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控制的行为——你的生活是否受其支配?
“我每天早上六时醒来,”基思这样说。a“闹钟每到六点钟,就会自动响闹。我知道闹钟早已预校好。我从没有更改响闹的时间。不过,我总是要不断检查闹钟有没有校好。我每晚至少要查看五次才可以安心入睡。我还要确保炉灶上的旋钮已一一关上。我清楚见到所有旋钮已被关掉,但为了安全起见,我还是要返回厨房,再查看一次、两次、三次。至于冰箱门,我也要再三检查,为的是要确保冰箱门是紧闭的。此外,还有纱门的门锁和大门的两个门锁……”
基思患了强迫-冲动障碍。按医学辞典解释,这是一种削弱体力的情况,征状包括不受控制的意念(强迫观念)、不由自主的行动(难以压制的冲动)。b患者觉得,这样的意念和行动完全不受意志控制。强迫观念好像硬要闯入脑袋,驱使患者做出不由自主的举动来。
人人偶然都会有不良的意念、错误的欲望在脑海里闪现。不过,人要是患上强迫-冲动障碍,这样的意念和欲望就会萦回脑际,重复不息。患者的正常生活大受影响,终日忐忑不安,间中还会感到沮丧。一名患者说:“内心苦苦交战,我实在忍受不住,真的想一死了之。”且考虑一下这种痼疾的征状。
眼见尚未安心
布鲁斯驾车驶过路面隆起部分,随即感到浑身不适,惶恐不安。他不禁自忖:‘我要是辗过行人又怎么样?’他越来越感到内疚,最后不得不返回“案发”现场察看实况,但不仅是一次而是多次!布鲁斯当然找不到受伤的行人。即使这样,他仍然对自己没有信心!回家之后,他立即开着电视机,看看新闻节目有没有报道交通事故:驾驶员撞倒行人不顾而去。他还向警察“自首”。
像布鲁斯一样,许多患了强迫-冲动障碍的人都深受疑虑困扰:‘我有伤害别人吗?我出门之前有没有关掉炉灶?我有没有把门锁好?’大部分人偶然都会有类似的疑虑,但患了强迫-冲动障碍的人总要再三查看,最后还是放心不下。朱迪思·拉勃波特医生写道:“有些病人总是不停查看。他们似乎认为,‘如果要确知真相,就非凭感觉不可’。病人于是觉得有必要再三旋动门拉手,反复不停地开灯关灯。通过重复的举动,他们就可以立即知道实情;但很可惜,这些举动却未能说服患者,叫他们放心。”
始终不够洁净
查尔斯现年14岁,非常害怕受细菌感染,仿佛着了魔似的。不论什么东西,他如果有可能触摸的话,他的母亲就要预先用摩擦醇消毒。这还不止,查尔斯也担心,访客会把外面的细菌带进家里。
一提起洗衣,弗兰就满怀疑虑。她说:“洗好的衣服如果碰到洗衣机的外壳,我就会再洗一次。”
像查尔斯和弗兰一样,不少患了强迫-冲动障碍的人都害怕感染细菌,因而深受困扰。为了保持洁净,患者要不是反复淋浴,就是不停洗手,有时还弄致皮肤起水泡。尽管这样,患者还是觉得不够洁净。
精神折磨
伊莱恩深感苦恼,因为渎犯上帝的意念盘据心头,摆脱不了。她说:“我从没有想过要渎犯上帝,我宁死也不愿得罪他。”但不良的意念总是挥之不去。“我内心天天挣扎,有几个晚上,我简直累得要命。”
史提文因犯错误而感到内疚,于是向上帝“发誓”,以求良心上过得去。他说:“我动不动就向上帝发誓,每次看来都不是出于自愿的,我为此感到难过。为了消除良心的谴责,我不得不实践承诺。有一次,我因为要履行誓言,只好把某件具有特殊感情价值的东西毁去。”
伊莱恩和史提文都饱受困扰,主要是因为顽念萦绕于怀。这些征状虽然不易为人察觉,但强迫观念一旦萌生,患者就会感到内疚,惶恐不安,从此困恼非常。
以上概述的仅是强迫-冲动障碍的若干征状。c这种障碍是由什么促成的?患者可以缓解征状吗?
