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受感示的圣经及其背景所作的研讨
研究4——圣经及其正典
“圣经”一词的起源;确定哪些书真正属于神圣丛书;扬弃外典。
1,2.(甲)一般而言,希腊字必比利亚是什么意思?(乙)在基督教希腊文圣经里,这个字词与其他有关的字词的用法如何?(丙)“Bible”(圣经)一词怎样成为英语的字词?
由于受上帝感示的各书普遍被人称为圣经,故此探究“圣经”一词的含意和起源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这个字词源于希腊文的必比利亚(bi·bliʹa)一词,意思是“小书”。必比利亚则来自必布罗斯(biʹblos),希腊人用这个字词来形容纸莎草植物茎上的木髓,古时的人用这些草的髓制成供书写用的“纸”来。(埃及的纸莎草经由腓尼基港口杰巴尔输入,这地遂被希腊人称为必布罗斯[Byblos]。可参看约书亚记13:5,《新世》脚注。)凡写在这种纸上的著作都以必比利亚之名为人所知。故此,必比利亚一词被人用来描述任何写作、书卷、书本、文件、经文或甚至书集。
2 奇怪的是,“Bible”(“圣经”一词的英文)这个字词本身并没有在任何英文或其他文字的圣经译本里出现过。然而,到公元前第二世纪,希伯来文圣经受上帝感示的各书在希腊文被人称为塔·必比利亚(tabi·bliʹa)。在但以理书9:2,预言者写道:“我但以理从书上得知……”,《七十人译本》在这里用必布罗斯一词的与格复数式必布来斯(biʹblois)。在提摩太后书4:13,保罗写道:“你来的时候要把……那些书卷[希腊文:必比利亚]……带来。”(《新译》)希腊字必比利安(bi-bliʹon)和必布罗斯在基督教希腊文圣经里以数种不同的语法形式出现了逾40次,它们被译成“书卷”或“书”。后来必比利亚一词在拉丁文被当作单数词用,而英文则从拉丁文采纳了“Bible”(圣经)一词。
3.圣经的执笔者怎样作证圣经是上帝所感示的话语?
3 圣经是上帝的话语。虽有不同的人参与圣经的写作,其他的人则将其由原文译成今日的各种文字,圣经仍然在最完满的意义上是上帝的话语,是他本身借感示赐予人的启示。受感示的执笔者都怀有这样的看法,从他们所采用的措辞就足以见之,例如‘耶和华口里的话’(申8:3)、‘耶和华的话’(书24:27)、‘耶和华的诫命’(拉7:11)、“耶和华的律法”(诗19:7)、“耶和华的话”(赛38:4)、‘上帝口里的话’(太4:4)、及“主的话”(帖前4:15)等。
神圣的丛书
4.圣经由什么所构成?由谁加以确定?
4 今日人所熟知的圣经其实是古代受上帝感示的神圣文献集。这些文献是在一段长达16个世纪的时间撰写和辑集而成的。哲罗姆以拉丁文将这部文献集适当地描述为“神圣的丛书”(Bibliotheca Divina)。这部丛书有一个目录,意即官方的书目,将所含的各书仅限于该丛书的专门范围之内。所有未经授权的书都被摒诸门外。耶和华上帝是丛书的伟大保管者;他立下准则,决定什么写作会被收入丛书内。因此圣经具有固定的书目,包括现有的66本书,全部都是在上帝的圣灵指引之下写成的。
5.圣经正典是什么?这个名称是怎样来的?
5 被人接纳为真正受上帝感示的圣经各书时常称为圣经正典。最初,人若没有木条,就会用芦苇(希伯来文qa·nehʹ,卡纳)权充量杆。使徒保罗把希腊文的加农(ka·nonʹ)一词用来指“行为的规则”,也用来指委派给他的“地区”。(加6:16,《新世》脚注;林后10:13)故此,正典便是那些受上帝感示而真实可靠的书;它们仿佛一把直尺一般,可以用来确定纯正的信仰、教义和行为。我们若运用一些不“直”的书作为测线,我们所建的“房子”就不会真实稳固,也不会经得起首席测量师的试验。
6.有些什么因素可以确定一本书的正典地位?
