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的经历——灵魂不灭的证据?
“人的魂是不死不灭的。”——柏拉图,希腊哲学家,公元前428-348年左右。
“如此的和谐存于不死的魂中。”——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1564-1616年。
“魂是不能毁灭的……它的活动会继续至永远。”——歌德,德国诗人兼戏曲作家,1749-1832年。
“我们的性格……存续至来世。”——爱迪生,美国发明家1847-1931年。
数千年来,人一直相信自己生来就具有不死性。古代埃及的统治者们把大批生活上的舒适用品和奢侈品放在坟墓里,以便在身体和‘卡’(意即魂)再度结合时可以享用。
借此人企图使自己相信,死亡的必然性由于人有个不灭的魂或灵存在而加以抵消。其他的人,例如英国诗人济慈,则希望相信这件事,但却表示怀疑。正如济慈写道:‘我渴望相信灵魂不灭。……但愿我相信灵魂不灭。”关于人具有不灭性的假定,你相信什么?
从济慈的话我们也许可以获得一个简单的线索去了解若干医生、精神科医生和有过濒死经历的人所作出的结论。例如,医生兼医学教授萨布姆对有过濒死经历的人所作的检查显示,“有过濒死经历的人绝大多数肯定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和肯定增加对死后继续生存的信念。”——楷书本刊自排。
精神科医师库布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博士在检查过1000宗以上的濒死经历事例之后获得什么结论呢?她在所著的《关于儿童与死亡》一书中说:“死亡亦然。……这方面的终结是另一方面的开始。死亡是极大的转变。”她补充说:“借着更多的研究和更多的出版物,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而非仅是相信肉体的确只是个茧而已,是人的外表皮囊。内里的‘蝴蝶’或真正自我是不灭不朽的,在我们称之为死亡的刹那便获得自由。”
心理学教授兼《死时生命》一书的作者林格(Kenneth Ring)博士作出以下的结论:“我的确相信肉体死后我们仍然有知觉地存在。”然后他补充说:“对濒死经历的了解使我把它们看作‘教训’。在我看来,它们在本质上看来是天启经验。……在这方面,[濒死]经历近似神秘的或宗教的经历[楷书本刊自排]。……有鉴于此,我们在《死时生命》这本书中所听到的声音乃是倡导天下一家的宗教的先知之声。”
相反的观点
可是,其他的研究者又有什么说法呢?他们怎样解释濒死的体外游离经历?心理学家西格尔(Ronald Siegel)对这些经历怀有截然不同的观点。“这类经历是人脑受到各种刺激时所常见的,包括迷幻药、神志丧失和极度紧张等刺激在内。紧张使脑里产生形像。大多数人的情形均相同,因为人脑储存资料的线路大致相同,这类经历在基本上只是线路的电气读出而已。”
美国波士顿市塔夫茨大学医学院的布莱克卓(Richard Blacher)博士写道:“我认为遭遇‘濒死经历’的人当时正陷入缺氧状态,他们企图在心理上应付医药治疗和谈话所引起的不安。……我们在这里所处理的是死亡的幻想而非死亡本身。这种[存在于病人的精神或头脑中的]幻想是极富吸引力的,因为它立时解决了人的若干心事。……医生对于把宗教信仰接纳为科学资料必须特别谨慎小心才行。”
西格尔指出关于濒死所见的“幻象”的另一耐人寻味之点,说:“据垂死病人本身所提供的报告看来,正如在幻觉中一般,死后生存的情景和世上的情形相似得不禁令人怀疑。”例如,一位大半生住在美国德州的63岁男子叙述以下的“幻象”说:“我那时悬浮在篱笆之上。……篱笆的一边是杂乱无章的(美国西南部原产豆科)灌木丛。……篱笆的另一边是我所见过的最美丽的牧场景色。……[两者之间有一道]三股或四股铁丝合成的铁丝网篱笆。”这个病人真的见到铁丝网在“天堂”或死后所在的境域里吗?这些形像显然是基于他在德州的生活以及从他自己脑里的资料库回忆出来的——除非硬要我们相信“死后世界”有铁丝网存在!
