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说”活的语言的书
一本书用某种语言写成,如果这种语言已经死去,书本身就可说是与死去无异了。圣经原本是用几种古代语言写成的,虽然今日很少人通晓这些语言,圣经却仍然活着。这本书能够留存至今,是因为它“学会”用人类各种活的语言“说话”。“教”圣经学会说其他语言的人就是翻译员。可是,有时他们面对看来无法克服的巨大障碍。
圣经含有超过1100章和3万1000节经文,所以翻译圣经是一件十分艰巨的工作。可是,在过去多个世纪,圣经译者却毅然接受这个挑战。他们当中许多人甘愿忍受各种艰辛,甚至为了这件工作而杀身成仁。今日圣经已译成人类的许多种语言;事情的经过有力地表明,圣经译者如何百折不挠、足智多谋。请考虑一下其中一些感人的片段。
译者面对种种艰辛
如果一种语言根本没有文字,你会怎样将一本书译成这种语言呢?许多圣经译者就曾面对这样的困难。例如,公元4世纪的乌尔斐拉斯着手把圣经译成当时流行的哥特语,但这种语言并没有文字。乌尔斐拉斯于是主要根据希腊语和拉丁语字母,为哥特语制订了27个字母。在公元381年之前,他差不多把整本圣经译成哥特语。
在公元9世纪,两个说希腊语的兄弟,西里尔(原本叫康斯坦丁)和梅托迪乌斯,想为说斯拉夫语的人翻译一部圣经。两者都是杰出的学者和语言学家。但是当时的斯拉夫语并没有文字,于是这两个兄弟自行定出一套字母,供翻译圣经之用。这样,圣经就能够对斯拉夫语世界的人“说话”了。
公元16世纪,威廉·廷德尔着手把圣经从原文译成英语,但随即遭受教会和政府两方面的猛烈反对。廷德尔曾在牛津大学接受教育,但他决心要出版一部译本,是甚至“耕田童子”也能够明白的。1 为了完成这件工作,他被迫逃到德国去。1526年,他所译的英语“新约”全书付印了。有人把这部圣经译本偷偷运进英国;政府当局十分恼怒,竟然将这些圣经译本公开焚毁。后来廷德尔被人出卖,结果被处以绞刑,尸体用火焚烧。他在临死之前大声喊叫说:“主啊,请打开英王的眼睛!”2
当局虽然极力禁止人翻译圣经,但这件工作却继续下去。到1800年,至少有部分圣经已“学会说”68种语言。后来,由于有许多圣经公会纷纷成立,圣经迅速“学会”说更多语言。在这方面,1804年成立的英国及外国圣经公会的贡献尤其大。很多青年男子自告奋勇,到海外从事传教工作;在这些人当中,有许多的首要目标是要翻译圣经。
学会说非洲的语言
1800年,非洲只有大约十多种写下来 的语言。其他数以百计的语言则只有口语,因此需要有人发明一套文字记录。传教士到达当地之后,学习语言时并没有课本和词典的帮助。他们设法制订书写的文字,然后教导当地居民读书识字。他们甘愿付出努力,希望有一天当地人民能够以自己的语言读到圣经。3
苏格兰人罗伯特·莫法特是这些传教士之一。1821年,莫法特25岁,在非洲南部说茨瓦纳语的部落当中设立了一个布道会。为了学会当地那没有文字的语言,他跟居民来往,有时甚至深入内陆与当地的部落同住。他后来写道:“这些人很仁慈;我试着说他们的语言,说错了时常引起他们大笑。每逢我说错了话,他们就会模仿我的读音,使别人大笑一顿之后,才纠正我的错误。”4 莫法特坚持不懈,最后终于精通茨瓦纳语,并且着手为这种语言制订书写的文字。
1829年,莫法特在茨瓦纳人当中工作了八年之后,完成了路加福音的翻译。为了印行这本书,他坐牛车走了600英里的路程到海岸去,然后乘船前往开普敦。总督允许他使用政府的印刷机,但莫法特要亲自排字和印刷,最后在1830年出版了路加福音。茨瓦纳人首次能够以自己的语言读到圣经的一部分。1857年,莫法特终于把整本圣经译成茨瓦纳语。
莫法特后来描述茨瓦纳人初次收到路加福音译本时的反应。他报道说:“据我所知,有些人不惜步行数百里路,为要取得路加福音的译本。……他们获得路加福音之后不禁喜极而泣;他们把书紧抱在胸前,感激到痛哭流泪。我不得不对他们说,‘你再哭下去,就会把书弄湿了。’”5
