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主与你所表现的精神同在”
“愿主与你所表现的精神同在。愿他的恩典与你们各人同在。”——提摩太后书4:22,《新世》。
1,2.我们可以怎样为人的精神作一定义?试以圣经中的例证说明这件事?
每个人都有某种精神,意即他具有某种性情、倾向或推动力。因此不足为奇地,人们时常由于他们言行背后所怀的动机而为人所知。
2 圣经提及推使人采取行动的各种品质。举例说:圣经论及耶和华上帝的先知摩西说:“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民数记12:3)后来成为以色列王大卫之妻的亚比该则是个“审慎贤明”的人。——撒母耳记上25:3,39,《新世》。
3.(甲)为什么基督徒应当具有良好的精神?(乙)关于提摩太的精神,保罗希望怎样?
3 真正的基督徒已披上‘新品格’,因此应当具有良好的精神。他们毕竟已养成了各种能够推动人的力量,诸如爱心、怜悯、仁慈、谦虚、温和、坚忍等。他们养成和表现上帝的灵的果子——仁爱、喜乐、和平、忍耐、仁慈、良善、信心、温柔和节制。(加拉太书5:22,23;以弗所书4:20-24;歌罗西书3:9-14)在基督徒的小组里,个人的态度无疑十分重要,因为使徒保罗在写给同工提摩太的信中说:“愿主与你所表现的精神同在。愿他的恩典与你们各人同在。”(提摩太后书4:22,《新世》)保罗希望上帝通过主耶稣基督嘉许提摩太所表现的精神。
小组的“精神”
4.(甲)小组也有精神吗?(乙)在这方面,什么是可取的?
4 正如一个人表现某种精神,上帝百姓的整个组织也表现某种精神。很可能一个目光敏锐的人会留意到这种力量对上帝百姓的心灵和头脑所生的影响,也许产生一种友善、仁爱、安宁、和睦或热心的精神。当然,这亦可能是一种产生不良影响的精神。但是一种良好的精神会多么有益!显然使徒保罗想基督徒的各小组表现这样的精神。他对腓立比城的基督徒小组写道:“愿主耶稣基督与你们所表现的精神同在。”(腓立比书4:23,《新世》)使徒在写给加拉太的基督徒的信中也说过类似的话。——加拉太书6:18。
5.优良的小组精神可能有些什么特色?
5 你是个耶和华见证人吗?若然,你与之交往的小组表现怎样的精神呢?也许是极好的精神。小组可能十分敏于听从来自圣经的劝告。此外,小组可能具有一种仁爱、温暖、通力合作、慷慨好客的精神。与小组交往的人可能具有十分属灵的观点。若是如此,‘主耶稣基督的恩典便与你们各人所表现的精神同在了。’——腓利门书25,《新世》。
保全小组的精神
6.哥林多小组容忍什么不正当的情形在小组里存在?
6 小组应当保持这种良好的精神。保全小组的精神是十分重要的,这件事曾在古代的哥林多城受到充分强调。使徒保罗获悉该城的基督徒纵容不道德在他们当中发生,“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中也没有,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继母。”——哥林多前书5:1。
7,8.据保罗说,为什么哥林多小组必须将不道德的人开除?
7 当地小组的监督们并没有将犯过者开除,但是保罗却敦促他们“将这样的人交给撒但,以便将肉体毁灭。”他们应当将这人逐出基督徒的小组,让他返回受魔鬼撒但统治而注定遭受毁灭的世界里。(约翰一书5:19)为什么要采取这项行动呢?正如保罗说,“使灵性能够在主[耶稣基督]的日子得救。”——哥林多前书5:3-5,《新世》。
8 若要保全小组基于上帝的道的“灵性”或“精神”,就必须将这人开除。不然‘一点面酵便能使全团发起来’,意即败坏灵性的影响便会弥漫整个小组,以致小组被耶和华所唾弃。在今日,保全小组那基于耶和华的道的精神也同样重要。——哥林多前书5:6。
早期的基督教会——今日的榜样
9.以一般而言,第一世纪的各小组表现怎样的精神?
9 不错,第一世纪的小组长老必须在灵性上保持儆醒戒备才能‘保全小组的灵性’。诚然,有时难题会发生。可是以一般而言,早期基督徒的各小组均充满温暖、爱心和彼此的真正关怀。耶稣基督曾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35)当时的基督徒随时随地表现这种爱心。举例说,使徒约翰将他的信徒同工该犹称为“亲爱的该犹,就是我诚心所爱的。”——约翰三书1。
10.众使徒与信徒同工的关系如何?