6 确定正典地位。上帝定下了一些什么指标去帮助人确立圣经66本书的正典地位呢?首先,这些文献必须谈及耶和华在地上的事务,带领人归向他的崇拜,并激励人对上帝的圣名、他在地上的工作和旨意怀有深深的尊重。它们必须提出受感示的证据,表明它们是圣灵的产品。(彼后1:21)它们不可助长迷信或怂恿人崇拜受造之物,相反,它们必须鼓励人爱戴和事奉上帝。各书的写作不可有任何地方与圣经整体的内在和谐有所冲突,相反,每本书必须与其他书协调一致,从而证明圣经只有一位伟大的作者,就是耶和华上帝。我们也期望这些写作在最微小的细节上均正确无误。除了这些基本条件之外,按照各书内容的性质还有其他明确的指示标明各书是上帝所感示的,因而属于正典。我们在每本书的简介部分对这些问题有所论述。此外,希伯来文圣经和基督教希腊文圣经各有特殊的环境而有助于确立其正典地位。
希伯来文圣经
7.希伯来文正典如何逐步完成?任何新添的部分均必须与什么一致?
7 我们不应当认为上帝所感示的圣经各书要等到希伯来文正典在公元前第五世纪完成之时才受人接纳。摩西在上帝的灵指引之下所写的各书一开始便被以色列人视为上帝所感示的神圣著作。摩西五经完成后便构成了当时的正典。有关耶和华的旨意的进一步启示需要以合乎逻辑的方式陆续赐下,并与摩西五经中有关纯真崇拜的基本原则完全一致。我们在考虑圣经各书时已看出这点,特别鉴于这些书直接论及圣经的伟大主题——耶和华借着基督,应许的种子,所统治的王国使自己的名成圣,并且永远洗雪他的至高统治权。
8.圣经各预言书的正典地位凭什么得以确立?
8 圣经含有许多预言,尤以希伯来文圣经为然。耶和华本身通过摩西提供了确立真实预言的基础,凭此得以确定预言是否来自上帝;这项准则有助于确定预言书的正典地位。(申13:1-3;18:20-22)用整本圣经连同世俗历史一起考查希伯来文圣经的各本预言书,无可置疑地证实它们所说的“话”确是奉耶和华的名而说的,而且其中的预言已经“实现”——有许多已完全应验,有些则获得小规模或部分的应验而仍指向未来。再者,所有这些书都带领人归向上帝。既然它们符合了上述所有条件,这足以确立其中的预言是真实而受上帝感示的。
9.当考虑圣经正典的问题时,我们必须将什么因素谨记在心?
9 耶稣和基督教希腊文圣经受感示的执笔者们曾引用希伯来文圣经的多本经书,由此直接确立了这些书的正典地位。但这个准则却并非对所有经书适用,以斯帖记和传道书便是例外。在考虑正典一事上,我们必须留意适用于整部圣经正典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正如耶和华感示人写下他的神圣训示去指导和强化人,鼓励人崇拜和事奉他,按理说来耶和华也会指引圣经的辑集工作以确立圣经的正典。他会这样行以便使人清楚知道什么资料构成他的真理话语,以及什么是衡量纯真崇拜的准绳。的确,只有这样行地上的人才能够继续‘借着上帝的道获致新生’,并能够证明‘耶和华的道是永存的’。——彼前1:23,25。
10.希伯来文圣经的正典在何时确定?
10 确立希伯来文正典。犹太人的传统声称以斯拉最先辑集和编列希伯来文圣经的正典,尼希米则将其完成。以斯拉是受感示的圣经执笔者之一,兼且是祭司、学者和神圣著作的官方抄写员,他无疑具备充分资格去担任这件工作。(拉7:1-11)传统认为希伯来文圣经的正典在公元前第五世纪末即已确定,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这个见解。
11.按照传统,犹太正典怎样列出希伯来文圣经的各书?
