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自己里面应当有盐”
1.我们的言谈应当常常带着什么,仿佛用盐调和一般?为什么?
有机的植物盐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要。另有一种盐则对上帝的敬拜者组织而成的群体十分重要。在维护第一世纪基督教会的灵性健康方面贡献最大的人之一,使徒保罗,所提出的劝告与这项事实完全一致。他在写给一个他尚未亲自探访过的小组的信中说:“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歌罗西书4:6。
2.关于使徒们试图制止“一个人”奉耶稣的名赶鬼一事,有一个什么问题发生?
2 这使我们不禁纳罕当约翰有一次对他的导师耶稣基督提及一件事时,使徒们所说的话究竟以多少这样的“盐”调和。关于这件事,我们读到:“约翰对耶稣说:‘老师,我们看见有一个人奉你的名赶鬼,就禁止他,因为他不跟从我们。’”——马可福音9:38,《新译》。
3,4.(甲)约翰很可能期望什么?为什么?(乙)约翰的解释显示什么自私之心?关于他对事情的看法,这显示什么?
3 看来约翰期望教导他们学习基督徒的行事方式的伟大导师对他说一两句称赞的话以示嘉奖。约翰可能想到耶稣如何在北部近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地方医好一个被特别顽恶的鬼灵缠身的人。他也许觉得他正保护耶稣的权益,坚持唯独耶稣才可以授权给别人将不洁的鬼灵从无能为力的受害者身上驱除。从约翰的观点看来,一个未经耶稣授权的人根本无权奉他那有力的名赶鬼。但是至于约翰为何试图阻止某个不知名的男子为人赶鬼,他所提出的理由却显示若干自私之心。约翰说他们试图制止这人是“因为他不跟从我们”。
4 既然约翰提及“我们”,这透露他并非仅是想到耶稣而是也想到十二个使徒。在此之前,有一次耶稣派出十二个使徒往各地宣扬王国的好消息和医治病人,包括替人赶鬼在内。(马太福音10:1-8;马可福音6:7-13)因此约翰认为唯独使徒才有资格为人医病。
5.为了引导他那感觉愤愤不平的热心使徒,耶稣怎样论及赶鬼的男子?
5 由于这缘故,约翰和其他的使徒想道,这个男子怎会有权奉他们老师的名替人赶鬼呢?他们觉得这男子显然侵犯了耶稣和使徒的权利。可是,耶稣是否也对事情怀有这样的看法呢?圣经的记载透露他并没有称赞感觉愤愤不平的热心使徒。反之,马可福音9:39-41(《新译》)报导说:“耶稣说:‘不要禁止他,因为没有人能奉我的名行了神迹,又立刻毁谤我。不反对我们的,就是赞成我们的。无论谁因你们有属基督的名分,给你们一杯水喝的,我实在告诉你们,他决不会失掉赏赐。’”
6.借着奉耶稣的名赶鬼,这男子其实对耶稣的名怎样行?
6 使徒们有什么理由要禁止这个男子奉耶稣的名赶鬼呢?他这样行有毁谤耶稣的名吗?他是否因此使弥赛亚的名声受到玷污而蒙羞呢?他使用耶稣名字的方式与后来犹太祭司长士基瓦的七个儿子使用这名字的方式并不同,后者乃是将耶稣的名字当作具有魔力的赶鬼符咒来使用。(使徒行传19:13-16)鬼魔没有对这男子说:“耶稣我认识,你们却是谁?”然后拒绝离开他们所附的人。反之这男子对耶稣的名字怀具真正信心而得以将鬼逐出。借着这样行,他其实显扬耶稣的名,使这名字的能力为人所知。
7.为什么这个男子虽然没有跟从耶稣和使徒,却是赞成他们的?
7 因此,这个男子虽然没有跟从耶稣和使徒,却并不是与他们敌对的,他并没有妨碍他们的见证工作。既然他并没有反对耶稣,按理说来他必然是赞成他们的,即使他没有跟从他们。我们很难想象这人会在一个时候施行一些显扬耶稣的名的奇迹,然后随即反过来诋毁耶稣。我们若以为这人会一方面以有力的奇迹尊荣耶稣的名,但在事后却私下诋毁这个名字而与耶稣及他的使徒作对,这样想无疑是自相矛盾而不合理的。因此使徒们不应当再干涉这个人。
8.根据什么原则,这男子必定不会得不着赏赐?
