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魂”灵和来世
也许你曾经经历失去一个亲者时那种空虚的感觉。在这种情形下大部分的人不但感觉忧伤,同时深深感到自己无能为力。因此他们自然想到:人死后究竟有什么遭遇呢?他在某个地方仍然有知觉地活着吗?死者真的有希望再次活过来吗?圣经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个令人深感安慰的答案。
简单地说,死亡就是生命的反面。当上帝因为第一个人亚当故意忤逆而对他宣判刑罚时,他说:“你[要]归[于]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创世记3:19)现在请想想:亚当在上帝未用尘土造他和给予他生命之前在什么地方呢?他根本就不存在。亚当死后亦恢复同样没有什么、毫无知觉的状态。他既没有到一个烈火熊熊的地狱去,也没有到天堂享福;他只是死去了,正如上帝所说一般。——创世记2:17。
圣经很清楚地表明死者在坟墓里是毫无知觉和没有什么的。请留意传道书9:5,10论及死者的情形说:“活着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无所知,也不再得赏赐;他们的名无人纪念。凡你手所当作的事,要尽力去作,因为在你所必去的阴间,没有工作、没有谋算、没有知识、也没有智慧。”这意味到死者根本什么事都不能做,而且也没有任何感觉。他们的思想已经停止了,正如圣经所说一般:“你们不要依靠君王,不要依靠世人,他一点不能帮助。他的气一断就归回尘土;他所打算的[他的思想 AV],当日就消灭了。”——诗篇146:3,4[145:2-4,《主经》]。
人有个不死的“魂”吗?
但是人的“魂”又如何呢?它岂不是人的一部份,在人死时即与人的身体分开而继续活下去吗?为了适当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决定“魂”(英文soul)究竟是什么。可能使你很惊奇,上帝所感示的圣经将走兽和人都同样地称为“魂”。例如民数记31:28谈及从“所得的人口、牛、驴、羊群中每五百取一[英文one soul,一个“魂”;希伯来文neph’esh,尼发希]。”——也可参看启示录16:3(《新旧》)。在该处“魂”一字的希腊文,赛奇[psykh’e],出现了一次。
那末,“魂”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看看造物主命人写下的道对这个问题怎样说。在创世记2:7(《新世》)我们读到:“于是耶和华上帝开始以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命的气息吹进他的鼻孔里,人便成为一个活的生物(英文living soul,或译作活的“魂”)。”
请留意,在上帝使人开始呼吸之后,“人便成为一个活的‘魂’。”因此人便是一个“魂”,正如一个成为医生的人便是一个医生一般。(哥林多前书15:45)既然人的“魂”就是人本身,它自然不可能是一种像幽灵一般,仅是住在人的身体里或能够离开人而独立生存的东西。与这件事实一致地,圣经表明人的“魂”具有肉体的各种品质。例如圣经谈及“魂”具有食欲,说:“你心里[英文your soul,你的‘魂’]想要吃肉。”(申命记12:20;也可参看利未记17:12,《新世》)圣经也说“魂”有血在血管中运行,因为它曾提及“无辜穷人的‘魂’的血。”(耶利米书2:34。AV)不错,你的“魂”其实便是你,包括你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一切品质在内。——箴言2:10。
但是,有些经文谈及“我的‘魂’”或把人的“魂”视作人体内的一件东西一般,这些经文又如何呢?当然,这些经文必须与我们已考虑过的经文一致,英文上帝的道是绝不会自相矛盾的。因此,显然“魂”这个字可以被用在不同的意义上。有时它指身为一个“魂”的人自己。因此正如一个人说“我自己”,他也可以说“我的‘魂’”,两者的意思在基本上是一样的。例如诗篇的执笔者写道:“我的心[英文my soul,我的‘魂’]因愁苦而消化。”——诗篇119:28[118:28,《主经》]。
“魂”也可以指身为一个生“魂”的人所享有的生命。我们可以说一个人活着,意即他是个活着的人。我们也可以说他具有生命,意即他具有人的生命。同样地,根据圣经人是一个“魂”;但只要他活着,他便可以说是“具有‘魂’”。因此,正如我们谈及一个人失去他的生命,我们也可以说他失去他的“魂”。耶稣曾说:“人若赚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生魂,有甚么益处呢?”(马太福音16:26,《新旧》)当拉结生便雅悯而遭遇难产时,她的“魂”(或身为一个“魂”所具有的生命)离开了她,于是她便死去了。(创世记35:16-19)她变成了一个死尸而不再是一个活着的人。当以利亚先知对一个死去的孩童施行一个奇迹时,这孩子的“魂”(或身为一个“魂”所具有的生命)返回他的体内,“他就活了。”他又再次成为一个活的“魂”。——列王纪上17:17-23。
