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对比学习体会真正的财富
“用劳碌得来的买那不使人饱足的呢?你们要留意听我的话,就能吃那美物,得享肥甘,心中喜乐。”——以赛亚书55:2。
1.借着运用对比,我们可以获得什么裨益?
对比使生活更有乐趣。他们时常能够帮助我们加深我们的体会。在一个寒冷潮湿的冬天之后,我们多么欢迎温暖的阳光!时常被人视作当然的良好健康在一场大病之后便大受珍惜了。不错,对比使我们注意到一些平常被我们视作等闲的东西的价值和重要。
2.(甲)在上帝的道里对比担任一个怎样的角色?(乙)创世的记载形成一幅什么动人的图画?
2 上帝的道圣经充满了许多对比而使其成为一本极为生动有趣的书。不但如此,这些对比也将我们的注意引到一些关系重大的事上,并帮助我们了解这些事的真正价值。例如创世记一书起头的创造记载很快便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了一幅动人的图画,表明上帝怎样采取伟大的步骤为人类预备一个美丽的家园,包括创造人类作为按照上帝自己的形象造成的一个杰作在内。借着描述上帝怎样创造一个完美可爱的女人,将她赐给男人作为理想的助手和“配偶”而在男女之间形成一个可喜的对比,创造的图画和男子的快乐遂得以成为完全。——创世记2:18。
3.一个尖锐的对比怎样接踵而来?这导致什么结果?
3 接踵而来的是一个尖锐的对比。一个不祥的阴影在画面出现了。通过蛇的口,我们听到了一个不调和的声音。它对上帝的话表示怀疑:“上帝岂是真说……么?”接着对上帝的话加以否认:“你一定不会死,”即使你吃了禁果。女人首先决定吃那果,接着男人也同样行。这样,第一对男女没有让上帝在他自己所定的时间以他自己的方式教导他们认识“善恶的知识,”反而自作主张、独断独行。借着痛苦的经验,他们尝到了生与死的锐利对比。由于舍弃带来真正财富和无穷生命的真知识来源,他们将自己和后代投入了一种一贫如洗的困境中,并且饱受不良的领导和错误的知识之害。——创世记2:17;3:1-6,16-19。
4.次序相反地,启示录含有一些什么优美的对比?这提出什么希望?
4 在上帝的道的结束部分,我们可以见到更多的对比,但次序却正好相反。我们读到“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的恶者在天上的一场战争中被击败,后来“那古蛇”更被捆绑起来,在“一千年”的期间完全无法活动。这乃是为了要使这恶者不能在以错误的知识和不良的领导“迷惑列国。”(启示录12:7-9;20:1-3)在描述完“大巴比伦”的倾倒和毁灭,然后撒但的组织的其他所有部分和支持者亦在哈米吉多顿大战中遭受毁灭之后,圣经给予我们一个生动奇妙的对比。我们接着读到上帝创造,但不是一个实际的地球而是一个新的事物制度,“一个新天新地。”这次不是死亡出现了,反之‘死亡不会再有。’在我们脑海中浮现的不是第一个男人和他的妻子及人为的领导,反之,由新郎耶稣基督和他的基督教会所组成的属天政府会给予人真正的领导。我们见到真正的基督教会,“圣城新耶路撒冷,”好像“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然后我们读到“一道生命水的河”而非‘从伊甸流出来的河。’河的两岸有许多树,但它们所结的并不是禁果,反之他们乃是“生命树……每月都结果子。”它们象征上帝为了赐人永生而做的安排,连同他在一个重建的乐园里赐给相信和顺服的人类的一切丰富在内。——创世记2:10;启示录21:1-4;22:1,2。
5.关于“生命的水”有什么邀请发出?还牵涉到什么义务?
5 最后我们读到,不是人类失去上帝的喜悦及被逐出乐园而是上帝向人发出邀请发出邀请:“[凡]”愿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虽然我们尚未能获得完美的生命,上帝将永生的道路很清楚地指示出来。特别自1934年以来,本刊(《守望台》)已从圣经表明一切想赢得上帝的喜悦而有希望活着渡过哈米吉多顿的人都必须将自己完全呈献给他,并以水浸礼象征他们的献身。他们必须公开表明自己与上帝其他献了身的仆人(称为耶和华见证人)同属一个阵营。这意味到他们必须与见证人一同向别人,向一切“口渴的人”,发出邀请以生命的水解渴。——启示录22:17;可参阅英文《守望台》1934年八月十五日刊第249,250页第31-34段。
邀请人领受真正的财富
6.我们怎能为自己寻得‘引到永生的路’?在这件事上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别人?