8 这个不知名的男子所行的事“决不会失掉赏赐”。看来他有希望成为耶稣基督的门徒。他所做的事与耶稣说配得奖赏的事比较有过之无不及。耶稣说人若因为一个口渴的人是基督的门徒而给他一杯水喝,这人必定会获得赏赐。虽然这样的行动在为别人带来纾解方面看来只是区区小事,这却代表一件深受耶稣基督重视的东西。这意味到拿一杯水给他门徒止渴的人承认耶稣是弥赛亚,并且按照自己的能力支持拥护他。耶稣在后来宣布的一条律则也适用于这件事上:“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马太福音25:40)作王的耶稣基督不会让这些善行得不着奖赏。
蓄意使别人跌倒丧生
9.关于使徒们的干预对那男子所生的影响,我们所关心的是什么?为什么?
9 当使徒们试图制止某个男子奉耶稣的名赶鬼时,他们对他所说的话是否“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而温婉悦人呢?我们有理由对此感觉怀疑。我们所关心的是,当这男子做着一件耶稣并不反对的善工之际,使徒们对他所说的话和所行的事有没有使他跌倒呢?这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因为耶稣接着说:“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扔在海里。”——马可福音9:42。
10.蓄意使这样的一个“小子”跌倒便等于怎样?为什么?
10 即使跌倒的人是个“小子”,这并不会减轻事情的严重性。为什么呢?因为事情牵涉到“信我的一个小子”,这意味到跌倒的是个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弥赛亚儿子的人。“小子”的信心使他们踏上了导至永生的途径。因此,若有人毫不体贴地蓄意使一个踏上永生之道的“小子”跌倒,以致后者离开永生之道而落入灭亡之中,那便与杀人无异了。这显示如此行的人对跌倒的人毫无爱心。
11.从什么方面说来,在无意中使别人跌倒与蓄意如此行有别?
11 约翰一书3:15说:“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你们晓得,凡杀人的,没有永生存在他里面。”我们可能不自觉地在无意中冒犯了别人——一件相当严重的事——我们希望这不至于令别人无可挽救地舍离基督徒的信仰。一旦获悉这件事,我们便会予以留意及为自己的过失赔罪。但是一个人若对信徒同工的灵性福利表现漠不关心,无动于中的态度,辩称每个人都有权凭着良心自作决定,并且坚持要尽量行使自己的权利,这人就对别人的永生希望表现一种自私和缺乏爱心的漠视了。他对自己与上帝的关系也毫不重视。基督曾为他的信徒同工而死,但他却大大低估了这个信徒的价值。——罗马书14:15。
12.耶稣怎样表示他对蓄意使别人跌倒的人所感的义愤?
12 但是一个自称为基督徒的人若并不介意使“一个相信的小子”跌倒,由此表明他对后者永远生存的价值多么蔑视,那又如何呢?若是如此,耶稣基督对这个故意使人跌倒的人的生命也并不重视。耶稣表示他对蓄意使人跌倒的人感觉义愤填胸。他怎样表示这点呢?他说这样一个粗心大意到犯罪程度的犯过者若系着一块大磨石沉在深海里,这反会对别人更为有利和更安全。
13.关于使人跌倒,我们应当特别提防什么?
13 因此,为了我们自己的益处起见,我们应当极力避免使别人跌倒,甚至使最卑微的人跌倒也不可。我们最好也不要让别人——由于自称为基督徒而我们对之期望较高的人——使我们自己跌倒。但是我们对自己的永生希望是否怀有足够的重视而竭力提防自己跌倒呢?什么——使自己跌倒吗?不错,我们的确可以使自己跌倒。怎会如此呢?
14.据耶稣接着提出的警告表明,我们可以怎样使自己跌倒?
14 谈论完“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之后,耶稣提出警告说:“如果你的一只手使你犯罪,就把它砍下来。你身体残废进永生,总比有两只手下到地狱[矶汉那,《新世》),进入那不灭的火里好得多。如果你的一只脚使你犯罪,就把它砍下来。你瘸腿进永生,总比你有两只脚而被丢在地狱里好得多。如果你的一只眼睛使你犯罪,就把它挖出来。你只有一只眼睛进上帝的国,总比你有两只眼睛而被丢在地狱里好得多,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每一个人必被火当盐来腌。”——马可福音9:43,45,47-49,《新译》。
15.耶稣所谈及的矶汉那是什么?他以之为什么的象征?