11 今日我们将希伯来文圣经分列为39本书,传统的犹太正典虽包括同样的经书,却将它们算作24本。有些权威把路得记与士师记合并,把耶利米哀歌归入耶利米书,于是只列出22本书,虽然所含的正典经书其实完全一样。a这使受感示的各书的数目与希伯来文字母的数目相同。以下是按照传统犹太正典列出的24本书:
律法书(摩西五经)
1.创世记
2.出埃及记
3.利未记
4.民数记
5.申命记
先知书
6.约书亚记
7.士师记
8.撒母耳记(上下合为一本)
9.列王纪(上下合为一本)
10.以赛亚书
11.耶利米书
12.以西结书
13.十二本先知书(何西阿书、约珥书、阿摩司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那鸿书、哈巴谷书、西番雅书、哈该书、撒迦利亚书和玛拉基书,全部合为一本)
圣录
14.诗篇
15.箴言
16.约伯记
17.雅歌
18.路得记
19.耶利米哀歌
20.传道书
21.以斯帖记
22.但以理书
23.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包括在内)
24.历代志(上下合为一本)
12.什么进一步确定希伯来文正典?它的写作以什么为终结?
12 这便是基督耶稣和早期基督徒会众所接纳的书目或正典。他们视之为上帝所感示的圣经。基督教希腊文圣经受感示的执笔者们惟独引用这些经书。他们引用这些书时用“如经上所记”一类的话加以介绍,由此表明这些书乃是上帝的话语。(罗15:9)当耶稣谈及直至他传道时为止受感示的各书时,他提及“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所记载的事。(路24:44)“诗篇”是圣录的第一本书,耶稣则将其用来指圣录的整个部分。希伯来文正典所包含的最后一本史书是尼希米记。惟独这本书才提供资料去计算但以理的杰出预言——“从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直到弥赛亚的来临会有“六十九个七”的预言性时期——的开始时间,由此可见这本书是在上帝的灵指引下写成的。(但9:25;尼2:1-8;6:15)尼希米记也提供最后一本先知书玛拉基书的历史背景。玛拉基书属于受感示的圣经正典是无庸置辩的,因为甚至耶稣也曾屡次引用这本书。(太11:10,14)虽然希腊文圣经曾引用过大多数希伯来文正典的书——它们全写成于尼希米记和玛拉基书之前——基督教圣经的执笔者却从没有引用过任何在尼希米和玛拉基的日子之后到基督时代之间写成的所谓受感示的著作。这证实了犹太人的传统见解以及第一世纪基督徒会众的信仰,认为希伯来文正典到尼希米记和玛拉基书便结束了。
希伯来文圣经的外典
13.(甲)外典是什么?(乙)它们怎样被收纳为罗马天主教的正典?
13 外典是什么?它们便是有些人将其包括在圣经书目里的写作,但这些书却由于缺乏受上帝感示的证据而被其他人所扬弃。希腊字阿普克利福斯(a·poʹkry·phos)是指一些“小心隐藏起来”的东西。(可4:22;路8:17;西2:3)这个字被用来指一些作者不肯定或权威可疑的书,或指一些虽有若干个人阅读价值,但却缺乏受上帝感示的证据的书。这些书给分别出来,不会被人公开阅读,因此称为“隐藏”的书。在公元397年的迦太基会议上,有人建议将七本外典收进希伯来文圣经里,包括附加于以斯帖记和但以理书的外典在内。不过,直到公元1546年罗马天主教会才在特伦托会议上明确地接纳这些附加于圣经正典之上的经书。它们包括:多俾亚传、友第德传、艾斯德尔传附录、智慧篇、德训篇、巴路克书、达尼尔书的三本附录和玛加伯上下。
14.(甲)玛加伯上在什么方面令人感兴趣?(乙)什么权威从不引用外典?为什么?
