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有些人毅然改变宗教
在许多人看来,宗教无非是个标签;它标示一个人偶然会在星期天到什么地方去,在哪里结婚、在哪里埋葬。但宗教不足以显示一个人的为人怎样,他认识什么、相信什么。例如,据一项调查显示,有百分之50自认是基督徒的人,都不知道圣经的“登山宝训”是谁说的。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甚至连信奉印度教的知名印度领袖甘地也知道!
既然有这么多人对自己的宗教只是一知半解,这些人逐渐跟宗教疏远,会令我们感到意外吗?不会,而且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那些接受别人帮助学习圣经的人,时常对自己从这个安排所得的裨益感到惊讶。圣经本身告诉我们:“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是教导你,使你得益处的,是在你当行的道路上引导你的。”——以赛亚书48:17,《新译》。
那些感到灵性饥渴,却得不到满足的人,他们应当怎样做呢?他们绝不应当放弃事奉上帝!刚相反,他们应当查考圣经,看看上帝向他们所提供的指引。
找到深奥问题的答案
贝恩特七岁那年,眼巴巴看着妈妈死去。a在童年的其余岁月里,他不时自忖:“妈妈去了什么地方?为什么我没有妈妈养育我成人?”在青少年时期,贝恩特是教会的活跃分子。他对人类所受的种种苦难深感不安,因此渴望成为救援人员,到其他国家帮助遭逢不幸的人。可是,他仍然深受一些无法从教堂获得满意答案的问题所困扰。
后来,贝恩特跟一个同学闲谈,发现这个同学原来是耶和华见证人。这个年轻人根据圣经向贝恩特指出,他的妈妈只是没有知觉地在死亡中沉睡。贝恩特读到不少解释这件事的经文,例如传道书9:5说:“死了的人毫无所知。”因此贝恩特不用再担心妈妈是否在某种炼狱——或甚至更可怕的地方——受着折磨。虽然大部分宗教都提倡灵魂不死的道理,贝恩特却从圣经获悉,人的魂就是人本身。人死时,魂也死去。“犯罪的[魂],他必死亡。”——以西结书18:4。
此外,贝恩特也获悉死者所具有的奇妙希望。他亲自在圣经的使徒行传读到:“正义的人和不正义的人,将来都要复活。”(使徒行传24:15)后来他知道这场复活会在上帝重建的地上乐园里发生,他感到多么兴奋!——诗篇37:29;启示录21:3,4。
不久,正确的圣经知识满足了贝恩特的灵性饥渴。贝恩特并没有舍弃宗教。刚相反,他离开无法满足他灵性的教会,转而采纳一种完全基于圣经的崇拜方式。他说:“那是14年前的事了。对于离开以前的教会,我从来没有感到后悔。现在我知道世上的苦难不是创造主造成的。撒但是这个制度的神;我们周遭的情况如此可悲,他才是罪魁祸首。然而,不久上帝就要把撒但世界所造成的种种祸害彻底消除;到时妈妈也会复活。那会是多么快乐的事!”
可顺带一提的是,贝恩特达到了他的目标,到外国帮助别人。目前他在外国服务,帮助别人认识上帝的王国是人类种种痛苦的真正解决办法。像贝恩特一样,现在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已经获悉,上帝快要终止人类的苦难了。他们感到兴奋不已,因为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满足人灵性饥渴的宗教。——马太福音5:3。
人生有什么目的?