既然“魂”就是人本身,人死时“魂”有什么遭遇呢?圣经很清楚地表明“魂”是会死的,说:“犯罪的灵魂定必要死。”(以西结书18:4,20,《广东话圣经》)使徒彼得曾引证摩西论及耶稣的话,说:“谁(英文any soul,任何‘魂’)若不听从这位先知,就必要从民中全然灭绝。”(使徒行传3:23,《新旧》)与这项基本的真理一致地,圣经里没有任何一节经文说过人或兽的“魂”是不朽、不死、不能毁灭或无法消灭的。可是它却有许多经文表明“魂”是会死或可被杀死的。(利未记23:30;雅各书5:20)圣经甚至论及耶稣基督说:“他将命[英文soul,‘魂’]倾倒,以致于死。”(以赛亚书53:12)由此可见人的“魂”便是人本身;当人死去时,死去的乃是人的“魂”。
对于死亡的误解大部份是由于许多人对“魂”与“灵”的意思混淆不清而造成的。正如我们接着会见到,圣经表明它们并不是同一个东西。
生物中的灵是什么?
从约伯记34:14,15我们获悉人(或地上其他任何有知觉的生物)必须具有两件东西才能够活着和继续活下去:灵和气息。我们在那里读到:“他[上帝]若专心为己,将灵[希伯来文 ru’ahh,卢亚]和气[希伯来文neshamah’,泥沙玛]收归自己,凡有血气的就必一同死亡,世人必仍归尘土。”我们知道第一个人是上帝“用地上的尘土”,意即取自泥土的各种元素,所造成的。当上帝创造亚当时,他使亚当身体中的亿万细胞活起来而有生命力在它们当中。“灵”(卢亚)一字所指的便是这种活跃的生命力。但是这种生命力若要继续作用在亚当的亿万细胞的每一个里,这些细胞就需要氧气;这则由呼吸所供给。因此上帝接着“将生气[泥沙玛]吹在他鼻孔里”。于是亚当的肺便开始发挥机能而以呼吸维持他的身体细胞里的生命力。——创世记2:7。
这与某些新生儿的情形类似。虽然婴儿在诞生时已有生命在身体里,他有时却不在出生之后立即开始呼吸。医生发觉他必须将婴儿拍打一下以帮助他开始呼吸。因为婴儿若不呼吸,他不久便会死去了。同样地,亚当的身体细胞里的生命也必须借着呼吸作用去维持,然后亚当才能从事一个活人的各种活动。
人的“魂”乃是活着的人本身,灵则仅是使人能够活着的生命力。灵是没有个性的,它也不能做一个人能做的事。它不能够思想、谈话、听见、看见或感觉。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将它比作一架汽车的电池里的收音机产生声音和音乐。但是若没有引擎、车前灯、电喇叭或收音机,电池的电流能够独力做这些事吗?当然不能,因为它只是使这些设备能够发挥功效做这些事的力量而已。
所有活着的生物都有这种灵或生命力;它是在受孕时由父母传给儿女的。例如上帝曾告诉挪亚他将以一场洪水“毁灭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希伯来文ru’ahh,卢亚,灵或生命力]的活物无一不死”,包括鸟兽与人类在内。——创世记6:17;也可参看创世记7:15,22,AV边注。
因为具有同一的生命力或灵,人与兽均以同样的方式死亡。由于这缘故,传道书3:19,20说:“世人遭遇的,兽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样。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气息[希伯来文ru’ahh,卢亚]都是一样。……都归一处,都是出于尘土,也都归于尘土。”
既然上帝是生命的赐予者,他的道说当一个人死亡时,“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上帝。”(传道书12:7)死时生命力最后离开了身体所有的细胞,于是身体便开始腐烂了。一切有知觉的思想和动作都终止了。(诗篇104:29[103:29,《主经》])那末灵怎样“归于赐灵的上帝”呢?生命力是否实际离开地球、穿过太空而回到上帝那里呢?不,它归回上帝的意思只是现在死者未来的生存希望完全系于上帝手中了。唯有上帝能够将灵恢复而使死者再次活过来。
有些人对死者深怀恐惧,因此他们献上祭物以图安抚死去的祖先。但是我们可以放心,因为既然死者是没有知觉的,他们自然不能伤害生者。虽然一个人可能深爱某个死去的人,上帝的道表明他并不能借着为死者举行也许非常昂贵的宗教仪式而使死者得益。(撒母耳记下12:21-23)知道死者的真正情况,也可以保护我们不致妄图与死者交谈。圣经警告说那些自称能与死者交谈的人其实正与鬼魔相交,而这些邪恶的灵体仅是冒充死去的人而已。——申命记8:10-12。
阴间是什么?
