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旧约’可信到什么程度?
在以下几章我们会讨论现代批评家对圣经的若干抨击。有些人声称圣经自相矛盾,“不合乎科学”,在稍后的各章我们会逐一讨论这些指控。但是首先让我们考虑一下一项时常有人提出的指责,说圣经仅是神话和传说而已。反对圣经的人有充分根据提出这项的批评吗?首先,让我们看看希伯来文圣经,所谓的‘旧约’。
1,2.耶利哥围城的经过如何?在这方面引起了一些什么问题?
一个古代城市正受到包围,进攻者拥过约但河,现今在高大的城墙之前扎营。但他们的战略多么奇怪!有六天的时间,进侵的军队每天绕城一周,除了随行的祭司吹响号角之外,兵士均保持缄默。在第七日,军队沉默地绕城行了七次。突然,祭司尽力吹响号角。军队打破沉默而大声喊叫,高大的城墙突然在一片尘埃中倒塌,使城失去一切防卫。——约书亚记6:1-21。
2 希伯来文圣经的第六本书约书亚记这样描述耶利哥城在大约3,500年前陷落的经过。但这件事真的曾发生吗?许多圣经批评家充满自信地回答说“没有”。a他们声称约书亚记和圣经中在此之前的五本书是由若干传说所组成,而这些传说是在实际事件发生之后许多世纪才写下来的。许多考古学家也回答说“不然”。据他们说,当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时,耶利哥甚至可能尚未存在。
3.为什么讨论圣经是否含有真确的历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3 这些是严重的指控。当你阅读圣经时,你会留意到其中的教训与历史有密切连系。上帝的命令是向历史上一个民族颁布的,他与之交往的是真实的男女、家族和国家。对圣经的历史性表示怀疑的现代学者也使人对圣经信息的重要性和可靠性发生怀疑。圣经若真的是上帝的话语,其中的历史就必须真实可靠而非仅是传说和神话。这些批评家有理由对圣经的历史真实性提出挑战吗?
圣经批评——有多可靠?
4-6.在圣经批评方面,韦尔豪生提出一些什么理论?
4 圣经批评学在第18和19世纪期间开始流行。在19世纪后半期,德国圣经批评家韦尔豪生(Julius Wellhausen)提出一个受到广泛接纳的理论,认为圣经的最先六本书,包括约书亚记在内,是在公元前第5世纪写成的——在书中描述的事件发生之后约一千年。可是他的确说,这些记载含有一些在较早时期写下的资料。1 1911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第11版登载这个理论,并解释说:“创世记是在犹太人复国之后写成的,其中包括一个复国之后的祭司资料来源(P)和较早期的非祭司资料来源,后者在措辞、文体和宗教观点上均与P有显著分别。”
5 韦尔豪生和他的跟从者把希伯来文圣经中较早部分所记录的历史均视为“不是实际的历史而是以往流行的传统”。2 他们把较早的记载视为仅是以色列较后期历史的反映。例如,雅各和以扫之间的敌视其实并无其事,这只是反映出后来以色列和以东两国之间的敌视而已。
6 根据这种想法,批评家觉得摩西并未接获任何命令要制造约柜,作为以色列人在旷野期间崇拜中心的会幕也从未存在过。他们相信亚伦系祭司的权威在巴比伦人毁灭耶路撒冷之前几年才完全建立起来,而批评家相信耶路撒冷的毁灭发生于公元前第6世纪的初期。3
7,8.韦尔豪生提出什么“证据”去支持他的理论?这些证据能够成立吗?
7 他们根据什么“证据”提出这些主张呢?圣经批评家声称能够将圣经早期各书的经文分为若干不同的文献。他们所采用的一个基本原则便是假设,以一般而言,任何经文若只使用希伯来文的上帝(’Elo·him’)一词,便是由一位执笔者所写成,另一节经文若以上帝的名字耶和华去称呼他,就必然由另一个执笔者所写成——仿佛一位执笔者不可能同时采用两个名词似的。4
8 类似的是,一本书若将一件事记录过一次以上,他们就认为这证明有超过一位执笔者,即使古代的闪族文学作品含有其他复述的类似例子。除此之外,他们假设文体上的任何改变均意味到执笔者有所改变。可是,甚至现代语文的作家也时常在事业的不同阶段或当他们讨论不同的题材时采用不同的文体。b
9-11.现代的圣经批评有些什么显著的弱点?
