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能遮掩许多的罪
“[要]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彼得前书4:8
1,2.(甲)我们都做过什么错事?为什么我们可能甚至更常犯这些过错?(乙)什么可以帮助我们克服不时发生的难题?
你曾试过疾言厉色地对别人说话,但随即感觉后悔吗?或者你曾以其他不仁慈的方式待人,事后却深感不安吗?无疑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随着这个旧事物制度的终结日益临近,我们所受的压力和艰辛会与日俱增,因此我们可能会更常得罪别人或伤害别人的感情。当有难题发生时,我们应当怎样处理呢?
2 为了找寻答案,我们更仔细看看彼得前书4:7,8所说的话会颇有帮助。这节经文指出,既然万物的结局近了,我们应当“谨慎自守”,“警醒祷告”,但是我们特别应当“彼此切实相爱”。现在请留意为什么这种爱如此重要。圣经的记载说:“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3.(甲)我们都必须正视什么事实?(乙)关于我们,圣经作了什么正确的评论?
3 我们必须正视的事实是,由于人类始祖亚当夏娃的忤逆和不完全,我们所有人都遗传到行差踏错的犯罪倾向。(罗马书5:12)我们所有人都时常不能达到公义的标准。我们心里怀有嫉妒、易于发怒自夸、不肯宽恕人和其他错误的倾向。我们岂不是有时会因为自己对犯罪的倾向屈膝而自恨吗?可是这些不良倾向仍然存在;我们必须意识到,有时这些弱点会在我们的言行上表现出来。门徒雅各在上帝感示之下说得不错:“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但没有人是完美无疵的。正如圣经说:“世上没有不犯罪的人。”雅各书3:2;列王纪上8:46。
4.(甲)当犯了罪时,我们不应有什么反应?但是我们应当怎样行?(乙)当有难题发生时,什么能够帮助我们以现实的眼光去察看各事?
4 因此我们对彼此之间的关系应当怀有现实的看法;这是很重要的。无论基督徒怎样努力防范,犯罪的倾向仍然会在他们当中显露出来。(罗马书7:15-20)我们不应该对这种情形大感震惊和不安,也许贸然认为这些过犯表示我们与之交往的群体并不是真正的基督徒组织。反之,我们应当留意一些表明爱能遮掩许多罪的证据。因此我们必须表现爱心以证明我们属于真正的基督徒组织。可是,做对的和仁爱的事并非时时都很容易。圣经帮助我们体会到这点。圣经向我们透露第一世纪基督教会里的情形,借此帮助我们以现实的眼光去察看各事;这样即使有难题发生,我们仍然能够保持平衡。
腓立比女子的难题
5.(甲)试描述腓立比小组的若干背景。(乙)使徒保罗对这个小组写了一封怎样的信?
5 首先让我们考虑一下第一世纪在马其顿省的首府腓立比城的基督徒小组里形成的一种情势。使徒保罗在公元50年当他作第二次海外传道旅行经过这城时建立了当地的小组。(使徒行传16:11-40)数年后,保罗在第三次海外传道旅行期间显然曾再次采访腓立比的小组。(使徒行传20:1-6)后来,大约在小组初次建立之后十年,保罗深受腓立比人异乎寻常的基督徒仁慈与热心所感动,于是写了一封充满爱心和鼓励的感人书信给他们。他在信中自始至终对他们赞赏备至,唯独在信杪提出少许的纠正。
6.保罗怎样论及友阿爹和循都基?这引起什么问题?
6 保罗写道:“我所亲爱所想念的弟兄们,你们就是我的喜乐,我的冠冕。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应当靠主站立得稳。”但是请留意他接着所说的话:“我劝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在主里同心。”(腓立比书4:1,2)为什么保罗要这样说呢?为什么他劝勉小组要“靠主站立得稳,”然后指名提及这两个妇人,友阿爹和循都基,吩咐他们“要在主里同心”呢?
7.(甲)这两个女子可能为了什么缘故在心里不同心?(乙)既然保罗获知他们的态度,这件事实也许表示什么?
