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看看宗教
你如果被人问到关于宗教,你也许会同意伏尔泰的话,他称宗教为‘狂热行为和民间不和的根源……人类的仇敌。’或者你以无关痛痒的态度,与十七世纪圣公会教士伯顿(Robert Burton)作一样的说法:‘每一种宗教都是真实的。’
或者你也许自认好像十八世纪法国散文家朱伯特(Joseph Joubert)所描述的一般,‘以宗教为喜乐和责任。’
虚有其表的宗教
如今,一个真正‘以宗教为喜乐和责任’的人有许多理由感到困扰。甚至在相信宗教的国家,许多人对他们所应该相信的主张感到模糊不清;宗教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多大影响。据统计表示,在若干地方,教会成员正急剧减少。例如,西德所作的统计显示,在全数2,630万天主教徒当中,只有680万人望弥撒。难怪天主教会人员声称,他们并不认为这个联邦共和国是个‘基督教国家,除非对这个名词只作最肤浅的解释。’
据1982年版的《世界基督教百科全书》所说,‘衰退的不光是基督教;它是在所有宗教里的共同现象。’
何以要检讨宗教历史?
鉴于这样的处境,宗教的未来会变成怎样?《儆醒!》杂志在1989年开始一系列的24篇文章,目的是要解答这个问题。借着检讨宗教的过往,从初期直至现代,这一系列文章会对世界宗教历史提出简明而广泛的记载。观察一下历史的后视镜使我们能够预见宗教的未来,我们会应用一项人所共知的原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切勿迫不及待的说,“我绝不关心宗教历史!”不论你相信与否,现今是建筑在过去之上的,宗教历史对每个人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否认上帝存在的人实在仍然有宗教之心。怎会如此呢?那便是以他们所虔信的事物来替代上帝。二十世纪初期的苏格兰小说家巴利(J. M. Barrie)提出这样的见解:‘人所最关心的事物就成了他的宗教。’
本杂志对宗教所采用的定义是,一种崇拜的方式,包括个人或组织以其所拥护的宗教态度、信仰和仪式来组成的制度。它通常牵涉到对一神或多神的信仰,或者以凡人、物体、欲望和力量作为崇拜的对象。
我们希望你欣赏‘鉴往知来看宗教’一系列的文章。既然宗教久已成为纷争来源,我们以‘宗教分裂——怎样开始’作为开宗明义的题材是最适切不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