9 这些理论有任何真正的凭据吗?绝没有。一位评论家指出:“批评充其量只是属于猜测和暂时性质,始终均有需要修改或证明错误而必须由其他主张取而代之的可能。这是一种智能上的操练,而这种操练是与怀疑及猜测不可分的。”5 圣经批评特别极度属于“猜测和暂时”性质。
10 小阿切尔(Gleason L. Archer Jr.)指出圣经批评学的想法犯了另一个基本毛病。他说,难题是“韦尔豪生派一开始便纯粹假设(他们不屑加以证实)以色列的宗教像其他任何宗教一样仅是从人而来,而且要把它看作只是进化的产品来加以解释”。6 换言之,韦尔豪生和他的跟从者一开始便假设圣经仅是人的话语,于是根据这个前提去推理。
11 早在1909年,《犹太百科全书》指出韦尔豪生的理论另有两个弱点:“韦尔豪生所提出的论据差不多说服了同时代的全体圣经批评家。他的论据基于两个假设:首先,在宗教发展方面,仪式逐渐成为更繁复;第二,较早的资料来源必然与仪式发展的较早阶段有关。前一个假设与原始文化所提供的证据并不相符,后一个假设则不受到例如印度的仪式规条所支持。”
12.考古学对现代的圣经批评有什么影响?
12 我们有任何办法查验圣经批评,看看最终的各项理论是否正确吗?《犹太百科全书》接着说:“韦尔豪生的见解差不多完全基于文字上的分析,其实需要一项根据制度考古学的观点而作的查考去加以补充。”随着时间过去,考古学有证实韦尔豪生的理论吗?《新大英百科全书》回答说:“考古学的批评倾向于证实[圣经历史中]甚至最古时期的典型历史细节,从而使人对于圣经批评家的主张——认为摩西五经的记载[圣经中最早几本书的历史记录]仅是将一段后得多的时期反映出来——发生怀疑。”
13,14.韦尔豪生的圣经批评虽然根基不稳,为何却仍然广泛受人接纳?
13 既然圣经批评有这么多弱点,为什么在今日仍然普遍受知识分子所接纳呢?因为这些主张正好是他们所希望听见的。19世纪的一个学者解释说:“以个人而论,我对韦尔豪生这本书比差不多对其他任何书更为欢迎;因为在我看来,旧约历史的重大难题终于以一种与人的进化原则一致的方式获得解决了。这项原则是我不得不应用在一切宗教历史上的。”7 显然,圣经批评与他作为进化论者所怀的偏见一致。的确,两种理论达成类似的目的。正如进化论使人无须相信有一位创造者,韦尔豪生的圣经批评则意味到人无须相信圣经是上帝所感示的。
14 在这个着重理性的20世纪,在知识分子们看来,假设圣经只是人的话语而非上帝的话语是信而有征的。c对他们来说,相信预言是在事情发生之后才写成的比接受预言的真确性容易得多。他们宁愿将圣经所载的奇迹解释为神话、传说或无稽之谈,而不愿考虑一下这些事真正发生过的可能性。但这样的观点是基于偏见的,这并不使人有充分理由否认圣经的真实性。圣经批评具有严重的弱点,它对圣经的攻击并未能证明圣经不是上帝的话语。
考古学支持圣经吗?
15,16.考古学证实了圣经所提及的什么古代统治者的存在?
15 考古学的研究比圣经批评有充实得多的根据。考古学家发掘以往文明的遗迹,在许多方面增加了我们对古代事件的了解。因此,不足为奇的是,考古学的发现屡次与我们在圣经里读到的记载一致。有时考古学甚至推翻了批评者的指控而证明圣经是真实的。
16 例如,据但以理书说,巴比伦被波斯人推翻之前的最后一位统治者名叫伯沙撒。(但以理书5:1-30)既然看来除了圣经之外,其他史籍均没有提及伯沙撒,批评者遂声称圣经错了,历史上根本从未有过伯沙撒这个人。但在19世纪,有人在伊拉克南部的废墟中找着了几个刻有楔形文字的细小圆柱。他们发现其上的铭刻包括为巴比伦王拿布尼德斯的长子的健康而作的一个祷告。这个儿子的名字是什么?伯沙撒。
17.我们可以怎样解释圣经将伯沙撒称为国王,大部分铭刻却将他称为王子这件事?
