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信徒行善
“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加拉太书6:10。
1.行善是否仅限于家庭圈子之内?
上一篇文章特别讨论丈夫们、他们身为一家之主的责任以及他们在家庭事务上跟从上帝的道的指引时会为自己、妻子和儿女带来的重大裨益。唯有美善的事才对基督徒是适当和合宜的。自称跟从基督耶稣——基督教的元首和创始者——的人可以将他们的善行伸展到家庭圈子之外。有许多超出家庭圈子以外的事也是耶和华见证人必须加以考虑和值得这些基督徒予以实行的。
2.(甲)正如加拉太书第六章指出,行善的机会广泛到什么程度?(乙)对基督徒说来,什么是合宜和必需的?
2 圣经的加拉太书第六章特别表明我们有无限的机会可以向一般人,尤其是向一些与我们具有同样信仰的人,其他的基督徒、耶和华见证人及他们的同工,行善。加拉太书的这一章颇详细地论及基督徒之间所存有的彼此互助、相亲相爱的关系,以及这为他们所带来的行善机会。所以,“善”就是对基督徒的信仰适当合宜的事;事实上,这乃是表明一个人实际遵守上帝的道所订的条件和跟从基督耶稣的榜样的重要证据。
3.(甲)由于什么重要的事实,耶和华的仆人在今日负有特别的责任?(乙)这件事怎样牵涉到我们的动机?
3 加拉太书第六章的最初六节谈及借着温和、谦卑及不自私地与人分享而彼此互助。然后从第七节开始说:“不要自欺:上帝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顺应[肉体]撒种的,必从[肉体]收败坏;顺应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加拉太书6:7,8)基督徒无疑有借着行善而撒“种”的机会。今日这些机会正不断扩大和增加,因为有一大群人正赢得上帝的善意而被带进基督徒的组织中。这为耶和华的仆人带来了很多的责任,包括撒播善种的责任在内,因为正如我们读到,“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真正的善工必须是怀着正当的动机而行的,因为正如第八节指出,人可能“顺着肉体撒种,”也可能“顺着圣灵撒种。”怀着合乎圣经的美善目标,怀着正当的动机而撒种使基督徒能够“从圣灵收永生。”
4.(甲)今日的时势怎样有利于我们对“众人”行善?(乙)“行善”一事进一步伸展到什么程度?
4 今日在宗教世界里发生的事件和发展使我们的日子成为撒播善行的最好时机。这便是有利的时机,既然我们有许多基督徒同工与我们联络交往。我们有机会传道而“向众人行善。”但是特别在今日,当我们仍然可以与我们的弟兄联络交往而非与他们分离之际,我们有机会帮助我们的基督徒弟兄。“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加拉太书6:10)基督徒有机会借着传道工作而撒播善种,但是“行善”的意思较此更深一层,正如以上引自加拉太书的经文在强调“信徒一家的人”时所表明一般。
5.试述我们提及行善的若干具体方法的目的。
5 现在让我们考虑一下我们能够向信徒行善的一些具体方法。我们并非妄言我们能将这样行的所有方法都列举出来。这里所列出的无疑并非全部的方法,但是在篇幅容许的范围内提及这些善工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所有的人看出我们能够以许多种方法执行加拉太书6:10吩咐我们对“信徒一家的人”行善的命令。
6.试解释耶和华见证人的共同目标。
6 身为耶和华的见证人,我们与“信徒一家的人”一同事奉上帝,与他们一同从事传道工作为基督徒的组织服务以及为那些从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基督徒同工获悉上帝之道的信息的人服务。我们都具有同一的目标,即“顺着圣灵撒种”,忠心地事奉敬拜我们的上帝耶和华以确保我们在他那公义的新事物制度里生活的希望。我们彼此互助以求达到这个目标,而这种协助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借着我们所获得和给予的劝告与提议;这些劝告和提议完全是以上帝的道为根据及与他的神治组织所作的努力一致的。
在什么时候劝告是有益的?
7.(甲)劝告在什么时候是有益的?(乙)试举出一些显著的例证。(丙)关于我们所可能提出的劝告,这导至什么结论?