6 这项邀请怎样向别人发出呢?耶稣在他的祷告中说:“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怀着实际获得永生的希望,我们可以,同时亦必须,现在就开始吸收这种带来永生的知识以求了解圣经的真理。正如耶稣在同一个祷告中说:“你[上帝]的道就是真理。”这乃是“生命之道;”借着紧紧跟从它,我们会知道怎样离开‘引到灭亡的路’而踏上‘引到永生的路。’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快乐的转变。然后我们可以邀请和帮助别人接受上帝的教导以认识“他的道,”并与真正的基督徒一起行走他那引至真正财富的“路。”——约翰福音17:3,17;腓立比书2:16;马太福音7:13,14;以赛亚书2:3。
7.耶稣在什么场合谈及“活水”?这使我们获得什么结论?
7 在耶稣从事传道工作的早期他即开始发出这项邀请;他采用启示录22:17使用的同一比喻。他并非仅对犹太人发出这项邀请,反之他对一个撒玛利亚妇人也曾谈及“活水”是“上帝的恩赐。”他接着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后来他在传道时高声喊道:“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这无疑暗示获得这种带来永生的恩赐的人并不会将其独占,反之他们会邀请别人,“任何口渴的人”和一切“愿意的人,”都“白白取生命的水喝。”——约翰福音4:7-15;7:37,38;启示录22:17。
8.在吸收和散布赐人永生的知识方面,上帝的圣灵担任什么角色?
8 约翰补充说耶稣“这话是指着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约翰福音7:39)这表明吸收赐人永生的知识和帮助别人吸收它其实是上帝的灵的一项作用。若没有圣灵的帮助,它是无法成就的。这无疑将一切“废了上帝的诫命”的人为理论和宗教传统都排除。——马太福音15:6。
9.通过以赛亚有什么类似的邀请发出?这形成一个什么对比?为什么这很适当?
9 可是,耶稣并不是第一个以这种措辞发出这样一个邀请的人。在他之前七百多年,耶和华已通过他的先知发出这个引人注意的邀请:“你们一切干渴的!都当就近水来。没有银钱的也可以来!你们都来,买了吃不用银钱,不用价值,也来买酒和奶。你们为何花钱买那不足为食物的,用劳碌得来的买那不使人饱足的呢?你们要留意听我的话,就能吃那美物,得享肥甘,心中喜乐。”(以赛亚书55:12)这是多么动人的一个邀请!他形成多么强烈的一个对比!在以赛亚的日子,在他们的王国和首领的昏庸领导之下,耶和华的百姓工作的很辛苦和付出高昂的代价去博取一种既不能使人饱足,亦不能予人安全的虚伪财富。他们仰望外邦的国家,例如亚述和埃及,给予他们保护。(列王纪下16:7;18:21)除此之外,在祭司们的不良影响之下,许多人甚至公然崇拜偶像,其他的人则满足于对耶和华作一种表面和虚伪的崇拜。正如耶和华告诉他们说:“这百姓亲近我,用嘴唇亲近我,心却远离我;他们敬畏我不过是领受人的吩咐。”——以赛亚书29:13。
10.耶和华进一步对他的百姓发出什么呼吁?并提出什么希望?
10 与此形成一个对比,耶和华邀请和呼吁人“留意听我的话,”喝“酒和奶”而非仅是喝水,而且这是“不用银钱,不用价值”便可以获得的。他邀请他们与他“立永约,就是应许大卫那可靠的恩典;”这也就是由更大的大卫及“万民的[真正]君王和司令”耶稣基督所统治的永远王国和政府。他促请他们不要再跟从自己的道路和意念,反之要留意“我口所出的话。”他提出保证他的话必定会“亨通,”并且必定会“成就我所喜悦的。”他们若接受这项邀请就必须吸收真正的知识,这则会为他们带来真正的财富。这会形成一个可喜的对比,松树和番石榴会长出以代替“荆棘……[和]蒺藜;”所有的受造物都会欢欣鼓舞,因为“你们必欢欢喜喜而出来,平平安安蒙引导。”——以赛亚书55:1-4,8-13。
对我们今日的一个信息
11.为什么以赛亚书55:6,7的信息在以赛亚的日子非常适当?在我们今日有什么类似的情形存在?