7 显然在这两个妇人之间有芥蒂存在;他们并没有“同心”。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他们的难题是什么,也没有透露两者之间的不和是由什么所促成。也许他们在某方面彼此嫉妒。他们两人的个性可能都很强,也许他们两人合不来,最后达到互相不理睬的地步。但无论难题是什么,两人之间有摩擦发生,因为他们没有“在主里同心”。当时保罗曾在几百英里外的罗马却听闻这件事;由此可见两人之间的不和可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而为弟兄们所熟知。
8.(甲)基本上说来,友阿爹和循都基是怎样的女子?我们怎么知道?(乙)我们可以从这第一世纪的经验学得什么教训?
8 可是在基本上说来,这两个人都是良好的基督徒女子。她们都与弟兄姐妹们一同事奉耶和华上帝。因为保罗接着对小组写道:“[请]帮助这两个女子,因为他们在福音上与我一同劳苦。”(腓立比书4:3)由此看来友阿爹和循都基成为基督徒已有相当时日,他们曾在较早时候与保罗一同从事传道工作。但是现在他们却发生了难题。所以,既然在第一世纪的教会里有这样的难题存在,今日若有类似的难题发生,我们有什么理由要大惊小怪呢?但是并非女子才有这样的难题。
基督徒长老之间的不和
9,10.(甲)在保罗和巴拿巴的第一次海外传道旅行中,约翰马可有什么遭遇?(乙)巴拿巴可能为了什么缘故想在第二次海外传道旅行中携同马可前往?可是保罗却怎样想?
9 基督徒长老,甚至显要的长老,也曾发生难题。且以使徒保罗和他早期的周游同伴巴拿巴为例。他们完成了首次的海外传道旅行,在各地建立了若干基督徒小组,然后考虑作第二次的传道旅行。圣经解释说:“过了些日子,保罗对巴拿巴说:‘我们可以回到从前宣传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们景况如何。’”(使徒行传15:36)在第一次传道旅行中,约翰马可伴随他们同行;但是为了某个未经透露的原因,圣经的记载说,“约翰就离开他们回耶路撒冷去了。”当时约翰的母亲马利亚住在耶路撒冷。——使徒行传13:13。
10 当保罗和巴拿巴商讨他们的第二次海外传道旅行之际,他们想起马可来。圣经告诉我们接着有什么事发生:“巴拿巴有意要带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但保罗因为马可从前在旁非利亚离开他们,不和他们同去作工,就以为不可带他去。”(使徒行传15:37,38)两人发生了不同的意见。巴拿巴可能觉得在第一次传道旅行途中,马可有充分理由要返回耶路撒冷;也许他们的母亲病了,他要回去照顾母亲。我们不知道。但在另一方面如果马可在中途退出真是没有充分理由的鲁莽之举,巴拿巴显然觉得马克已学到教训。这次必定会贯彻始终了。但是保罗却不以为这两个成熟的基督徒会平心静气地解决这个难题吗?可是有什么事发生呢?
11.(甲)保罗和巴拿巴因马可而起的争执导致什么结果?(乙)在这两位基督徒长老之间发生的争执证明他们不是上帝的仆人吗?
11 圣经说:“于是二人起了争论[勃然大怒,《新世》],甚至彼此分开;巴拿巴带着马可坐船往居比路去,保罗拣选了西拉,也出去。”(使徒行传15:39,40)你能够想象这样的事发生吗!两位显要的长老不是仅发生小小的意见不合而是大动肝火,“起了争论”,而且只是为了看来如此无关紧要的小事。于是他们决定分道扬镳,显然两者之间的感情并不十分融洽。你若当时在场见到这件事发生,你会因为两位显要的长老发生争执就贸然认为这不可能是上帝的组织吗?
12.彼得在安提阿犯了什么罪?什么促使他如此行?
