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盐调和”的劝告
“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歌罗西书4:6。
1,2.为什么基督徒提出劝告时“用盐调和”特别重要?
由古至今,盐在烹调食物方面一向担任一个特别角色。盐是防腐剂,也是调味品,因此许多食物若没有盐就被人视为淡而无味。由于这缘故,当保罗表示基督徒的言语应当“用盐调和”时,他的意思是我们的言谈应当富于造就,并且令人乐于接受、发生好感。(歌罗西书4:6)这特别以向人提出劝告时为然。为什么呢?
2 提出劝告的目的并非仅是要传达知识。许多时,受到劝告的人已经知道对他的情形适用的若干圣经原则,但是他却在应用这些原则或看出它们的重要性方面有困难。因此,提出基督徒劝告所面对的真正挑战是要改变别人的想法。(加拉太书6:1;以弗所书4:11,12)因此,劝告需要用“盐”调和才行。
3.耶和华对基督徒劝告者提供什么帮助?
3 提出劝告的确是一项挑战;为了接受这项挑战,劝告者需要具有知识和洞察力。(箴言2:1,2,9;提摩太后书4:2)值得庆幸的是,耶和华赐给人圣经。这本书不但含有必需的知识,同时也举出许多例证去表明属上帝而具有洞察力的人怎样提出劝告。查考这些例证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更有效的劝告者。
考虑一下“奇妙的劝告者”
4.基督徒长老对小组提出劝告时可以怎样效法耶稣基督?
4 例如,请考虑一下“奇妙的劝告者”耶稣。(以赛亚书9:6,《新世》)在第一世纪的末了,耶稣向亚细亚的七个小组发出含有劝告的信。对那些要向小组提出劝告——同一的原则对劝告个别的人也适用——的长老们来说,这些信是个优良的规范。耶稣所论及的难题相当严重:变节背教、“耶洗别”的影响、不冷不热、物质主义等。(启示录2:4,14,15,20-23;3:1,14-18)因此耶稣很坦率地讨论这些难题。我们对于他要对各小组所说的话毫无疑问。今日,当基督徒长老向小组提出劝告时,他们应当效法耶稣表现谦卑、仁慈的态度,仿佛用“盐”调和他们的劝告一般。(腓立比书2:3-8;马太福音11:29)在另一方面,他们也应当效法耶稣说话坦率。他们的劝告不应当如此含糊空泛,以致小组根本不知道要点何在。
5,6.基督徒长老可以从耶稣对七个小组发出的信息学得什么进一步的教训?
5 请也留意,只要是可能,耶稣在起头便热烈称赞小组,并且在提出劝告的末了予以富于造就的鼓励。(启示录2:2,3,7;3:4,5)基督徒劝告者也应当用称赞和鼓励去调和他们的劝告。正如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老说:“你若仅是责骂弟兄,就不会成就什么事。”在提出严厉的劝告时,长老不应当令弟兄感觉心灰意冷,反之应使弟兄受到强化而决心在今后有所改善。——可参阅哥林多后书1:1-4。
6 最后,耶稣对士每拿和非拉铁非的小组所发出的信息又如何呢?他对这些弟兄并没有提出任何批评。但既然他们经历猛烈的试炼,他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坚忍。(启示录2:8-11;3:7-13)类似地,基督徒监督不应当仅是在有弊病需要纠正时才提出劝告,反之要随时留意称赞弟兄们所作的善工及鼓励他们保持坚忍。——罗马书12:12。
运用比喻
7,8.(甲)耶稣对门徒提出的劝告怎样“用盐调和”?(乙)当向别人提出劝告时,为什么比喻深具价值?
7 另一次,耶稣的门徒为了谁在属天的王国里居于首位的问题发生争执,耶稣遂向他们提出劝告。他本可以为此严厉地斥责门徒。反之,他“用盐调和他的话”。他叫了一个小孩子来,对门徒说:“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马太福音18:1-4;路加福音9:46-48)耶稣的劝告很清晰,但却仁慈而富于造就。他表明属天的王国与世上的一般王国大异其趣,借此鼓励门徒要谦卑。他设法将引起争执的原因除去。
8 请也留意耶稣在这件事上所运用的有效教导技巧。一个活的比喻——一个小孩子!睿智的劝告者时常用比喻的“盐”去调和他们的话,因为比喻可以强调事情的严重性及帮助接受劝告的人推理,从而以新的观点去看难题。比喻时常有助于消弭紧张。
9.关于提出劝告时运用比喻,还有些其他什么圣经例子?
9 当耶和华警告该隐他有犯严重大罪的危险时,他很生动地把罪比作野兽。他说:“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创世记4:7)当约拿由于耶和华没有处决悔改的尼尼微人而恼怒时,上帝赐给他一株蓖麻树去荫庇他。后来这棵植物突然枯萎,约拿为此事大发怨言,于是耶和华说:“这蓖麻……你尚且爱惜;何况这尼尼微大城,其中……有十二万多人,……我岂能不爱惜呢?”(约拿书4:5-11)的确是有力的劝告!