15 在上述的事例中,耶稣论及被火所毁灭。在耶稣的日子,他所提及的矶汉那(意即欣嫩谷)位于耶路撒冷的南方及西南方。他的话证实当时矶汉那被人用作焚烧城中垃圾的火化场;再者,罪犯若被人视为不配有个体面的葬身之所和复活的希望,他们的尸体便会被扔入这个山谷中。尸体若跌在被矶汉那之火所熏热的山坡上或崖边突出的石头上而非落入火中,它们便会腐烂而被蛆虫吃去。为了将扔进垃圾场中的废物完全烧去,谷中的火是昼夜不熄的。因此矶汉那遂成为永远毁灭的象征,正如耶稣对犹太的文士和法利赛人说:“你们这些蛇类,毒蛇之种啊,怎能逃脱[矶汉那]的刑罚呢?”——马太福音23:33。
16.被投入矶汉那中的人怎样既不能进入永生,也不能进入上帝的国?
16 被判入矶汉那的人绝不会进入上帝的王国,不论是在天上与基督一同作王抑或在基督的千年统治期间生活在王国的属地领域中。被上帝判以矶汉那的刑罚的人根本不能“进永生”,即使他们四肢齐全。因此,矶汉那代表完全不存在,灭绝、被上帝判处毁灭。犹之乎在耶稣的日子,伪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使自己跌倒而落入矶汉那中,今日献了身、受了浸的基督徒也可以使自己跌倒、以致被上帝判入矶汉那中遭受永远的毁灭。我们要记得加略人犹大的前车之鉴。
17.加略人犹大怎样使自己跌倒而沦为窃贼?
17 加略人犹大成为替耶稣和十二使徒掌管银钱的人。后来他开始垂涎钱箱中的款项。他那贪婪的眼看见箱里的钱,他的手遂伸入箱中取出钱来放进自己的口袋里。他让自己的眼和手使他跌倒而沦为窃贼,甚至偷窃耶和华的弥赛亚的财物。耶稣死前五日,在伯大尼城中(耶路撒冷附近)款待耶稣的一个筵席上,犹大伪善地故作乐善好施之状。关于这件事,我们读到:“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约翰福音12:6。
18.最后犹大让自己的肢体使他跌入什么之中?经过如何?
18 最后,为了进一步求取不义之财,犹大容许自己的脚将他带到祭司长和守殿官那里,议定以三十块银钱的代价出卖他的主人耶稣。(路加福音22:1-6)然后,为了使他的双手能够攫得卖主的代价,犹大的脚在逾越节的晚上将一群武装的暴民带到客西马尼园逮捕耶稣。(路加福音22:47,48;马可福音14:10,11,43-46;马太福音26:14-16,47-50;27:3-5)干了这件丧心病狂的恶事之后,犹大那充满贪欲的眼得以观看手中的三十块银子而感觉暂时的满足。现在犹大已无法将他的眼、手和脚合力促成的事打消了。他已容许身体的这些肢体使他跌倒而犯了无可饶恕的大罪。(马太福音27:4)他终于感到绝望而自杀身亡。即使他那腹破肠流的身体没有被人实际丢入耶路撒冷的矶汉那中,他的“生魂”却在矶汉那所象征的地方遭受毁灭。(使徒行传1:16-19;马太福音10:28,《新旧》)耶稣的确有充分理由将犹大称为“灭亡之子”。——约翰福音17:12。
19.耶稣说:“每一个人必被火当盐来腌。”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19 耶稣谈论完门徒容许手、脚和眼使自己跌倒而落入矶汉那中之后,他在最后说:“每一个人必被火当盐来腌。”(马可福音9:49,《新译》)那便是说,每个容许肢体使自己跌倒而达到无可挽救地步的人都必“被火当盐来腌”。像盐一样用来腌他的“火”乃是耶稣刚才谈及的“火”,即矶汉那的火。对被火所腌的人来说,这意味到什么呢?结果与被盐所腌大为不同。这意味到被腌的人会遭受毁灭。古代位于死海(或盐海)附近的所多玛、蛾摩拉城曾被自天而降的烈火所腌,结果遭受彻底的毁灭。(路加福音17:28,29)在处置一些自甘堕落而令自己跌倒的人时,耶和华上帝会紧守上述的律则,正如他紧守一个无法破坏的“盐约”一般。——利未记2:13;民数记18:19;历代志下13:5。
20.为了保护自己不致“被火当盐来腌”,我们必须怎样除去犯罪的手、脚和眼?