12 请也考虑在安提阿发生的另一个性质稍微不同的经验。当使徒彼得探访叙利亚的这个城市时,他与整个小组交往,毫无顾忌地在外邦信徒家里吃饭和社交。他知道这样行是对的,因为在若干年前上帝曾吩咐他对哥尼流传道,结果后者成为第一个归信基督教的外邦人。可是,后来有些犹太籍的基督徒从耶路撒冷耶稣的异父弟雅各那里抵达,彼得因为害怕受“奉割礼的人”批评,遂开始“退去与外邦的基督徒隔开了”,当地其他受过割礼的犹太借基督徒也开始同样行。这显然是不对的。彼得在这件事上犯了罪,因为他在基督徒的小组里造成了分裂。
13.(甲)当保罗在安提阿看见有什么事发生时,他的反应如何?(乙)为什么彼得的行动是伪善的?可是在整个小组面前受到纠正是什么滋味?
13 这时使徒保罗也在安提阿,他所见到的事令他感觉义愤填胸。他在写给加拉太人的信中解释说:“我一看见他们行的不正,与福音的真理不合,就在众人面前对矶法[彼得]说:‘你既是犹太人,若随外邦人行事,不随犹太人行事,怎么还勉强外邦人随犹太人呢?’”(加拉太书2:11-14)彼得知道摩西律法已不再有效了,所以他在较早时候毫无顾忌地与外邦人来往。(使徒行传10:28,29)可是现在他却由于恐惧而将摩西律法所造成的藩篱重建起来,虽然他明知这套律法对犹太籍的基督徒已不再适用。(以弗所书2:13-18)因此彼得退去与外邦的基督徒隔开,显然是一项伪善的行动,是由于他害怕某些犹太籍的基督徒,特别是来自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对他有什么想法而促成的。由于这缘故,保罗遂在整个小组面前将彼得的伪善暴露出来。你若是彼得,你会有什么感觉呢?——希伯来书12:11。
让爱心遮掩罪过
14.(甲)彼得对于保罗受到这项纠正本可以有什么感觉?(乙)可是,后来彼得对保罗所怀的什么态度显示他让爱心遮掩他的罪?
14 试想想彼得可能有什么感觉?他在使徒当中居于显要的地位,在较早时候曾由耶稣基督亲自授予特殊的工作权利。(马太福音16:18,19;使徒行传2:14-41;10:43-48)保罗在基督徒的组织里资历较浅,但是他却在整个小组面前公开驳斥彼得。彼得本可以愤怒地想道,“保罗竟敢在整个小组面前对我这么无礼!”但是彼得却虚怀若谷。他接受保罗的纠正,并且没有让这件事使她对保罗的爱心冷淡下来。请留意后来彼得在一封鼓励基督徒同工的信中怎样论及保罗:“要以我主长久忍耐为得救的因由,就如我们所亲爱的兄弟保罗照着所赐给他的智慧写了信给你们。”(彼得后书3:15)不错,彼得容许爱心将难题遮掩起来;在上述事例中难题是由他自己的罪所引起的。彼得无疑表明出真正基督教会的显著品质!
15.(甲)保罗与巴拿巴之间的纠纷有获得解决吗?什么显示难题是否获得解决?(乙)有什么证据表明保罗可能看出他以前对马可判断错了?
15 保罗和巴拿巴之间由于对携带马可同行与否的问题意见不合而引起的难题又如何呢?这个使两人发生剧烈争论的难题是否在后来也受爱心所遮掩呢?不错,显然是的。因为后来保罗在以弗所从事海外传道工作时写信给哥林多的小组,他在信中表示巴拿巴和彼得及其他使徒都是他的亲密同工。(哥林多前书9:5,6)保罗显然看出他以前对马可判断错了,很可能他谦卑地对马克和巴拿巴道歉。后来保罗曾称赞马可。事实上,他在写给提摩太的信中写道:“独有路加在我这里。你来的时候要把马可带来,因为他在传道的事上于我有益处。”提摩太后书4:11;歌罗西书4:10。
16.(甲)我们可以合理地认为友阿爹和循都基解决了他们两者之间的不和吗?(乙)可是他们也可能表现什么错误的态度?