7 在你一生中接获过许多劝告和提议。你在什么时候从它们得到益处呢?岂不是在你接受劝告而听从它,在你采纳别人为了你的好处和帮助你改善而作的提议的时候吗?你若没有作这样的反应,显然你便没有从别人的劝告和提议得益了。这也是神治的提议和劝告产生作用的方式。因此我们从这件事实可以看出当我们与“信徒一家的人”共事时,我们多么需要敏于接受规劝和行事机巧,这样我们才能从劝告和提议得益,同时别人亦能从我们的建议得益。提议和劝告唯有在被接纳时才有益,它们若被拒绝就不会有任何益处了。例如在神治传道训练班里当指导员对在讲台上作演讲的人提出仁慈友爱的建议以帮助他们获得作公众圣经演讲的资格时,这岂不是很显然吗?指导员提出建议,学生若接受和听从便能够有所改善。我们的《王国传道月报》含有许多提议和劝告。小组的监督也提出劝告和建议。上帝的道更充满良好的忠告。因此当我们与“信徒一家的人”共事时,机巧可以使我们所提出的劝告更为有效和对别人更有帮助。
8.提摩太前书5:1,2给予我们什么适当的劝告?
8 在提出劝告或建议时务要机巧,即使对方是个成熟的基督徒而本来不应该需要有人告诉他怎样行。即使看来“他应该知道清楚一点才对,”我们的体贴、礼貌和机巧却要求我们仁爱地对待我们在小组里的弟兄,正如我们仁爱地对待自己的家人一般。“不可严责老年人,只要劝他如同父亲,劝少年人如同弟兄,劝老年妇女如同母亲,劝少年妇女如同姐妹,总要清清洁洁的。”(提摩太前书5:1,2)这是圣经给我们的劝告,要我们尊重弟兄的感情。我们在对待他们时必须机巧才不致劳而无功,因为我们的原意是要帮助他们和使他们得益;当我们提出劝告和建议时,我们则希望他们会接受我们的劝告和采纳我们的建议。这一切都是为了造福他们和促进耶和华的崇拜的缘故。
9.(甲)为什么我们时常需要鼓励?(乙)试举出“安慰和造就”的一个例证。
9 我们应该找寻机会对我们的弟兄提出机巧的鼓励吗?不错,我们应该。基督徒有权利彼此鼓励和互相安慰。我们时常需要鼓励,因为灰心是一件颇常见的事,甚至在耶和华上帝的仆人中间亦然。帖撒罗尼迦前书5:11向我们指出我们在这件事上所享有的权利:“你们该彼此劝慰,互相建立,正如你们素常所行的。”听从这个训示会为给予和获得安慰与帮助的人双方均带来个人的喜乐,同时也促成更大的活动。圣经吩咐我们要继续如此行。一个监督或其他的基督徒可能留意到一个弟兄精神颓丧,于是找机会与这个弟兄倾谈一下。精神颓丧的基督徒和试图鼓励他的弟兄所作的私下谈话可能大概如下:
“弟兄,我希望你一家大小都好。你自己也好吗?”
“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有什么毛病,弟兄。我的心情坏透了;我对什么事也提不起劲来。我不知道我究竟做了什么错事。我觉得意气消沉,精神颓丧。”
“有时感觉抑郁并不是罕见的事,我很感谢你向我提及这件事。心情不好并不是不寻常的事。我自己也曾感觉过抑郁和颓丧;我们若看看圣经的话,我们会发现例如彼得和保罗有时也感觉抑郁,相信你也记得。”
“是的,我记得。”
“因此当我们感觉抑郁时,通常意味到我们遭遇到难题。但是有难题亦必定有解决的方法。你有查看过你的难题是什么吗?”
“我并没有真正将情形深刻地检讨过。”
“我可以帮助你检讨一下吗?”
“可以。我很感激你这样做。”
“首先,在你家里一切都妥当吗?”
“你是什么意思呢?”
“你和你的妻子相处得好吗?”
“很好。”
“这对你是一项祝福。可是你的儿女——一切都妥当吗?”
“是的,他们都很好。”
“你一家都很好,健康都不错吗?”