17 因此伯沙撒确有其人!可是,当巴比伦倾倒时,他是国王吗?后来发现的大部分文献均将他称为国王的儿子——太子。但称为《拿布尼德斯编年史》的一份楔形文字文献却将伯沙撒的真正地位显露出来。这份文献报道说:“他[拿布尼德斯]将“营”交托给他的长(子),首生子,把国内各处的军队均交给他(统领)。他撇下(一切),将王权托付给他。”8 因此,拿布尼德斯将王权交给伯沙撒。既然如此,便实际等于将他立为王了!d伯沙撒和他的父亲拿布尼德斯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解释何以伯沙撒在巴比伦举行的最后筵席中建议使但以理在国中位列第三。(但以理书5:16)既然拿布尼德斯是首席统治者,伯沙撒自己仅是巴比伦国中位列第二的统治者而已。
其他佐证
18.考古学提出什么资料证实了大卫的统治所导致的和平繁荣?
18 的确,许多考古学发现已证明了圣经历史的准确性。例如,圣经报道所罗门王继他的父亲大卫掌权之后,以色列享有很大的繁荣。我们读到:“犹大人和以色列人如同海边的沙那样多,都吃喝快乐。”(列王纪上4:20)与这项记载一致的是,我们读到:“考古学的证据透露在公元前第10世纪期间及其后,由于大卫所带来的和平与繁荣,国内人口激增而建造了许多新城镇。”10
19.关于以色列与摩押之间的战争,考古学提出什么额外的资料?
19 后来以色列和犹大分为两个国家,以色列征服了邻近的摩押地。有一个时期摩押在国王米沙统治之下反叛以色列人,于是以色列与犹大及邻近的以东结盟合力与摩押争战。(列王纪下3:4-27)令人惊讶的是,1868年有人在约但发现了一块石版,其上以摩押文刻有米沙自己对这场战役所作的记载。
20.关于以色列人被亚述人所毁灭一事,考古学告诉我们什么?
20 后来在公元前740年,上帝容许叛逆的北部以色列国被亚述人所摧毁。(列王纪下17:6-18)考古学家凯思林·凯尼恩(Kathleen Kenyon)论及圣经对这件事所作的记载说:“读者可能怀疑这项记载中有些只是夸大其词。”但真的是这样吗?她补充说:“关于以色列国的倾倒,考古学的证据差不多比圣经的记载更为生动。……以色列的城镇撒玛利亚和夏琐完全被摧毁,连同米吉多的毁灭,乃是考古学的事实,从而证明[圣经]执笔者并没有夸大其词。”11
21.关于犹大被巴比伦人所征服一事,考古学提供什么细节?
21 在较后时期,圣经告诉我们耶路撒冷在约雅斤王治下被巴比伦人所包围和战败。《巴比伦编年史》——考古学家所发现的一块楔形文字泥版——载有这件事的经过。我们在其中读到:“阿卡得[巴比伦]王……包围犹大(iahudu)城,王在阿达鲁月2日攻下了城。”12约雅斤被掳到巴比伦去,囚在狱中。但据圣经报道,后来他从狱中获释,并且获赐恩俸。(列王纪下24:8-15;25:27-30)这件事也受到在巴比伦发现的政府文件所支持,因为该项记录列出赐给“犹大王雅斤”的恩俸。13
22,23.以一般而言,考古学与圣经的历史记载之间的关系如何?
22 关于考古学与圣经的历史记载之间的关系,弗里得曼(David Noel Freedman)教授评论说:“可是,以一般而言,考古学倾向于支持圣经记载的历史准确性。从族长至“新约”时代,圣经年代方面的一般纲要是与考古学的资料一致的。……未来的发现很可能会维持目前的中庸立场,即圣经的传统是基于历史和忠实地传授的,虽然这种传统在批判或科学的意义上说来并不是历史。”
23 然后他论到圣经批评家试图低贬圣经一事,说:“现代学者试图重新建造圣经的历史——例如韦尔豪生认为族长时代是后来分裂王朝的反映;或诺斯和他的跟从者拒绝承认摩西和出埃及一事的历史性,并试图将以色列人的历史加以重建——在接受考古学资料的考验方面,这些理论并不像圣经的叙述那么成功。”14
耶利哥的陷落
24.关于耶利哥的陷落,圣经提供什么资料?
24 这意味到考古学在每件事上均与圣经一致吗?不然,两者之间仍有若干歧异。歧异之一是本章起头所描述的征服耶利哥城的戏剧性经过。据圣经说,耶利哥是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时最先征服的城市。圣经的年代计算表示这城在公元前15世纪的上半期陷落。以色列人征服耶利哥城之后将其用火完全焚毁,然后这城无人居住达数百年之久。——约书亚记6:1-26;列王纪上16:34。
25,26.发掘耶利哥城使考古学家获得两个什么不同的结论?
