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骄心的危险
你受到一些认为自己总是对的人所吸引吗?抑或你对于一些不断夸耀自己的才干、成就、财富和地位的人深感厌恶?有些人很敏于指出别人的过失,但却从不肯承认自己有错,若有人将他们的过错指出,他们便会大不高兴。你对这些人发生反感吗?
不错,自骄心的这些表现的确令人厌恶和大起反感。自骄心无疑对别人有很坏的影响。这会损害人而非造就人,并且可以促成彼此间的不和,最后甚至将人与同胞的良好关系破坏无遗。
自骄心究竟是什么呢?这可说是一种过度的自尊或自视过高,对自己的才干、智慧、容貌、财富和地位怀有不合理的优越感。这种态度通常以自命不凡,不可一世的表情显露出来。
在不完美的人当中,自骄心是一种常见的弱点,因此我们最好竭力加以抑制以避免其不良后果。这需要我们对一件事实养成或保持衷心的体会,那便是,自骄之心是毫无根据的。不论人的种族、国籍、教育程度、才具、成就或经济情况如何,我们都是罪人,也是罪人的后代。这绝不是自夸的理由,对吗?
可是也许有人会说,“我经过一番奋斗才赢得我今日的地位” 。但这使他有理由感觉高人一等吗?请想想,他之能够养成某种才干,这是他自己的功劳吗?他若生来便在智力或体力方面大受限制,即使他竭尽其力,他能够有今日的成就吗?圣经所载的一个论据向我们指出平衡合理的看法。我们读到:“使你与人不同的是谁呢?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仿佛不是领受的呢?”——哥林多前书4:7。
除了对自己有正确的看法之外,对别人的尊严怀有适当的尊重也是抑制自骄心所不可少的。圣经的劝告是:“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立比书2:3。
基督徒应该看出其他信徒可能具有优于自己的品质。他们也许在表现爱心、仁慈、同情或体贴方面堪作模范。有些由于研读圣经已有多年,所以对圣经原则及怎样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上有很深认识。另一些基督徒虽然在知识方面并不特别杰出,人生经验却十分丰富。我们无疑可以向他们学习,即使仅是获悉对各事可能会有超过一种看法。这可以防止我们错误地企图强使所有人都如出一辙,在作决定时专横武断或对别人的提议不屑一顾。
一个人若觉得自己在知识、才干或经验上高人一等而瞧不起别人,这是十分危险的。例如在基督徒的小组里,一个助理仆人也许对一位长老提出建议。长老若未对建议作过适当考虑便断然加以拒绝,暗示助理仆人这样行是不识时务,那会有什么结果呢?助理仆人岂不会因为自己受人误解而感觉忧伤吗?再者,长老所表现的自骄心,虽然不甚严重,却可能使助理仆人对长老的尊重打了个折扣。长老既然没有充分理由便对助理仆人的动机表示怀疑,后者可能自觉地或不自觉认为长老的判断力并不十分妥善。由于感情受到伤害,助理仆人可能对一个密友吐露心事,结果这个朋友对长老的看法也可能暂时受到不利影响。
耶稣基督所立的榜样无疑值得我们效法。他绝没有让“知识使他自高自大”。(哥林多前书8:1)虽然他是十全十美的,他却没有炫耀自己卓越的才干、知识、经验、智慧以致引起别人的反感。他没有使门徒以为在他离去之后他们永远无法将工作发展到他所获致的规模。刚相反,他表示对门徒深具信心和予以适当的赞誉,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并且要作比这更大的事,因为我往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12)以整群人而论,耶稣基督的门徒所做的工作规模比他的更大,时间也更长。——可参阅马太福音5:14。
既然耶稣是个完美的人,尚且能够对信徒表现这样的信心,有任何不完美的人应该认为别人无法做得到他们所做的事吗?怀有这种自大想法的人仅是为自己和别人制造困难而已。他使别人不愿与他共事,因为他使别人感觉自卑和不受信任。结果他们对事情的关怀亦打了一个折扣。
可是,一种自高自大的“精神”特别危险。这会使人憎恨正当的批评、纠正或管教,事实上甚至拒绝接受上帝的道的劝告。这使他们跟从一条注定使他们身败名裂的途径。圣经的箴言说得不错:“人屡次受责罚,仍然硬着颈项,他必顷刻败坏,无法可治。”(箴言29:1)这乃是因为自高自大的人敌挡上帝,与上帝要他仆人具有的美好品质亦背道而驰。正如圣经说:“你们众人也都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因为上帝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彼得前书5:5。
因此基督徒必须竭力抑制自骄之心。高傲的人不但可以伤害别人,同时也可能失去上帝的嘉许和永生的希望。自骄心的确是十分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