14 虽然玛加伯上绝不能算是受上帝感示的,但却含有一些令人感兴趣的历史资料。它记述在公元前第二世纪期间犹太人在玛加伯祭司家族领导下争取独立的经过。其余的外典则充满了神话和迷信,而且错误连篇。耶稣和基督教希腊文圣经的执笔者均从未提及或引用过这些书。
15,16.约瑟夫斯和哲罗姆怎样表明什么书才属于正典?
15 公元第一世纪的犹太历史家约瑟夫斯在他所著的驳斥阿比安(I,38-41[8])一书里提及所有被希伯来人视为神圣的著作。他写道:“我们并没有盈千累万彼此冲突的书。我们只有二十二本受到充分证实的书[正如第11段所示,相当于今日的39本书],其中含有古时完整的纪录。在这些书中,有五本是摩西的书,其中包括律法和传统的历史,从人的出生直至立法者的去世为止。……从摩西去世直至继薛西斯作波斯王的亚达薛西,摩西之后的众先知将他们日子的历史事件记录下来,写成了十三本书。其余的四本书含有对上帝的赞美诗及人生德行的训言。”是故,约瑟夫斯表明希伯来文圣经的正典在公元第一世纪之前很久已经确定了。
16 在公元405年完成《通俗拉丁文本圣经》的哲罗姆对外典采取十分明确的立场。这位圣经学者将受感示的各书逐一列出,像约瑟夫斯一样把受感示的希伯来文圣经的39本书算作22本,然后他在《通俗拉丁文本》撒母耳记和列王纪的序言中写道:“因此这里有二十二本书,……对于我们从希伯来文译为拉丁文的各书,这篇圣经序言可以作为一项考证;由此我们知道任何在此以外的书必然都是外典。”
基督教希腊文圣经
17.罗马天主教会声称负有什么责任?谁真正确定构成圣经正典的各书?
17 罗马天主教会声称有权决定将什么书列入圣经正典里,并提出迦太基会议(公元397年)作为证据;这个会议曾草拟一份圣经书目。可是,实情刚相反,因为圣经的正典,包括基督教希腊文圣经的书目,在当时早已确定了,但不是凭着任何会议的决定而是借着圣灵——在起初感示人写成这些书的同一的灵——的指引。后来许多非受上帝感示的编目者所提出的证言,价值仅在于它们承认上帝的灵所授权编成的圣经正典。
18.从列明基督教希腊文圣经早期书目的图表我们可以获得什么重要结论?
18 早期书目的证据。看一看附图便可知道,有好几份第四世纪基督教圣经的书目,它们辑成的日期其实早于上述的宗教会议,而且这些书目均与今日的圣经书目完全一致,其他的则只是缺了启示录而已。在第二世纪末以前,四福音、使徒行传和使徒保罗的12封书信都已普遍受人接纳。只有若干较短的写作在某些地区受人质疑,很可能是因为这些写作起初由于某个原因流传不广,因此需要较长时间才被人接纳为正典。
19.(甲)在意大利,有什么重要的文献被人发现?文献被鉴定成于什么日期?(乙)这份文献怎样界定当时受人接纳的正典?