10.现代的一位基督徒劝告者怎样运用比喻去帮助一个年轻人了解父母的动机?
10 类似地,有一个年轻人由于父母限制她的交往而大感不悦,一位周游监督设法帮助她。监督运用以下的比喻:“你喜欢缝纫,对吗?试想想你花了很多时间缝了一件漂亮的衣服送给朋友。但你送给她之后,发觉她竟然用衣服来抹地。你会有什么感觉呢?”女孩承认她会很不高兴。于是传道员继续说:“这便是你父母的看法。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教养你成人,他们以你自豪。因此他们希望你和一些会好好待你的人来往而不是与一些会伤害你的人交游。”这个比喻帮助女孩体会到父母的苦心。
提出问题
11.耶和华对约拿提出劝告时怎样有效地运用问题?
11 当耶和华对约拿谈及他那无理的愤怒时,你也许留意到上帝也提出问题。当时约拿对于尼尼微没有遭受毁灭一事感到愤怒,于是要求死去,耶和华说:“你这样发怒合乎理么?”约拿没有回答。因此,耶和华容许一棵蓖麻长成,然后突然死去。这使约拿更为愤怒,于是耶和华问他说:“你因这棵蓖麻发怒合乎理么?”这次约拿愤然回答说:“我发怒以致于死都合乎理。”现在先知既已回答耶和华,耶和华于是将约拿对一棵植物的态度与他自己对尼尼微的态度作一对比,然后提出关键的问题:“我岂能不爱惜[尼尼微]呢?”(约拿书4:4,9,11)这样,耶和华劝告约拿效法他对衷心悔改的尼尼微人所怀的态度。
12.在提出劝告方面,问题具有什么价值?请举例说明。
12 不错,问题可以帮助劝告者察出对方的想法如何。问题也可以帮助人更清楚意识到自己的难题和动机。例如,一个人可能坚持他有权在驾车返家之前喝杯酒。他可能真的觉得,“酒精对我毫无影响!”一位朋友也许希望与他推理,于是说:“假设你被牵涉在一件不是由于你的过错的交通意外里。警察若留意到你饮过酒,他们会有什么想法呢?假设酒精真的对你的反应有些微影响。你的反应若不是百分之百正常,你真的想亲自驾车吗?仅为了喝杯酒而冒险是值得的吗?”
13.一位劝告者怎样在提出劝告时运用圣经和问题?为什么这样行颇有效?
13 基督徒的劝告总是以圣经为根据的。只要是可能,基督徒劝告者会在提出劝告时实际运用圣经。这是个有力的工具。(希伯来书4:12)举个例说明: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老设法帮助一个不再积极参加传道工作的人。长老向对方指出耶稣所说的比喻,谈及一个人有两个儿子;他请儿子到葡萄园里工作。长子说他会去,但却没有去。次子说他不愿去,但后来却去了。(马太福音21:28-31)然后劝告者问道:“你现在所做的事像哪一个儿子呢?”传道员很快便明白意思,特别是劝告者继续问道:“你认为葡萄园的园主耶和华对你的情形有什么看法?”
14.在其他什么的情形之下,提出劝告时问题可以是有价值的工具?
14 当设法帮助一些存有怀疑,遭遇婚姻难题或其他家庭难题,与别人难于相处或处身于其他恼人环境中的人时,情形也一样。a适当的问题可以帮助对方推理,检讨自己而达致正确的结论。
仔细聆听
15.(甲)约伯的三个“安慰者”未能怎样行?(乙)聆听怎样可以对基督徒劝告者大有帮助?
15 可是要记住,提出问题暗示你希望听见答案。(箴言18:13)劝告者不应当重蹈约伯的三个“安慰者”的覆辙。约伯对他们说话,但他们却没有真正倾听。他们已经立定主意约伯受苦是由于犯了罪的缘故。(约伯记16:2;22:4-11)基督徒劝告者应当与此截然不同,他们应当仔细倾听。这样,他可能留意到一些耐人寻味的停顿或声调变化,由此显示对方并没有将全部事实透露出来。也许一个补充的问题可以将潜伏在对方脑海深处的思想引发出来。——可参阅箴言20:5。
16.聆听一个恼怒的基督徒同工的话若颇困难,劝告者需要具有什么品德?
16 诚然,这样行并非时时都很容易。一个感情激动的人也许冲口而出说:“我憎恨我的父母!”或,“我简直没有办法继续和丈夫一同生活了!”听见这样的话无疑令人深感不安。但是要记住,有一次亚撒埋怨说看来他保持忠心只是枉然而已,耶和华愿意聆听他的怨言。(诗篇73:13,14)另一次耶利米说上帝愚弄了他,上帝也倾听。(耶利米书20:7)哈巴谷看来埋怨恶人欺凌义人,认为耶和华甚至没有留意到这件事。(哈巴谷书1:13-17)基督徒劝告者应当同样乐于聆听。人们若真正怀有这些感觉,劝告者就需要知道以便提出协助。他应当避免巧妙地促使对方表达一些他认为对方应当有而非对方实际有的意见。劝告者也应当避免反应强烈或贸然加以批判,这样对方便可能不愿再吐露心事了。——箴言14:29;17:27。
17.有时仅是听弟兄说话也怎样可以具有安慰作用?