许多宗教组织声称恶人会在地狱或阴间(英文hell)的烈火里永远受苦。但是上帝的道支持这种信仰吗?你也许知道你自己的宗教组织认为“阴间”是什么意思,但是你曾查考过这个名词在圣经里的意思吗?据圣经说,阴间究竟是什么呢?
在希伯来文圣经里,“阴间”一词译自希伯来文的希屋尔(sheol’)一字。这个字一共出现过65次。可是英文的英王雅各译本(King James Version)圣经却将希屋尔一字译作“阴间”31次,“坟墓”31次和“坑”3次。天主教的英文杜亥译本(Douay Version)则将希屋尔译作“阴间”63次,“坑”一次和“死亡”一次。在基督教的希腊文圣经里“阴间”一词有时译自希腊文的海地司(ha’des)一字。英王雅各译本和杜亥译本在海地司这字出现的十次中均将其译作“阴间”。
阴间是否是一个赤热的地方呢?希屋尔和海地司是指恶人死后在其中受苦的一个地方吗?显然不是,因为我们已经知道死者是没有知觉的,所以根本没有受苦的可能。关于死者在“阴间”里的情形,圣经并没有自相矛盾。这可以由一件事实证明,即圣经说耶稣也曾在阴间。(使徒行传2:31)当使徒彼得在五旬节那天提及这件事时,他的意思显然是耶稣曾在坟墓里而不是在一个烈火熊熊的受苦之地。(哥林多前书15:3,4)在论及这件事时,使徒彼得引用诗篇16:10[15:10,《主经》]的经文。这节经文所用的是希伯来文的希屋尔一字,在使徒行传2:31这个字被译成希腊文的海地司。这表明希屋尔和海地司所指的都是同一个地方。圣经的“阴间”其实就是人类的坟墓。
为了进一步证明这点,请想想约伯——上帝手下一个受过很多苦楚的公义仆人——所说的话。他对上帝祷告说:“唯愿你把我藏在阴间[希屋尔;坟墓,AV],存在隐密处,等你的愤怒过去;愿你为我定了日期,纪念我。”(约伯记14:13)阴间若是一个烈火熊熊的赤热之地,以为约伯会想在那里寻得庇护是多么不合理!很显然地“阴间”只是坟墓而已;约伯之所以想到那里去乃是为了使他的苦难得以终止。好人和坏人都一样到圣经的“阴间”去,因为这乃是全人类的坟墓的总称。
富人和拉撒路
可是,有一节有海地司一字出现的经文却使有些人相信圣经的阴间是一个实际受苦的地方。这便是耶稣谈及富人和拉撒路,并说富人死后在海地司里受苦的经文。(路加福音16:22-31)为什么这里海地司一字的用法和它在其他地方的用法如此不同呢?因为当时耶稣正在说一个比喻而非谈及一个实际的受苦之地。(马太福音13:34)请想想:相信一个人仅因为有钱而穿得好、吃得好就要受苦,这种想法合理或符合圣经吗?相信一个人仅因为是乞丐就得以享有属天的生命是否合理呢?请也想想这点:阴间是否距离天堂这么近以致两个地方的人可以实际彼此交谈呢?此外,富人若实际在一个火湖里,亚伯拉罕怎可能派拉撒路用指尖蘸一滴水凉凉他的舌头呢?那末,耶稣究竟用这个比喻去说明甚么呢?