由于有像莫法特这样勤恳热心的译者,许多非洲人——其中有些起初看不出他们的语言需要有文字——才首次有机会用文字与别人沟通。可是,译者相信他们给了非洲人一份价值更大的礼物,那就是,翻成他们本地语言的圣经。今日,圣经全书或其中一部分已能够“说”超过600种非洲语言。
学会说亚洲的语言
译者在非洲设法制订文字之际,在世界的另一方,译者遇到一个迥然不同的障碍,就是把圣经译成一些文字十分复杂的语言。译者将圣经译成各种亚洲语言时,就面对这件艰巨的工作。
19世纪初期,威廉·卡雷和乔舒亚·马什曼前往印度,学会了当地的多种语言。凭着印刷商威廉·瓦尔德的帮助,他们把圣经的一部分译成差不多40种语言。6 论到威廉·卡雷,作家赫伯特·凯恩说:“他创立了一种优美、流畅的[孟加拉语]文体,取代了以往的古文;对现代读者来说,这种新文体更易明白,也更具吸引力。”7
阿多奈拉姆·贾德森在美国出生和长大,后来前往缅甸,在1817年开始将圣经译成缅甸语。他表示这件工作非常艰苦;要学会一种东方语言,达到能翻译圣经的地步,实在十分困难。他说:“我们着手学习地球另一方的人所说的语言。这些人的思想跟我们的不同,表达思想的方式也跟我们的迥异,所用的文字和词语跟我们以前见过的语言完全没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没有词典,也没有传译员。我们必须先对这种语言有点认识,才能从当地教师的协助得益——这一切的确要花很多心血!”8
贾德森一共花了18年的工夫才通晓缅甸语。缅甸语圣经的最后部分终于在1835年付印。可是,他在缅甸居留却要付出很大代价。他致力翻译圣经之际,竟被人控告是奸细,结果在监狱里被关了差不多两年,饱受蚊虫叮咬。他获释之后不久,妻子和年轻的女儿相继染上热病身亡。
1807年,25岁的罗伯特·马礼逊抵达中国,要把圣经译成中文。这件工作极为艰巨,因为中文是世上最复杂的书写语言之一。马礼逊对中文的认识很有限,仅在抵达中国之前两年才开始学习。他也不得不应付中国的法律,因为当时政府正极力防止中国受外界影响。政府明令禁止中国人教外国人学中文,违者会被判死刑。外国人将圣经译成中文也是死罪。
马礼逊并不害怕,但保持谨慎,继续学习中文。他进步得很快,两年之内就在东印度公司谋得一份翻译员的差事。他日间为公司工作,但暗中继续翻译圣经。他经常冒着被人发觉的危险。1814年,他抵达中国之后七年,就已将《基督教希腊语圣经》译好,可以付印了。9 五年之后,凭着威廉·米尔恩的协助,他译完了《希伯来语圣经》。
这是个极大的成就。从这时起,圣经能够“说”世上最多人使用的语言。凭着其他胜任的译者之助,圣经也得以译成亚洲的其他语言。今日,部分圣经已译成亚洲500多种不同的语言。
为什么像廷德尔、莫法特、贾德森和马礼逊这样的人,甘愿埋头苦干多年——有些甚至不惜冒生命危险——将一本书译成其他语言呢?不但如此,说这些语言的人是他们所不认识的,有时这些语言连文字也没有,为什么圣经译者仍然为这件事不辞劳苦?无疑不是为了名利的缘故。相反,他们深信圣经是上帝的话语,所以应当能够以万民自己的文字 向人“说话”。
无论你是不是把圣经视为上帝的话语,也许你都会同意,在今日的世界里,这些忠心的翻译员所表现的自我牺牲精神实在太罕见了。一本书能够感动人表现这么不自私的精神,岂不是值得我们查考一下吗?
[第12页的附栏]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自1800年以来,部分圣经译成各种语言的数目
68 107 171 269 367 522 729 971 1199 1762 2123
1800 1900 1995
[第10页的图片]
廷德尔翻译圣经
[第11页的图片]
罗伯特·莫法特
[第12页的图片]
阿多奈拉姆·贾德森
[第13页的图片]
罗伯特·马礼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