16 友阿爹和循都基又如何呢?他们有没有解决两者之间的不和,让爱心将他们彼此得罪之处遮掩起来呢?圣经并没有告诉我们最后有什么事发生。但他们既是与保罗一同致力于基督徒传道工作的好女子,我们可以合理地认为他们谦卑地接受保罗的劝告。弟兄将保罗的信宣读出来之后,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在聚会结束之后会合起来,怀着友爱的精神将两者之间的难题解决。在另一方面,保罗的劝告也可能使他们的态度更强硬。他们可以想道:“保罗有什么权在信中向整个小组谈及我们的难题?”若是如此,他们的歧见便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更为恶化。若有这样的情形发生,那又如何呢?
17.(甲)友阿爹和循都基若没有解决他们之间的歧见便可能导致什么发展?(乙)今日我们可以从这种可能的发展学得教训吗?
17 保罗给腓立比人的信是在公元60年写成的,几年后,在公元64年,罗马皇帝尼罗纵火焚烧罗马,然后将罪咎推在基督徒身上。不久之后,基督徒开始受到猛烈的迫害。假若这种迫害伸展到腓立比,而友阿爹和循都基一同被囚在狱中,正如保罗和西拉在若干年前所为一般,那又如何呢?(使徒行传16:19-34)假如他们被囚在同一间监房内,那又如何呢?他们若不能“同心”,并且容许彼此之间的歧见演变成仇恨,那便可能有什么事发生呢?他们可能在灵性上两败俱伤,也许将他们与耶和华的关系破坏无疑。这会是多么可悲!当“大灾难”临到这个事物制度之上时,我们若并不彼此切实相爱,那会是多么可悲的事!——马太福音24:21。
末日临近之际,爱心极为重要
18.(甲)我们需要学会怎样行?(乙)当末日临近之际,什么可能发生的世界情势强调我们必须爱自己小组中的弟兄姐妹?
18 这是我们应当严肃地想想的一件事。“万物的结局近了”,我们急需养成热切的爱心去遮掩我们“许多的罪”。(雅各书3:2)我们需要学会爱我们的弟兄姐妹,即使他们具有品格上的瑕疵,恼人的习惯和我们所不喜欢的其他缺点。请想想:当这个制度逐渐接近它在“大灾难”中完全崩溃的日子之际,各地之间通讯无疑会中断,现代各种交通工具亦变成不可能;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可以跟谁保持联络以便给予协助和接受他们的帮助呢?不是和一千哩、一百哩或甚至一、二十哩外的弟兄。反之耶和华上帝在我们自己的小组里赐给我们一些基督徒同工去强化和帮助我们。我们特别需要爱这些接近我们的人,我们亲密的基督徒同工,以及为他们所爱。在前头艰辛的日子中,这种亲密的关系多么重要!
19.我们若不彼此切实相爱便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19 我们在自己的小组里若没有彼此切实相爱就可能导致很坏的后果。使徒保罗在写给加拉太的基督徒的信中指出这点,当时后者显然在彼此相处方面有些难题。保罗劝勉他们说:“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事。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你们要谨慎,若相咬相吞,只怕要彼此消灭了。”(加拉太书5:13-15)不错,我们若不彼此相爱,我们就可能破坏我们彼此与耶和华的关系,甚至将其完全毁去。这样我们便无法渡过现已如此临近的“大灾难”了!
20.圣经怎样表明我们对上帝的爱必须伴之以我们对弟兄的爱?
20 因此,我们真正需要努力培养彼此相爱的心。我们绝不能一方面实践真理,但却同时对弟兄怀恨在心或以其他部仁爱的方式对待弟兄。圣经很清楚表明这点,说:“人若说:‘我爱上帝’,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上帝。爱上帝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上帝所受的命令。”无可置疑地,我们有义务要彼此相爱。——约翰一书4:20,21;3:14-16。
向最好的导师学习
21.(甲)有些人可能对他们的基督徒弟兄怀有什么感觉?(乙)可是在表现爱心方面,耶和华上帝为我们立下什么榜样?