在这个比喻里富人代表拒绝接受耶稣和后来将他害死的宗教领袖阶级。拉撒路则代表接纳上帝的儿子的平民。圣经表明死亡可以被用作代表一个人在生活或行动上经历一项重大转变的象征。(请比较罗马书6:2,11-13;7:4-6)当耶稣使拉撒路阶级在灵性上获得饱足时,他们的情况发生了一场像死亡一般剧烈的改变;他们赢得了更大的亚伯拉罕——耶和华上帝——的喜悦。同时,以享有上帝的喜悦而言,伪宗教的领袖们则有如“死去”一般。他们已被上帝所唾弃,并且在基督的门徒于五旬节后将他们的恶行有力地暴露出来时大感痛苦。(使徒行传7:51-57)因此这个比喻并非主张有些死者在一个实际有烈火焚烧的阴间里受苦。
矶汉那和炼狱
也许有些人会提出异议,声称圣经的确曾提及“地狱的火”。(马太福音5:22)诚然,有些译本采用这个辞句,但是在这些例子中被译作“地狱”的希腊原文是矶汉那而非海地司。矶汉那这个字在基督教的希腊文圣经里出现过十二次,意思是指耶路撒冷城外的欣嫩子谷。当耶稣在地上时,这个山谷被人用作一个庞大的垃圾堆;为了用火将废物烧去,人们将硫磺加进其中以加强火势。《史密夫圣经辞典》(Smith’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第一卷解释说:“它成为城市公用的垃圾堆,人们将罪犯的尸首、动物的尸体和各种各式的秽物投入其中。”
因此当耶稣说人会因为所行的恶事被投入矶汉那里时,他的话是什么意思呢?绝不是他们会永远受苦。耶稣以这个有硫磺烈火的山谷(矶汉那)作为永远毁灭的一个适当象征。这便是他在第一世纪的听众所了解的意思。启示录所提及的“火湖”也含有类似的意思——不是有知觉的受苦而是“第二次的死”,永远的死亡或毁灭。显然这“湖”是个象征,因为死亡和阴间(海地司)也被投入其中。这些东西不能实际被烧去,但它们可以被消除或毁灭。——启示录20:14;21:8。
那末,炼狱又如何呢?它的鼓吹者说人死后有知觉的“灵魂”到这个地方受烈火所炼净。既然圣经清楚地表明死者是没有知觉的,上帝又怎可能在这样一个地方使其受苦呢?(诗篇146:4[145:4,《主经》])其实“炼狱”这个名词和“炼狱”的观念均从未在圣经里出现过。
死者会再次活过来吗?
关于死者的真正情况的圣经教训将我们对死者的许多无谓恐惧和忧虑一扫而空。知道这些人并没有受苦使我们对上帝的仁爱和公平体会大增。可是,一个人可能仍然想知道,人死后若只是下到坟墓里,死者有什么希望呢?圣经透露他们有一个奇妙的希望——再次活过来的希望。
当耶稣基督在地上从事传道工作时,他曾表现克服死亡的能力而使一些死人复活。(路加福音7:11-16;约翰福音11:39-44)由此他预示在上帝的新事物制度里他会以庞大的规模致力于什么工作。令人振奋的希望便是,阴间——人类的坟墓的总称——将会把其中没有知觉的死者完全交出来。(启示录20:13)有些获得一场属天的复活而成为荣耀的灵体,正如耶稣基督一般。(罗马书6:5)可是大部份的人类均会在一个地上乐园里复活。——使徒行传24:15;路加福音23:43。
在上帝的新制度里,复活的死者遵守上帝公义的律法便永不用再死亡。(以赛亚书25:8)无疑上帝为了祝福人类而作的这项伟大安排应该促使我们吸收更多关于耶和华及他的爱子耶稣基督的知识。这样行可以引导我们获致永远的生命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