随着西方社会越来越世俗化,许多人问,“人生究竟有什么目的?”迈克尔发觉原来可以从圣经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大约在1975年,迈克尔想加入一个恐怖活动小组。他一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向那些他认为要为资本主义制度种种不平负责的人报复。他说:“我每次出门都带备手枪,希望能够尽量多杀些重要政客和大资本家。我甘愿为自己的理想牺牲生命。”
虽然迈克尔经常上教堂,教会里却没有人能向他解释人生的真正目的。后来耶和华见证人上门探访,用圣经回答了他的问题,他很留心倾听他们所说的话。他开始参加当地耶和华见证人在王国聚会所举行的聚会。
迈克尔的朋友对他新近从圣经学到的知识感到好奇。迈克尔鼓励他们:“星期天来参加聚会,留下来听听;要是你们不喜欢所听见的道理,可以随时离去。”不出所料,他的朋友听完45分钟的圣经演讲之后,大部分都离去,只有一个人留下来,一个名叫苏珊的青年女子。苏珊深受她听到的资料所吸引。后来迈克尔跟苏珊结了婚,两人都受浸成为耶和华见证人。迈克尔说:“现在我知道为什么我们活在世上了。我们是耶和华创造的;我们一生的真正目的是要认识耶和华,遵行他的旨意。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获得真正的满足!”
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怀有跟迈克尔类似的信念。他们紧记圣经以下这番话:“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上帝,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传道书12:13。
应付生活难题
人人都经历到提摩太后书3:1所预告的世界情形:“到了最后的日子,就会有难以应付的凶险时代。”没有人能够不受这个“凶险时代”所影响,但圣经却能帮助我们成功地应付今日的种种难题。
请看看史蒂文和奥莉芙这对夫妇的经历。他们开始跟耶和华见证人研读圣经时,情况跟许多人很类似,他们的婚姻也遭遇难题。史蒂文说:“我们彼此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我们的目标、兴趣都不一样。”究竟什么使他们的婚姻不致破裂呢?史蒂文说:“耶和华见证人向我们表明怎样把圣经原则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上。我们第一次体验到,表现不自私的精神,真正关心对方,是怎么一回事。由于切实应用圣经的原则,我们的关系再次亲密起来。现在我们的婚姻很快乐,很稳定。”
跟上帝缔结亲密关系
根据最近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有百分之96的美国人说自己相信上帝,其中大部分都向上帝祷告。然而,另一项调查却显示,上教堂和犹太会堂做礼拜的人,数目却是半世纪以来最低的。大约百分之58的美国人说,他们每个月上教堂一次或不及一次。显然,宗教并没有帮助人亲近上帝。这个难题绝非仅限于美国一地。
琳达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州长大。她是个活跃的天主教徒,而且经常祷告。可是她却对前途感到恐惧。关于上帝对人的旨意,她一无所知。她14岁的时候遇到耶和华见证人,她报道说:“他们谈论的问题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接受了两本圣经辅助刊物,并即时开始阅读。”两年后,琳达开始跟耶和华见证人研究圣经。她说:“关于上帝,我从圣经学到的一切都很合理。”琳达决定退出教会,在18岁那年受浸成为耶和华见证人。
什么促使琳达改变自己的宗教呢?她解释说:“教会帮助我看出有个上帝存在,我学会相信他。但他只是个高高在上、毫无感情的个体。研读圣经不但巩固了我对上帝的信心,同时帮助我认识他、爱戴他。现在我跟上帝享有宝贵的个人关系,对我来说,这种关系比什么东西都更宝贵。”
纯真的宗教对人大有造益!
你的宗教有没有给你正确的指引,向你表明圣经可以怎样帮助你应付生活的种种难题呢?你的宗教向你指出圣经予人的前途希望吗?你的宗教有没有帮助你,根据对圣经的确切认识,跟创造主建立亲密的个人关系?如果没有,你仍不用灰心。与其舍弃一切宗教,你应当寻找一种切实基于圣经的崇拜方式。这样,你就会跟圣经以赛亚书所预言的人享有同一的福分:“主耶和华这样说:‘看哪!我的众仆人必有吃的,……我的仆人必有喝的,……我的仆人必要欢喜,……我的仆人必因心里高兴而欢呼。’”——以赛亚书65:13,14,《新译》。
[脚注]
a 本文有些名字已经更改。
[第4,5页的图片]
圣经帮助我们认识上帝,全心爱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