2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加斯坦(John Garstang)教授在人们相信是耶利哥故址的地方从事发掘。他发现这城十分古老,并且曾多次被毁和重建。加斯坦发现其中一场毁灭显示,城墙仿佛被地震所震塌,城市完全被火焚毁。加斯坦相信这件事大约发生于公元前1,400年,距离圣经表示耶利哥被约书亚所毁的日期并不远。15
26 大战之后,另一位考古学家——凯思林·凯尼恩——在耶利哥作了进一步的发掘。她所获得的结论是,加斯坦所发现的城墙倒塌,事情发生的日期其实比他所想象的早数百年。她认为耶利哥的确在公元前第16世纪经历一场重大毁灭,但声称在公元前15世纪——圣经说当其时约书亚正侵入迦南——在耶利哥的故址上并没有任何城市。她接着指出,可能有另一场毁灭发生于公元前1325年,并且提议说:“我们若要将耶利哥的毁灭与约书亚率领下的进侵连系起来,[后者]便是考古学所提议的日期。”16
27.为什么考古学与圣经之间的差异不应使我们感觉过度不安?
27 这意味到圣经错了吗?绝不然。我们必须记住,虽然考古学向我们打开通向以往的一道窗门,这道窗门却并非时时均十分清晰。有时它相当模糊不清。正如一位评论家指出:“不幸的是,考古学的证据是片段的,因此颇为有限。”17 以色列历史的较早时期并没有清晰的考古学证据,因此考古学的见解尤其不肯确。事实上,由于耶利哥的故址被侵蚀得很厉害,证据甚至更不清晰。
考古学的限度
28,29.学者们承认考古学有些什么限度?
28 考古学家本身也承认这门科学所知颇有限。例如阿哈隆尼(Yohanan Aharoni)解释说:“在历史或历史地理的解释方面,考古学家踏出了精确科学的范畴,他必须倚赖价值判断和假设以求对历史获得一项全面的概念。”18 论到为各项发现所鉴定的日期,他补充说:“我们必须时刻记住,并非所有日期都是绝对的,它们都受到若干程度的怀疑,”虽然他觉得今日的考古学家能对所鉴定的日期比以往更有信心。19
29 《旧约世界》(The World of the Old Testament)一书提出以下的问题:“考古学的方法究竟客观或真正科学化到什么程度?”该书回答说:“考古学家在发掘事实时比解释事实时较为客观。但他们的个人成见也会影响到他们在从事“发掘”时所采用的方法。他们掘透多层泥土时无法不把证据消灭了,因此他们永不能借着重复去查测他们所作的“试验”。这使考古学在各门科学中情形十分独特。再者,这使考古学的报告成为一项至为艰难和易犯错误的工作。”20
30.研究圣经的人对考古学怀有什么看法?
30 因此考古学可以有颇大帮助,但像任何人为的努力一般难免有错。虽然我们有兴趣考虑考古学所提出的理论,我们却永不应当把它们视为无可置辩的真理。考古学家就他们的发现所提出的解释若与圣经有所抵触,我们就不应当自动认为圣经错了,考古学家是对的。他们的解释也曾作过修改。
31.关于耶利哥城的陷落,最近有人提出什么新的见解?
31 令人感兴趣的一点是,比姆森(John J. Bimson)教授在1981年再次审查耶利哥的毁灭。他仔细研究耶利哥据称在公元前16世纪中期——按照凯思林·凯尼恩的估计——所经历的毁灭。据他说,这场毁灭不但与圣经论及约书亚毁灭该城的记载十分吻合,而且考古学对迦南所获得的印象完全符合圣经在以色列侵入迦南时对该地所作的描述。因此,他认为考古学所鉴定的日期错了,他主张这场毁灭其实发生于公元前15世纪的中期,当约书亚仍然在生的时候。21
圣经是真确的历史
32.我们留意到有些学者有什么倾向?
32 这足以表明一件事实:考古学家时常彼此意见分歧。因此,有些考古学家同意圣经的说法,其他的则不同意,这是不足为奇的。可是,有些学者已开始尊重圣经,承认圣经的历史以一般而言——即使并非每一细节——是真确的。奥尔布赖特(William Foxwell Albright)足以代表一派学者的思想,他写道:“一般学者现在已再次体会到以色列的宗教历史在一般范围和事实的细节方面均是正确的。……总括来说,我们现在可以再次把圣经自始至终视为宗教历史的一项真确记录。”22
33,34.希伯来文圣经本身怎样提出证据表明它的历史记载是真确的?