10 众使徒与他们的弟兄姊妹合力工作而非对之作威作福,颐指气使。他们并没有对别人发号施令。反之他们提出恳请劝勉以求打动信徒同工的心。很适当地,他们将基督徒同工称为“弟兄们”,“亲爱的弟兄”和‘一同得恩者’。(腓立比书1:7;4:8;彼得前书4:12;约翰一书4:1)他们之所以怀有此种仁爱的态度乃是由于他们将别人视为与他们一同承受生命的弟兄姊妹而对其灵性福利具有深挚的关怀。——雅各书2:5;彼得前书3:7。
谦卑、仁爱的监督
11.你会怎样描述使徒保罗对他的属灵弟兄姊妹所怀的态度?(帖撒罗尼迦前书2:7)
11 弥漫于第一世纪各小组中的爱心及彼此关怀反映出早期基督徒个别具有的内在品质。且以周游的监督保罗为例。他“敞开”自己的心,亲切地对哥林多的信徒同工推心置腹。(哥林多后书6:11-13,《现译》)事实上,他对所有地方的属灵弟兄姊妹均充满爱心。难怪‘为各小组挂心的事天天压在他身上’!——哥林多后书11:28。
12,13.(甲)保罗怀着怎样的精神劝勉以弗所的基督徒长老?(乙)当保罗向以弗所的长老们告别时,后者的反应如何?
12 保罗是否专横倨傲、盛气凌人,对其他敬拜耶和华的人作威作福呢?绝不是!例如当他劝诫以弗所的基督徒长老时,他并没有严词责骂他们或提出强硬的要求。反之他提出基于爱心的劝勉。在场的监督们深知使徒所说的真正是实话:“[要]记念我三年之久,昼夜不停的带着眼泪劝戒你们各人。”(使徒行传20:18,19,31,《新译》)他是个多么诚恳、谦卑的长老!这正是他的主期望他表现的精神,因为耶稣基督曾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统辖]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马太福音20:25-27。
13 现在请想想以弗所的监督们本身。他们是否对保罗保持冷漠疏远的态度呢?绝不然!这并不是上帝的道所描述的情景,当保罗在米利大与他们告别时,我们读到:“保罗说完了这话,就跪下同众人祷告。众人痛哭,抱着保罗的颈项和他亲嘴。叫他们最伤心的就是他说以后不能再见[他]的面那句话。”(使徒行传20:36-38)唯有充满爱心、虚怀若谷的人才会如此行。无疑‘主与他们所表现的精神同在。’
别人所表现的精神
14.吕底亚表现什么性格特征?
14 但是,与早期基督教会交往的其他人又如何呢?他们当中许多人所表现的良好精神,正如圣经透露,成为今日基督徒的极好榜样。例如在欧洲,最早归信基督教的人之一是腓立比城的吕底亚及其一家。吕底亚接受了保罗所传的好消息,受了浸而立即表现慷慨的品质。“如果你们认为我是真心信主,”她说,“请到我家里来住”。事实上,保罗的周游同伴路加写道,“于是她坚决地把我们留下。”(使徒行传16:11-15,《现译》)也许至少部份地由于吕底亚的慷慨好客,使徒后来对腓立比的基督徒说:“我每逢想念你们,就感谢我的上帝。……因为从头一天直到如今,你们是同心合意的兴旺福音。”(腓立比书1:3-5)不错,主的确与腓立比人,包括忠心的吕底亚在内,所表现的精神同在。
15-17.(甲)为什么亚居拉和百基拉能够‘把上帝的道更准确地向亚波罗讲解’?(乙)我们怎样可以说主的确与亚居拉百基拉所表现的精神同在?
15 犹太人亚居拉和他的妻子百基拉也具有良好的精神。由于罗马皇帝革老丢在公元50年下令所有犹太人均必须离开罗马,他们遂迁往哥林多居住。若干月后,使徒保罗抵达该城,就在他们家里住下。事实上,他们三人一同从事制帐篷的工作。无疑亚居拉和百基拉也协助使徒造就哥林多的新小组。——使徒行传18:1-11。
16 保罗在公元52年乘船往叙利亚,亚居拉和百基拉与他同行,直至以弗所。这对夫妇在当地将他们的家开放出来作为小组的聚会地点。在以弗所,亚居拉和百基拉有权利‘把上帝的道更准确的向亚波罗讲解。’(使徒行传18:18-26;哥林多前书16:8,19)由于他们对上帝的道和旨意具有清楚的了解,他们遂能够提供这样的教导。
17 使徒保罗在公元56年左右写信给罗马的基督徒,当时亚居拉和百基拉已经返回罗马居住。他们再次将住宅开放作为基督徒的聚会地方。保罗在信中向他们致候说:“问候在基督耶稣里与我同工的百基拉和亚居拉;他们为了我的性命,置生死于度外,不但我感激他们,连外族的众[小组]也感激他们。”(罗马书16:3-5,《新译》)亚居拉和百基拉曾为保罗冒生命的危险。保罗在公元65年以身殉道之前不久通过提摩太问候这对忠心的夫妇,当时他们住在以弗所。这时亚居拉和百基拉作基督徒已有多年之久,而‘主仍然与他们所表现的精神同在。’——提摩太前书1:3;提摩太后书4:19,22。
18.使徒约翰的好友该犹是个怎样的人?
