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儿女变成桀骜不驯时
一个壮硕的青少年无精打采地坐在纽约市一间楼宇中的一张长椅上。他的母亲再三请他帮助她做一些粗重的工作,但是他却置诸不理。当她继续要求他如此行时,男孩突然大发雷霆。他将电话从墙上扯出,捣毁家具和弄坏门上的锁。当其时他不断高声喊叫说:“我要杀死你!”最后他那无法控制的怒气终于消退。
这个桀骜不驯的青少年并不尊重父母。事实上,他对任何权威均毫不尊重;他与其他少年无赖在街上游荡,身上携带一支未经登记的枪。
也许许多处于类似环境的父母问道:“这样的事怎可能发生呢?究竟我们做错了什么?”
适当训练的价值
有时这可能牵涉到父母的失职。父母若没有留意以言辞和榜样训练儿女,他们就无法期望获得良好的结果。圣经说:“杖打和责备,能加增智慧;放纵的儿子使母亲羞愧。”(箴言29:15)适当的训练必须尽早开始,从婴孩时代开始。由于大卫自幼便获得教养,他能够在他的一篇诗中说:“我自出母胎就被交在你[耶和华]手里;从我母亲生我,你就是我的上帝。”(诗篇22:10)类似地,提摩太“从婴孩时期”就认识圣经。从他一生最早的记忆开始,他无法想到一个时候是他不认识圣经的。——提摩太后书3:15,《新世》。
当儿女逐渐长大之际,父母需要作出一番真正的努力去帮助他们体会到,服从圣经的崇高原则会导致一生最好的结果,特别以在现今这艰难的“末世”日子为然。(提摩太后书3:1,2)圣经的箴言一书可以帮助父母以能够感动儿女的方式将训示传授给他们。这本书不但警告人提防滥交、性不道德、贪食、醉酒和类似恶事的危险,同时也鼓励人跟从正当的途径。(箴言1:10-19;4:14-27;5:3-14;7:1-27;23:20-35)至于父母在对较年长的儿女灌输道德教训时可以将什么积极的鼓励包括在其中,箴言3:1-6的话提供一个良好的例证:
“我儿,不要忘记我的法则,你心要谨守我的诫命,因为它必将长久的日子,生命的年数与平安加给你。不可使慈爱诚实离开你。要系在你颈项上,刻在你心版上。这样,你必在上帝和世人眼前蒙恩宠,有聪明。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
父母若在以往忽视了管教
当然,父母若在以往忽视了管教儿女,就可能发觉对儿女提出道德的教训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父母可能需要向儿女解释为什么他们现在如此关心要做他们以前所忽视了的事。这可能需要他们谦虚地承认自己在以往的过失。然后他们需要花相当时间和耐心才能赢得青少年儿女的信任,使他们确信父母真正爱护和关心他们。在起初结果可能相当令人失望,甚至令人受到挫折。但是父母不应当很快就放弃,因为这样行仅会使儿女对他们的关注发生怀疑而已。一个青少年可能想道:“我的父母若真正关心我,他们就会继续尝试帮助我。”因此,父母若容许他们在最初所作的努力由于儿女缺乏反应而冷淡下来,他们就可能实际使儿女对他们不信任了。由于这缘故,父母在这件事上坚忍不拔特别重要。父母的关心可能打动孩子的良心,将孩子所含的较好品质引发出来。一度曾是一个飞女党魁首的玛泰承认说:“我见到母亲为我如此担心,便不禁感觉难过,但是我从不让感情流露出来而让她知道我的感觉。”
对忤逆的儿女来说,父母的良好榜样时常比许多话语有力得多。父母虽然需要谨守公义的标准,却应避免大发雷霆和高声责骂儿女。圣经的劝告是:“一切苦毒、恼恨、愤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以弗所书4:31。
即使父母在多年来一直忽视了教养儿女,可能仍然有希望。一个墨西哥青年叙述他自己的经验说:
“我七岁的时候便离开了父母。我变成居无定所,有时住在行人路上或被人抛弃的汽车里,有时则在火车的货车里过夜。我与其他的青少年一同开始偷窃。我们多次被警察捉住投入监中。当警方问我们父母在何处时,我们都推说不知道。我在10岁时加入一个走私贩毒的贼党。我多次几乎丧生。我在12岁时非法潜入美国,并继续从事各种不法的活动。有一天我们贼党的领袖因为我没有将我从一宗劫案所得的财物与他均分而威胁要杀死我。他将我毒打一顿,然后将28,000比索从我夺去。
“我非常伤心,于是打算返回父母家里或自杀。但我记起我的祖母住在荷里斯城,可是却不知道她的地址,我开始找寻她。当我最后找到她时,她正打算前往参加耶和华见证人的一个大会,她邀请我陪她一同去。”
这个男孩根据他在大会所听见的话开始严肃地想想自己的一生。他开始研读圣经,并且自新,返回父母家里而使他的双亲大为喜乐。
虽受良好教养,却仍桀骜不驯
