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除‘拖延’的习惯
你刚吃过晚餐。你告诉自己今夜要整理房间、或汽车间、或书桌、或者最后会着手去执行多周甚至多月之前所订的计划。
可是,在开始工作之前,你自思,何不轻松片刻呢?此外,现时只是晚餐刚罢。因此你坐下沙发,扭开电视——“只看几分钟而已。”不知不觉,你已看到最后节目。今晚过去了。本来打算做的工作看来要等待下次了。
你若在以上的描绘中看出你自己的模样,你至少可以因为吾道不孤而引以为慰。拖延、迟滞、耽搁,不管你称它为什么也好,都是人类最普遍的弱点之一。不论男女,很少人未会试过一次或多次对自己说,“我知道应该去做,但是……”
“下次我会做得好一点”
拖延本身在我们的生活上以多种伪装形态出现,有些导致悲剧结果,有些则未致这么严重。事实上,行为科学家们认为,由于多次拖延没有招致严重后果,这种习惯很易变成根深蒂固。
例如,你也许有意要寄张谢柬给上次旅行时招待过你的朋友。但时间不停迈进,几周或几个月已经溜过,你的短柬仍未寄出。这件事看来没有大害。“我下次会做得好一点,”你对自己说。这便是战败的开始。
可是,未必一定会有“下次”。一位25岁的少妇多年来犹疑不向姐姐表示爱意,她写道:“我曾多次希望拥着她亲吻,但我从来没有让她知道我对她的爱。……2月25日,我的姐姐死去。我的世界崩溃了。多么令人遗憾的是,她永不知道我多么爱她!……家庭成员当中若有爱意,就要表示出来!不要推延到将来。否则便可能太晚了。”
然而,必须留意的是,延迟未必都是有害的。有人也许喜欢使用“审慎”一词。使主张固定及使计划具体化是需要时间的。延迟作出决定以等候时机成熟,这件事的本身可能实际是个很好的决定。
许多人未能察觉的一种较严重的拖延便是惯常迟到。这也许牵涉到在约会、社交集会、业务会议上迟到,或仅是上班迟到。或者牵涉到不能准时完工或赶不上最后期限。这样行可能使人失去朋友、职业或更甚的是,据说有人因此使婚姻破裂。
拖延的原因
既然拖延的习惯看来与时间有关,它立刻使人想到第一个原因是缺乏时间观念或者不知道怎样安排时间。因此,许多大机构的主管人教导雇员若干安排时间的技巧。可是,他们许多时都感到失望,因为发现在应该使用新近学到的技巧时,大多数拖延者仍拖延如故。看来这件事牵涉到其他因素。
在《决断》一书中,合著者赞尼士(Irving Janis)和曼恩(Leon Mann)写道:“在压力之下需要作出与前途福利有关的重大决定的人会发现,作出承担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不论他拣选什么途径都预期要付出若干代价和冒相当的险。应付这个痛苦难题的方法之一是避免作出决定。”
自觉无能或不能胜任是许多人惯于拖延的另一原因。“做事拖延成了他们那发生动摇的自我价值感的缓冲器,”心理学家葆尔嘉(Jane Burka)说。由于不愿冒着可能成绩不佳的危险,他们干脆不动手。害怕受人批评甚至阻止他们开始做事。
曾经研究拖延难题的专家们指出其他较不易察觉的原因。下属可能以拖延手法来反抗上司所定的规则、期限和其他要求。把工作推延至最后一分钟才做也许可以作为工作质素恶劣的辩词,这样他就可以说:“只要我有多点时间就好了!”有些人害怕工作的繁重或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于是认为即使开始工作也无济于事。
不错,使人们拖延的原因很多,我们人人都在不同方面受到影响。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克服拖延和惯常迟到的有害影响呢?