19 最引人入胜的早期书目之一是穆拉托里(L. A. Muratori)在意大利米兰安布罗斯图书馆发现及于1740年公布的残片。虽然这份书目的起头部分已失去,它将路加福音称为第三部福音书一事却表示它必然首先提及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拉丁文的穆拉托里残片写成于公元第二世纪末叶。正如以下的部分翻译表明,这是一部极令人感兴趣的文献:“第三部福音书是路加所作的报道。路加是个著名的医生,他以自己的名字写成此书。……第四部福音书由约翰所写,他是耶稣的门徒之一。……尽管个别的福音书选出不同的事实加以报道,信徒的信仰却并无冲突,因为这些报道都是在一个圣灵指引之下记录下来的,记述他的诞生、受难、复活、与门徒的谈话和他的两次来临:第一次来临受人藐视羞辱,这已经发生了;第二次则在王权的荣耀中来临,而这是将要来到的。所有这些事都已宣告出来。既然约翰如此首尾一贯地在他的书信里引证这些事,这实在令人惊叹。他亲自说:‘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我们都已经写上。’这样,他表示他不仅是目击见证人,而且按事情的先后次序亲耳听到和亲口叙述所有的神奇事迹。此外,各使徒所行的事都记载在一本书里。这是路加为提阿非罗大人编写的。……至于保罗的书信,它们的内容,信的目的地或写作原因,都在信中解释清楚,使人得以明白。首先他写了一封详细的信给哥林多人以制止分门结党的异端,接着他写信给加拉太人[抨击]割礼,然后致信给罗马人以阐明圣经的吩咐,并指出基督在他们当中居于首要的地位——这里每一封信都是我们必须研讨的,鉴于蒙福的使徒保罗本人效法在他之前的约翰,指名写信给七个教会,次序如下:致哥林多人(第一),致以弗所人(第二),致腓立比人(第三),致歌罗西人(第四),致加拉太人(第五),致帖撒罗尼迦人(第六),致罗马人(第七)。虽然为了纠正的缘故,他两次写信给哥林多人和帖撒罗尼迦人,可是他却[借着这七封书信?]表明只有一个教会散布在整个地球之上;约翰在启示录里也写信给七个教会,但却对全体发言。然而[他]也基于感情和爱心[写了]一封信给腓利门,一封给提多和两封给提摩太;[这些书信]均被教会视为神圣而备受尊崇。……此外,犹大的书信和两封以约翰为名的书信也被算在内。……我们只接获约翰和彼得的启示,[后者]是我们当中有些人不愿在教会里诵读出来的。”——《新编沙夫-赫佐格宗教知识百科全书》,1956年,第8册,第56页。
20.(甲)文献缺去约翰的一封书信和彼得的一封书信有何解释?(乙)这部书目跟目前的书目吻合到什么程度?
20 我们留意到穆拉托里残片在接近末了的部分提及只有两封约翰的书信。然而,上述的百科全书在第55页指出,约翰的这两封书信“只可能是二书和三书,执笔者在信中仅自称为‘长老’。作者在讨论第四部福音书时已顺带提及过第一封信,借此表明他完全相信这封信是来自约翰的,是故他觉得可以在此只提及两封较短的书信。”论到残片何以看来完全没有提及彼得的第一封书信,这部权威接着说:“最可能的假设是有几个字,也许整行字,遗失了,而这个片段曾提及接获彼得前书和约翰的启示录。”故此,从穆拉托里残片的观点来看,这部百科全书在第56页总结说:“新约被视为肯定包含四福音、使徒行传、保罗的十三封书信、约翰的启示录,很可能也包括他的三封书信、犹大书和彼得前书;当时对彼得另一部写作的反对还未平息。”
21.(甲)奥利金论及受感示的写作的话何以令人感兴趣?(乙)其后的作家承认什么?
21 公元230年左右,奥利金将希伯来书和雅各书接纳为上帝所感示的著作,而这两本书是穆拉托里残片所无的。虽然他表示有些人仍怀疑这两本书的正典地位,这同时显示当时希腊文圣经各书大部分的正典地位已受人接纳,只有少数人对一些较不知名的书信仍存怀疑而已。后来亚大纳西、哲罗姆和奥古斯丁把现今我们拥有的27本书列为正典,从而对早期书目所作的选择表示认可。b
22,23.(甲)图表里的书目是怎样编成的?(乙)何以看来在穆拉托里残片之前并没有这样的书目?
22 图表里的大多数书目都明确地列出被视为正典的各书。伊里奈乌斯、亚历山大的克雷芒、德尔图良和奥利金的书目是从他们所引用的经文编成的,这些引文透露他们对各书的看法。早期历史家优西比乌斯也提出进一步的佐证。然而,虽然这些作家没有提及正典里的某几本书,这件事本身并不足以否定这些书的正典地位。他们只是碰巧未曾在写作里提及这些书而已,也许觉得没有必要或不适合所讨论的题目。但是我们为何见不到任何早于穆拉托里残片的精确书目呢?
