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人快乐了
慈悲的人并不一定是最聪明,最富有或最有权势的人,可是他们却很有快乐的理由。为什么呢?因为正如耶稣所说,“他们必蒙怜恤。”——马太福音5:7。
怜恤的英文字“mercy”来自拉丁字merces而与misericordia同义。实际上misericordia这字包含了两个字:misereans,意即“表现怜悯,”和cor,意即“心。”当这两个字合并起来时,其意思则为“心之痛苦。”因此“mercy”这个字含有一个人由于同情他人的痛苦而心里受感动的意思。它表示一个人体验到他人的痛苦而仁慈地不予以公正的严责或刑罚。
怜恤或慈悲乃是上帝的主要品质之一。圣经将他称为“发慈悲的父。”(哥林多后书1:3)圣经也告诉我们他喜欢表现慈悲,而“他的慈悲覆庇他一切所造的。”(诗篇145:9)当耶和华容许亚当和夏娃在故意忤逆他之后产生儿女,然后又为他们那些不完美的后代中相信他的人预备一项赎价使他们可以获得永生时,他无疑表现了他慈悲的美德。使徒保罗告诉我们他曾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尝到上帝的恩慈,而且他在圣经的同一章书内将这位慈悲的上帝称为“快乐的上帝。”(提摩太前书1:11,根据NW,13-16)上帝是快乐的,因为他并不吝惜他对人类所表现的慈爱,反之他表现了丰盛无比的恩慈和怜悯。
上帝的慈悲要求人也像他一样慈悲。人的慈悲必须以上帝的慈悲为模范和激励。耶稣便曾指出这件事实;他吩咐人要爱他们的仇敌,善待恨他们的人,祝福咒诅他们的人和为凌辱伤害他们的人祈祷,有人打他们的脸则连另一边亦转过来由他打,帮助求你的人和没有利息地借贷给人。然后他补充说:“你们的赏赐就必大了,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子,因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你们要慈悲,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路加福音6:27-36)上帝乃是我们的模范;因此圣经吩咐我们要倣效他向别人表现仁慈和怜悯。
可是当我们向犯过的人或贫苦的人表现怜悯时,我们的主要动机并不应该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亦可能需要别人怜悯;反之我们的动机应该是因为自己曾蒙上帝怜悯而自动作一项感恩的表示。我们向别人表现怜悯乃是向上帝说“谢谢你”的一种方式。
慈悲的表现
耶稣教导我们要怜悯别人。但这并不是耶稣所首创的一个新教训,因为甚至早在摩西的日子上帝已命令他的百姓要对敌人表现仁慈了:“若遇见你仇敌的牛或驴迷了路,总要牵回来交给他。若看见恨你人的驴压卧在重驮之下,不可走开,务要和驴主一同抬开重驮。”(出埃及记23:4,5)借着吩咐人在仇敌有困难时要仁慈地对待仇敌,耶和华向人有力地指出他们应该在任何情况之下对所有的人均表现仁慈。我们若对仇敌也表现慈悲,那末对朋友,邻舍和亲属自然会更加仁慈!——罗马书12:17-21;弥迦书6:8。
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表现仁慈的机会。例如一个儿子弄坏了父亲的一件工具而恳求父亲饶恕他,于是父亲表现怜恤之心而原谅他。一位法官可能被一个哀泣的母亲的眼泪所感动而减轻她的罪刑。一个丈夫可能虐待了妻子,而妻子亦在丈夫软弱的时候欺侮了丈夫;但他们后来却感觉懊悔而彼此怜恤宽恕。生活上有许多过错都可以由慈悲的美德加以消弭。
可是怜悯亦对权威,律法和上帝的荣耀具有适当的尊重。它追求良善,但却不纵容懒惰或将故意的疏忽视若无睹。容许一个坏人继续作恶并不是怜悯。怜悯并不是疏忽。
真正的怜悯不仅考虑到别人在物质或身体方面的情况;它亦注意到别人在灵性上的福利。耶稣说:“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翰福音6:63)因此教导别人认识基督的教训和他的王国的好消息,以上帝的真理之道坚强怀疑的人的信心,以他对于复活和在新世界里得永生等问题所作的保证安慰悲哀的人等都是慈悲的表现,而且它们所表现的仁慈远较照顾别人在身体上的需要为大。
虽然你也许并非时刻都有能力施舍帮助别人,你却不应该忘记仁慈的话亦有很大的力量。“温良的舌是生命树。”(箴言15:4)有一次一位俄国诗人和改革家对一个乞丐说:“请你不要生我的气,朋友;我身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你!”但乞丐回答说:“你已经给了我比我所配得的更多。你称我为朋友——这便是很大的一件礼物了。”
除此之外,我们对别人的想法亦应该仁慈。在仁慈的行动背后藏着不仁慈的思想乃是伪善。这乃是不能使任何人得益的虚伪行为。在另一方面,仁慈的思想加上良善的行为却会造益一切与之有关的人。具有良善的思想和表现良善的行为乃是世界上最真纯的喜乐之一。正如耶稣说:“施比受更为有福。”——使徒行传20:35。
一个人若永不宽恕别人,他又怎能获得任何人的怜悯呢?但是上帝保证一切对别人表示怜悯的人都必定会得着怜悯,这样的人会多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