33 事实上,圣经本身便带有准确历史的标记。不像大部分的古代神话和传说一样,圣经将事件与明确的年份和日期连接起来。圣经所载的许多事件受到当代的铭刻所支持。在圣经和某些古代铭刻之间若有差异,这种差异时常可以追溯到古代统治者们不愿将自己的战败记录下来以及他们希望夸大自己的成功。
34 的确,古代的铭刻有许多可说是官方的宣传过于是历史。与此截然不同的是,圣经的执笔者表现一种罕见的坦率。圣经将以色列祖先中的重要人物如摩西和亚伦的弱点及长处透露出来,甚至将英明的君王大卫的过失也忠实地详加报道。它再三揭发整个国家的短处,这种坦率表明希伯来文圣经是真实可靠的,并且使耶稣对上帝祷告时所说的话更有分量:“你的道就是真理。”——约翰福音17:17。
35.理性主义的思想家未能怎样行?圣经研究者向什么方面找寻证据去证明圣经是上帝所感示的?
35 奥尔布赖特接着说:“无论如何,圣经在内容方面比所有较早的宗教著作更卓尔不群,在信息的直接、简单和对所有国家、时代的人所具的广泛吸引力方面也比以后一切文学作品更卓尔不群。”23正如我们在较后各章将会见到,证明圣经受上帝感示的乃是这项‘卓尔不群的信息’而非学者的作证。但我们要在这里指出,现代理性主义的思想家并未能证明希伯来文圣经不是真实的历史,但这些写作本身却提出充分证据证明它们是准确无误的。基督教希腊文圣经——所谓‘新约’——的情形也一样吗?我们会在下一章考虑这个问题。
[脚注]
a “圣经批评”(或称为“历史批评法”)一词用来描述对圣经所作的研究,目的是要探知关于作者、资料来源和每本书写作时间的细节。
b 例如,英国诗人弥尔敦(John Milton)在史诗《失乐园》(Paradise Lost)中所采用的文体与在《快板》(L’Allergro)一书中所用的颇为不同。他的政治论文更以另一种文体写成。
c 今日大部分知识分子倾向于理性主义。根据字典,理性主义意指“倚赖理性作为建立宗教真理的基础”。理性主义者试图以人的眼光去解释各事而不考虑到上帝采取行动的可能性。
d 令人感兴趣的是,1970年代在叙利亚北部发现的一位古代统治者的雕像表明,一个统治者虽然严格地说来只拥有较次的头衔,但被人称为王却不是前所未闻的事。雕像是戈珊一个统治者的肖像,其上刻有亚述文和阿拉姆文的字句。亚述文的铭刻将这人称为戈珊的省长,但相应的阿拉姆文铭刻却将他称为国王。9 因此,官式的巴比伦铭刻将伯沙撒称为皇太子,而但以理所写的阿拉姆文记载却将他称为王是有先例可循的。
[第53页的精选语句]
不像世俗的古代历史一样,圣经坦白地记下像摩西和大卫这些大受尊重的人物的属人弱点
[第44页的附栏]
考古学的价值
“考古学提供古代的工具和器皿、墙壁和建筑物、武器和装饰的样本。这些东西的大部分均可以按照时代先后而排列,并且与圣经所含的适当词语和情况连接起来。在这种意义上,圣经准确地以文字形式保存了它的古代文化背景。圣经故事的细节并非作者的向壁虚构,而是当时世界的真正反映;圣经所载的事件,从平凡以至神奇,均发生在这个世界里。”——《圣地考古学百科全书》(The Archaeological Encyclopedia of the Holy Land)
[第50页的附栏]
考古学的限度
“考古学并不肯定地证明圣经真确或不确,但它具有其他相当重要的功能。至若干程度,它将必然先于圣经而有的物质世界恢复过来。例如,知道房屋以什么材料建成,或‘邱坛’是什么样子,可以大大增加我们对经文的了解。其次,它补足历史的记载。例如‘摩押石’提供列王纪下3:4所报道的事迹的另一面。……第三,它将古代以色列国四周邻族的生活和思想透露出来——这些事本身深具趣味,并且可以说明形成了古代以色列人思想的理念世界。”——《埃伯拉——考古学上的启示》(Elba – A Revelation in Archaeology)
[第41页的图片]
弥尔敦以各种不同的风格而非仅是一种风格写作。圣经批评家相信他的作品是由几个不同的作家写成的吗?
[第45页的图片]
《拿布尼德斯编年史》报道拿布尼德斯将王权授予他的长子
[第46页的图片]
“摩押石”提出米沙王对摩押和以色列之间的战争的描述
[第47页的图片]
巴比伦的官方记录支持圣经中关于耶路撒冷陷落的记载