23 公元第二世纪中期,有些像马西昂(Marcion)一类的批评家出现;在此之前,基督徒应当接纳什么书为正典并未引起争论。马西昂编制他本人的正典以迎合自己的主张,只采纳了使徒保罗的若干书信和经过删改的路加福音。这种情形,连同大量外典散布各地,促使各编目者发表声明他们接纳什么书为正典。
24.(甲)“新约”的外典有些什么特色?(乙)在这方面,学者们怎样说?
24 外典。内在证据确立了清晰的界线,将受感示的基督教著作与非受感示的伪作分别开来。外典十分低劣,内容既古怪又幼稚,许多时也错漏百出。c请留意学者们对这些不是正典的伪书所作的评论:
“将它们摒诸新约之外是无庸置辩的事:它们本身便已取消了自己的资格。”——《新约外典》,詹姆斯(M. R. James)着,第11,12页 。
“我们只需把新约各书跟这一类外典比较一下,便会发觉两者之间的鸿沟多么巨大。时常有人说,不属正典的福音书在实际上便是支持正典的最佳证据。”——《新约文献》,米利根(G. Milligan)着,第228页。
“自教会早期以来,在新约以外保存下来的其他著作,没有一本可说是有资格加进今日的正典里的。”——《新约正典的疑难》,阿兰德着,第24页。
25.有关基督教希腊文圣经个别执笔者的什么事实可以作证他们的写作是受上帝感示的?
25 受感示的执笔者。这点颇令人感兴趣。基督教希腊文圣经的所有执笔者都跟基督徒会众最初的治理机构有密切关系。这个机构的成员包括耶稣本人亲自选立的使徒在内。马太、约翰和彼得厕身于原本的12使徒之列,保罗则后来被立为使徒,但却不是12使徒之一。d虽然圣灵在五旬节浇灌下来时保罗并不在场,马太、约翰和彼得却在场,雅各、犹大,很可能马可,也都在场。(徒1:13,14)彼得特别提及保罗的书信,视之为与“别的经书”一样。(彼后3:15,16)马可和路加是保罗和彼得的亲密周游同伴。(徒12:25;彼前5:13;西4:14;提后4:11)所有这些执笔者都被圣灵赋予神奇的能力,若不是像五旬节和保罗归信时的情形一般由上帝特别将圣灵倾下(徒9:17,18),便是像路加一样由使徒按手而接获这样的恩赐。(徒8:14-17)所有基督教希腊文圣经都写成于圣灵的特别恩赐仍发生效用之际。
26.(甲)我们接纳什么作为上帝的话语?为什么?(乙)我们应该怎样表达对圣经的体会?
26 对全能的上帝所怀的信心使我们坚信他曾指引将圣经各部分辑集起来的工作。上帝乃是他的话语的感示者兼保全者。因此我们满怀信心地接纳基督教希腊文圣经的27本书和希伯来文圣经的39本书共同构成一本圣经,是由一位作者——耶和华上帝——感示人写成的。他的话语记在这66本书之内。圣经是我们的指南,它自始至终的和谐与协调证实了它的完备。所有赞美都归于耶和华上帝——这部卓尔不群、无与伦比的巨著的创作者!这本书能够彻底装备我们行走永生的道路。让我们把握每个机会明智地运用它。
[脚注]
a 《犹太文史百科全书》(英文),1973年,第4册,第826,827栏。
b 《书与羊皮纸》(英文),1963年,布鲁斯(F. F. Bruce)着,第112页。
c 《洞察圣经》(英文),第1册,第122-5页。
d 《洞察圣经》(英文),第1册,第129-30页。
[第303页的附栏]
基督教希腊文圣经杰出的早期书目
A - 绝无疑问地接纳为圣经的正典
D - 受若干人士所怀疑
DA - 受若干人士所怀疑,但受编目者接纳为圣经的正典
?- 学者不肯定版本的原文或人们对所提及的书的看法
□ - 空格表示该权威没有使用或提及这本书
名称和地方
穆拉托里 伊里奈乌斯,克雷芒,德尔图良,
残片,小亚细亚 亚历山大 北非
意大利
大致日期,
公元 170 180 190 207
马太福音 A A A A
马可福音 A A A A
路加福音 A A A A
约翰福音 A A A A
使徒行传 A A A A
罗马书 A A A A
哥林多前书 A A A A
哥林多后书 A A A A
加拉太书 A A A A
以弗所书 A A A A
腓立比书 A A A A
歌罗西书 A A A A
帖撒罗尼迦前书 A A A A
帖撒罗尼迦后书 A A A A
提摩太前书 A A A A
提摩太后书 A A A A
提多书 A A A A
腓利门书 A A
希伯来书 D DA DA
雅各书 ?
