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上帝表示感激而踊跃捐输
耶和华与古代以色列人的交往充满了对生活在今日的基督徒的有益教训。它们“是为教训我们而写的,”保罗清楚地表明这点。(罗马书15:4)所以我们若仔细查考一下圣经历史的细节,我们便可以充满信心地期望对上帝为他现在的崇拜者所订的旨意获得更深的属灵见识。
例如耶和华吩咐每个以色列人将初熟的果子交给他在该国的崇拜中心所建立的祭司团。这包括头生的人畜,每造初收的谷物,甚至初剪的羊毛。(出埃及记22:29,30;23:19;申命记18:4)这些初熟的果子与耶和华规定用来维持纯真崇拜的十分一奉献(什一捐)并不同。
每个头生的男孩或生畜都分别为圣归于耶和华。(出埃及记13:2)可是头生的男孩与及那些不合献祭的畜类均由父母或物主以五舍客勒(美金差不多二元四角)的最低价钱赎回来。(民数记18:15-17)这件事所显示的原则后来自上帝通过以西结先知清楚地表明出来:“所有的活物都是属我的。”——以西结书18:4。
在另一方面,头生的牛犊或绵羊山羊却不可以这样赎回或买回。它们的血必须洒在坛上。那些牲畜的血代表耶稣基督自愿为有罪的人类流出的宝血。——希伯来书9:6-14;启示录7:14。
没有定量
至于地上的初熟果子和初剪的羊毛,值得留意的是耶和华让各人自行决定奉献的数量。正如在收割时留下给穷人拾取的余穗也没有定量一样。——利未记19:9,10。
每家人、每个人都在上帝所赐之地得到一份产业,上帝期望他们将初熟的果子献给他以表示他们承认他们所得的一切均来自上帝。既然数量由各人自行决定,这遂成为各人的体会的一个考验。他们记得耶和华上帝将他们从埃及的奴役解救出来吗?他们记得在上帝赐给他们的土地上有水井不用他们去挖掘,有果园不用他们去栽种,与及具备他们享受幸福所必需的每一件东西吗?
不错,他们有一位慷慨的上帝,一位对他们的灵性福利,对他们对纯真崇拜的态度也非常关心的上帝。关于献上初熟的果子,耶和华通过他的仆人摩西警告以色列人说:“你要从你庄稼中的谷,和酒榨中滴出来的酒拿来献上,不可迟延。”(出埃及记22:29)重要的不是所献的数量而是奉献的精神。一个人若在这件事上耽延,那便表示他对上帝赐给他的一切裨益失去或缺乏体会了。
对我们的教训
既然我们并不在摩西律法之下,我们可以从这些事学到什么教训人呢?关于头生的人畜和地土初熟的果子这件事是具有丰富的属灵意义的。使徒保罗岂不是说耶稣基督在他复活时“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吗?——哥林多前书15:20。
将这种思想推而广之,我们知道上帝选出属灵以色列的十二支派,受膏的基督徒,“在他所[赎]的万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雅各书1:18;启示录14:1-4)这些人至死保持忠心之后被复活成为属灵的生物,并归给上帝在天上的大祭司耶稣基督作为他手下的副祭司。上帝接受这些初熟的果子,由此保证必定会有一场喜乐的收割,有一大群人最后会在地上的乐园里享有永远的幸福。他们会成为基督和十四万四千个君王兼祭司治下的臣民。
从奉献初熟的果子一事我们还可以学到另一个教训。今日上帝岂不是在地上作了安排和有一个组织去推行纯真的崇拜吗?的确不错。他通过这个组织作了一些美好的属灵安排。所以那些享有这些属灵恩惠的人运用他们的物质资财去表示他们的感激岂不是很适当吗?
请留意关于这些感激的表示,耶和华并没有对他的崇拜者订下任何特别的条例。许多人可能像圣经所说的穷寡妇一样;耶稣看见她仅将“两个小钱”投入圣殿的捐款箱里,但她已尽了自己的能力。(马可福音12:42)使耶稣大受感动的岂不是她那毫不犹疑的慷慨和她那表示感激上帝的诚恳愿望吗?
还需要更多东西
古代以色列人除了献上头生的人畜和初熟的果子之外还将这些代表性的礼物分别为圣。他们若没有热心而毫不犹疑地将这些贡物带到耶和华面前,他们怎样可以期望耶和华祝福后来出生的儿女和禾造呢?
敬畏上帝的父母,即如参孙和撒母耳的父母,不但“照着耶和华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的儿女,同时还很乐于将头生的儿子献出来以更直接的方式为耶和华服务。——以弗所书6:4。
我们日子的父母是否体会较浅呢?不是,因为有许多父母均努力将他们所有的儿女教养成为耶和华的真正崇拜者。他们在儿女幼小的脑海里养成一种终生为上帝服务的愿望,或者以全时间传扬好消息作为一生的事业。这岂不是将初熟果子的教训应用在自己身上的一个好方法吗?
今日耶和华的基督徒崇拜者在捐款推行纯真崇拜方面亦表现出同样毫不迟疑的精神,这种捐输表示他们相信他们的一切均来自耶和华和属于他的。以下是有些基督徒将捐款寄给纽约布洛克林哥林比亚山道124号守望台圣经书社或世界各地的许多分社之一时所表达的感想:
“我既年事已高而无法在我死时带走这些钱财,我觉得最好莫过于将这笔钱用来协助推广宣扬王国好消息的工作。
“我们为耶和华赐给我们的所有东西感到欢欣快乐。虽然我们离总部相当远,这里各人却深深体会到我们通过耶和华的组织与上帝所作的密切交往。由于我们可以有分扩展普世的见证工作,我们特别怀有这种感觉。”
造物主知道最富于体会和最慷慨的人就是最快乐的人。(使徒行传20:35)所以他再三吩咐他的儿女要培养这种精神。他敦促我们要继续培养这种美德,但他并没有作任何特别的规定而是任由我们随自己的本心如此行。他将这件事向我们表明得多么清楚!请考虑一下上帝感示使徒保罗所说的这段话:
“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上帝所喜爱的。上帝能将各种的恩惠多多的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叫你们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舍,……因为办这供给的事不但补圣徒的缺乏,而且叫许多人越发感谢上帝。”——哥林多后书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