21 但是也许有人会说:“你不明白。在我们的小组里,有些人根本就不像真正的基督徒。他们的行为真是使人气恼和令人讨厌。”很可能有些人在培养真正的基督徒品质方面还要下很多功夫。可是耶和华上帝,我们完美的造物主,却爱他们。他并没有等到我们差不多十全十美,或等到我们开始更新自己的品格以符合他的行事方式,然后才爱我们。反之圣经说:“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5:8)不错,当我们仍然行差踏错及性情自私、可憎之际,耶和华已爱我们。圣经鼓励我们效法上帝在表现爱心方面所立的伟大榜样。——以弗所书5:1,2。
22,23.(甲)在迦百农附近,耶稣的使徒们表现什么劣点?(乙)这个劣点怎样再次表现出来?耶稣提出什么劝告?
22 耶稣基督也在这方面为我们立下一个极好的榜样。他召集了一批在基本上说来是好人的门徒去跟从他。但是他们也有劣点。例如有一次他们在往迦百农的途中发生了争执。圣经的记载说:“他们来到迦百农。耶稣在屋里问门徒说:‘你们在路上议论的是什么?’门徒不作声,因为他们在路上彼此争论谁为大?”于是耶稣叫一个小孩子来站在门徒当中;他抱着小孩告诉门徒,他们必须像小孩一样谦卑而非好大喜功。——马可福音9:33-37;马太福音18:1-6。
23 可是不久之后,当他们行近耶路撒冷时,使徒雅各和约翰来见耶稣,要他将王国里最显要的两个位置赐给他们,一个在他右边,一个在他左边。圣经说:“那十个门徒听见就恼怒雅各、约翰。”因此耶稣不得不再为了当时存在于他们当中的不良特征而教训他们。他告诉他们:“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马可福音10:35-45。
24.(甲)耶稣与使徒最后一次同吃逾越节的筵席时怎样立下谦卑的榜样?可是不久之后各使徒却为什么事而发生争论?(乙)耶稣怎样继续爱他的门徒?结果如何?
24 很可能在不及两周之后,耶稣与门徒聚集起来吃他最后一次的逾越节晚餐。他知道存于门徒当中的难题,因此在耶稣行将与门徒同进最后一次晚餐之前,他怎样行呢?他拿一个盆,盛满了水,替每个使徒洗脚!(约翰福音13:4-17)耶稣立下一个多么优良的谦卑榜样供门徒效法!可是在同一晚稍后的时候有什么事发生呢?圣经告诉我们:“门徒起了争论,他们中间哪一个可算为大。”(路加福音22:24)你能够想象这件事吗?可是耶稣并没有厌烦绝望地说,“你们简直是无可救药的。我放弃了。你们永不会成为我的真正门徒。”步,虽然他们仍表现这些有罪的特性,耶稣却爱他们。他继续教训和劝勉他们。(路加福音22:25-27)他们终于学得教训。后来他们能够精诚团结地通力合作;他们当中没有任何人心高气傲,妄自尊大。
25.(甲)让爱心遮掩罪过会带来什么好处?(乙)为什么现在我们彼此切实相爱是这么重要的一件事?
25 爱的确可以遮掩“许多的罪”。事实上,借着表现爱心——借着敏于宽恕,彼此帮助和劝勉——我们可以防止罪在我们当中造成长久的伤害或难题。永不要忘记使徒彼得的话,他指出在历史的这个危机关头中,表现爱心是多么重要:“万物的结局近了,”他说。“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现在我们无疑急需表现热切的爱心。我们能否保全性命进入上帝公义的新制度里端有赖于此。——彼得前书4:7,8。
[第731页的图片]
为了帮助门徒克服一个劣点,耶稣将一个小孩带到门徒当中。他告诉门徒他们必须像小孩子一样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