儿女若即使受过良好教养,却仍变成桀骜不驯,那又如何呢?父母可以引以为慰的是,他们已经尽了力量履行他们的责任。他们也可以怀有希望,他们对儿女所施行的适当教养在将来可能使误入歧途的儿女醒悟过来。这个希望可以给他们很大鼓励。
适当的教养的确能够对儿童有深长的影响。圣经说:“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言22:6)虽然以通常而言,受过适当教养的儿童不会变成堕落的人,有些仍误入歧途,但后来却醒悟过来。他们的经历可能与耶稣在比喻中所说的浪子类似。我们读到:
“某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对父亲说,‘爸爸请把我应得的家业给我。’……过了不多几天,小儿子收拾一切,到远方去了,在那里生活放荡,浪费钱财,他花尽了一切所有的,那地方又遇上了严重的饥荒,就穷困起来。于是他去投靠当地的一个居民。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他恨不得吃猪所吃的豆荚,可是没有人给他。他醒悟过来,说:‘我父亲有那么多雇工,又有丰富的食物,我却要在这里饿死么!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对他说:爸爸,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不配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雇工吧!’”——路加福音15:11-19,《新译》。
保持正确的态度
父亲的反应如何呢?既然他并没有对他这个儿子怀恨在心,他充满怜悯和爱心地接待他。耶稣的譬喻继续说:
“他还在远处时,他父亲看见了他,就动了慈心,跑过去抱着他。连连的与他亲嘴。儿子说:‘爸爸,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不配再称为你的儿子。’父亲却吩咐仆人说:‘快把那最好的袍子拿来给他穿,把戒指带在他手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要吃喝快乐,因为我这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欢乐起来。”——路加福音15:20-24,《新译》。
与这个譬喻的精神一致地,父母需要提防对桀骜不驯的儿子或女儿感觉愤恨或变成冷酷无情。不然,孩子便很难像耶稣譬喻中的浪子一样改过自新了。
爱心和仁慈所产生的良好影响从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女孩的经历足以见之。这女孩的父母是耶和华见证人。由于认为父母没有让她享有足够的自由,15岁的慧姬开始反叛父母的权威。最后她在17岁时迁到她母亲家属所住的城里,自己租一间楼宇居住。虽然这些亲属并不宽容慧姬所做的事,他们却设法鼓励她。最后有什么事发生呢?这女孩叙述说:
“我感觉非常沮丧,几乎打算要自杀;我对这个世界和其中的人深感厌倦。于是我搬到我母亲的亲属家里与他们同住。他们从不责骂我或使我感觉不安。我对于参加耶和华见证人在王国聚会所举行的聚会感觉很害怕,但我却终于跟他们去参加。那里每个人对我表现的爱心和仁慈使我深受感动。他们永不会知道我对他们多么感激,以及他们使我多么易于放弃我以往错误的生活方式。”
因此,当儿女变成桀骜不驯时,父母不应当很快便放弃希望。虽然他们恨恶罪恶,他们却应该避免对儿女变成冷酷无情。最重要的是,父母应当尽力立下良好榜样,及对上帝保持坚强的信心。
大卫王便这样行。他由于家庭的难题受到很大痛苦。他的一个儿子完全反叛他,甚至试图篡夺他的王位及将他杀死。但大卫并没有让这件事使他灰心丧气而停止事奉上帝。事实上,大卫在年老体弱时鼓励儿子所罗门说:“你当认识耶和华你父的上帝,诚心乐意的事奉他,因为他鉴察众人的心,知道一切心思意念。你若寻求他,他必使你寻见;你若离弃他,他必永远丢弃你。”——历代志上28:9。
即使一个人的儿女变成不忠,耶和华上帝却永不会舍弃他手下忠心的仆人。正如至高者在大卫经历试炼和忧伤时继续支持他,他也会在今日强化他的百姓,使他们能够忍受痛苦,包括儿女变成桀骜不驯而为父母带来的痛苦在内。事实上,即使一个人被所有亲属离弃,他仍然不会变成孤苦无靠。大卫说:“[即使]我父母离弃我,耶和华必收留我。”——诗篇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