11 在以赛亚的日子耶和华的百姓大部分都忤逆不忠。但这并没有阻止耶和华通过他的先知发出这个感人的呼吁:“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相近的时候求告他。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他。当归向我们的上帝,因为上帝必广行赦免。”(以赛亚书55:6,7)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信息多么适合当时的情形,但今日又如何呢?从上帝的观点来看,今日大部分的人,特别是一般自称为基督徒的人,是否都忤逆不忠呢?今日国家主义的精神岂不是比以前更强烈,而且更受到宗教的支持吗?在目前的政治和宗教领导下他们有教导人民留心聆听上帝那已在基督耶稣手中建立起来的王国的信息吗?抑或他们告诉人民基督徒有责任支持他们生活于其下的国家政府而为其效力呢?在这些重大的问题上,人民有获得带来真正财富的真正知识吗?抑或大骗子“古蛇”和“这世界的神”已用虚伪的知识弄瞎了他们的心眼呢?——启示录12:9;哥林多后书4:4。
12.预言怎样表明以赛亚的信息很适合我们的时代?
12 正如许多预言表明,上帝清楚地预见和预言到一些使以上的信息适用于今日的情形。例如保罗曾在上帝感示之下写道:“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狂傲……任意妄为……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提摩太后书3:1-5)甚至早在大卫的日子,上帝已预言到列国和统治者们在基督于1914年在天上的锡安山登基为王之后会联合起来“敌挡耶和华并他的受膏者”基督耶稣。(诗篇2:1-6;希伯来书12:22)这种在魔鬼领导之下的联合反对正将列国和“普天下众王”召集起来向哈米吉多顿进发,正如圣经的最后一本书所预言一般。(启示录16:13-16)耶稣也在上帝感示之下作了一个详细的预言描述我们的日子的‘基督临在征象,’当其时会“有好些假先知起来,”而且“不法的事会增多,”一般人则“毫不留意,”以致上帝最后的判决“如同网罗”临到他们的身上。——马太福音24:3,11,12,39;路加福音21:35。
13.与以赛亚书55:6,7一致地,耶稣在马太福音7:13,14作了一个什么鲜明的对比?
13 不错,以赛亚书55:6,7那有力感人的信息的确适用于我们今日;但问题是,我们的反应如何呢?我们是否与大多数的人一同走着‘那引到灭亡的宽阔大路,’对于促请我们“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的呼吁置若罔闻,或甚至加以抗拒呢?耶稣很坦白地指出:“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可是他却很清楚地邀请人说:“你们要进窄门。”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使这件事成为困难的并不是上帝。相反地,他促请我们离开所行的罪恶途径,排除有害的思想而归附他。他很乐于表现怜悯和“广行赦免。”——以赛亚书55:6,7;马太福音7:13,14。
14.除了对比之外,圣经预言含有什么有趣的相似?
14 为了寻得“窄门”并有行走“窄路”的决心,我们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知识,同时也必须具有深刻的体会。正如我们已提及过,对比在这方面可以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耶稣意识到这是一个良好的教导方法,因此在对门徒说话时及对群众讲道时均时常运用它。但在考虑这些对比的一部分之前,有另一件事也值得我们注意;这不是对比而是相似。耶酥知道在他的日子以色列人的情形在许多方面均与以赛亚的日子相似。因此他时常引用以赛亚的预言以表明它们在他的日子获得应验。例如有一次他对法利赛人说:“以赛亚指着你们说的预言是不错的,他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马太福音15:7-9;请参看以赛亚书29:13)耶稣也知道我们的日子的情形,特别是在基督教国里,会和他自己的日子以及以赛亚的日子非常相似。让我们将这件事实记在心里,然后听听耶稣所做的一些尖锐的对比以帮助我们体会真正的财富。
两个阶级形成对比
15.在路加福音6:20,21,耶稣作了一些与他的门徒有关的什么对比?这有什么根据?
15 在公元31年的逾越节之后,耶稣作了他那著名的登山宝训。当时有一大群民众在场聆听,但耶稣的话主要是对聚集在他左右的门徒说的。(马太福音5:1,2)马太在第五至七章将这个演讲全部记录下来,但在路加所作的较短的记载中,他在起头作了一系列(或一个双重的系列)令人惊奇的对比。首先耶稣在对门徒所说的话中表示他们直至那时为止曾经历许多艰辛。他说:“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快乐了,《新世》),因为上帝的国是你们的。你们饥饿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将要喜笑。”(路加福音6:20,21)请留意每句话都是一个对比,可使他非但没有表示同情,反而每次都说:‘你们有福了(或快乐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经历一场巨大转变的时候来到了。虽然他们在以往是贫穷、饥饿和哀哭的,现在他们却会承受上帝的王国而成为富足,而且上帝应许要使他们饱足和欢笑。
16.然后耶稣提及什么阶级?他怎样标明他们的身份?
