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的时代”
要是人难于根绝感冒,那末人又有多大机会除掉远较复杂的劣根性——贪婪?
看来贪婪和自私是无需学习的,人似乎自小就具有这两种习性。你只要看看两个刚学走路的小孩子怎样玩自己的玩具,就知道这句话说得不错。
个人的贪婪固然是司空见惯,而且害处很大;但贪婪若伸展到国家或国际的水平,受害的人更是盈千累万。例如,国际贩毒就是个实例。一本西班牙文杂志声称,毒品买卖是全世界最大宗的生意——每年达3000亿美元。千百万条生命就此糟蹋了,无数的人因滥用药物而夭亡。毒品买卖激增到骇人的程度,归根究柢原因何在?毫无疑问,贪婪是罪魁祸首。
《世界新闻评论》引用马德里一份时事杂志《改革16》的话,强调贪婪这个动机。《改革16》断言,“毒品买卖所得的一切利润,其中仅有百分之10至20归于出产国。另有百分之10流回非法买卖的网络,再投资在实验室、货车、武器之上。……其余的最终流入消费国家中,藏在世界银行制度的荫下,逃过税网。”
有些人认为贪婪乃是由于穷乏,觉得贪婪只是穷人或低下阶层的特性;以上所引录的报道却证明这个看法不对。贪婪显然是人类普遍的弱点,牵涉到社会的各阶层,包括那些毫无匮乏的人在内。贪婪的一个奇怪特色是,它为祸虽烈,却极难察觉——即使人素常满意自己的平生际遇,但倘若有意想不到的机会来到,就自然显出贪念来。
专栏作家格林菲尔德(Meg Greenfield)慨叹道:“你在任何一天打开报纸,读读那些大陪审团、特别检察官和有问题的传讯的新闻,看看有关诓骗、欺诈、舞弊的报道;这些消息实在叫人沮丧。我纵然承认有些指控没有充分根据,有些罪状其实夸大其词,但显而易见的事实仍然是:人屡屡犯罪而无须受罚,但这些罪行却是根本不该姑息的。……如今我们已沦落到如斯地步:即使我们所谓的利他行动,也往往是放纵自己和贪婪而已。”
有多普遍?
无疑20世纪的生活压力助长了贪婪,但在人类当中,贪婪绝非新事。人把1950年代称为“焦虑时代”,把1970年代称为“我行我素时代”;但如今贪婪变成如此普遍,以致《基督教世纪》的社论要给1980年代冠上一个与其他时代旗鼓相当的名字:“贪婪的时代”!
今天,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有贪婪——工作地方有贪婪,学校有贪婪,整个社会的各处都有贪婪。贪婪的腐化影响渗进商业、政治,甚至世界的主流宗教里。
贪婪往往发展成贪污、行骗等罪行。例如《堪培拉时报》就讽刺地把澳大利亚誉为世界汽车保险骗案的执牛耳者。澳大利亚的《法律学会会刊》看来支持这个看法,说:“受保人索偿行骗的行为每年从保险公司和间接受保人身上骗走了千百万美元的金钱。”该杂志补充道:“这是个日益恶化的问题,特别是纵火、码头劫案、汽车、家具这几方面的保险,行骗情形尤其严重。”
因此你不难了解,为什么许多人嘲笑贪婪会有一天根绝的想法。他们觉得世上永远都会有贪婪,一个没有贪婪的世界只是痴心妄想而已。
贪婪将被根绝
既然以上的想法听来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我们的宣称又有何根据?我们所根据的事实便是,今日人已经可以过一种没有贪婪的生活。虽然这件事仍未达到十全十美的地步,却足以表明适当的教育和推动力能够产生怎样的成果。接着的文章会表明全世界可以怎样根除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