20 为了防止自己“被火当盐来腌”,我们可以怎样砍下一只犯罪的手或脚或挖出一只犯罪的眼呢?实际这样行并不会纠正或除去通过手、脚或眼等肢体表达出来的错误欲望。我们必须以比喻性的方式执行这项割除的行动。使徒保罗表明我们可以怎样听从耶稣的劝告,说:“所以要治死[什么?]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因这些事,上帝的愤怒必临到。”——歌罗西书3:5,6。
21.我们怎样执行这项“治死”的行动?
21 为了“治死我们在地上的肢体”,我们必须表现自制的能力以约束我们的实际肢体。举例说,我们必须约束自己的眼睛不看色情的书刊,也不看下流的电影或电视节目;我们必须约束自己的手不做偷窃或不道德的事,约束自己的脚不跳刺激性欲的舞蹈或跟一个“与世俗为友”的人同游以致受到引诱。我们必须在灵性上治死我们对“世上一切事物”的爱好,借此将“肉体的私欲,眼目的私欲和今生的骄傲”除去。——约翰一书2:15-17,《新译》;箴言6:16-19。
在我们自己里面的“盐”
22,23.(甲)最后,耶稣提及怎样的盐腌?(乙)耶稣吩咐使徒们要在自己里面有怎样的盐?为什么他们需要如此行?
22 耶稣并非仅以不利的方式提及盐而以此结束他的讨论。(马可福音9:33-49)他接着说:“盐是好的,但如果失了味,可以用什么使它再咸呢?你们自己里面应当有盐,彼此和睦。”——马可福音9:50,《新译》。
23 作为调味品,实际的盐通常是好的。约伯问道:“物淡而无盐,岂可吃么?蛋青有什么滋味呢?”盐无疑可以使食物更可口。但是,在耶稣的日子人们常用的盐若失去了咸味,就无法将其中所含的杂质加以精炼了,因此这样的盐遂变成不宜于供烹饪和调味之用。它本身不能恢复味道供人食用。很适当地,耶稣以盐作比喻。他对十二门徒说:“你们自己里面应当有盐。”但是耶稣为什么要吩咐他们这样行呢?因为他们在返回迦百农的途中彼此争论,从而显示他们缺乏这种美好的比喻性的盐。
24.比喻性的“盐”是什么?
24 这种盐预表一个人的品格中使人以温文尔雅的方式对待别人的可喜品质。这种品质令人所说的话在别人听起来更悦耳动人,容易接纳,同时也更易受别人的思想所吸收。因此这使人更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箴言16:21,23。
25.甚至一起吃实际的盐怎样也对人有益?
25 像主人与客人一般一起吃盐可以在彼此之间促进感情而养成良好关系。盐甚至会被人用作薪金发给雇员。(以斯拉记4:14)我们的品格含有比喻性的盐是好的和可贵的,正如使徒保罗强调说:“你们要爱惜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歌罗西书4:5,6)请也留意箴言15:1。
26.我们有比喻性的“盐”在自己里面可以帮助我们遵行耶稣对使徒们所下的什么最后训示?这可以为我们身为基督门徒的人带来什么结果?
26 在我们自己里面有“盐”及“用盐调和”我们的言谈可以帮助我们遵行耶稣在结束他与十二使徒的讨论时所下的训示:“[要]彼此和睦。”(马可福音9:50)我们在言行上保持机巧、体贴、健全、和气无疑可以帮助我们身为基督门徒的人在彼此之间保持和睦。这可以表明上帝的灵在我们心里运行,因为“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加拉太书5:22)再者,“从天上来的智慧首先是纯洁的,其次是和平的。”(雅各书3:17,《新译》)因此我们若听从耶稣的训示彼此和睦共处,这便表现高度的智慧了。在一个明争暗斗、四分五裂、分崩离析的世界里,这种和平的确是基督真正门徒的标志。这使我们能够在基督之下保持团结,继续作上帝组织起来的百姓。
[第24页的图片]
在“自己里面有盐”的意思是具有使人以温文尔雅的方式对待别人的可喜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