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的观点
基督徒该怎样看弥撒?
虔诚的天主教徒对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最近所说的一番话深表认同。《纽约时报》报道,教宗“再一次申述,教会认为天主教徒不经常望弥撒是一种罪过”。弥撒是什么?天主教会对弥撒的看法是否跟圣经一致?
在《天主教徒要解答的问题》一书,天主教司铎马丁·斯科特对弥撒有以下的解释:“在弥撒中,基督把自己的圣体宝血当做不流血的 祭品献给天主。在髑髅地,基督所献的祭品是流血的。弥撒的祭献跟十字架上的祭献基本上没有分别。这既不是修辞手法,又不是比喻说法,连半点夸张成分也没有。”他接着又说:“在弥撒中,天主圣子会降到我们的祭坛上,把自己当作祭品献给天主圣父。”
圣经主张教徒望弥撒吗?
诚恳的天主教徒一心以为,弥撒这个教理是有圣经根据的。他们拿耶稣在最后晚餐所说的话做证据。耶稣把饼分给使徒的时候,说:“这是我的身体。”他接着又把酒递给门徒,说:“这是我的血。”(玛窦福音26:26-28)a天主教徒相信,耶稣讲这番话的时候,真的把自己的身体和血变成饼和酒。可是,《新天主教百科全书》(1967年版)却提醒天主教徒:“我们不该过分着重‘这是 我的身体’或‘这是 我的血’这两句话的字面意义。……原因是,在以下一类的词组结构里,例如‘收获时期,即是 今世的终结’(玛13:39)、‘我是 真葡萄树’(若15:1)等,[‘是’这个词]只含有象征或代表的意思。”由此可见,连这部权威百科全书也承认,玛窦福音26:26-28的措辞不能用来证明,最后晚餐的饼和酒立时变成了耶稣的身体和血。
也许有人记得耶稣曾经说过:“我是从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粮;……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必得永生。”(若望福音6:51,54)听了耶稣的这番话,有的门徒不禁大吃一惊,因为他们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若望福音6:60)我们不妨问问自己:在那个场合,耶稣可真把他的身体变成了饼吗?绝没有!他只是用比喻说法罢了。耶稣所以把自己比作饼,是因为他的牺牲能够叫人得着生命。若望福音6:35,40清楚表明,人信从耶稣基督,就等于吃他的肉、喝他的血了。
既然弥撒是天主教会的主要仪式,天主教徒可能认为,这个仪式是源自圣经的。可惜,圣经并不支持弥撒这回事。《天主教百科全书》(1913年版)说得很清楚:“我们的教理大多……以传统为依据,传统一开始就声明,弥撒的祭献具有求恩价值。”由此可见,天主教的弥撒是基于传统,而不是源自圣经的。
教会的传统要是跟圣经有抵触,即使教徒诚心恪守,这样的传统也不会蒙天主悦纳。耶稣斥责当日的宗教领袖,说:“你们就为了你们的传授,废弃了天主的话。”(玛窦福音15:6)既然耶稣十分尊重天主的话,就让我们查考一下圣经,看看弥撒这个教义是否跟圣经一致。
基督奉献自己多少次?
天主教会主张,每次望弥撒,耶稣都把自己奉献给天主,但与此同时他们又强调,弥撒的祭献是不流血的,因为实际上耶稣并没有死去。圣经赞成这个看法吗?请留意希伯来书10:12,14怎样说:“[耶稣]只奉献了一次赎罪的牺牲,以后便永远坐在天主右边。因为他只借一次奉献,就永远使被圣化的人得以成全。”
可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也许会问:“既然我们人人都难免犯罪多次,耶稣不是要常常奉献自己吗?”圣经的答案见于希伯来书9:25,26:“[基督]无须再三奉献自己。……在今世的末期,[他]只出现了一次,以自己作牺牲,除灭了罪过。”请细心留意以下这句话:基督“无须再三奉献自己”。在罗马书5:19,使徒保罗说明个中原因:“正如因一人[亚当]的悖逆,大众都成了罪人;同样,因一人[耶稣]的服从,大众都成了义人。”亚当一次不服从上帝,就给我们所有人带来了死亡;耶稣只采取了一次救赎行动,就为我们所有人奠定基础,但凡对他的祭献怀具信心的,现在就可以求天主赦免罪过,将来还可以得享永生。
耶稣奉献了自己一次也好,多次也好,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在于,我们是否赏识耶稣祭献的价值。这是天主有史以来赏给罪人的最大恩赐。这个恩赐是千金难买、完美无瑕的,天主根本没必要再三把它赐给罪人。
耶稣的牺牲无疑值得记念。不过,记念一件事和重做一件事是有分别的。举例说,夫妇二人共度结婚周年纪念日,他们可能会重温结婚当日的情景,却不会再次举行婚礼。耶和华见证人每年都听从耶稣的吩咐,在他牺牲的周年举行纪念聚会。这样做是要“纪念”他的死亡,而不是要耶稣再三奉献自己。(路加福音22:19)这些基督徒一年到头都力求在生活、行为和信仰上跟圣经一致,他们通过耶稣基督努力跟耶和华上帝培养亲密的关系。
换句话说,他们必须调整自己的思想,以求跟圣经一致。见证人很高兴知道,只要他们忠信地持守上帝的话语,上帝就会祝福他们。差不多二千年前,耶稣只一次而永成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和宝血。见证人继续对耶稣的牺牲怀具信心,深信耶稣的血会洗净他们的各种罪过。——若望一书1:8,9。
[脚注]
a 本文所引用的经文全部出自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译释的《圣经》。
[第26页的图片]
圣祺勒的弥撒(图片局部放大)
[鸣谢]
Erich Lessing/Art Resource, 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