抑制不由自主的行动
一位医生指出,患了强迫-冲动障碍的人不能自控,原因在于“大脑的神经系统出现短路情况”,无法把感官所传递的信息记录下来,患者不得不把“程序重复又重复”。循环反复的行为究竟是由什么促成的?答案无人确知。事情看来跟一种称为血清素的神经递质有关。医学界现正深入研究人脑的其他部分。有些人声称,强迫-冲动障碍可能是由遗传倾向,再加上早年经历共同诱发的。
不管起因是什么,事实是清楚可见的:光是叫患者停止清洗,别再查看东西是收效不大的。除了运用意志力之外,患者还需要额外帮助。
不少患者发觉,服用药物相当有效。另一个方法就是,让患者身处自己所怕的环境,然后抑制惯常的反应。举例说,患者如果惯常反复清洗,就要手拿污物,然后克制自己不把污物清洗干净。当然,这样的疗法不能一下子就把障碍根治。但有些人觉得,患者只要持之以恒,就可以减缓征状。
此外,专家还深入探讨,至少在若干事例上,早年经历有没有可能诱发强迫-冲动障碍。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人由于在童年遭受虐待,长大之后就自觉一文不值,污秽不洁。有些受虐待的儿童后来还养成洁癖,不能自控地反复清洗。
摆脱强迫观念、冲动行为
你要是患上强迫-冲动障碍,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精神失常,或快要发疯了。李贝尔医生写道:“在日常生活的其他领域,患了强迫-冲动障碍的人并没有脱离现实。”你绝不是孤立无援!别忘记,强迫-冲动障碍是与生俱来的不完美所引致的。这种障碍并不是道德上的弱点,也不是灵性不妥的征象!患者并不会因此失去上帝的喜悦。“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因为他知道我们的本体,思念我们不过是尘土。”——诗篇103:8,14。
萦回脑际的意念如果带有亵渎意味又怎么样?事情若涉及强迫-冲动障碍,可恶的意念会引起内疚,内疚反过来又会激发更多恶念。伊莱恩说:“我变得急躁易怒。我一直在想,耶和华也许会向我大发烈怒。我为此紧张不安。”有些人甚至认为,怀有这样的意念就等于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耶稣清楚表明,人如果冒犯上帝的圣灵,就不会得到宽恕。很明显,他并不是指轻率鲁莽的强迫观念。(马太福音12:31,32)这番话是对法利赛派说的。耶稣深知他们故意为难,存心攻击。法利赛派对耶稣怀恨在心,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处心积虑的。
事实上,人既然关心自己有没有渎犯上帝,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表明,这人并没有犯不可宽恕的罪。(以赛亚书66:2)令人安慰的是,创造主了解患者的征状和感受。他充满慈悲,“乐意饶恕人”。(诗篇86:5;彼得后书3:9)我们的内心虽然不断谴责自己,但“上帝比我们的心大,知道一切”。(约翰一书3:20)他清楚知道,患者能力有限,无法完全控制这种障碍所激起的意念和欲望。患了强迫-冲动障碍的人如果明白这点,就不该让不应有的内疚感困扰自己。
我们多么感激耶和华,在他应许的新世界里,不论是身体上、精神上,还是感情上,一切苦恼都会不复存在!(启示录21:1-4)在新世界来临之前,患了这种障碍的人可以采取切合实际的步骤,减轻痛苦。
[脚注]
a 人名经过删改。
b 《儆醒!》杂志并不推荐任何特定疗法。基督徒要是患上这种障碍,就必须小心选择,避免采用任何违反圣经原则的疗法。
c 征状还有很多,其中包括重复数算、聚藏物品、过度讲究对称等。
[第22页的附栏]
提供支援
你的朋友或家人如果要竭力跟强迫-冲动障碍搏斗,你是可以向患者多加扶助的。
● 首先,你要检讨一下自己的态度。你如果认为患者意志薄弱、懒散怠惰、顽固倔强,这样的态度迟早会被对方察觉;要是这样,你就很难勉励患者强自振作,努力克服障碍。
● 跟患者倾谈。找出困扰对方的难题所在。患者往往需要有个能够开诚布公的密友,这样的知己能帮助对方正视问题,从而着手控制强迫-冲动障碍的征状。——箴言17:17。
● 不要作比较。强迫-冲动障碍会引起难以抑制的欲望,叫患者不能自已,情形跟非患者所感觉的冲动迥然有别。因此,向对方述说你怎样控制自己的冲动倾向,通常都无济于事。——可参看箴言18:13。
● 帮助患者订立切实可行的目标,然后逐一实现。先拣出一种征状,然后把克服这种征状的一连串目标列举出来。要从最易达到的目标着手。举例说,一个目标也许是,规定患者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淋浴。
● 患者的情况要是好转了,就要多加称赞。称赞有助强化人坚守正当的行为。不管进展多么微小,每一步都是意义重大的。——箴言12:25。
家里只要有一位成员患上强迫-冲动障碍,就足以令其他成员心力交瘁。因此,亲朋应该体谅他们的处境,尽量提供切合实际的支援。——箴言18:24下。
[第21页的图片]
强迫-冲动障碍的两个征状——过度清洗、反复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