如何戒除‘拖延的恶习’
你若阅读过关于如何克服拖延习惯的任何书籍,你也许留意到其中大多数提出诸如“立刻着手!”“坐言起行!”一类劝告。可是很少读者为其所动而真正改弦易辙。何以故呢?因为大多数这类“自我改善”的书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去处理问题。例如,何必担心别人怎样想或怎样说?自己想做就去做好了。
采纳这种观点的难题是,拖延、卸责、尤其是迟到,起因常是由于缺乏关怀所致。此外,一个人若真正如此关心要做对自己有益的事,他就很可能根本不会养成拖延的习惯了。
确定孰先孰后
正如我们所见,拖延是逃避的一种形式,因此若要克服这个弱点,就必须能够看出当前工作的原因和真正价值,以及它在一切当做或想做的事务中何以较为重要。经营专家们把这样行称为确定孰先孰后。
在你看来,一生中真正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你把什么放在首位?对今日的许多人来说,力争上游和出人头地乃是一生的首务。可是专业顾问中心的记录显示,不少胸怀大志、前途有望的男女在突然遭遇逆境时变成严重的拖延者,甚至拖延到危及自己前途的程度。竞争和压力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发生怀疑。他们开始拖慢脚步,凡事推延耽搁。正如一位青年律师说:“这是由于害怕受人批评、嘲笑的缘故。他们认为毫无作为也胜于做出愚蠢的事来。”
古代的所罗门王无疑在成就方面已达到颠峰。可是他论及力争上游的人说:“我又见人为一切的劳碌和各样灵巧的工作,就被邻舍嫉妒,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传道书4:4)不错,人感到“被邻舍嫉妒”时,把“虚空和捕风”的事拖延下去是很容易发生的反应;这正是俗语所谓的‘知难而退。’
显然,力争上游的推动力是有限的。因此,真正重要而不能拖延的事情必须具有超乎自利的动机才行。它必须具有更广泛和真正有价值的目的。
因此,你下次若纳罕自己何以要将打算做的事拖延不做,停下来自问一下:这些事情是否真正重要?若然,究竟什么阻挠我拖延不做?
检讨自己的习惯
我们生活在高速的世界之中,大多数人的生活充满许多要做的事。有些事是我们必须做的。有些事是我们想做的。还有些事则或多或少地是出于习惯的。拖延成癖的人搁置第一类的事,大多数人搁置第二类的事。但许多时,属于第三类的事乃是使我们做事落后而成为拖延者的原因。
且以迟到这种拖延方式为例。永远迟到的人通常知道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性,甚至一经开始工作就乐此不疲。但他们却时常迟到。研究这问题的专家们认为这种习惯是早年养成的,通常是从父母或兄弟姊妹学到。这种习惯首先在学校里,然后在工作上和生活的其他方面表现出来。此等人不是仅学会怎样安排时间就可以改善的。他们“应该开始改变思想,把‘迟到胜过不到’的念头改为‘早到胜过迟到,’”心理学家希伯尔(Pierre Haber)说。
颇有趣地,夫妇均是顾问的芬宁(Fanning)夫妇在合著的《毋再拖延》一书中指出:“迟到与实际时间无关,它只是推延最后期限的问题。”惯常迟到者会发现自己即便在时间上从容不迫,还是会照样迟到。为了纠正这种习惯,芬宁夫妇建议在脑中将最后期限提前。会议时间若在午后7时,就以6时30分或6时45分为目标。这样,即使你仍然像惯常一样迟到,你依然可以准时赴会。
可得的良助
许多人由于缺乏真正动机,以致迟迟不戒除某些有害的习惯。一个在11年来每日吸3包烟的男子自道经验说:“我至少试过十多次认真地要戒烟,但没有成功。每次企图戒烟我都感到极大痛苦。……结果是依旧吸烟。”另一个十余年来嗜赌成癖的男子说:“我曾多次戒赌,但最多不过戒除两天左右。”他们的屡次失败使他们迟迟不愿再接再厉。可是,这两位男子终于找到他们所需的动机。
以前的吸烟者声称:“在与耶和华见证人研究圣经之后,我发现有许多经文吩咐人要在身体和灵性上保持洁净。此外,彼此相爱和推己及人都是基本原则。坐下来向别人脸上喷烟的人怎能说是跟从这些原则呢?”
这项新发现的动机对他有什么影响?“我决心立刻和永远戒烟,”他说。“我每次想拿起香烟就祈求耶和华帮助。使我惊异的是,戒烟容易过我所预期。”
赌徒又如何?“我太太开始研究圣经,”他说。“她邀请我参加研究,我接纳了。结果我很快就知道赌博是不对的。”圣经真理供给他所需的动机。在三个月之内他完成了拖延十年的戒赌。
“看风的必不撒种,望云的必不收割,”圣经在传道书11:4说。因此,不论你有严重的拖延习惯或迟到的习惯,明智之举是认真检讨一下自己以什么为先以及自己的习惯。然后毅然戒除拖延的习惯。
[第14页的图片]
不知不觉,一晚就过去了。你本来打算开始的工作只好等待下次
[第15页的图片]
惯常迟到是一种坏习惯
[第16页的图片]
压力可能导致拖延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