17 有时我们提出的劝告其实大部分是聆听,容许对方尽情倾诉他的痛苦、伤心或苦恼。当拿俄米从摩押返回本国时,以色列的女子见到她问道:“这是拿俄米么?”但拿俄米忧伤地回答说:“不要叫我拿俄米,要叫我玛拉,因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我满满的出去,耶和华使我空空的回来。耶和华降祸与我,全能者使我受苦。既是这样,你们为何还叫我拿俄米呢?”(路得记1:19-21)在回答时以色列的女子并没有很多话可以说。但是,时常人只需怀着爱心乐于听别人倾诉感情上的痛苦,便可以帮助对方复原了。b
要切合现实
18.(甲)有些人对耶和华和耶稣基督的劝告有什么反应?(乙)基督徒劝告者应当养成什么品德?
18 当然,对劝告的反应因人而异。约拿看来对耶和华的劝告有良好反应。先知从他的愤恨恼怒复原得很好,他甚至将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使别人能够自其得益。耶稣的门徒需要一段时间才学会关于谦卑的教训。事实上,甚至在耶稣临死的晚上,门徒仍然为了谁在他们中间最大的问题发生争执!(路加福音22:24)因此,提出劝告的人需要有耐心。(传道书7:8)人若怀有根深柢固的错误态度,通常都不会仅因为听见长老说几句话就改弦易辙。夫妇间的悠久难题并不会仅凭他们与一个成熟的基督徒商谈一次便突然消失。严重的疾病可能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能痊愈。严重的灵性难题亦然。有些人甚至不愿聆听有益的劝告。耶和华虽然亲自对该隐提出劝告,该隐却悍然不顾而杀了自己的弟弟。——创世记4:6-8。
19.小组可以怎样帮助遭受感情创伤的人?
19 具有严重难题的人对于他们能够从小组获得什么帮助应当怀有现实的态度。基督徒同工无法迅速消除长期的精神抑郁或很快治好一宗悲剧或可怕经验所造成的感情创伤。人若身体有病,医生时常仅是使病人感觉舒适而容许时间去医治身体。类似地,基督徒若遭受感情上的创伤,小组可以设法“使他感觉舒适”,与他一同祷告及为他祷告,一有机会便说些鼓励的话,并且在能力范围内提供切合实际的帮助。然后,时间与耶和华的灵通常能够将创伤治愈。(箴言12:25;雅各书5:14,15)例如,一位乱伦的受害者写道:“虽然乱伦在感情上造成可怕的创伤,耶和华的组织却可以给你很大的支持。凭着来自圣经的帮助及弟兄姊妹的支持,你是可以克服难题的。”c
20.当我们所有人都努力继续事奉耶和华之际,劝告担任什么角色?
20 不错,基督徒有责任要彼此帮助。特别是长老,但也包括小组里所有的分子,均应当关心彼此的福利,在有需要时根据圣经提出仁慈的劝告。(腓立比书2:4)当然,这些劝告不应当专横武断或苛刻不仁。劝告也不应当使人感觉提出劝告的人试图控制别人的生活。反之,劝告应当根据圣经,并且“用盐调和”。(歌罗西书4:6)人人都有时需要帮助。用仁慈和鼓励加以“调和”的适时劝告可以帮助我们所有人继续行走导致永生的道路。
[脚注]
a 关于对夫妇提出劝告,若希望获得更多资料,可参看中文《儆醒!》1984年8月8日刊“怎样提供真正有效的忠告”一文。
b 关于怎样帮助患抑郁症的基督徒的建议,可参看1982年10月15日《守望台》“要以温言劝慰抑郁的人”一文,以及1982年12月15日《守望台》“受教的舌头——‘鼓励疲乏的人’”一文。
c 关于怎样帮助遭受感情创伤的人,若要获得更多资料,可参看英文《守望台》1983年8月1日刊“绝望的人的希望”及“他们希望提出协助”这两篇文章,以及1983年10月1日刊题名为“给乱伦受害者的帮助”一文。
你记得吗?
口 耶稣对七个小组所提出的劝告的什么特色可以对今日的长老们大有帮助?
口 关于在提出劝告时运用比喻,有些什么圣经的例子?
口 对基督徒劝告者来说,运用问题具有什么真正价值?
口 善于提出劝告的人可以怎样运用圣经?
口 为什么提出劝告的人也应当仔细聆听?
[第17页的图片]
耶稣以小孩子作比喻去说明他的要点,向门徒提出清晰、仁慈和富于造就的劝告
[第18页的图片]
约拿大感恼怒和愤恨,但他显然对耶和华的劝告有良好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