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子
(Garden)
希伯来语词gan(甘)和希腊语词keʹpos(凯波斯)都指经过耕耘并经常灌溉的土地。圣经时代的园子有的用荆棘做篱笆,有的用石墙和泥墙围住,墙头大都布满荆棘。(歌4:12)
一般来说,圣经所提到的园子和西方常见的园子很不一样。圣经所说的园子比较像天然园林,有各种各样的树,包括果树和坚果树(传2:5;摩9:14;歌6:11),还有香料植物和花(歌6:2)。花草树木所需的水或来自溪流,或来自人工灌溉系统,园中大都有蜿蜒小径。一个家庭也可以栽种面积较小的园子。亚哈王想要得到拿伯的葡萄园,说是用来做菜园。(王上21:2)
上文提到的大园子一般都在城外,只有王室或富豪可以在城内有这样的园林。迦勒底人围城期间,西底家和他的军兵从御花园旁边逃走,想要离开耶路撒冷,这个园子也许就在耶路撒冷东南面城墙的外边。(王下25:4;尼3:15)约瑟夫斯也提到一个叫埃坦的地方,距离耶路撒冷13-16公里(8-10英里),那里“园林处处,流水潺潺,令人心旷神怡”。据他说,所罗门以前常在这里乘车游玩。(《犹太古史》第8卷186节[7章3段])亚哈随鲁王在位第三年,在书珊的御花园设宴七天,这园子想必规模很大、美轮美奂。(斯1:1-5)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观之一,由尼布甲尼撒王为他的爱妃所建。这位米底亚公主因为思念山峦叠翠的家乡(巴比伦尼亚是个平原),终日愁眉不展。尼布甲尼撒为博取她的欢心,就建了这个花园。据说,尼布甲尼撒首先建起一层一层阶梯式的平台,然后在用砖石砌成的山上铺设土壤,足以种植最巨型的树木。他还在山顶建了一个贮水池,用螺旋式抽水设备把幼发拉底河的河水抽进池里。
埃及的园子 以色列人在埃及时也耕种过菜园,也许面积比较小。申命记11:10说他们用脚辛劳灌溉菜园,既可能指他们用脚踩水车,也可能指他们用脚拨开或合拢引水渠的矮土墙,让水流到园子各处。
客西马尼园 从耶路撒冷越过汲沦溪谷,就来到橄榄山上的客西马尼园了。这里比较安静,耶稣基督很喜欢在这个园子里跟门徒共聚。耶稣最后一次吃逾越节晚餐,并且设立主的晚餐之后,跟门徒到了这个园子。当时,耶稣离开门徒,走到不远处,热切地向上帝祷告,有天使来服事他。叛徒犹大显然知道耶稣的这个习惯,所以带着一群暴民到客西马尼园去找他,以吻作为暗号,出卖了耶稣。(太26:36,46-49;路22:39-48;约18:1,2)
墓园 有些园子被用作墓地,例如玛拿西和他的儿子亚们被葬在乌萨园子里(王下21:18,25,26),埋葬耶稣的新的纪念墓也是在一个园子里的(约19:41,42)。以色列人曾经跟随陋习,在园子里向假神献祭,坐在坟地上吃可憎之物,举行异教的仪式。耶和华宣告,他们必因这些恶行受审判。(赛65:2-5;66:16,17)
伊甸园 历史上最有名的园子是伊甸园。这园子看来有固定的范围,也许四周有天然屏障围住,位于“东方的伊甸”,入口在园子东边。亚当犯罪以后,上帝派基路伯天使驻守东边的入口,并设置了火剑,阻止人挨近园子当中那棵生命树。(创2:8;3:24)伊甸园水源充足,有一条大河从园子里流出,并在那里分成四条河。这是个名副其实的“乐园”(创2:8,思高),长满了各种既悦人眼目又好作食物的果树和植物,各类飞禽走兽都在这里栖息。上帝吩咐亚当要耕种、料理、“开拓”大地,好把伊甸园扩展至全球。伊甸园可以说是一块圣地,是上帝跟亚当和夏娃谈话的地方,是亚当和夏娃的理想家园。(创2:9,10,15-18,21,22;1:28;3:8-19;见乐园)
虽然圣经没有说,基路伯天使守卫通往生命树的道路有多久,但这个安排很可能一直持续到大洪水降下之时,距离亚当受造1656年。亚当和夏娃反叛上帝,吃了辨识善恶树上的果子,结果被逐出伊甸园。从那时起,伊甸园没有亚当的照料,很可能就渐渐荒废了。不管怎样,全球大洪水以后,伊甸园就永远消失了。(见伊甸1)
大洪水过后几百年,再次有人提到美丽的伊甸园。当时,罗得看见约旦河区全境,见那里“水源充足……就像耶和华的园子”。(创13:10)耶和华的眼目看顾应许之地,为以色列人保存这块美地,赐给他们作为产业。摩西曾把应许之地和埃及做了个对比:在埃及以色列人要辛劳灌溉菜园,但应许之地却有“天上的雨水”滋润。(申11:10-12)
用做比喻 耶和华通过约珥警告犹大国民,说必“有一队强盛的大军”使大地荒凉,把好像“伊甸园”的大地变为旷野。(珥2:2,3)另一方面,遵行耶和华的旨意而蒙他喜悦的人却好像水源充足的园子。(赛58:8-11)跟耶和华立了约的子民从巴比伦获释回乡时,就得享这些美福了。(赛51:3,11;耶31:10-12)
以西结书28:12-14说“泰尔王”曾在伊甸园,在“上帝的圣山”上。泰尔王身披华服,站在以雪松闻名的黎巴嫩山坡上,就恍如身在伊甸园,在上帝的圣山上。
在雅歌里,书拉密少女被她的牧人情郎比做园子,里面结满了佳美的果子,令人赏心悦目。(歌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