力夫在1959年八月的《科学美国人》第54-58页报导说:
“[雄毛利鸟]在春季必须减少到达蛋中的发酵热量,它在每天未明之前去到土堆急速掘土直至接近藏蛋室之处为止,让相当的热力逸出之后再以冷沙填满所掘的穴。
“后来在夏季,阳光十分酷热,土堆地面有大量热力传达至藏蛋室。这时发酵过程虽慢,但仍有热力使这些有机体升上。这样蛋便会太热,于是鸟必须采取行动去减少温度。它对发酵过程是无法使之缓慢的,但可以减弱太阳热的传导率。方法是每日加些泥土在土堆上。土堆愈来愈高,蛋也暂时远离太阳热。显然,在相当时间之后,鸟把土堆建至不能再高,热浪遂开始再传下至藏蛋处。如今雄鸟每周左右在凌晨前往土堆,把泥土移开散布在清凉的早晨空气中。待泥土凉了之后又把它堆回土堆上。这是一项辛苦的工作,但在减弱孵卵器的热力方面极有效果。这使蛋室的温度经常保持在92度(摄氏33度)。
“秋季来临时,毛利鸟面临相反的难题:土堆中的温度逐渐下降。土堆不再发出发酵热,传入的太阳热也日渐减少。鸟儿现时要改变活动去应付这项挑战。它以前虽在凌晨天尚未明时把沙散开使其凉透,但现时它却在每日上午10时左右前来土堆,这时太阳已照在土堆上。它差不多把泥土全部掘去,散布开来,使土堆像个大碟子,蛋仅在地面数寸之下。这层薄土暴露午间的阳光下,吸收热力,但温度仍然不足以维持整夜。碟子必须用热沙盖上,在日中的最热时分,鸟儿搔抓从土堆移开的沙,使之完全暴露在阳光下。在每一层沙都已弄热时,它把热沙推回土堆上。它算好工作时间使孵卵器在下午4时盖回热沙,这时太阳已逐渐西沉了。”
研究家把一个240伏特的发热器放在土堆上,将开关掣又开又关。这使雄鸟十分忙碌,但它却能把温度安排得保持92度左右。
什么盲目机遇的力量能使这鸟知道华氏92度(摄氏33度)的温度是孵卵所必需,而且在这件事上,为什么鸟儿会希望产生后代呢?在毛利鸟例证上还有更令人惊奇的是,当幼雏孵出和穿土而出时,亲鸟让其自由行动。它们完全不加援手。可是雄鸟为了孵卵已在烈日之下做了最辛苦的工作,好像知道毛利鸟延绵种族对生态学是重要的,事实无疑是如此。
成为设计证据的行动
数以千计的其他动物特别行动使人容易明白这是伟大智力设计的结果,而鼓吹机遇或偶然巧合学说者却需要数以千计的臆测去求证。例如,海獭的尾怎会如此适合它的“泥水”工作,它的牙能咬断树木,并且起意建筑,首先筑一堤坝,然后筑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去贮藏和供应食物呢?它所筑的坝怎会是附近其他动物的辅助物和必需品呢?我们很难说海獭是立意为了其他动物的裨益而工作的。
亚洲的三趾跳鼠怎么会为自己掘一个永久的洞,日间用沙封住正面入口,洞内更有多个紧急出口呢?纽西兰的“他加”鸟怎么知道要筑几个巢,每筑有两个出口,因而使它能从一巢至另一巢呢?甚至人类在试图逃脱追捕者时也许未能预先作出此计。同时,值得留意的是,动物没有从父母学习这些基本模式,虽然在有些例子上,父母会教导幼动物几样事情,包括警觉、猎食和自卫等行动。没有证据表明动物的祖先预先积聚知识或发现而传之后世,像人类所为一般。可是,每一种动物均具有维持种族生存所必需的行为模式。
从类别的差异看出设计的证据
许多粗心的读者也许忽略一件事实,那便是达尔文在绝对的意义上并不相信进化论。在他所著的《物种起源》一书的结论中,他说:“由于生命所具有的多种机能,起初由造物主吹生气于几种或一种生物中的看法是伟大的。”
可是现时地球上所有的繁多和不同“类别”的生物却没有证据表明是从一种或仅是几种原始创造方式而来,虽然物种的多样化是各从其“类”而来的,因为异种生物不能交配。在这方面,查德斐特在他所著的《科学家寻求上帝》一书中写道:
“完全不受控制的交配本能会为动物带来灾害,若没有一种指导力量的贤明介入,动物世界又怎能进至高洁和负责的路上呢?这种指导力量正以未为我们所知的方法,把安全限制置于创造物之上,使其保持秩序。这种力量在动物世界中安排两性互相吸引以存续生命,但却明智地限定这种吸引力以防止其偏差。
“有人辩称有800,000种左右的动物被认为是早期异种交配的结果,此说不论正确与否,事实上我们现时仍能为这些动物的特性作出明确的区别。倘若动物在数百万年前像动物学家和进化论学家惯常所用的手法一般随便作异种交配,我们的确十分庆幸能够辨识个别的物种。令人惊异的是,经过这么长的年月之后,我们仍能清楚分别动物和立刻认出动物的种类。”——138,139页。
关于地球上的生物,圣经的答案是,生命是伟大设计者的作品而不是凭机遇而致的。我们读到:“我们的主[耶和华],我们的上帝,你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因为你创造了万物,并且万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启示录4:11。
至于各种动物的繁殖也有律法加以管制,我们知道律法不会从机遇或偶然巧合而来,它是立法者的产品。植物和动物有律法规定必须“各从其类”而繁殖。你会说关于地上生物的种种事实是指向偶然巧合抑或是设计的呢?——创世记1:11,12,21,24,25。
[脚注]
a 所生的卵从母体产下后才成熟孵化。
b 麦高路披底亚,1976年版,14卷,827页。
c 雌毛利鸟在九月中开始下蛋,每隔四至八天下一蛋,至二月或三月初才停止。孵化期为七周,新孵出的雏鸟定期破土而出,这真是一种“装配带”产品。
[第11页的图片]
“安那立”鱼的眼有“复焦点”水晶体——既能看见水面的食物又能看见水下的仇敌
[第12页的图片]
射水鱼怎样抵消水的屈折特性而准确地“击落”昆虫呢?
[第14页的图片]
毛利鸟对温度调节怎会“知道”得这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