18 在第一世纪末叶,年迈的使徒约翰将他受上帝感示的第三封信写给一个名叫该犹的信徒同工。使徒深爱这个优秀的基督徒。该犹“按真理而行”,而且别人‘曾在小组面前证实了他的爱。’约翰深知该犹是个慷慨好客,充满爱心的人。——约翰三书1-8。
19.为什么我们必须说主并没有与丢特腓所表现的精神同在?
19 但是一个名叫丢特腓的人却与该犹多么不同!约翰说:“我曾略略的写信给[小组],但那在[小组]中好为首的丢特腓不接待我们。所以我若去,必要题说他所行的事,就是他用恶言妄论我们;还不以此为足,他自己不接待弟兄,有人愿意接待,他也禁止,并且将接待弟兄的人赶出[小组]。”(约翰三书9,10)无疑主并不与丢特腓所表现的精神同在。
20.早期的基督徒小组由许多怎样的人所构成?
20 有时小组里可能有丢特腓一类的人出现。但是当时各地的小组拥有许多忠心和灵性坚强的基督徒。不错,有些仁爱好客如吕底亚和该犹的人,也有些好像亚居拉和百基拉一样具有深刻的属灵了解,并且乐意开放自己的家供举行小组聚会之用的人。无可置疑地,‘主与这些人所表现的精神同在’。今日爱上帝的人有谁不想和他们一样呢?
造就信徒同工
21,22.(甲)为什么今日的基督徒长老应当对自己小组所表现的精神深感关怀?(乙)关于小组,监督可以向自己提出一些什么问题?
21 正如上述,使徒保罗对哥林多小组的精神深表关怀。除此之外,他也表示他希望主耶稣基督会与各人和各小组所表现的精神同在。(哥林多前书5:1-5;加拉太书6:18;腓立比书4:23;提摩太后书4:22;腓利门书25)同样地,得了荣耀的耶稣基督十分关心启示录里七个小组所表现的精神。(启示录第2,3章)因此今日的基督徒长老应当对自己小组所表现的精神深感关怀。
22 监督既受圣灵任命去‘牧养上帝的群羊’,自应当熟悉羊群的情况。(彼得前书5:2;使徒行传20:28;可参阅箴言27:23)他大可以问问自己:小组里的弟兄姊妹真正快乐吗?(诗篇128:1)他们的面孔显示他们正“欢心乐意的事奉耶和华”吗?(申命记28:45-47)他们经常参加基督徒的聚会吗?(希伯来书10:24,25)他们有在家里私下研读圣经吗?(约书亚记1:7,8)这些信徒同工真正有“健全的信心”吗?(提多书2:2,《现译》)他们深深体会属灵的事吗?(诗篇27:4)他们看来珍惜他们与耶和华上帝的关系,并且真正渴望赞美他吗?——诗篇9:1,2。
23.长老们若要“传道”就必须怎样行?
23 忠实的评估可能透露我们需要改善小组的灵性健康。在这方面由讲台所作的演讲可以发挥颇大作用。作监督的提摩太必须应付小组里一些‘好在言辞上争辩’及“抵挡”真理的人。(提摩太后书2:14,23-25)有这些人在小组里会形成一段“困难的时候”。因此提摩太必须“传道”——不是鼓吹属人的智慧而是传讲上帝纯正的“道”。(提摩太后书4:1,2,《新世》;可参阅哥林多前书2:1-5)类似地,为了在今日造益小组的灵性,长老们必须“传道”;不论是他们在讲台上所作的演讲抑或私下所作的谈话,他们的言论都必须以圣经为根据。
24,25.(甲)长老们可以怀着什么目的到信徒同工家里探访?(乙)长老们有合乎圣经的理由为耶和华的其他敬拜者祷告吗?
24 在灵性上造就信徒同工的另一个方法是到他们家里探访。耶稣基督曾这样行以求在灵性上帮助别人。(路加福音7:36-50;19:1-27)类似地,使徒约翰想探访该犹和其他的人以便当面与他们谈论属灵的事。——约翰二书1,12;约翰三书1,13,14。
25 受着基督徒的爱心所推动,现今的长老可能到信徒家里探访他们。长老们这样行不是要‘侦察’别人而是要给予属灵的帮助和鼓励。除此之外,监督们在祷告中提及他们的基督徒弟兄是好的。饶有趣味地,撒母耳先知对以色列人说:“至于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撒母耳记上12:20,23)使徒保罗也为监督们立下良好榜样,勤于为与他一同敬拜耶和华的人祷告。——帖撒罗尼迦前书1:1,2;提摩太后书1:1-4;腓利门书4。
26.一个人必须怎样才能使主与他的精神同在?
26 上帝的百姓若彼此代祷,他们的小组里便会存有一种良好、喜乐的精神。除此之外,基督徒的监督们若凭着爱心牧养“群羊”,便会有一种良好的精神弥漫在小组里。(腓立比书2:19,20;彼得前书5:1-4)的确,‘主可以与你所表现的精神同在’,但是你个人必须具备若干条件才行。你需要对上帝的道具有清楚的了解才能完全取悦耶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