“我们的健康都很好。”
“你的俗世工作有给你任何麻烦吗?”
“并不比通常更糟。”
“哦?‘并不比通常更糟’是什么意思呢?”
“你可你也知道,我的俗世工作是季节性的;现在正是最旺的季节,所以我要额外加班。我除了工作、工作、工作之外,简直没有时间做任何其他的事!只是这样而已。”
“我们有许多人也多多少少处于这种情形中。你若因为长时间的工作而感觉疲倦,这当然可能成为一个难题。这可以削弱你的体力以致你感觉抑郁、颓丧、烦恼、不安。但是正如我说过,有难题就必定有解决的方法。你记得有一节经文在我们感觉颓丧烦恼时特别对我们有鼓励的作用。这节经文便是诗篇55:22,它劝勉我们说:‘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他必抚养你。他永不叫义人动摇。’弟兄,既然你感觉有点抑郁颓丧,这节经文可以怎样助你呢?”
“它提及将我的重担卸给耶和华,他就会抚慰我。”
“不错,但是你能够怎样将重担卸给他呢?”
“借着祷告吗?”
“对了。而且他说他‘永不会叫义人动摇。’这里所说的‘动摇’是什么意思呢?”
“我想大概是跌倒的意思,或者陷于一种像我一样的心情。”
“你的心情如何呢?”
“我想只是感觉抑郁或颓丧而已。”
“不错。”
“弟兄,我相信我可以看清楚这点了。我可以看出这节经文真正对我适用,而且我很感激你将这节经文向我指出。”
“我自己也时常从这节经文得益不浅。既然它提议将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而且正如你所说,你可以借着祷告这样行,我们何不现在就向耶和华祷告,一方面祈求他的帮助,同时也向他表达我们的感激和向他致谢呢?”
“很好。”
于是他们一同祷告,由探访的弟兄为两者向耶和华提出恳求。与所作的祷告一致地,遭遇难题的弟兄必须同时真正努力设法调整自己的事务和改变个人的时间表以求获得纾解。有时你或者也可以采用同一的方法。
10.试述一个实际的经验以说明予人鼓励所造成的良好结果。
10 以下是美国一个小组在1966年的实际经验,一位属于受膏的余民阶级的基督徒报导说:
“我们的小组获得了百分之三十的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有些一度变成不活跃的传道员再度参加收获工作所致。弟兄们作了一些富于鼓励和造就性的属灵探访。一个简短的经验如下:一个不活跃了三年的姐妹对监督说:‘重新返回真理的怀抱将会十分困难。我已经离开了这么久。我怎能再次想到出外传道或参加聚会呢?’她曾花了很长的时间照顾她那病重的母亲,当她的母亲最后去世时,她自己的灵性已变成非常软弱了,以致她停止了传道。弟兄鼓励她感觉自己其实从没有离开真理,反之只是执行着她的传道工作中对良好的基督徒行为与爱心十分重要的一项特色而已,同时也指出耶和华并没有忘记她那表现爱心的工作。弟兄告诉她监狱里的弟兄们均无法参加聚会或传道工作,但他们并没有离开真理。对事情的这种看法对她有极大的帮助。现在她已经常参加传道工作和聚会了,其他与此类似的有趣经验鼓励我们继续对我们的弟兄表现仁慈。”
物质的礼物
11.善行有时也牵涉到物质的东西吗?
11 牵涉到物质施与的善行也会带来属灵的祝福和裨益。加拉太书6:10亦暗示到这点;这意味到我们应该慷慨地将物质的资财与我们的弟兄分享。鉴于约翰一书3:13-18所说的话,慷慨的施与所表现的其实乃是上帝的爱;这段经文的第十七节说:“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上帝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第十八节进一步表明这点,并且考虑到动机的问题说:“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借着将行为与言语作一个对照,圣经表明慷慨的施与乃是基督教的实践而非空谈。
12.(甲)我们可以向谁表现物质的慷慨?(乙)基督徒可以在什么“日子”以他们的物质资财作施与?(丙)我们为了什么而表现感激是合宜的?