16 接着耶稣作了一个极为有力的对比。他说:“人为人子恨恶你们、拒绝你们、辱骂你们、掉弃你们的名以为是恶,你们就有福了。当那日你们要欢喜跳跃,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他们的祖先待先知也是这样。”(路加福音6:22,23)耶稣在这里不但告诉门徒有另一个欢乐的理由,同时也提及另一批人,即必须对他的门徒所受到的可耻虐待负责的人。他将这批邪恶的逼害者的身份标明出来,因为他说:“他们的祖先待先知包括以赛亚在内(真先知,包括以赛亚在内)也是这样。”这些祖先是谁呢?以赛亚说他们是指以色列的统治者们,“民中的长老和首领,”特别是指宗教领袖,“祭司和先知”(假先知);这些人“因浓酒东倒西歪,他们错解默示,谬行审判。”——以赛亚书3:14;28:7。
17,18.(甲)耶稣在路加福音6:24-26所作的一系列对比是对谁说的?(乙)耶稣接着强调什么要点?
17 接着耶稣以另一系列的对比直接对这个邪恶的阶级说话,但是在内容方面正好与上一系列的对比相反。我们也可以想象到耶稣当时不再直接望着他的门徒了,反之他将目光转向整群听众而在他们当中见到有些人是第二系列的对比对其适用的。他接着所说的话,“只是我告诉你们这听道的人,”表示他将听众的范围扩大了;他所指的是一切在场聆听而从他的教训得益的人。——路加福音6:27;7:1。
18 请留意耶稣在第二系列的对比中所作的简明对照,他说:“但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受过你们的安慰。你们饱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饥饿。你们喜笑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哀恸哭泣。人都说你们好的时候,你们就有祸了,因为他们的祖先待假先知也是这样,”那便是说,为了自利的利益而谄媚奉承他们。——路加福音6:24-26。
19.以赛亚书65:13,14含有什么类似的对比?这引起一些什么问题?
19 我们可以在这里留意到以赛亚先知和更大的先知基督耶稣之间的另一个密切连系。不但在邀请人前来吃喝方面(见第7至9段),同时在我们刚刚提及的对比方面他们均采用类似的措辞。请听听以赛亚在上帝感示之下所写的话:“主耶和华如此说:‘我的仆人必得吃,你们却饥饿。我的仆人必得喝,你们却干渴。我的仆人必欢喜,你们却蒙羞。我的仆人因心中高兴欢呼,你们却因心中忧愁哀哭,又因心里忧伤哀号。’”(以赛亚书65:13,14)这两位先知所作的这些对比在我们今日有一项类似的应验吗?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辨明上述的两个阶级吗?它们会加深我们对真正财富的体会吗?人能够从一个阶级逃到另一个阶级,即使两个阶级的人被一道巨大的鸿沟所隔开吗?
20.耶稣采用两种什么不同的教导方法?
20 为了对这些问题作充分的考虑,我们会在以下的文章中研究一下耶稣在后来对这个问题所说的一段使我们特别感兴趣的话。他不但借着明显的话和直接的解释教导人,正如他在登山宝训中的大部分所为一般,同时他也大量地利用比喻教导人,特别以对群众说话时为然。事实上,马太报导说,“若不用比喻[他]就不对他们说什么。”(马太福音13:34;请也参看10-15节)有一个这样的比喻是针对路加福音6:20-26所提及的两个阶级而说的;它值得我们予以密切的留意。
21.为什么耶稣时常想到和谈及路加福音6:20-26的两批人?
21 有一件事是很清楚的。耶稣时常想到和论及他在传道工作的早期所提及的这两个阶级,因为(1)希伯来文圣经很清楚地将他们标明出来,(2)他们甚至在耶稣未开始传道之前已经出现了,而且他从圣经知道他们会继续存在,(3)他知道这些经文,连同他自己的教训,会成为启迪的一个来源,并且可以“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但愿我们都证明自己是乐于“听道的人。”——哥林多前书10:11;路加福音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