事实上,鉴于有这么多濒死经历与病人的生平经验和背景有密切关系,相信他们曾实际瞥见死后的境域是不合理的。例如,不论病人是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印度教徒或回教徒,他们在濒死经历中所见的“光明个体”是同一个体吗?穆迪(Raymond Moody)博士在他所著的《来世生命》一书中解释:“对这位个体的辨认因人而异,并且看来大半和当事人的宗教背景、教育或信仰有关。因此,多数基督徒认为那光是基督。……犹太男子和女子则认为那光是‘天使’。”
在严格的科学水平上,林格博士承认:“我曾提醒听众我所研究的是濒死经历,不是死后经历。……这些经历是否会以首尾一贯的方式继续展开抑或是否会继续下去,显然并没有任何保证。因此,对于濒死经历所含的意义,我认为这便是应该采取的正确科学立场。”
常识与圣经
关于死亡,心理学家西格尔提出意见说:“死亡,以肉体的终结而言,并不是个奥秘。人死后身体分解,成为无生物成分被周遭环境再度吸收。死者丧失了生命和知觉。……最合乎逻辑的推测是,知觉与遗骸遭受同一的命运。但令人惊讶的是,这种基于常识的看法并不是流行的看法,大多数人……受到继续存活的基本动机所驱策,从而提出了关于死后生存的无数信仰。”
大约3000年前,一位君王提出与“基于常识的看法”相同的意见,他写道:“活着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无所知,也不再得赏赐,他们的名无人记念。他们的爱、他们的恨、他们的嫉妒,早都消灭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们永不再有分了。凡你手所当作的事,要尽力去作,因为在你所必去的阴间[人类坟墓的总称],没有工作、没有谋算、没有知识,也没有智慧。”——传道书9:5,6,10。
圣经无疑绝不容许人认为濒死的经历是揭开死后生命的序幕。所罗门王所描述的死亡及其结果绝没有暗示人有个不灭的魂以其他有知觉的方式在死后继续存在。死者是“毫无所知”的。
当然,行通灵术而与“死者”交通的人很高兴看来获得几百宗濒死经历的支持。心理学家西格尔引述一位倡导超常现象或超自然现象的讲师的话说,“倘若我们忠实和冷静地查考一下死后生存的证据,就必能摆脱普通常识的缚束。”(《今日心理学》1981年1月刊)颇有趣地,同一位讲师“辩称鬼魂和幽灵其实只是幻觉,但它们是从死者心中投射给活人的!”这种说法无疑与所罗门所得的结论——死者毫无所知——背道而驰。
濒死经历——怎样解释?
那么,所有濒死和体外游离的经历又怎样解释呢?在基本上,至少有两个可能性——其一是若干心理学家所提供的解释,认为濒死病人的头脑依然活跃,他们在临死的紧张之下作出回忆和形成心像。结果被有些病人和研究家解释为死后生存一瞥的事例。事实上,正如我们从圣经获知,这样的事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根本没有一个不灭的魂;这些事例所声称的死后生命也没有这回事。
但对于濒死经历的解释,还有第二个可能性可以考虑。这项因素是大多数研究家所不肯承认的。例如,穆迪博士在他所著的《来世生命》一书中说,“很罕见地,有人……提出鬼魔作祟作为濒死经历的解释,声称这些经历无疑是由怀持敌意的势力所指挥的。”他反对这项主张是因为他认为病人在有过这类经历之后反而变成更加敬虔,“撒但当然会吩咐他的仆人跟从一条仇恨与破坏的途径。”他补充说,“这样说来,撒但在制造令人信服的密使去执行他的计划方面就一败涂地了!”
关于这点,穆迪博士在两方面犯了重大错误。首先,撒但未必要利用这些经历去散播仇恨和破坏。为什么未必呢?因为圣经透露“连撒但也装作光明的天使,所以他的差役若装作仁义的差役也不算希奇。”(哥林多后书11:14,15)撒但若要延续他一向提倡的基本谎话——“你们一定不会死”——他大可以通过一些看来最纯洁和富于启迪性的方法去这样行。——创世记3:4,5,《新世》。
其次,撒但在制造令人信服的密使去执行他那鼓吹灵魂不灭的谎话计划方面并没有一败涂地!正相反,撒但的谎言数千年来一直由教士和哲学家们加以传播,现在又有博士、心理学家和科学家们大力支持!保罗多么适切地概括现今的情势,他写道:“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上帝的像”!——哥林多后书4:3,4。
可是,正如我们所见,有些心理学家相信人死后会有知觉地继续存在。他们对于濒死经历的意义所作的个人解释促使我们为相信圣经的人提出以下的适切问题:许多人认为人有个不灭的魂能够在人死时像蝴蝶破茧而出一般撇下躯壳独立生存,这样的声称有任何圣经根据吗?圣经中使用“魂”和“不死性”等字词的经文又如何?
[第26页的精选语句]
库布勒-罗斯博士:“我们的肉体的确只是个茧而已,……内里的真正自我……是不灭的”
[第26页的精选语句]
布莱克卓博士:“我们所处理的是死亡的幻想而非死亡本身”
[第27页的图片]
柏拉图的哲学染污了许多宗教的教义
[第28页的图片]
英国诗人济慈‘希望相信灵魂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