彼得前书 A? A A A
彼得后书 D? A
约翰一书 A A DA A
约翰二书 A A DA
约翰三书 A?
犹大书 A DA A
启示录 A A A A
名称和地方
奥利金,优西比乌斯,西里尔,切尔滕纳姆
亚历山大 巴勒斯坦 耶路撒冷 书目,
北非
大致日期,
公元 230 320 348 365
马太福音 A A A A
马可福音 A A A A
路加福音 A A A A
约翰福音 A A A A
使徒行传 A A A A
罗马书 A A A A
哥林多前书 A A A A
哥林多后书 A A A A
加拉太书 A A A A
以弗所书 A A A A
腓立比书 A A A A
歌罗西书 A A A A
帖撒罗尼迦前书 A A A A
帖撒罗尼迦后书 A A A A
提摩太前书 A A A A
提摩太后书 A A A A
提多书 A A A A
腓利门书 A A A A
希伯来书 DA DA A
雅各书 DA DA A
彼得前书 A A A A
彼得后书 DA DA A D
约翰一书 A A A A
约翰二书 DA DA A D
约翰三书 DA DA A D
犹大书 DA DA A
启示录 A DA A
名称和地方
亚大纳西,伊皮丸尼乌斯,纳西昂的 安非罗秋,
亚历山大 巴勒斯坦 格列高利,小亚细亚
小亚细亚
大致日期,
公元 367 368 370 370
马太福音 A A A A
马可福音 A A A A
路加福音 A A A A
约翰福音 A A A A
使徒行传 A A A A
罗马书 A A A A
哥林多前书 A A A A
哥林多后书 A A A A
加拉太书 A A A A
以弗所书 A A A A
腓立比书 A A A A
歌罗西书 A A A A
帖撒罗尼迦前书 A A A A
帖撒罗尼迦后书 A A A A
提摩太前书 A A A A
提摩太后书 A A A A
提多书 A A A A
腓利门书 A A A A
希伯来书 A A A DA
雅各书 A A A A
彼得前书 A A A A
彼得后书 A A A D
约翰一书 A A A A
约翰二书 A A A D
约翰三书 A A A D
犹大书 A A A D
启示录 A DA D
名称和地方
菲拉斯特,哲罗姆,奥古斯丁,迦太基
意大利 意大利 北非 第三次会议,
北非
大致日期,
公元 383 394 397 397
马太福音 A A A A
马可福音 A A A A
路加福音 A A A A
约翰福音 A A A A
使徒行传 A A A A
罗马书 A A A A
哥林多前书 A A A A
哥林多后书 A A A A
加拉太书 A A A A
以弗所书 A A A A
腓立比书 A A A A
歌罗西书 A A A A
帖撒罗尼迦前书 A A A A
帖撒罗尼迦后书 A A A A
提摩太前书 A A A A
提摩太后书 A A A A
提多书 A A A A
腓利门书 A A A A
希伯来书 DA DA A A
雅各书 A DA A A
彼得前书 A A A A
彼得后书 A DA A A
约翰一书 A A A A
约翰二书 A DA A A
约翰三书 A DA A A
犹大书 A DA A A
启示录 DA D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