12 我们可以向谁表现这种物质的慷慨呢?向所有的弟兄。并非只有穷人才获得他们弟兄慷慨的友爱,反之所有的人都得到,而且也应该得到。一般人时常互相馈赠,例如他们在俗世的节日所为一般。可是在他们当中却常有一种竞争的精神存在;他们喜欢嫉妒地比较彼此的礼物。真正的基督徒所实践的慷慨并不需要等待正式的场合。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送礼给任何人,例如给较年长的人,以表示我们对他们的忠心服务所怀的感激。它们无需限于夫妻间的爱的表现,同时也可以伸展至父母对儿女之爱的表现;儿女对于教导、训练他们凭着公义原则而生活的父母也可以用礼物表现他们的爱。此外,对一个在神治事务上帮过我们忙或造益过我们的弟兄,我们也可以用礼物表达我们的感激。真正的基督徒并不需要“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复活节”和俗世所订的其他节日,因为虽然有些人在这些节日的确凭着爱心而诚恳地馈送礼物,当他们成为基督徒之后,他们却避免让他们的施与被任何源于异教的节日所玷污。我们可以用出于爱心的礼物表现我们对许多不同的事物,例如对先驱传道员的忠心服务,所怀的感激。这样不但受者得福,施者得福更大。大家都因此而得益,信心均获得造就,年长的和年幼的都一同身受其利。“上帝阿,我到年老发白的时候,求你不要离弃我,等我将你的能力指示下代,将你的大能指示后世的人。”(诗篇71:18)慷慨地将自己所有与我们所爱的弟兄分享能够有助于将所有的人以友爱的联系团结起来。
个人的探访
13.个人的探访怎样能够行善?
13 在以上几段中我们读到一个弟兄为了给予鼓励而探访另一个弟兄时他们所可能作的谈话。事实上,探访“信徒一家的人”乃是我们向基督徒弟兄行善的方法之一。圣经鼓励我们探访别人以表现我们对他们的热切关怀。尤其是当别人特别需要我们的注意时,例如家里有人病了或如以上所提有人感觉灰心沮丧时,我们更应该如此行。耶稣在马太福音25:35-40论及象征性的绵羊和山羊时曾运用这条原则,说:“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当我们探访“信徒一家的人”时,仅是我们的在场即已对别人有所帮助,除此之外我们更可以借着我们所表现的友爱关怀,我们所能给予的鼓励和其他实际的协助,例如帮助对方照顾儿女、料理家务、准备膳食或其他许多方式的分劳予人援手。我们探访弟兄应该是彼此之间的友爱的一种自然流露而不是仅为了履行责任而视之为一种绝对的必需。由于这缘故,我们不会觉得我们唯有在一个弟兄没有参加聚会或传道时才有探访他的必要。相反地,我们这种基督徒的交往乃是一件值得珍惜的东西;它对于访者和被访者均有莫大的属灵裨益。“因为我切切的想见你们,要把些属灵的恩赐分给你们,使你们可以坚固;这样我在你们中间因你与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鼓励]。”——罗马书1:11,12。
14.试简述以上所论及的基督徒生活的特色。
14 我们在以上提及一些事作为我们对信仰与我们相同的人所能行的善的若干例证,例如机巧地与他们一同工作,鼓励他们继续行善,与弟兄分享物质的东西,为了彼此的属灵裨益而探访他们等。在这方面我们会获得上帝很大的祝福,因为小组会从这些善行得到很大的造就和强化。当弟兄们机巧、慷慨而富于鼓励,当他们拨出时间来探访别人时,小组便会更为团结和友爱。这些事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基督徒的生活的一部分,而基督徒的生活乃是一种充满了对上帝和邻人的爱的生活。
15.试简述生活上这些美事所带来的结果。
15 耶和华对这些善工所作的祝福会带来奇妙的结果。他的祝福会带来和平、力量和安慰,正如使徒行传9:31明确地指出一般:“那时犹太、加利利、撒玛利亚各处的教会都得平安,被建立,凡事敬畏主,蒙圣灵的安慰,人数就增多了。”和平是建立在公义之上的,它会带来耶和华的这种祝福。由于这缘故,小组和其中的个别分子都更能够对所有的人行善,包括外界人士在内。所以对信徒行善会带来多么美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